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6530U -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6530U
CN210396530U CN201921008321.0U CN201921008321U CN210396530U CN 210396530 U CN210396530 U CN 210396530U CN 201921008321 U CN201921008321 U CN 201921008321U CN 210396530 U CN210396530 U CN 210396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y window
window frame
bedplate
house
cloth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83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飞帆
谢金钊
陶林辉
胡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ang Jinm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yang Jinm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yang Jinm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yang Jinm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83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6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6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653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y Windows, Entrances,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s Related Thereto (AREA)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涉及建筑工业技术领域,该装配式飘窗结构包括至少由纵横相交的横杆和立杆连接而成的飘窗架,飘窗架上安装有上台板和下台板,上台板和下台板水平设置并在飘窗架中划分出上部区域、中间区域和下部区域,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内可放置空调外机,且在其外侧均安装有百叶窗,中间区域的外侧安装玻璃窗户,飘窗架上设有用于将其锚固至房梁上的连接结构,飘窗架锚固至房梁上后,上台板低于房屋的天花板,下台板至少高出房屋的楼板0.35m。本实用新型所涉装配式飘窗结构的安装非常简单、快速,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新建的房屋都会设计飘窗,如图1所示,传统的飘窗包括飘下台板A11、飘上台板A13和玻璃窗户F,飘下台板A11和飘上台板A13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此种飘窗的施工并不简单,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飘下台板A11和飘上台板A13分别建设在飘窗台下墙A121及结构梁A2外,施工时,飘下台板A11和飘上台板A13的位置要准确,且飘下台板A11和飘上台板A13的水平度要把握好,否则,在飘上台板A13与飘下台板A11之间安装玻璃窗户F时会出现安装不上或玻璃窗户F与飘上台板A13、飘下台板A11之间间隙过大的问题。
第二,钢构混凝土板层需要先将预制件连接好,再实施浇筑,由于飘下台板A11和飘上台板A13的预制构件是分体式的,因此它们需要先分别连接在飘窗台下墙A121及结构梁A2外,再进行浇筑,为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这两个预制构件连接后还需要分别使用一个支撑结构来定位,整个施工过程较繁琐,施工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简单、快速的装配式飘窗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包括至少由纵横相交的横杆和立杆连接而成的飘窗架,所述飘窗架上安装有上台板和下台板,所述上台板和下台板水平设置并在飘窗架中划分出上部区域、中间区域和下部区域,所述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内可放置空调外机,且在其外侧均安装有百叶窗,所述中间区域的外侧安装玻璃窗户,所述飘窗架上设有用于将其锚固至房梁上的连接结构,所述飘窗架锚固至房梁上后,所述上台板低于房屋的天花板,所述下台板至少高出房屋的楼板0.35m。
进一步地,所述飘窗架还包括与横杆和立杆相交的斜杆,所述横杆、立杆、斜杆均采用表面作了防锈处理的钢材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飘窗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多个锚固孔,所述飘窗架通过锚固杆及紧固螺母与房梁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台板与下台板之间的距离为2m,所述上台板与房梁的底端平齐,所述下台板距离房屋的楼板0.45m。
