CN210396601U - 一种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6601U
CN210396601U CN201920617435.9U CN201920617435U CN210396601U CN 210396601 U CN210396601 U CN 210396601U CN 201920617435 U CN201920617435 U CN 201920617435U CN 210396601 U CN210396601 U CN 210396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rod
telescopic
main body
suppor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74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英
包明花
卢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ongchuang Aluminium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ongchuang Aluminiu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ongchuang Aluminium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ongchuang Aluminiu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74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6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6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6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子,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包括梯子主体,该梯子主体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操作平台和保护围栏;所述保护围栏包括均与梯子主体转动连接的上围杆和下围杆、及设置在梯子主体上与上围杆转动连接的伸缩组件,所述上围杆和下围杆之间通过联动件实现联动连接,构成伸缩组件伸缩带动上围杆翻转、上围杆通过联动件带动下围杆翻转的收缩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梯子使用时的便利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梯子。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通常用梯子攀爬,以解决某些问题,如修理或更换物品,因此梯子成为生活工作中的常用工具。梯子在如建筑、路桥、电器等诸多领域中使用频繁,需求量大,如建筑和路桥的施工和养护、线路和设备的装修维护,一般操作人员作业时通常需要带大量的物品(如锤子、钳子、各类配件等),梯子基本是必不可少的,但梯子一般重量和尺寸均较大,搬运和使用会给维修人员带来不便。梯子因不同领域的需求不同,具有许多形状和尺寸,形成了诸多不同类型的梯子,例如直形梯子、三角形梯子、伸缩梯子等。
现有的梯子基本都是通过在梯子主体上设置横板或横杆用于操作人员站立作业,但一般的梯子考虑到结构轻便化和体积最小化,横板或横杆的宽度或直径不会太大,操作人员站立在横板或横杆上面时,脚与横板或横杆的接触面很少,很多时候无法支撑操作人员稳定作业,稳定性较差,很多时候为了方便作业,操作人员都需要利用身体斜靠在梯子主体上进行作业,但这样就使得梯子主体极易倾倒,安全性较差;同时,由于很多时候梯子使用时都是用于高空作业,操作人员在梯子上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极易从梯子上掉落,造成事故,保护性较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梯子,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梯子,该梯子可以有效提高梯子使用时的便利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梯子包括梯子主体,该梯子主体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操作平台和保护围栏;其中,所述保护围栏包括均与梯子主体转动连接的上围杆和下围杆、及设置在梯子主体上与上围杆转动连接的伸缩组件,所述上围杆和下围杆之间通过联动件实现联动连接,构成伸缩组件伸缩带动上围杆翻转、上围杆通过联动件带动下围杆翻转的收缩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竖直设置于所述梯子主体的两侧,并且第一伸缩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梯子主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杆套设于内杆的外部;所述内杆上设置有弹性按钮,所述外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位孔;所述内杆上的弹性按钮用于从其中一个限位孔中凸出,以限定内杆与外杆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梯子主体包括相互铰接的前支架与后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围杆与下围杆之间连接有刚性支杆或柔性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围杆和/或下围杆为非闭合环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围杆和下围杆的非闭合处位于同一侧,且所述上围杆的非闭合处与下围杆的非闭合处设有门,所述门仅能够向保护围栏内侧推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在所述门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之间形成让位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门向保护围栏内侧推开后将门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定位块、扭转弹簧及转动连接件;其中,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转动销;所述转动连接件一端与门连接,且转动连接件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销与所述通孔轴孔配合,将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在定位块上;所述扭转弹簧套设在转动销上,且扭转弹簧的两个端部分别卡在转动连接件和定位块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件面向保护围栏内侧的侧面设置有缺口,该缺口用于形成所述让位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平台与所述上围杆或下围杆对应的边缘设置有护板;其中在与所述上围杆的非闭合处或下围杆非闭合处