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2064U - 一种盖体回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盖体回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2064U
CN210392064U CN201920920447.9U CN201920920447U CN210392064U CN 210392064 U CN210392064 U CN 210392064U CN 201920920447 U CN201920920447 U CN 201920920447U CN 210392064 U CN210392064 U CN 210392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flow
groove
liquid
cover body
gu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204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吉平
王灿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ngyuz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gyuz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gyuz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gyuz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204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2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2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2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盖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体回流机构,包括盖体,以及盖合在所述盖体上的扣盖;所述盖体内设有回流槽,回流槽的中部设有密封台,所述密封台内设有带有可拆卸密封结构的出液口,以及漏斗槽,绕所述密封台部分周边设有导流墙,所述出液口靠近所述导流墙设置,导流墙具有上端导液口和侧部开口;漏斗槽的最低部设置有回流孔,回流孔上设置有密封柱。人们在一次或连续多次从导流墙倒出液体时,导流墙上的残留液体不停地流到盖体的回流槽上,经出液口和漏斗槽的回流孔处同时或着先后流回瓶内,残留液体回流速率快,避免残液外挂或回流不畅导致的盖体污染和污浊,保持瓶口的干净和卫生。

Description

一种盖体回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盖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体回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液体容器如食用油瓶、酱油瓶、饮料瓶等上的瓶盖一般只有一个出液口,在向外倾倒液体后,挂在出液口的残液顺着瓶口外壁往下流,导致瓶身、容器外壁到处是残液,时间一长,污染一大片,再加上液体容易粘尘,导致液体容器在反复使用过程中,瓶口让人产生不愉快感,让使用者很是烦心。
虽然现有技术针对这一弊端做了研究和改进,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382839.1公开了一种容器盖回流机构,参照图5,其包括:盖体1和设置于所述盖体1内的带有可拆卸密封结构的出液口2,所述盖体1内部设置有回流腔3,所述回流腔3的腔底部设置导向回流槽4,所述导向回流槽4的最低点设置有回液孔5。虽然可以使残留液体从回液孔5回流瓶内,但在连续多次倒液体时,出液口2残留的液体不停残留下来流到盖体1的回流腔3上,最终由于到达回流孔5距离较长或者残留液体终于流到回流孔5处,但回流孔5较小使液体回流速率慢,这时大部分残留液体还残留在盖体1的回流腔3上,在连续倾倒液体时候就会从回流腔3上边沿流出盖体1外壁导致瓶口污染,弄脏瓶口和瓶身并且造成液体浪费。还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两个容器间互相灌装倾倒液体,液体从一个出液口倒入另外一个出液口时候,不小心会导致液体倒入回流腔3中,由于回流腔内导向回流槽中的回流孔5比较小,倒入回流腔3中的液体很容易溢出盖体1,污染瓶身,这时这种容器回流机构没法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存在一定弊端。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盖体回流机构,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回流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盖体回流腔上残留液体回流速率慢,导致残液外挂而使盖体污染或污浊,或不同容器之间互相灌装倾倒液体不便捷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体回流机构,包括盖体,以及盖合在所述盖体上的扣盖;所述盖体内设有回流槽,回流槽的中部设有密封台,所述密封台内设有带有可拆卸密封结构的出液口,以及漏斗槽,绕所述密封台部分周边设有导流墙,所述出液口靠近所述导流墙设置,导流墙具有上端导液口和侧部开口;漏斗槽的最低部设置有回流孔,回流孔上设置有密封柱。
可选地,所述密封台与所述回流槽的连接处设有圆锥形汇流槽。
可选地,所述回流槽为漏斗形回流槽。
可选地,所述漏斗形回流槽的内腔具有第一回流部和第二回流部,所述第一回流部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回流部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回流部向所述第二回流部渐变延伸形成所述漏斗形回流槽;所述导流墙设于所述第一回流部上。
可选地,所述导流墙为圆弧形导流墙。
可选地,所述出液口的一端位于所述导流墙内,所述出液口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侧部开口方向并伸出所述侧部开口外。
可选地,所述漏斗槽与所述出液口之间形成一隔板。
可选地,所述盖体通过所述连接带连接于所述扣盖一端的侧壁,所述扣盖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可选地,在远离所述连接带的所述扣盖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开启槽。