或者,所述上台板与下台板之间的距离为2m,所述上台板距离房梁0.7m,所述下台板距离房屋的楼板0.45m。
进一步地,该装配式飘窗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房屋内且靠近于飘窗架的晾衣装置;
所述上部区域内设有将其上下划分为外机室和通风室的上隔板,所述下部区域内也连接有将其上下划分为外机室和通风室的下隔板,所述外机室用于放置空调外机,所述通风室用于使室内外通风;
所述晾衣装置包括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升降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的晾晒衣服的晾衣架、以及竖直固定在天花板上的用于遮挡晾衣架的装饰板,所述升降机构可驱动晾衣架上升和下降,所述晾衣架上升至最高处时其正对于上部区域的通风室,且所述晾衣架的底部分别抵触于装饰板和上台板的底部,所述晾衣架下降至最低处时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m。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机室的高度为0.9m,所述通风室的高度为0.7m。
优选地,所述晾衣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带有挡水边的方形托盘,所述挡水边的高度不小于1cm;所述上台板靠近于室内的边沿上设有防水挡板,所述防水挡板高出于上台板至少2cm。
再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卷扬机和钢丝绳,所述卷扬机安装在天花板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另一端与晾衣架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卷扬机为电动卷扬机,所述百叶窗为电动百叶窗,该电动卷扬机的开关及电动百叶窗的开关均安装在房屋内的墙面上。
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飘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思路,提出了一种不需要浇筑、将制作与安装相结合的装配式飘窗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涉的装配式飘窗结构主要包括飘窗架、上台板和下台板,它们是属于预制件,可以在工厂制作完成,不需要进行高空浇筑工艺,在工厂制作飘窗架、上台板、下台板时,它们的尺寸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位置很好把握,因此整个制作过程简单、快速、良品率高,基本不会出现飘窗架安装不上玻璃窗户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装配式飘窗结构在安装时不需要使用支撑结构来定位,直接先通过连接件将飘窗架安装在房梁上,再进行简单的防水层、保温层、装饰层的铺装以及玻璃窗户的安装即可,安装后,整个飘窗结构很稳固。显然,这种装配式的结构,制作与安装都很简单,容易操作,效率高,极有利于缩短房屋飘窗的施工周期,且这种装配式的结构还具有可以批量生产制作的特点,应用前景非常好。
另外,针对层高较高的户型(例如某些别墅,其层有时会做到3.6mm),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上述装配式飘窗结构中结合晾衣装置,通过将晾衣装置中的晾衣架可下上活动的安装在房间顶部的靠近于飘窗架的位置,当将晾衣架放下时,用户可以把需要晾晒的衣服挂在晾衣架上或将已晾晒好的衣服取下,当将晾衣架升上去时,房屋外的风可以穿过通风架的百叶窗吹拂到晾衣架的衣服上,使得衣服被较快的晾干,这样一来就使得装配式飘窗结构功能更加多样化,不仅具备现有飘窗的功能和优点,克服了传统飘窗不能晾晒衣服的缺陷,还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晾衣架安装在房间的顶部,在晾晒衣服的时候,不会占用地面活动空间,提高了房屋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飘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飘窗结构安装在墙体上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飘窗结构安装在墙体上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位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
A11——飘下台板 A13——飘上台板 A121——飘窗台下墙
A2——结构梁 B——空调外机 C——房梁
D——楼板 E——天花板 F——玻璃窗户
a1——上部区域 a2——中间区域 a3——下部区域
1——横杆 2——立杆 3——上台板
4——下台板 5——百叶窗 6——锚固杆
7——斜杆 8——晾衣架 9——装饰板
10——方形托盘 11——防水挡板 12——卷扬机
13——钢丝绳 14——防水层 15——保温层