对应的边缘相对侧的边缘处:护板与操作平台之间设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隙处设有柔性拦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梯子主体底部设置有滚轮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设置于前支架底部的万向轮、和设置于后支架底部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呈一定角度设置的至少两个滚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包括与后支架连接的第一支撑座、与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滚轮中的一个滚轮,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滚轮中的另一个滚轮;所述第二支承座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支承座转动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座转至设定角度时定位。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安全梯子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安全梯子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安全梯子的一键收缩后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安全梯子的保护围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门为打开状态;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安全梯子的保护围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门为关闭状态;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安全梯子的门与伸缩组件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安全梯子的滚轮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安全梯子的滚轮组件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为:1、保护围栏;1-1、上围栏;1-2、下围栏;1-3、门;1-3-1、转动销;1-3-2、第一配合孔;1-3-3、扭转弹簧;1-3-4、第二配合孔;1-3-5、平垫;1-3-6、第三配合孔;1-3-7、第一定位块;1-3-8、第二定位块;1-3-9、转动连接件;1-4、伸缩组件;1-5、联动件;2、前支架;3、后支架;4、操作平台;4-1、平台连接件;4-2、限位板;4-3、护板;4-4、支撑板;5、万向轮;6、滚轮组;6-1、螺栓;6-2、第一支撑座;6-3、第二支撑座;6-4、弹簧;6-5、垫圈;6-6、薄螺母;6-7、轮架;6-8、中心锁紧螺母;6-9、第一连接板;6-10、第二连接板;6-11、第一转动板;6-12、第二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组件”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所述词语。
如本实用新型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安全梯子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安全梯子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梯子的一键收缩后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梯子可以应用于建筑行业、果园采摘、电工作业、房屋家具修补等。本实用新型的梯子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梯子便利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通过一键收缩的功能可以快速将梯子收起处于折叠位置,一键收缩功能不仅可以减少梯子收放过程的时间,且收放一键完成,操作人员无需其他操作,十分方便,同时也减少了操作人员收放过程中易被梯子夹住手指或手的概率,对操作人员进行有效保护,而且收起后可以减少梯子的占用空间,便于搬运。具体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梯子,包括梯子主体,该梯子主体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操作平台4和保护围栏1。其中,所述保护围栏1包括均与梯子主体转动连接的上围杆1-1和下围杆1-2、以及设置在梯子主体上与上围杆转动连接的伸缩组件1-4,所述上围杆1-1和下围杆1-2之间通过联动件1-5实现联动连接,构成伸缩组件1-4伸缩带动上围杆1-1翻转、上围杆1-1通过联动件1-5带动下围杆1-2翻转的收缩结构。具体的,所述转动连接方式可以是铰接、轴孔连接、螺纹连接等一种或多种连接方式。所述伸缩组件1-4可以是伸缩套筒、弹簧伸缩件、电动伸缩杆、液压缸或气压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的组合。所述下围杆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梯子主体的两侧对应转动连接;上围杆1-1的两端与伸缩组件1-4的顶部对应转动连接。其中,所述伸缩组件1-4用于在收缩时带动所述上围杆1-1翻转,所述上围杆1-翻转时用于带动所述下围杆1-2翻转,通过以上收缩结构实现保护围栏1的一键收缩。梯子使用时,伸缩组件1-4伸展,上围杆1-1和下围杆1-2在伸缩组件1-4和梯子主体支撑下稳定设置,组成保护围栏1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梯子不使用时,伸缩组件1-4收缩,通过上围杆1-1翻转带动下围杆1-2翻转,并绕二者与梯子主体的连接点处转动,直至转动到与梯子主体重叠,实现梯子的一键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梯子的底部最后一级台阶可以设有红色标识,且安装感应器,在踩踏时发出声音,提醒有人正在使用梯子。在一些实施例中,梯子主体可以采用绝缘材料(例如玻璃纤维等),用于电工作业场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组件1-4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竖直设置于所述梯子主体的两侧,并且第一伸缩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梯子主体上。所述伸缩杆与梯子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卡接、扣接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包括:内杆与外杆。所述外杆套设于内杆的外部,内杆与外杆的具体套设方式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例如伸缩天线、伸缩雨伞、伸缩警棍等产品的套设结构,便于二者连接和伸缩。