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3834U - 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3834U
CN210393834U CN201921294719.5U CN201921294719U CN210393834U CN 210393834 U CN210393834 U CN 210393834U CN 201921294719 U CN201921294719 U CN 201921294719U CN 210393834 U CN210393834 U CN 210393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bble
tower
foam
throwing
tow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47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西周
潘晓林
张咸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Yongx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Yongx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Yongx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Yongx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947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3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3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3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部还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风口以及设于通风口处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于塔体,所述塔体上还设有除泡系统,所述除泡系统包括安装于固定架的甩泡装置,所述甩泡装置包括设于固定架底部并伸入塔顶泡沫内的甩泡叶轮、用于驱动甩泡叶轮旋转的甩泡电机、以及套设在甩泡叶轮外的甩泡网,所述甩泡叶轮上设有多个通过离心作用将泡沫拍打至甩泡网上的甩泡叶片,其技术效果是通过消泡系统以消除塔顶的泡沫,使微电解塔内上层液面与空气的良好接触,提高曝气程度,从而使得废水处理效果上升。

Description

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
背景技术
钢铁、化工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对生化处理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毒害作用。添加稀释水等预处理等方法降低了生化阶段废水停留时间,由于水质复杂多变,致使最终处理不达标,因此,必须对该类工业废水进行以降低污染物负荷和消除有害物质对微生物的毒害为目的强化预处理。微电解法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又称内电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高低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在酸性和曝气条件下,由于填料中铁-碳之间存在电位差而形成无数个细微原电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污染物浓度,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是一种具备推广价值的强化预处理技术。
但是传统的微电解塔在对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由于水质复杂多变,常常会含有洗涤剂和起泡物等物质,该类废水在电解处理时常常会产生大量泡沫。这些泡沫在塔顶处积聚,对塔顶处的曝气造成不良影响而影响废水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其通过设置消泡系统以消除塔顶的泡沫,使微电解塔内上层液面与空气的良好接触,提高曝气程度,从而使得废水处理效果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部还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风口以及设于通风口处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于塔体,所述塔体上还设有除泡系统,所述除泡系统包括安装于固定架的甩泡装置,所述甩泡装置包括设于固定架底部并伸入塔顶泡沫内的甩泡叶轮、用于驱动甩泡叶轮旋转的甩泡电机、以及套设在甩泡叶轮外的甩泡网,所述甩泡叶轮上设有多个通过离心作用将泡沫拍打至甩泡网上的甩泡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塔体顶部的液面覆盖有泡沫层,其中甩泡叶轮和甩泡叶片伸入泡沫之中,甩泡电机驱动甩泡叶轮旋转以推动泡沫在甩泡叶轮旋转的周向上运动。泡沫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形成的,这种张力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当甩泡叶轮以较高的速度撞击泡沫时,旋转叶片对泡沫的剪切力大于泡沫之间的相互牵引力,导致泡沫破灭。同时,被击飞的泡沫在空气中高速运动,其与空气剧烈摩擦并拉长,泡沫表面的张力无法达到稳定状态而使得泡沫破灭。此外,泡沫撞击到甩泡网上时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该冲击力对泡沫产生挤压,使得泡沫表面的张力无法达到平衡状态而导致泡沫破灭。通过对泡沫的消除,从而提高微电解塔内上层液面与空气的接触,提高曝气程度,从而使得废水处理效果上升。
进一步设置: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挡泡沫溢出的溢流堰水槽,所述溢流堰水槽的槽口即为所述通风口,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溢流堰水槽的槽壁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微电解塔还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于塔体内的填料层、卵石层、承托板和进料层,所述填料层位于溢流堰水槽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和废水从微电解塔在底部进入,并缓缓向上移动,从而与填料层充分接触。卵石层的设置将填料层与进料层分隔开来,防止填料进入进料层造成堵塞。同时,由于填料层与卵石层的重量较高,需要使用承托板进行支撑。溢流堰水槽的设置可以降低泡沫受到外界风力的影响,并对泡沫起到阻拦作用。