16——装饰层 17——上隔板 18——下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包括至少由纵横相交的横杆1和立杆2连接而成的飘窗架,飘窗架上安装有上台板3和下台板4,上台板3和下台板4水平设置并在飘窗架中划分出上部区域a1、中间区域a2和下部区域a3,上部区域a1和下部区域a3内可放置空调外机B,且在其外侧均安装有百叶窗5,空调外机B散发出来的热风可以通过百叶窗5飘散到室外,中间区域a2的外侧安装玻璃窗户F,飘窗架上设有用于将其锚固至房梁C上的连接结构,所述飘窗架锚固至房梁C上后,上台板3低于房屋的天花板E,下台板4至少高出房屋的楼板D0.35m。
关于上述装配式飘窗结构,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为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及方便性,前述提及的百叶窗5和玻璃窗户F可以与飘窗架分开运输,待飘窗架固定在房屋上后再将它们安装在飘窗架上。
另外,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飘窗架、上台板3、下台板4安装在房屋上后,毋庸置疑的是,需要对上台板3和下台板4进行防水保温处理,具体而言,在上台板3的下表面向下依次铺装防水层14、保温层15和装饰层16,在下台板4的上表面向上依次铺装防水层14、保温层15和装饰层16(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美观,飘窗台下墙A121的表面也由内而外依次铺装防水层14、保温层15、装饰层16,至于飘窗台下墙A121,它可以是在建筑施工时由墙砖堆砌而成,也可以是飘窗架的一部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飘窗台下墙A121必然是封闭的)。
目前,绝大部分建筑物的层高均为2.9m或3.6m。在层高为2.9m的房屋上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装配式飘窗结构时,上台板3与下台板4之间的距离为2m,也即中间区域a2的高度为2m,上台板3与房梁C的底端平齐(通常而言,房梁C高为0.45m),下台板4距离房屋的楼板D0.45m,也即上部区域a1和下部区域a3的高度分别可达到0.9m。在层高为3.6m的房屋上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装配式飘窗结构时,上台板3与下台板4之间的距离为2m,也即中间区域a2的高度为2m,上台板3距离房梁C0.7m,下台板4距离房屋的楼板D0.45m,也即上部区域a1和下部区域a3的高度分别可达到1.6m。
为加强飘窗架的牢固性,飘窗架还可以包括与横杆1和立杆2相交的斜杆7,横杆1、立杆2、斜杆7均采用表面作了防锈处理的钢材制作而成,例如镀锌钢。
飘窗架与房梁C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最简单牢固的方式为锚固连接,具体而言,飘窗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多个锚固孔,飘窗架的顶部通过锚固杆6及紧固螺母与本层房屋的房梁C连接,飘窗架的底部通过锚固杆6及紧固螺母与下层房屋的房梁C连接。需要提出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装配式飘窗结构可以应用在旧房中,也可以应用在新建房屋中。在对旧房进行加飘窗改造时,需要先在房梁C上配合钢板打入锚固件2,再将预制而成的飘窗架通过锚固件2固定在房屋上,而在新建房屋中安装此种装配式飘窗结构时,可以在建筑施工时同步安装预埋锚固件2,待施工完成后,再通过锚固件2将飘窗架固定在房屋上,当然,亦可以采用前述施工完成后安装锚固件2,再固定飘窗架的做法。在业内,锚固件的应用很广泛,它的安装方式比较灵活,承重能力非常好,可以挂石材幕墙、玻璃幕墙等,将它用来固定本实施方式中的飘窗结构,完全可以保证飘窗结构的稳固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装配式飘窗结构还集成了晾衣装置,此种装配式飘窗结构适用于安装在层高为3.6m的房屋中,此种装配式飘窗结构的晾衣装置安装在房屋内靠近于飘窗架的位置;
飘窗架的上部区域a1内设有将上部区域a1上下划分为外机室和通风室的上隔板17,飘窗架的下部区域a3内也连接有将下部区域a3上下划分为外机室和通风室的下隔板18,外机室用于放置空调外机B,通风室用于使室内外通风;
晾衣装置包括固定在天花板E上的升降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的晾晒衣服的晾衣架8、以及竖直固定在天花板E上的用于遮挡晾衣架8的装饰板9,升降机构可驱动晾衣架8上升和下降,晾衣架8上升至最高处时其正对于飘窗架上部区域a1的通风室(需要指出来的是,如图2所示,房屋墙体正对于通风室的区域需要打穿,通风室面向室内的一侧是开放的,如此一来,室外的风可以穿过通风室以及墙体上的洞口进入室内),且晾衣架8的底部分别抵触于装饰板9和上台板3的底部,晾衣架8下降至最低处时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m。
为了尽量增大通风室的通风面积,可以将通风室的高度设计为0.7m,外机室的高度为0.9m。如此一来,通风室的顶端刚好与房梁C的底端平齐,可以最大程度的在墙体上打洞,以便室内外通风,且在此高度下,外机室足以放下一台空调外机B。
在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晾衣装置中,晾衣架8的结构有多种,无论采取何种结构,在使用该晾衣架8时,衣服应当是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在晾衣架8上,实施方式中的装饰板9用于遮挡晾衣架8,使得人在室内时看不到到晾晒的衣服,避免了影响美观。具体而言,在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晾衣装置时,先通过升降机构将晾衣架8从房间顶部放下来,放至人方便晾衣的高度,人再将衣服挂在晾衣架8上,挂完后,又通过升降机构将晾衣架8升上去,升至原来的最高位置,此时,晾衣架8正对于当前楼层的飘窗架上部区域a1的通风室,室外的风通过通风室的百叶窗5吹拂在晾衣架8的衣服上,从而衣服可以较快速的晾干。