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杆可以竖直、横向或其他方向套设于内杆上。所述内杆上设置有弹性按钮,所述外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位孔。所述内杆上的弹性按钮用于从其中一个限位孔中凸出,以限定内杆与外杆的相对位置,例如雨伞的伸缩把手杆的杆体伸缩卡紧连接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采用弹性按钮,外杆上的位孔位置成螺纹孔,直接通过固定螺钉或旋钮等方式与螺纹孔配合,利用固定螺钉或旋钮端部卡紧内杆外部以限定内杆与外杆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梯子主体包括相互铰接的前支架2与后支架3。所述前支架2与后支架3的两侧均活动连接于操作平台4,所述前支架2与后支架3的两侧均活动连接于上围杆1-1和下围杆1-2。在一些实施例中,前支架2与后支架3可以是相同结构的,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结构的,二者可以通过转动轴、转动销等实现活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前支架2的长度大于后支架3,例如,所述前支架2的上端部超过前支架2与后支架3的连接处。上围杆1-1的两个端部与前支架2的上端部对应连接,下围杆1-2的两个端部与前支架2与后支架3的连接处对应活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动件1-5可以为刚性支杆或柔性带。所述刚性支杆可以是钢管、铁管或铝管等刚性结构,所述柔性带可以是玻璃吊带、钢丝绳或其他柔性(如合成纤维)材料制成的带、绳或布等。所述刚性支杆或柔性带均是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与上围杆1-1和下围杆1-2之间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围杆与下围杆之间的间隙处可以设有柔性拦网。所述柔性挡网可以是塑料、布料或合成纤维等柔性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也可以是金属丝(如铁丝、钢丝)等制成的栅格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围杆1-1和/或下围杆1-2为非闭合环状。所述上围杆1-1和下围杆1-2可以对操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时起到保护作用。所述非闭合环状是指在首尾相连的闭合环状的结构上设置一个开口,便于梯子的收缩和操作人员的进入。非闭合环状可以是圆环、椭圆环、正方框、长方框等环状的一部分。所述上围杆1-1和下围杆1-2的结构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围杆1-1和下围杆1-2的非闭合处位于同一侧,且所述上围杆1-1的非闭合处与下围杆1-2的非闭合处设有门1-3,所述门1-3仅能够向保护围栏1内侧推开,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上围杆1-1与下围杆1-2非闭合处的门1-3设置在前支架2或后支架3上设有阶梯的一侧,便于操作人员的进出。所述非闭合处的门1-3可以是常规的板体结构门,也可以是仅为实现开闭和遮挡的简单结构,该简单结构可以是仅为一个或多个横杆、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横杆连接一个或多个竖杆组成,也可以是一个杆体弯折成U型、方形、弧形等形状的结构,以上的杆体或板体均可以使用空心板、空心管结构以减少门的重量。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门1-3可以设置成采用空心管呈U型弯折后形成并水平放置的结构,为了便于推动和使用,该门1-3可以设置成两个对称结构的双门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1-3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在所述门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之间形成让位空间,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门向保护围栏内侧推开后将门复位,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机构可以是归位机构、回弹机构等具有复位功能的机构。具体的,如图6所示,连接机构可以包括销子1-3-1、扭转弹簧1-3-3、设置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上的第一配合孔1-3-2和第三配合孔1-3-6、设置于所述门1-3上的第二配合孔1-3-4。所述销子1-3-1穿过第一配合孔1-3-2、扭转弹簧1-3-3、第二配合孔1-3-4和第三配合孔1-3-6,且扭转弹簧1-3-3的两个端部分别卡接在门和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上,将门向保护围栏内侧推开时,扭转弹簧1-3-3被压缩,将门放开时,扭转弹簧1-3-3的弹力将门往复位,即进入关闭的状态,因此门仅能够向保护围栏内侧推开,并及时回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转动连接件1-3-9将门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连接。此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销子1-3-1、扭转弹簧1-3-3、设置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上的第一定位块1-3-7及第二定位块1-3-8、设置于门上的转动连接件1-3-9。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块1-3-7和第二定位块1-3-8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配合孔1-3-2和第三配合孔1-3-6。所述转动连接件1-3-9一端与门连接,且转动连接件1-3-9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配合孔1-3-4。所述转动销1-3-1穿过第一配合孔1-3-2、扭转弹簧1-3-3、第二配合孔1-3-4和第三配合孔1-3-6,将转动连接件1-3-9转动连接在第一定位块1-3-7或第二定位块1-3-8上。