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5781U - 抗震节能楼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抗震节能楼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5781U
CN210395781U CN201921136726.2U CN201921136726U CN210395781U CN 210395781 U CN210395781 U CN 210395781U CN 201921136726 U CN201921136726 U CN 201921136726U CN 210395781 U CN210395781 U CN 210395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concrete base
layer
face
bas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67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春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ui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ui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ui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ui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367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5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5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5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震节能楼板,包括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内预埋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钢筋笼,钢筋笼的箍筋与相邻的钢筋笼的主筋套接,所述钢筋笼内套接有中空设置的筒体;混凝土基层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的下端面与第二凸台的上端面抵接;所述混凝土基层上端面开有若干沉槽,所述沉槽内填充有保温材料。通过上述设置,加强了相邻的钢筋笼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基层的韧性和抗破坏能力。通过筒体的设置减轻楼板自重对楼板强度的影响,降低对人身财产安全的损失。混凝土基层上端面阵列开有若干填充有保温材料的矩形的沉槽,可以减少保持室内恒温所需的能量消耗,进而实现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抗震节能楼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节能楼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从而促进了预制楼板的大量运用;目前各类建筑工程所使用的预制楼板一般采用钢筋与混凝土浇筑而成,这种楼板虽然制造周期短成本低,但是楼板整体较重,且相邻预制楼板之间采用水泥砂浆连接,连接强度较弱,其抗震性能相对较低,在地震带地区往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人身财产损失。
并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室内家居安装地暖、空调已成为常态,使室内保持一个让人体感舒服的温度,但往往室内温度与相邻楼层的温度都有不同,使相邻楼层之间发生热交换,从而增加室内所需的热量或冷量,进而使地暖或空调的耗电量加大。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节能楼板结构,增强了相邻楼板之间的连接性,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并且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减少室内的温度变化,实现节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节能楼板,包括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内预埋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主筋和沿主筋长度方向设置的包裹若干所述主筋的箍筋,所述钢筋笼的箍筋与相邻的钢筋笼的主筋套接,所述钢筋笼内套接有中空设置的筒体;所述混凝土基层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凸台的上端面抵接;所述混凝土基层上端面开有若干沉槽,所述沉槽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通过上述设置,在混凝土基层内预埋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钢筋笼,通过钢筋笼自身较强的的韧性,提高了混凝土基层整体的韧性和抗弯性能,从而增强了混凝土基层整体的强度和抗破坏能力,降低地震对混凝土基层的破坏。其中将任一钢筋笼的箍筋与相邻的钢筋笼的主筋套接,加强了相邻的钢筋笼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基层的韧性和抗破坏能力。其中在钢筋笼内套接放置有中空设置的筒体,筒体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钢管、塑料管或铝塑管等,通过筒体的设置占据钢筋笼内的空间,减轻混凝土基层整体的重量的同时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降低了该楼板的生产成本,并且减轻楼板自重对楼板强度的影响,在受到地震的能量冲击时,即使发生塌陷、垮塌等情况,也能尽可能地降低对人身财产安全的损失。