在下雨天时,由于飘窗架足够宽,室外的雨水基本不可能直接飘入室内将衣服打湿,但可能会穿过通风室的百叶窗5飘至通风室内(由于上台板3下表面设有防水层14,雨水不会穿过上台板3往下渗),如不及时处理,雨水可能会流入室内,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在上台板3靠近于室内的边沿上设置防水挡板11,防水挡板11高出于上台板3至少2cm。
众所周知,在晾衣服的过程中,刚开始由于衣服还较湿,会有水滴掉至地面上,为防止水滴打湿地面,造成房间的地板打滑,如图3所示,可以在晾衣架8的底部连接一个带有挡水边的方形托盘10,挡水边的高度不小于1cm,如此一来,从晾衣架8上的衣服掉下来的水滴可以被方形托盘10接住,因有挡水边,方形托盘10中的水不会落至地面,这些水基本会连通衣服一起被晾干,如果积水较多,则可以在收取衣服时,用毛巾将积水擦干。
为了很好的遮挡住晾衣架8,本实施方式中的装饰板9可以是整体呈U型的框结构,它可以由一块前装饰板和两块侧装饰板组成,前装饰板和侧装饰板均与天花板E垂直连接,且前装饰板位于晾衣架8的前方,两块侧板分别位于晾衣架8的两侧。当晾衣架8上升至最高处时,晾衣架8下方的方形托盘10的挡水边抵触于前装饰板和侧装饰板的底部,同时也抵触于上台板3上的装饰层16,可参照图4所示。
前述有提及,本实施方式中的装配式飘窗结构适用于在层高为3.6m的房屋中安装使用,上台板3与天花板E之间的距离为1.15m左右,针对这个高度,本实施方式中的装饰板9距离楼板D大概为2.4m左右,在此高度下,晾衣时晾衣装置只占用室内的顶部空间,不会占用室内的地面空间,不会影响人的活动。
本实施方式中的晾衣架8的结构有多种,最简单的结构可以是:晾衣架8包括一根横杆和两根竖杆,其中一根竖杆的两端分别与横杆的一端及方形托盘10的一端连接,另外一根竖杆的两端分别与横杆的另一端及方形托盘10的另一端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升降机构可以实现的方式有多种,有电缸驱动升降,卷扬机驱动升降等,下面将详细讲述卷扬机的驱动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的升降机构包括卷扬机12和钢丝绳13,卷扬机12安装在天花板E上,钢丝绳13的一端与卷扬机12连接,另一端与横杆连接,卷扬机12可以是手动卷扬机,亦可以是电动卷扬机,此处,优选地,采用由开关控制其放线和收线的电动卷扬机,电动卷扬机的开关安装在房屋内的墙面上,便于人来操作。此种升降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挂衣服时,按一下卷扬机12的开关,使卷扬机12对钢丝绳13进行放线,钢丝绳13牵引着晾衣架8慢慢下降,直到下降到指定高度,卷扬机12停止工作,挂完衣服后,再按一下卷扬机12的开关,卷扬机12对钢丝绳13进行收线,钢丝绳13拉着晾衣架8慢慢上升,直到回到原位,衣服可以进行晾晒。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晾衣架8上升和下降时均匀的受到钢丝绳13的拉力,以及钢丝绳13的耐久性,天花板E上正对于晾衣架8的位置均匀分布多个卷扬机12,每个卷扬机12上的钢丝绳13的末端分别固定在晾衣架8的横杆上。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的百叶窗5都可以是电动百叶窗,所有电动百叶窗的开关也安装在便于人操作的房屋内的墙面上。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由纵横相交的横杆(1)和立杆(2)连接而成的飘窗架,所述飘窗架上安装有上台板(3)和下台板(4),所述上台板(3)和下台板(4)水平设置并在飘窗架中划分出上部区域(a1)、中间区域(a2)和下部区域(a3),所述上部区域(a1)和下部区域(a3)内可放置空调外机(B),且在其外侧均安装有百叶窗(5),所述中间区域(a2)的外侧安装玻璃窗户(F),所述飘窗架上设有用于将其锚固至房梁(C)上的连接结构,所述飘窗架锚固至房梁(C)上后,所述上台板(3)低于房屋的天花板(E),所述下台板(4)至少高出房屋的楼板(D)0.3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飘窗架还包括与横杆(1)和立杆(2)相交的斜杆(7),所述横杆(1)、立杆(2)、斜杆(7)均采用表面作了防锈处理的钢材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飘窗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多个锚固孔,所述飘窗架通过锚固杆(6)及紧固螺母与房梁(C)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台板(3)与下台板(4)之间的距离为2m,所述上台板(3)与房梁(C)的底端平齐,所述下台板(4)距离房屋的楼板(D)0.45m。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台板(3)与下台板(4)之间的距离为2m,所述上台板(3)距离房梁(C)0.7m,所述下台板(4)距离房屋的楼板(D)0.45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房屋内且靠近于飘窗架的晾衣装置;