所述扭转弹簧1-3-3套设在转动销1-3-1上,且扭转弹簧1-3-3的两个端部分别卡在转动连接件1-3-9和第一定位块1-3-7或第二定位块1-3-8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块1-3-7或第二定位块1-3-8之间间隔设置,用于设置转动销1-3-1,所述转动销1-3-1可以在第一定位块(或第二定位块)的中间或两端各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块1-3-7(或第二定位块1-3-8)与伸缩杆可以通过螺纹固定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套设在伸缩杆上并通过锁紧件锁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件1-3-9可以是杆体、板体等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扭转弹簧1-3-3还可以替换成橡皮筋等弹性系数较大的物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块1-3-7或第二定位块1-3-8下还可以设置一个平垫1-3-5,增强转动销1-3-1、转动连接件1-3-9、扭转弹簧1-3-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并可减少转动阻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件1-3-9面向保护围栏内侧的侧面设置有缺口,该缺口用于形成让位空间,在梯子主体进行一键收缩时,所述缺口能够用于容置梯子主体两侧的支架,或者门向内推开时能够容置伸缩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可以是平槽结构、与伸缩杆配对的弧形结构等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平台4与所述上围杆1-1或下围杆1-2对应的边缘设置有护板4-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板4-3可以设置在操作平台4除门1-3所在侧以外的三侧,避免踩空发生危险。护板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或布料。在一些实施例中,与门相对的一侧的护板可以设置为布料(例如网兜等),另外两侧护板可以设置为金属材料,便于收缩并起到保护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与门相对的一侧的护板与操作平台4之间可以设有间隙,可以避免操作人员的脚指头踢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隙处设有柔性拦网。所述柔性挡网可以是塑料、布料或合成纤维等柔性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也可以是金属丝(如铁丝、钢丝)等制成的栅格状结构。护板与梯子主体可以通过螺纹活动连接、转动连接、铰链连接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操作平台4不影响梯子的一键收缩,或者是提高梯子收缩的效率和降低收缩难度,所述操作平台4可以包括平台连接件4-1、支撑板4-4。平台连接件4-1设置在梯子主体的一侧,例如设置在前支架2上,且可沿前支架2内侧的长度方向滑动。平台连接件4-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平台连接件4-1可以对称设置两个。支撑板4-4用于操作人员站立,支撑板4-4一侧面及其对侧面的前端部与平台连接件4-1转动连接,所述一侧面及其对侧面的后端部放置在梯子主体的另一侧上,例如搭放在后支架3上,以使支撑板4-4水平放置在梯子主体上。进一步的,平台连接件4-1设置有锁紧机构用于将平台连接件4-1锁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4-4的所述一侧面或其对侧面中的至少一侧还转动连接有限位板4-2的一端,限位板4-2的另一端与梯子主体的一侧转动连接,例如与后支架3转动连接。支撑板4-4收缩或伸展时,限位板4-2限制支撑板4-4沿二者连接处转动,同时,平台连接件4-1则限制支撑板4-4沿其二者连接处同步转动,实现支撑板的限定转动,保证收缩与伸展的稳定性。具体的,限位板4-2与支撑板4-4的连接处可以位于支撑板的侧面中部,以增加支撑板4-4转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具体的,限位板4-2可以对称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支撑板4-4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限位板4-2的加入,平台连接件4-1可以与梯子主体固定形成固定连接件,而支撑板4-4与平台连接件4-1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梯子主体底部设置有滚轮组件。例如,所述滚轮组件可以分别设置在前支架与后支架的最下端横向支架的底部,梯子的滚轮与地面接触,梯子可以依靠滚动自由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设置于前支架底部的万向轮5、和设置于后支架底部的滚轮组6。所述万向轮5具有刹车制动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6包括与后支架连接的第一支撑座6-2、与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座6-3,如图7、图8所示。所述第一支撑座6-2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滚轮中的一个滚轮,所述第二支撑座6-3上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滚轮中的另一个滚轮。所述第二支承座6-3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支承座6-2转动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座6-2转至设定角度时定位。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座6-2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贯穿有螺栓6-1,螺栓6-1的一端通过螺母连接有轮架6-7,轮架6-7上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滚轮中的一个滚轮。所述第二支撑座6-3间隔设置有两个转动板,两个转动板分别对应卡入所述第一支承座6-2的两个连接板的下方,且所述螺栓6-1同时贯穿两个转动板,所述第二支撑座6-3上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滚轮中的另一个滚轮。第二支撑座6-3的两个转动板分别对应卡入所述第一支承座6-2的两个连接板的下方可以理解为,第二支撑座6-3的上转动板卡入第一支撑座6-2的上连接板下方,第二支撑座6-3的下转动板卡入第一支撑座6-2的下连接板下方。所述第一支撑座6-2的两个连接板分别设置有两个限位卡口,两个限位卡口可将第二支撑座6-3的两个转动板在不同位置处分别卡紧,以实现第二支撑座6-3以螺栓6-1为转轴到相对于第一支撑座6-2转动到不同角度时对第二支撑座6-3卡紧限位。更进一步的,所述两个限位卡口分别位于两个连接板的下端。更进一步的,两个限位卡口的宽度与转动板宽度一致。所述上转动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的所述螺栓的一部分还套设有弹力元件6-4。所述滚轮组6还设置有薄螺母6-6和中心锁紧螺母6-8。具体连接结构如图8所示,螺栓6-1穿过第一支撑座6-2、弹力元件6-4、第二支撑座6-3,再套设锁紧垫圈6-5,并通过薄螺母6-6将其锁紧,最后螺栓6-1穿过轮架6-7与中心锁紧螺母6-8配合,配合后将中心锁紧螺母6-8锁住,但不锁死,能够让与轮架6-7连接的滚轮自由移动。本实施例的弹力元件6-4可以是压缩弹簧、气囊等可以压缩并具有弹力的其它结构。当梯子处于收纳未使用状态时,所述滚轮组6的其中一个滚轮与地面接触,另一个滚轮突出于梯子后支架3所在的平面,可以便于工人将梯子向后侧倾斜并借助突出于梯子后支架3所在的平面滚轮移动梯子。