在混凝土基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相邻的混凝土基层通过相邻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相互抵接,使第一凸台放置在相邻的第二凸台上方,使相邻的第一凸台的凸块和第二凸台形成周向限位,可使水平方向相邻楼板建立几何互锁机制,再通过水泥砂浆粘连,弥补了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水平方向楼板间连接薄弱的缺陷,加强了相邻楼板之间的连接和整体性,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减少单块楼板的位移和震动,提高了抗震效果。通过在混凝土基层上端面阵列开有若干矩形的沉槽,并在沉槽内填充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可以选用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如发泡聚氨酯,从而提高了混凝土基层整体的保温性能,使相邻楼层的热交换降低,从而在夏季开空调或冬季开暖气的情况下,可以减少保持室内恒温所需的能量消耗,进而实现节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钢筋笼内周面向其轴线方向凸出固定有若干等长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筒体抵接。
通过上述设置,在钢筋笼内周面凸出固定有若干等长的支撑杆,支撑杆指向钢筋笼的轴线,支撑杆之间形成供筒体放置的空间并且支撑杆与筒体抵接,从而通过支撑杆对筒体进行支撑,使筒体与钢筋笼中轴线共线。从而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使混凝土填充筒体与钢筋笼之间的缝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笼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混凝土与钢筋笼之间的整体性更强,从而提高混凝土基层的韧性和抗破坏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筒体内填充有发泡聚氨酯。
通过上述设置,发泡聚氨酯具有泡沫的强度良好、粘接力高,固化后的泡沫具有重量轻、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的建筑材料,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楼板的保温效果,降低相邻楼层之间的热交换,使楼室内保持温度恒定所需的能量降低,起到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凸台下端面凸出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第二凸台上端面凹陷有若干与所述凸块配合的凹槽,相邻所述混凝土基层通过凸块和凹槽卡接;所述第一凸台上端面与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上端面平齐,所述第二凸台的下端面与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下端面平齐。
通过上述设置,将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与混凝土基层的上下端面平齐设置,可以方便施工时进行找平,并且方便混凝土基层的浇筑,提高生产和安装效率。相邻的第一凸台的凸块和第二凸台的凹槽相互卡接,形成周向限位,可使水平方向相邻楼板建立几何互锁机制,弥补了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水平方向楼板间连接薄弱的缺陷,加强了相邻楼板之间的连接和整体性,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减少单块楼板的位移和震动,提高了抗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混凝土基层自上而下依次铺设有保护层、防水层和隔音保温层。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在混凝土基层上表面铺设保护层、防水层和隔音保温层,提高了楼板整体的防水性能、隔音相等,并且便于楼板进行找平和粘连瓷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保护层和所述防水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层。
通过上述设置,在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隔离层用于保护防水层和隔音保温层,可防止砂石等下漏破坏隔音保温层以及阻止防水层产生裂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水层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且其厚度≥0.5mm。
通过上述设置,一般防水层至少需铺设一层或重叠铺设两层以上的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且每层防水卷材的厚度均≥0.5mm;由于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适应在环境温度-40℃~60 ℃范围内长期稳定使用,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绿色环保产品,并且抗拉强度高,抗渗能力强,低温柔性好,膨胀系数小,摩擦系数小,易粘接,可直接设于砂土中使用,适合与多种材料粘合,尤其与水泥材料在凝固过程中直接粘合的综合性能良好;同时所述聚乙烯丙纶复 合防水卷材的上下表面一般比较粗糙,其无纺布纤维呈无规则交叉结构便于形成立体网孔,从而增强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隔音保温层采用硅酸铝纤维棉。
通过上述设置,硅 酸铝纤维棉具有低导热率、低热容量、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优良的热稳定性、优良的吸音性、优良的抗拉强度和抗震性,能满足预制楼板的隔音保温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隔离层采用无纺聚酯纤维布。
通过上述设置,采用无纺聚酯纤维布可防止砂石等下漏破坏隔音保温层以及减少防水层产生裂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保护层为水泥砂浆保护层。
通过上述设置,采用常用的水泥砂浆便于对楼板的上表面进行找平以及粘接瓷砖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通过在混凝土基层中预埋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钢筋笼,且任一钢筋笼的箍筋与相邻的钢筋笼的主筋套接,使钢筋笼之间相互连接,加强了钢筋笼之间的连接性,并且钢筋笼使混凝土基层提高了整体的韧性和抗破坏能力,提高混凝土基层在地震时的安全性;