可选地,所述盖体的上部外侧壁设有第一弧形凸部,所述扣盖的下部内侧壁设有第二弧形凸部;所述第二弧形凸部在所述扣盖和所述盖体盖合时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配合卡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体回流机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使用时,人们在一次或连续多次从导流墙倒出液体时,导流墙上残留的液体不停残留下来流到盖体的回流槽上,残留液体沿回流槽快速向下集中回流,残留液体可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漏斗槽的回流孔处同时或者先后流回瓶内,使残留液体回流速率更快,回流效果更好。即使人们在没有把握住倾倒液体量的情况下,液体量倒出过快而大量流道回流槽上,大量的液体也能快速地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回流孔处回流瓶内,这样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大量残液的回流,避免残液外挂或回流不畅导致的盖体污染和污浊,保持瓶口的干净和卫生。还有,在不同容器之间互相灌装倾倒液体时,此回流机构也能做到分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体回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体回流机构的拔出封口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扣盖盖合在盖体上的剖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扣盖1,盖体2,连接带3,密封台4,回流槽5,第一回流部51,第二回流部52,出液口6,封口片7,导流墙8,拉环9,连接件91,漏斗型回流槽10,回流孔11,密封柱12,圆锥形汇流槽14,开启槽16,第二弧形凸部17,隔梁18,第一弧形凸部22,导液口81,侧部开口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提供一种盖体回流机构,包括扣盖1和盖体2;所述扣盖1盖合在所述盖体2上。所述盖体2内设有回流槽5,所述回流槽5的中部设有密封台4,所述密封台4内设有带有可拆卸密封结构的出液口6,以及漏斗槽10;绕所述密封台4部分周边设有导流墙8,所述出液口6靠近所述导流墙8设置,所述导流墙8具有上端导液口81和侧部开口82;所述漏斗槽10的最低部设置有回流孔11,所述回流孔11上设置有密封柱12。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槽5为漏斗形回流槽,而所述漏斗形回流槽具有快速聚拢回流槽5上残留液体的作用。即在人们一次或连续多次倒液体时,导流墙8残留的液体不停残留下来流到盖体2的漏斗形回流槽上,液体沿所述漏斗形回流槽快速向下聚拢,并经所述出液口6流回瓶内,所述漏斗形回流槽提高残留液回流效率,保证瓶口干净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形回流槽的内腔具有第一回流部51和第二回流部52,所述第一回流部51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回流部52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回流部51向所述第二回流部52渐变延伸形成所述漏斗形回流槽。所述导流墙8设于所述第一回流部51上,使导流墙8上流下来的残留液体不会残留在所述导流墙8处的回流槽5上,而顺着所述漏斗形回流槽的内腔流至所述出液口6和所述回流孔11处回流瓶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墙8为圆弧形导流墙,使所述导流墙8能完全承接住从所述出液口6倒出的液体,并给倒出的液体导流以使液体沿该导流墙8平稳流畅地从所述导液口81流出。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液口6为“半圆型”出液口,所述“半圆型”出液口的圆弧端61位于所述导流墙8内,且所述“半圆型”出液口的直线端62伸出所述侧部开口82外。倒液体时,液体能经过导流墙8流畅地从所述导液口81流出。所述回流槽5上的残留液沿所述漏斗形回流槽快速向下聚拢,由于所述“半圆型”出液口的直线端62伸出所述侧部开口82外,使残留液流到所述出液口6处的距离变短,汇集到于密封台4上的残留液可直接从所述出液口6处回流瓶内,因此,所述回流槽5上的残留液能更加快速地从所述出液口6流回瓶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斗槽10为“半圆型”漏斗槽;所述“半圆型”漏斗槽的直线端与所述“半圆型”出液口的直线端62之间形成一隔板18,所述隔板18具有导流作用,使残留液体能沿所述隔梁的两侧分别流进所述出液口6内和所述漏斗槽10内。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台4为圆形。所述密封台4与所述回流槽5的连接处设有圆锥形汇流槽14,所述圆锥形汇流槽14能快速聚拢回流槽5上残留液体,使残留液体快速地从所述出液口6和所述回流孔11处回流瓶内。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带有可拆卸密封结构的出液口6为现有技术,常见的结构为带有拉环密封片的出液口6,也可以为旋盖型的出液口6,市场上和现有技术中瓶口的封挡结构均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出液口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带有拉环密封片的出液口6为该出液口6上还设有封口片7,一拉环9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91连接于所述封口片7,使用时,用手指穿过所述拉环9的环孔,然后用力拉动所述拉环9,该拉环9经连接件91将封口片7从出液口6上撕下,即可打开出液口6。更进一步地,由于所述导流墙8的圆弧形结构使其能最大化地设置在盖体2上,而所述漏斗槽10设于所述密封台4内也不会影响所述导流墙8在盖体2上设置空间,使导流墙8,出液口6,以及漏斗槽10更加紧凑和合理地设于盖体2上。即在盖体2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因所述导流墙8能最大化地设置在所述盖体2上,从而使所述拉环9也能最大化地设置在所述盖体2上,这样就能在不增大盖体2直径前提下将拉环9的直径增大为合适值,这样人们能轻易地用手指穿过拉环9的内环并稳定地勾住拉环9施力,且人们施力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所述导流墙8遮挡而能更容易地对拉环9施力,将与拉环9相连的封口片7拉出出液口6,即可将瓶内液体从出液口6倒出使用,因此所述导流墙8的圆弧形结构能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环难以做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体回流机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使用时,人们在一次或连续多次从导流墙8倒出液体时,导流墙上残留的液体不停残留下来流到盖体2的回流槽5上,残留液体沿回流槽5快速向下集中回流,残留液体可从所述出液口6和所述漏斗槽10的回流孔11处同时或者先后流回瓶内,使残留液体回流速率更快,回流效果更好。即使人们在没有把握住倾倒液体量的情况下,液体量倒出过快而大量流道到回流槽5上,大量的液体也能快速地从所述出液口6和所述回流孔11处回流瓶内,这样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大量残液的回流,避免残液外挂或回流不畅导致的盖体2污染和污浊,保持瓶口的干净和卫生。由于盖体2上设有出液口6和回流孔11形成回流机构,这样的回流机构也实现了不同容器之间互相灌装倾倒液体时,做到分装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盖体回流机构的所述盖体2通过所述连接带3连接于所述扣盖1一端的侧壁,所述扣盖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远离所述连接带3的所述扣盖1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开启槽16。所述开启槽16便于使用者将所述扣盖1扣合在所述盖体2上或从所述盖体2上打开,便于人们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2的上部外侧壁设有第一弧形凸部22,所述扣盖1的下部内侧壁设有第二弧形凸部17。