外部空气可以通过通风口与填料层上部接触,提高上层的曝气程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塔体主要由玻璃钢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钢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其强度相当于钢材,对大气、水和一般浓度的酸、碱、盐以及多种油类和溶剂都有较好的抵抗能力,在复杂成分的废水环境下相对于不锈钢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所述甩泡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甩泡叶轮固定连接于甩泡电机的转动轴,所述甩泡叶片在甩泡叶轮上呈多层设置且在甩泡叶轮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架对甩泡电机起到支撑作用,甩泡电机竖直向下设置并带动甩泡叶轮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多层甩泡叶片共同对泡沫进行击打,加强甩泡装置的破泡能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甩泡网环绕甩泡叶轮设置,所述甩泡网的上边缘固定连接于固定架上,且甩泡网的下边缘位于液面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甩泡网环绕甩泡叶轮设置,使得被甩泡叶轮击飞的泡沫均能撞击在甩泡网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除泡系统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安装于固定架底部的布水管、安装于塔体上的供水管、以及连接布水管与供水管的水管道泵,所述布水管上设置有朝向甩泡叶轮和甩泡网的雾化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泡沫在水雾的冲击下表面张力无法达到平衡,使得泡沫破灭。同时,水雾对组成泡沫的物质起到稀释作用,从而提高了泡沫的表面张力,从而使得泡沫破灭。此外,由于水雾自上而下的压力,使得被甩泡装置击飞的泡沫不会向上飞离进气口,从而避免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进一步设置:所述布水管呈与转动轴共轴的环状设置,所述雾化喷头均匀地分布与布水管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装置形成的水雾可以均匀地落在溢流堰水槽内的泡沫上,从而提高除泡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塔体在进料层处的侧壁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气管、进水管和放空管,所述进气管和进水管延伸进塔体内部并在管壁上设有多个开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塔体底部的进料层处可以通入气体和废液,气体和废液自下而上流动,从而与填料层充分反应,提高了处理效果。此外,在需要维护时,通过放空管即可让塔体内的液体经卵石层过滤后在进料层处流出。
进一步设置:所述塔体在进料层处的侧壁上和在填料层处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便于人们进入塔体内维护的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维护时,人们可以通过人孔进入微电解塔内部进行维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除泡系统的设置,有效地对微电解塔顶部的泡沫进行破泡,从而提高了微电解塔内填料层顶部的曝气程度,提高了处理效果;喷淋装置通过将泡沫下压,避免了泡沫随风飘散而对环境造成影响;微电解塔的层状设置以及进气口和进液口的设置,使得废水可以在填料层内充分曝气并充分电解,提高了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4是进气管沿水平面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中,
1、塔体;11、通风口;12、固定架;13、溢流堰水槽;14、填料层;15、卵石层;16、承托板;17、进料层;171、进气管;172、进水管;173、放空管;174、开孔;175、人孔;
2、除泡系统;
3、甩泡装置;31、甩泡叶轮;32、甩泡电机;321、转动轴;33、甩泡网;34、甩泡叶片;
4、喷淋装置;41、布水管;42、供水管;43、水管道泵;44、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参考图1,包括安装于地面上的塔体1和设于塔体1顶部的除泡系统2,除泡系统2包括通过击打泡沫进行除泡的甩泡装置3以及通过向泡沫喷淋清水以进行除泡的喷淋装置4。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的俯视图,图3为图2沿A-A剖面线处的剖面图。参考图3,塔体1呈柱状设置,且侧壁主要由玻璃钢制成。塔体1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填料层14、卵石层15、承托板16和进料层17,参考图2,进料层17处塔体1的侧壁上设有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气管171、进水管172和放空管173,参考图4,进气管171和进水管172延伸进塔体1内部且在塔体1内部呈“丰”字形设置(进水管172在水平面上向上的剖面图与进气管171相同,故不另外附图),进气管171和进水管172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开孔174,开孔174在管壁上呈均匀设置。此外,塔体1在进料层17处的侧壁上和在填料层14处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便于人们进入塔体1内维护的人孔175。
继续参考图3,微电解塔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堰水槽13,溢流堰水槽13的槽壁与塔体1的塔壁一体连接,溢流堰水槽13的槽口为通风口11,该通风口11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形。塔体1在溢流堰水槽13的槽壁上水平安装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呈“井”字形设置,固定架12的边缘固定连接于溢流堰水槽13的槽壁。
继续参考图3,甩泡装置3设置于固定架12,甩泡装置3包括设于固定架12底部并伸入塔顶泡沫内的甩泡叶轮31、用于驱动甩泡叶轮31旋转的甩泡电机32、以及连于固定架12底部的甩泡网33,甩泡电机32设于固定架12顶部,甩泡电机32的转动轴321穿过固定架12并固定连于甩泡叶轮31。甩泡网33套设在甩泡叶轮31外且环绕甩泡叶轮31设置,其上边缘固定连接于固定架12上,且甩泡网33的下边缘位于液面之上。塔体1顶部的液面上覆盖有泡沫层,其中甩泡叶轮31和甩泡叶片34伸入泡沫之中,甩泡电机32驱动甩泡叶轮31旋转以推动泡沫在甩泡叶轮31旋转的周向上运动。泡沫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形成的,这种张力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当甩泡叶轮31以较高的速度撞击泡沫时,旋转叶片对泡沫的剪切力大于泡沫之间的相互牵引力,导致泡沫破灭。同时,被击飞的泡沫在空气中高速运动,其与空气剧烈摩擦并拉长,泡沫表面的张力无法达到稳定状态而使得泡沫破灭。通过对泡沫的消除,从而提高微电解塔内上层液面与空气的接触,提高曝气程度,从而使得废水处理效果上升。
继续参考图3,甩泡叶轮31上设有多个甩泡叶片34,甩泡叶片34在甩泡叶轮31的轴向上设置有多层,在甩泡叶轮3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且呈沿径向向外放射并沿转动方向向上倾斜。甩泡叶片34通过离心作用将泡沫拍打至甩泡网33上,泡沫撞击到甩泡网33上时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该冲击力对泡沫产生挤压,使得泡沫表面的张力无法达到平衡状态而导致泡沫破灭。