2. 通过在钢筋笼内套接有中空设置的筒体,筒体内填充有发泡聚氨酯,从而使混凝土基层整体的重量降低,减少自重对混凝土基层自身强度的影响,并且发泡聚氨酯的设置提高了楼板的保温效果,配合混凝土基层的沉槽中填充有发泡聚氨酯保温层,沉槽和筒体的配合进一步加强了楼板的保温效果,从而减少维持室内温度的能量消耗,起到节能效果;
3. 通过在混凝土基层两端分别凸出固定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上端面和第二凸台下端面分别与混凝土基层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平齐,第一凸台的下端面等间距凸出有若干凸块,第二凸台的上端面等间距凹陷有若干与凸块适配的凹槽,从而使相邻的楼板通过凸块和凹槽的卡接加强了相邻楼板之间的连接性和整体性,提高了楼板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混凝土基层;11、第一凸台;12、凸块;13、第二凸台;14、凹槽;15、沉槽;2、钢筋笼;21、主筋;22、箍筋;23、支撑杆;3、筒体;31、发泡聚氨酯;4、保护层;5、防水层;6、隔离层;7、隔音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抗震节能楼板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护层4、防水层5、隔离层6、隔音保温层7和混凝土基层1,相邻层结构之间通过水泥砂浆等材料粘接,混凝土基层1为类矩形结构。
混凝土基层1上端面向下凹陷有若干矩形的沉槽15,各沉槽15之间矩阵设置,沉槽15内填充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采用发泡聚氨酯31,从而相比采用水凝砂浆抹平,发泡聚氨酯31填充在沉槽15内的设置可以降低混凝土基层1的重量,并且提高混凝土基层1的隔音和保温效果,使楼层之间的热传导降低,降低室内使用空调或暖气的能量消耗,起到节能效果。
混凝土基层1在浇筑混凝土时预埋有若干圆筒形的钢筋笼2,若干钢筋笼2之间并排平行放置,其中钢筋笼2包括若干平行的主筋21和若干套接主筋21的箍筋22,若干箍筋22沿主筋2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主筋21与箍筋22内周固定,若干主筋21沿箍筋22的中轴线圆周排布。任一钢筋笼2的箍筋22与相邻钢筋笼2的主筋21套接,使若干钢筋笼2相互连接。
钢筋笼2内周面向其轴线方向凸出固定有若干等长的支撑杆23,支撑杆23固定于箍筋22与主筋21的交汇点位置。钢筋笼2内套接放置有中空设置的筒体3,筒体3外周面与钢筋笼2内的各支撑柱的伸出端抵接,通过支撑柱对筒体3进行支撑,使筒体3与钢筋笼2间隔一定间距。筒体3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钢管、塑胶管或铝塑管等,筒体3内填充有发泡聚氨酯31,配合沉槽15中的发泡聚氨酯31,进一步提高了楼板的保温性能。
通过筒体3和钢筋笼2的设置,提高了混凝土基层1整体的塑性和强度,并且降低了混凝土基层1的重量,使混凝土基层1提高抗破坏能力,减少自重对自身强度强度的影响,从而在地震发生时有更好的抗震效果,即使发生垮塌也能尽可能减少对人员财产安全的损失。
其中混凝土基层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凸出固定有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13,其中第一凸台11的上端面和混凝土基层1的上端面平齐,第二凸台13的下端面和混凝土基层1的下端面平齐。第一凸台11下端面凸出固定有若干凸块12,若干凸块12之间沿混凝土基层1等间距设置,第二凸台13端面凹陷有若干与凸块12适配且位置正对的凹槽14。从而使相邻的楼板拼接时,相邻的第一凸台11放置在第一凸台11上方,并且第凸块12与凹槽14卡接配合,加强相邻的楼板之间的连接性,并相互形成周向限位,地震发生时可以更加稳定和抗震。
隔音保温层7采用硅酸铝纤维棉,硅酸铝纤维棉具有低导热率、低热容量、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优良的热稳定性、优良的吸音性、优良的抗拉强度和抗震性,能满足预制楼板的隔音保温要求。并且配合筒体3内的吸音棉,提高了楼板两侧空间的隔音效果,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居住生活质量。
隔离层6采用无纺聚酯纤维布,在保护层4与防水层5之间设有隔离层6用于保护防水层5和隔音保温层7,可防止砂石等下漏破坏隔音保温层7以及阻止防水层5产生裂缝。
防水层5采用两层以上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且每层防水卷材的厚度均≥0.5mm;由于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适应在环境温度-40℃~60 ℃范围内长期稳定使用,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绿色环保产品,并且抗拉强度高,抗渗能力强,低温柔性好,膨胀系数小,摩擦系数小,易粘接,可直接设于砂土中使用,适合与多种材料粘合,尤其与水泥材料在凝固过程中直接粘合的综合性能良好;同时所述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的上下表面一般比较粗糙,其无纺布纤维呈无规则交叉结构便于形成立体网孔,从而增强防水效果。
保护层4采用水泥砂浆材料,便于对楼板的上表面进行找平以及粘接瓷砖。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该抗震节能楼板结构自下而上通过混凝土基座、隔音保温层7、隔离层6、防水层5和保护层4组成,对该抗震楼板起到结构加强、隔音保温、防水的效果,使该楼板在起到抗震的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实用性,便于使用者家居使用。