当梯子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可以踩压第二支承座6-3,是第二支承座6-3与第一支承座6-2分离,旋转第二支承座6-3并停止踩压,第二支承座6-3在弹力元件6-4的作用下复位以重新与第一支承座抵靠,并由限位卡口锁紧,此时滚轮组6中的所述另一个滚轮收纳于后支架3所在的平面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万向轮5的结构也可采用第一支撑座6-2与滚轮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即万向轮通过支撑座与梯子主体连接,支撑座同样设置有螺栓、轮架,万向轮连接在轮架上。具体的,为滚轮组件设定适当的高度,使梯子在展开使用状态下,万向轮5以及滚轮组6中第一支承座上的滚轮与梯子的四个支柱腿同时接触地面。当人踩上梯子时,梯子的四个支柱腿全部着地,梯子进入固定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轮架上设置刹车结构,以便梯子在使用时,与地面接触的滚轮都被锁定无法滚动,提高梯子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1)梯子设置有活动的伸缩杆、保护围栏及操作平台,从而可以实现梯子的一键收缩,方便梯子的搬运和使用;(2)保护围栏通过相互联动的上围杆和下围杆组成,并通过伸缩杆的伸缩实现联动,使得保护围栏收放时方便快捷,为梯子一键收缩提供了很好的支撑。(3)梯子设置有保护围栏,并设置单向门用于保护围栏的开闭,极好的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4)梯子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和滚轮组,并通过滚轮组独特的设计,使得滚轮组不仅可以在梯子使用过程中与万向轮配合而推动梯子移位,同时还可以用于拖动梯子,当梯子处于收缩状态时,滚轮组与地面接触并形成稳定结构,滚轮组可以保证梯子拖动时的平衡性,使得拖动更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实施例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不同,在不同的实施例里,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可以是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能获得的有益效果。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实用新型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实用新型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此外,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处理元素和序列的顺序、数字字母的使用、或其他名称的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流程和方法的顺序。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例如,虽然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组件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实现,但是也可以只通过软件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如在现有的处理设备或移动设备上安装所描述的系统。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针对本实用新型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实用新型作为参考。与本实用新型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实用新型历史文件除外,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实用新型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16)

1.一种梯子,包括梯子主体,其特征在于,该梯子主体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操作平台和保护围栏;
其中,
所述保护围栏包括均与梯子主体转动连接的上围杆和下围杆、及设置在梯子主体上与上围杆转动连接的伸缩组件,所述上围杆和下围杆之间通过联动件实现联动连接,构成伸缩组件伸缩带动上围杆翻转、上围杆通过联动件带动下围杆翻转的收缩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竖直设置于所述梯子主体的两侧,并且第一伸缩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梯子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包括:内杆与外杆;
所述外杆套设于内杆的外部;所述内杆上设置有弹性按钮,所述外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位孔;所述内杆上的弹性按钮用于从其中一个位孔中凸出,以限定内杆与外杆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主体包括相互铰接的前支架与后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为刚性支杆或柔性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杆和/或下围杆为非闭合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杆和下围杆的非闭合处位于同一侧,且所述上围杆的非闭合处与下围杆的非闭合处设有门,所述门仅能够向保护围栏内侧推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在所述门与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之间形成让位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用于门向保护围栏内侧推开后将门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定位块、扭转弹簧及转动连接件;
其中,
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转动销;所述转动连接件一端与门连接,且转动连接件另一端设置有通孔;
所述转动销与所述通孔轴孔配合,将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在定位块上;
所述扭转弹簧套设在转动销上,且扭转弹簧的两个端部分别卡在转动连接件和定位块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面向保护围栏内侧的侧面设置有缺口,该缺口用于形成所述让位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与所述上围杆或下围杆对应的边缘设置有护板;其中在与所述上围杆的非闭合处或下围杆非闭合处对应的边缘相对侧的边缘处:护板与操作平台之间设有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处设有柔性拦网。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梯子主体底部设置有滚轮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设置于前支架底部的万向轮、和设置于后支架底部的滚轮组;