继续参考图3,喷淋装置4包括安装于固定架12底部的布水管41、安装于塔体1上的供水管42、以及连接布水管41与供水管42的水管道泵43,水管道泵43从供水管42中抽取清水并以高压泵向布水管41,布水管41呈与转动轴321共轴的环状设置,布水管41上设置有朝向甩泡叶轮31和甩泡网33的雾化喷头44。多个雾化喷头44均匀地分布与布水管41底部,并将布水管41内的清水雾化喷向泡沫。泡沫在水雾的冲击下表面张力无法达到平衡,使得泡沫破灭。同时,水雾对组成泡沫的物质起到稀释作用,从而提高了泡沫的表面张力,从而使得泡沫破灭。此外,由于水雾自上而下的压力,使得被甩泡装置3击飞的泡沫不会向上飞离进气口,从而避免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顶部还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风口(11)以及设于通风口(11)处的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固定连接于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上还设有除泡系统(2),所述除泡系统(2)包括安装于固定架(12)的甩泡装置(3),所述甩泡装置(3)包括设于固定架(12)底部并伸入塔顶泡沫内的甩泡叶轮(31)、用于驱动甩泡叶轮(31)旋转的甩泡电机(32)、以及套设在甩泡叶轮(31)外的甩泡网(33),所述甩泡叶轮(31)上设有多个通过离心作用将泡沫拍打至甩泡网(33)上的甩泡叶片(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挡泡沫溢出的溢流堰水槽(13),所述溢流堰水槽(13)的槽口即为所述通风口(11),所述固定架(12)固定连接在溢流堰水槽(13)的槽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塔还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于塔体(1)内的填料层(14)、卵石层(15)、承托板(16)和进料层(17),所述填料层(14)位于溢流堰水槽(13)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主要由玻璃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泡电机(32)的转动轴(321)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甩泡叶轮(31)固定连接于甩泡电机(32)的转动轴(321),所述甩泡叶片(34)在甩泡叶轮(31)上呈多层设置且在甩泡叶轮(3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泡网(33)环绕甩泡叶轮(31)设置,所述甩泡网(33)的上边缘固定连接于固定架(12)上,且甩泡网(33)的下边缘位于液面之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泡系统(2)还包括喷淋装置(4),所述喷淋装置(4)包括安装于固定架(12)底部的布水管(41)、安装于塔体(1)上的供水管(42)、以及连接布水管(41)与供水管(42)的水管道泵(43),所述布水管(41)上设置有朝向甩泡叶轮(31)和甩泡网(33)的雾化喷头(4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41)呈与转动轴(321)共轴的环状设置,所述雾化喷头(44)均匀地分布与布水管(41)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在进料层(17)处的侧壁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气管(171)、进水管(172)和放空管(173),所述进气管(171)和进水管(172)延伸进塔体(1)内部并在管壁上设有多个开孔(174)。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在进料层(17)处的侧壁上和在填料层(14)处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便于人们进入塔体(1)内维护的人孔(175)。
CN201921294719.5U 2019-08-10 2019-08-10 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 Active CN210393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4719.5U CN210393834U (zh) 2019-08-10 2019-08-10 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4719.5U CN210393834U (zh) 2019-08-10 2019-08-10 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3834U true CN210393834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9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4719.5U Active CN210393834U (zh) 2019-08-10 2019-08-10 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38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870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erating wastewater
KR101857869B1 (ko) 자기부상식 표면 교반기
CN1060453A (zh) 液体的曝气
EP0583509B1 (en) Enhanced gas dissolution
CZ297858B6 (cs) Zarízení pro míchání a provzdusnování kapaliny a pro eliminaci peny uvnitr nádrze pri zpracování této kapaliny
CN103011390A (zh) 一种新型的潜水射流式曝气生物滤池
CN210393834U (zh) 一种带除泡系统的微电解塔
CA2589462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erating waste water
KR101010729B1 (ko) 미세기포 발생장치, 이를 이용한 폐수처리장치 및 폐수처리방법
US20130327721A1 (en) Apparatus for mechanically treating a liqui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mechanically treating such a liquid composition
CN111821723A (zh) 一种对喷漆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2679059B (zh) 一种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
CN112960792A (zh) 一种低碳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0963576Y (zh) 油品旋转喷射调合器
CN201217795Y (zh) 一种水面漂浮污物的收集处理系统
CN215855335U (zh) 一种生物池浮泥清除装置
JP2013505819A (ja) 汚水の生物学的浄化方法及び生物学的浄化装置
CN113350979B (zh)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及旋转装置
CN111908592A (zh) 污水曝气池
CN112919620A (zh) 一种生物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及生物曝气污水处理方法
CN105727698A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KR100997446B1 (ko) 미세 기포발생기 및 그를 구비한 오폐수처리시설
CN216472452U (zh) 一种可防止转碟曝气机轴承泡水锈蚀的氧化沟
CN218089086U (zh) 一种新型用于污水处理站的一体式曝气固定床系统装置
CN110894118A (zh) 一种新型氨氮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