该楼板可在工厂进行预制,通过浇筑混凝土基层1和粘贴各层结构实现制造,从而提高了该楼板的制造效率,也提高了房屋的建筑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抗震节能楼板,包括混凝土基层(1),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基层(1)内预埋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钢筋笼(2),所述钢筋笼(2)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主筋(21)和沿主筋(21)长度方向设置的包裹若干所述主筋(21)的箍筋(22),所述钢筋笼(2)的箍筋(22)与相邻的钢筋笼(2)的主筋(21)套接,所述钢筋笼(2)内套接有中空设置的筒体(3);所述混凝土基层(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13),所述第一凸台(11)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凸台(13)的上端面抵接;所述混凝土基层(1)上端面开有若干沉槽(15),所述沉槽(15)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节能楼板,其特征是:所述钢筋笼(2)内周面向其轴线方向凸出固定有若干等长的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与所述筒体(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节能楼板,其特征是:所述筒体(3)内填充有发泡聚氨酯(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节能楼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凸台(11)下端面凸出设置有若干凸块(12),所述第二凸台(13)上端面凹陷有若干与所述凸块(12)配合的凹槽(14),相邻所述混凝土基层(1)通过凸块(12)和凹槽(14)卡接;所述第一凸台(11)上端面与所述混凝土基层(1)的上端面平齐,所述第二凸台(13)的下端面与所述混凝土基层(1)的下端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节能楼板,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基层(1)自上而下依次铺设有保护层(4)、防水层(5)和隔音保温层(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节能楼板,其特征是:所述保护层(4)和所述防水层(5)之间设置有隔离层(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节能楼板,其特征是:所述防水层(5)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且其厚度≥0.5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节能楼板,其特征是:所述隔音保温层(7)采用硅酸铝纤维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震节能楼板,其特征是:隔离层(6)采用无纺聚酯纤维布。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节能楼板,其特征是:所述保护层(4)为水泥砂浆保护层(4)。
CN201921136726.2U 2019-07-18 2019-07-18 抗震节能楼板结构 Active CN210395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6726.2U CN210395781U (zh) 2019-07-18 2019-07-18 抗震节能楼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6726.2U CN210395781U (zh) 2019-07-18 2019-07-18 抗震节能楼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5781U true CN210395781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5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6726.2U Active CN210395781U (zh) 2019-07-18 2019-07-18 抗震节能楼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5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3238B2 (en) High performance, reinforced insulated precast concrete and tilt-up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CN103174252B (zh) 一种自保温抗震砌块及应用方法
CN204551880U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复合墙板
CN102251596B (zh) 轻钢厂房用金属面超轻发泡水泥保温夹芯板的制作工艺
CN105604237A (zh) 复合墙板
KR100908920B1 (ko) 콘크리트 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축물의 슬래브 시공구조
CN206521849U (zh) 一种结构与节能一体化装配式预制外墙板
CN210395781U (zh) 抗震节能楼板结构
CN107119814A (zh) 带铅管‑粗砂消能减震键的外保温一字形复合墙体及作法
CN201241428Y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用砼制品槽形马凳
CN201040888Y (zh) 一种双浇墙夹保温材料的外墙保温墙体
CN213087327U (zh) 一种绿色节能的全轻混凝土保温楼面结构
CN211691055U (zh) 一种改良式混凝土预制板
CN211499574U (zh) 装配式楼地面用复合装饰板
CN207017573U (zh) 复合保温外墙
CN107165303A (zh) 外保温式且带铅管‑粗砂消能减震键的十字形复合墙体及作法
CN101818584A (zh) 保温防雷抗震房
CN207144286U (zh) 一种建筑用保温隔音砖
KR100516974B1 (ko) 복층건물의 층간구조
CN207974360U (zh) 一种抗震型预制楼板
CN101004093A (zh) 热桥界面返滤空调砌块技术与应用
CN210288728U (zh) 一种叠合楼板保温隔声构造
CN204645312U (zh) 空斗墙体
CN213979757U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楼地面保温隔声系统
CN220184517U (zh) 地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