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5348U - 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5348U
CN210395348U CN201921104095.6U CN201921104095U CN210395348U CN 210395348 U CN210395348 U CN 210395348U CN 201921104095 U CN201921104095 U CN 201921104095U CN 210395348 U CN210395348 U CN 210395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column
pile
impact
pil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40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浩
王梓聪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040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5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5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53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其能够方便施工人员从桩头底部进行破碎,不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操作,能够充分施加作用力,包括冲击镐,推杆,稳固柱,受力板,冲击镐的前端设置有破碎钻杆,用于对桩头进行破碎,推杆底端与冲击镐连接,受力板后端侧边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固柱固定设置在受力板后部上端面上,其上端设置有两道固定杆,推杆的中部位置连接到固定杆的顶部之间,施工人员处于站立状态即可摇动推杆来推动冲击镐进行工作,同时脚部踩踏在受力板的后端部使得固定板插入在土壤内得到固定,这种操作姿势能够减少工作时的疲劳感,且更有利于施力。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桩头质量,桩顶标高一般都要高出设计标高,尤其是灌注桩:因为在灌注混凝土时,桩底的沉渣和灌注过程中泥浆中沉淀的杂质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定厚度,一般称浮浆,那么当混凝土凝固以后,就要将超灌部分凿除,将桩顶标高以上的主筋(钢筋)露出来,进行桩基检测合格后,进行承台的施工,而截桩施工是一项非常费时费力的施工工序,由于基坑下方凸起的桩头密集,大型破碎机械无法进入,只能通过人工操作冲击镐进行破碎,为了提高截桩的效率,从桩头的底部开始破碎可以快速将桩头截去,但是从桩头底部开始破碎,需要将冲击镐贴近基坑地面,而操作者需要弯腰蹲下操作,姿势极为不便,影响操作效率,且不能充分施加作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其能够方便施工人员从桩头底部进行破碎,不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操作,能够充分施加作用力,具体包括冲击镐,推杆,稳固柱,受力板,所述冲击镐的前端设置有破碎钻杆,冲击镐能够带动破碎钻杆进行转动同时向前冲击,从而对桩头进行破碎,所述冲击镐的后端设置有两道凸板,当然,冲击镐可以采用传统的冲击镐,只需要将凸板加装上去即可,所述推杆的底端宽度等于两道所述凸板之间的间距,其底端两侧设置有转轴一,所述凸板上设置有与转轴一对应的转孔一,所述转轴一插入在对应的转孔一内使得推杆的底端与凸板连接,从而推杆与冲击镐连接,所述转轴一能够在转孔一内转动,则推杆能够相对冲击镐进行转动,这样摇动推杆的上端即可推动冲击镐向前,所述受力板为平面板,其后端侧边下方设置有固定板,这样施工人员用脚踩住受力板的后侧端可以将固定板插入到土壤中,使得受力板得到固定,特别是受到固定板的限制,受力板无法向后移动,所述稳固柱固定设置在受力板后部上端面上,所述稳固柱为竖向设置,其上端设置有两道同样为竖向设置的固定杆,两道所述固定杆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推杆的宽度,所述推杆的中部位置置入在两道固定杆的顶部之间,所述推杆的中部位置两侧设置有转轴二,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与转轴二对应的转孔二,所述推杆中部两侧的转轴二插入在对应的转孔二内,使得推杆的中部位置连接到固定杆的顶部之间,所述转轴二能够在转孔二内转动,从而推杆中部位置能够相对固定杆的顶部进行转动,使用时,固定杆保持相对不动,则摇动推杆顶端向后移动即可使得推杆底端向前移动,从而推动冲击镐向前,来回摇动推杆即可驱使冲击镐前后移动来对桩头进行定点冲击破碎。
由于破桩时要将灌注桩露出在基坑底部以上的桩头部分截除,则操作时从桩头靠近土壤的位置进行破碎是效率最高的,这样不需要将桩头完全破碎,只需要将其靠近土壤的底部位置破碎即可截除整个桩头,而如果采用传统的冲击镐只能将冲击镐尽量靠近地面操作,施工人员需要弯腰或者蹲着操作,这种操作姿势下长时间工作容易发生疲劳,且不利于对冲击镐施力,影响工作效率,而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可以将冲击镐置于地面上,不需要人手直接握持,有利于对桩头底部进行破碎,施工人员处于站立状态即可摇动推杆来推动冲击镐进行工作,同时脚部踩踏在受力板的后端部使得固定板插入在土壤内得到固定,这种操作姿势能够减少工作时的疲劳感,且更有利于施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为尖锐状态,有利于其被插入到土壤内得到固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顶端设置有握柄,方便操作人员握持操作推杆摇动,也便于施