所述第二弧形凸部17在所述扣盖1和所述盖体2盖合时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2配合卡接,使所述扣盖1稳定地扣合在所述盖体2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2上和所述扣盖1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扣盖1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盖体2上,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盖体回流机构操作使用,使用者将盖合在所述盖体2上的所述扣盖1打开,再用手指穿过所述拉环9的环孔,然后用力拉动所述拉环9,该拉环9经连接件91将封口片7从出液口6上撕下,再拔掉所述回流孔11上设置有密封柱12,即可使用设于瓶内的溶液。使用完成后将所述扣盖1扣合在所述盖体2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盖体回流机构,包括盖体(2),以及盖合在所述盖体(2)上的扣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内设有回流槽(5),所述回流槽(5)的中部设有密封台(4),所述密封台(4)内设有带有可拆卸密封结构的出液口(6),以及漏斗槽(10);绕所述密封台(4)部分周边设有导流墙(8),所述出液口(6)靠近所述导流墙(8)设置,所述导流墙(8)具有上端导液口(81)和侧部开口(82);所述漏斗槽(10)的最低部设置有回流孔(11),所述回流孔(11)上设置有密封柱(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台(4)与所述回流槽(5)的连接处设有圆锥形汇流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5)为漏斗形回流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形回流槽的内腔具有第一回流部(51)和第二回流部(52),所述第一回流部(51)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回流部(52)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回流部(51)向所述第二回流部(52)渐变延伸形成所述漏斗形回流槽;所述导流墙(8)设于所述第一回流部(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墙(8)为圆弧形导流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槽(10)与所述出液口(6)之间形成一隔板(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通过一连接带(3)连接于所述扣盖(1)一端的侧壁,所述扣盖(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体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连接带(3)的所述扣盖(1)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开启槽(1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体回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上部外侧壁设有第一弧形凸部(22),所述扣盖(1)的下部内侧壁设有第二弧形凸部(17);所述第二弧形凸部(17)在所述扣盖(1)和所述盖体(2)盖合时与所述第一弧形凸部(22)配合卡接。
CN201920920447.9U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盖体回流机构 Active CN210392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0447.9U CN210392064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盖体回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0447.9U CN210392064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盖体回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2064U true CN210392064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0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20447.9U Active CN210392064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盖体回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20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8584A (zh) * 2020-11-05 2021-01-29 杭州脉冲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置漏斗及其保护装置的容器盖和容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8584A (zh) * 2020-11-05 2021-01-29 杭州脉冲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置漏斗及其保护装置的容器盖和容器
WO2022095641A1 (zh) * 2020-11-05 2022-05-12 杭州脉冲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置漏斗及其保护装置的容器盖和容器
CN112278584B (zh) * 2020-11-05 2024-05-31 杭州脉冲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置漏斗及其保护装置的容器盖和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87219B2 (en) Pour lip closure with drain back
CN210392064U (zh) 一种盖体回流机构
CN2772411Y (zh) 一种调味品瓶
US9878834B2 (en) Smooth pour container
EP0408599A4 (en) Multiple flow dispensing cap
KR100830089B1 (ko) 용기용 마개
CN210392065U (zh) 一种拉环环保瓶盖
CN211711590U (zh) 一种二合一滴管装置
JP5419824B2 (ja) 注出器
CN111392229A (zh) 一种连体瓶盖
CN216302022U (zh) 一种提拉挤压泵瓶
JP5522691B2 (ja) 注出蓋
JP4876854B2 (ja) ノズルヒンジキャップ
CN110171634A (zh) 一种拉环环保瓶盖
CN207467200U (zh) 一种高效回流嘴
CN218432660U (zh) 一种翻盖式瓶盖
JPH0540168U (ja) 注出キヤツプ
CN213058298U (zh) 一种层流瓶盖
CN217806266U (zh) 新型瓶嘴塞
CN217946129U (zh) 瓶盖
CN218705316U (zh) 一种瓶口密封盖
CN218318313U (zh) 一种搭扣冲洗液瓶盖
CN215246732U (zh) 一种挤压式容器瓶
CN214421215U (zh) 一种简易组合盖
CN218143193U (zh) 一种可倒立式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