所述飘窗架的上部区域(a1)内设有将上部区域(a1)上下划分为外机室和通风室的上隔板(17),所述飘窗架的下部区域(a3)内也连接有将下部区域(a3)上下划分为外机室和通风室的下隔板(18),所述外机室用于放置空调外机(B),所述通风室用于使室内外通风;
所述晾衣装置包括固定在天花板(E)上的升降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的晾晒衣服的晾衣架(8)、以及竖直固定在天花板(E)上的用于遮挡晾衣架(8)的装饰板(9),所述升降机构可驱动晾衣架(8)上升和下降,所述晾衣架(8)上升至最高处时其正对于飘窗架上部区域(a1)的通风室,且所述晾衣架(8)的底部分别抵触于装饰板(9)和上台板(3)的底部,所述晾衣架(8)下降至最低处时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室的高度为0.9m,所述通风室的高度为0.7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晾衣架(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带有挡水边的方形托盘(10),所述挡水边的高度不小于1cm;所述上台板(3)靠近于室内的边沿上设有防水挡板(11),所述防水挡板(11)高出于上台板(3)至少2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卷扬机(12)和钢丝绳(13),所述卷扬机(12)安装在天花板(E)上,所述钢丝绳(13)的一端与卷扬机(12)连接,另一端与晾衣架(8)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飘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12)为电动卷扬机,所述百叶窗(5)为电动百叶窗,该电动卷扬机的开关及电动百叶窗的开关均安装在房屋内的墙面上。
CN201921008321.0U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396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8321.0U CN210396530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8321.0U CN210396530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6530U true CN210396530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2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8321.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396530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65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560A (zh) * 2019-07-01 2019-09-03 衡阳市金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560A (zh) * 2019-07-01 2019-09-03 衡阳市金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CN110195560B (zh) * 2019-07-01 2023-12-22 衡阳市金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5560B (zh)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CN210396530U (zh) 一种装配式飘窗结构
CN111677159A (zh) 一种双层通风幕墙系统
CN206376363U (zh) 用于安装空调室外机的建筑结构
JP5502423B2 (ja) 建物の吹抜け構造
KR100588073B1 (ko) 빗물가림막 주택창호시설
CN209989594U (zh) 可活动的晾衣阳台
KR101433429B1 (ko) 배기덕트를 구비한 이중외피 커튼월
KR100450995B1 (ko) 열풍순환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소방호스 건조타워
CN208273874U (zh) 一种肉鸡养殖用鸡舍除味装置
CN208934169U (zh) 一种防火墙
CN211037438U (zh) 一种外循环通风幕墙
CN214785000U (zh) 一种高层建筑外墙的生态协同结构
CN201426012Y (zh) 用于变电站的组合式固定窗
CN213881376U (zh) 一种鸽棚
CN212436927U (zh) 一种安全型鸽舍结构
CN216452641U (zh) 一种肉鸡密闭栏舍
JP2007162389A (ja) 建物
CN209874041U (zh) 一种锚固装配式建筑
CN214657676U (zh) 安全型空调机位结构
RU215593U1 (ru) Современная юрта
CN214469925U (zh) 室外型批次式干燥机
CN111852077B (zh) 绿色节能型钢结构建筑
CN211666120U (zh) 一种用于酒店入口的木制结构顶棚
CN219300933U (zh) 用于超高层建筑避难层外立面幕墙的通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