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固柱的上部外侧位置设置有顶板,在操作人员脚部踩踏在受力板的后端部时,其膝盖部位可以同时顶压在顶板上,进一步保证稳固柱工作时的稳定状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固柱由套柱与插入柱组成,所述套柱固定设置在受力板后部上端面上,所述套柱内部存在圆柱形空腔,所述插入柱的外径等于所述套柱的内径,所述插入柱插入在所述套柱内,这样插入柱可以在套柱内转动,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插入柱的顶端,这样固定杆也可以相对进行转动,从而摇杆与冲击镐可以相对进行左右转动,来调整冲击镐的破碎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入柱的上部位置外壁一周设置有一圈限位卡圈,所述套柱的内壁上在相对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卡圈对应的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圈卡入在限位卡槽内,这样插入柱的上下位置得到限制,不可随意拔出,并且限位卡圈能够在限位卡槽内转动,从而不影响插入柱在套柱内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受力板及固定板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稳固柱部位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冲击镐1,推杆2,稳固柱3,受力板4,所述冲击镐1的前端设置有破碎钻杆11,冲击镐1能够带动破碎钻杆11进行转动同时向前冲击,从而对桩头进行破碎,所述冲击镐1的后端设置有两道凸板12,如图2中俯视图所示,当然,冲击镐1可以采用传统的冲击镐,只需要将凸板12加装上去即可,所述推杆2的底端宽度等于两道所述凸板12之间的间距,其底端两侧设置有转轴一21,如图2中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凸板12上设置有与转轴一21对应的转孔一13,所述转轴一21插入在对应的转孔一13内使得推杆2的底端与凸板12连接,从而推杆2与冲击镐1连接,所述转轴一21能够在转孔一13内转动,则推杆2能够相对冲击镐1进行转动,如图1所示,这样摇动推杆2的上端即可推动冲击镐1向前,所述受力板4为平面板,其后端侧边下方设置有固定板41,这样施工人员用脚踩住受力板4的后侧端可以将固定板41插入到土壤中,使得受力板4得到固定,如图1所示,特别是受到固定板41的限制,受力板4无法向后移动,所述稳固柱3固定设置在受力板4后部上端面上,所述稳固柱3为竖向设置,其上端设置有两道同样为竖向设置的固定杆31,两道所述固定杆31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推杆2的宽度,如图2中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推杆2的中部位置置入在两道固定杆31的顶部之间,所述推杆2的中部位置两侧设置有转轴二22,所述固定杆31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与转轴二22对应的转孔二32,所述推杆2中部两侧的转轴二22插入在对应的转孔二32内,使得推杆2的中部位置连接到固定杆31的顶部之间,所述转轴二22能够在转孔二32内转动,从而推杆2中部位置能够相对固定杆31的顶部进行转动,使用时,固定杆31保持相对不动,则摇动推杆2顶端向后移动即可使得推杆2底端向前移动,从而推动冲击镐1向前,如图1所示,来回摇动推杆2即可驱使冲击镐1前后移动来对桩头进行定点冲击破碎。
由于破桩时要将灌注桩露出在基坑底部以上的桩头部分截除,则操作时从桩头靠近土壤的位置进行破碎是效率最高的,这样不需要将桩头完全破碎,只需要将其靠近土壤的底部位置破碎即可截除整个桩头,而如果采用传统的冲击镐只能将冲击镐尽量靠近地面操作,施工人员需要弯腰或者蹲着操作,这种操作姿势下长时间工作容易发生疲劳,且不利于对冲击镐施力,影响工作效率,而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可以将冲击镐置于地面上,不需要人手直接握持,有利于对桩头底部进行破碎,施工人员处于站立状态即可摇动推杆2来推动冲击镐进行工作,同时脚部踩踏在受力板4的后端部使得固定板41插入在土壤内得到固定,这种操作姿势能够减少工作时的疲劳感,且更有利于施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板41的下端为尖锐状态,有利于其被插入到土壤内得到固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推杆2顶端设置有握柄23,方便操作人员握持操作推杆2摇动,也便于施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固柱3的上部外侧位置设置有顶板5,如图1所示,在操作人员脚部踩踏在受力板4的后端部时,其膝盖部位可以同时顶压在顶板5上,进一步保证稳固柱3工作时的稳定状态。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4所示,所述稳固柱3由套柱33与插入柱34组成,所述套柱33固定设置在受力板4后部上端面上,所述套柱33内部存在圆柱形空腔,所述插入柱34的外径等于所述套柱33的内径,所述插入柱34插入在所述套柱33内,这样插入柱34可以在套柱33内转动,所述固定杆31固定设置在插入柱34的顶端,这样固定杆34也可以相对进行转动,如图2所示,从而摇杆2与冲击镐1可以相对进行左右转动,来调整冲击镐1的破碎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4所示,所述插入柱34的上部位置外壁一周设置有一圈限位卡圈35,所述套柱33的内壁上在相对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卡圈35对应的限位卡槽36,所述限位卡圈35卡入在限位卡槽36内,这样插入柱34的上下位置得到限制,不可随意拔出,并且限位卡圈35能够在限位卡槽36内转动,从而不影响插入柱34在套柱33内转动。