所述滚轮组包括呈一定角度设置的至少两个滚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包括与后支架连接的第一支撑座、与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座;
所述第一支撑座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滚轮中的一个滚轮,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滚轮中的另一个滚轮;所述第二支撑座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支撑座转动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转至设定角度时定位。
CN201920617435.9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梯子 Active CN210396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7435.9U CN210396601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7435.9U CN210396601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6601U true CN210396601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5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7435.9U Active CN210396601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660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5380A (zh) * 2019-04-30 2019-08-30 苏州中创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梯子
FR3111940A1 (fr) 2020-06-29 2021-12-31 Cdh Group Battant de portillon pour plateforme de travail en hauteur et plateforme de travail comprenant un tel battant de portillon
EP3940189A1 (fr) 2020-07-15 2022-01-19 CDH Group Dispositif de travail en hauteur a garde-corps articule et portillon automatique
FR3113695A1 (fr) 2020-08-27 2022-03-04 Cdh Group Dispositif de travail en hauteur a garde-corps articule et moyen de maintien en position replie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5380A (zh) * 2019-04-30 2019-08-30 苏州中创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梯子
FR3111940A1 (fr) 2020-06-29 2021-12-31 Cdh Group Battant de portillon pour plateforme de travail en hauteur et plateforme de travail comprenant un tel battant de portillon
EP3933157A1 (fr) 2020-06-29 2022-01-05 CDH Group Battant de portillon pour plateforme de travail en hauteur et plateforme de travail comprenant un tel battant de portillon
EP3940189A1 (fr) 2020-07-15 2022-01-19 CDH Group Dispositif de travail en hauteur a garde-corps articule et portillon automatique
FR3112570A1 (fr) 2020-07-15 2022-01-21 Cdh Group Dispositif de travail en hauteur a garde-corps articule et portillon automatique
FR3113695A1 (fr) 2020-08-27 2022-03-04 Cdh Group Dispositif de travail en hauteur a garde-corps articule et moyen de maintien en position replie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6601U (zh) 一种梯子
CN110185380A (zh) 一种梯子
US3978989A (en) Extensible and collapsible portable derrick
US3116808A (en) Portable deer stand
KR102385170B1 (ko) 낙하물 방지용 보호망 설치장치 및 설치방법
US8602162B2 (en) Safety ladder
US3318415A (en) Platform for ladders
US4079815A (en) Extensible step assembly
US20100022355A1 (en) Foldable trampoline and conversion kit
US20150345163A1 (en) Adjustable Support Member for a Spa Cover Lifting Device
EP2639382A1 (en) Work platform
US20050028852A1 (en) Portable sunshade
CN20914540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栏
CN208718329U (zh) 一种脚手架
US5737883A (en) Anchor for a canopy framework and method of use
CN205127183U (zh) 一种简便式高空坠落救生装置
US20140262620A1 (en) Ladder type tree stand
US6382356B1 (en) Man lift apparatus
CN213449808U (zh) 一种方便折叠的智慧护栏
WO1996013645A1 (en) A portable vehicle shelter and support post therefor
CN114075920B (zh) 一种用于雨天户外供电维护用折叠梯
CN215804339U (zh) 一种可折叠式屋面爬梯
CN206379674U (zh) 一种架空地线多功能滑车
NL8104081A (nl) Zitting bestemd voor een steun voor een invalide.
CN220353468U (zh) 一种可收纳的洞口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