Claims (6)

1.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镐(1),推杆(2),稳固柱(3),受力板(4),所述冲击镐(1)的前端设置有破碎钻杆(11),冲击镐(1)能够带动破碎钻杆(11)进行转动同时向前冲击,所述冲击镐(1)的后端设置有两道凸板(12),所述推杆(2)的底端宽度等于两道所述凸板(12)之间的间距,其底端两侧设置有转轴一(21),所述凸板(12)上设置有与转轴一(21)对应的转孔一(13),所述转轴一(21)插入在对应的转孔一(13)内使得推杆(2)的底端与凸板(12)连接,使得推杆(2)与冲击镐(1)连接,所述转轴一(21)能够在转孔一(13)内转动,所述受力板(4)为平面板,其后端侧边下方设置有固定板(41),所述稳固柱(3)固定设置在受力板(4)后部上端面上,所述稳固柱(3)为竖向设置,其上端设置有两道同样为竖向设置的固定杆(31),两道所述固定杆(31)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推杆(2)的宽度,所述推杆(2)的中部位置置入在两道固定杆(31)的顶部之间,所述推杆(2)的中部位置两侧设置有转轴二(22),所述固定杆(31)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与转轴二(22)对应的转孔二(32),所述推杆(2)中部两侧的转轴二(22)插入在对应的转孔二(32)内,使得推杆(2)的中部位置连接到固定杆(31)的顶部之间,所述转轴二(22)能够在转孔二(32)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1)的下端为尖锐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顶端设置有握柄(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柱(3)的上部外侧位置设置有顶板(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柱(3)由套柱(33)与插入柱(34)组成,所述套柱(33)固定设置在受力板(4)后部上端面上,所述套柱(33)内部存在圆柱形空腔,所述插入柱(34)的外径等于所述套柱(33)的内径,所述插入柱(34)插入在所述套柱(33)内,所述固定杆(31)固定设置在插入柱(34)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柱(34)的上部位置外壁一周设置有一圈限位卡圈(35),所述套柱(33)的内壁上在相对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卡圈(35)对应的限位卡槽(36),所述限位卡圈(35)卡入在限位卡槽(36)内。
CN201921104095.6U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95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4095.6U CN210395348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4095.6U CN210395348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5348U true CN210395348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4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409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95348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5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5348U (zh) 一种基坑灌注桩的桩头破桩装置
CN205266154U (zh) 一种新型土壤疏松装置
CN203912550U (zh) 棉花拔秆钳
CN208251098U (zh) 废弃桩起拔装置
CN109537585A (zh) 一种施工过程中管桩垂直度的矫正方法
CN215518759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装置
CN214091723U (zh) 一种螺旋形反向挤密钻头
KR101879443B1 (ko) 조경수 굴취겸용 다기능 단근장치
CN206596359U (zh) 一种新型岩土松软装置
JP2000240055A (ja) 杭打機
CN220625804U (zh) 一种用于水利施工的取样装置
CN111713186A (zh) 一种园林翻土用模拟杠杆运动的五金铁锹
CN111247884B (zh) 一种石漠化地区松土装置
CN218581558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打桩装置
CN212450541U (zh) 一种土钉、木桩拔除装置
CN211321922U (zh) 一种省力的铁锨
CN215672042U (zh) 一种野外测量放样用钻孔器
CN219288086U (zh) 一种多功能松土器
CN201180273Y (zh) 挖土打眼器
JP4587797B2 (ja) 穿孔機
CN21562994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打桩装置
CN210075990U (zh) 一种新型蔬菜种植用开沟装置
CN211982472U (zh) 一种轻便型岩石地区松土装置
CN213741004U (zh) 一种土遗址保护用蛙式打夯机
CN211227992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道面模板支撑钢筋拔出的拔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