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3890U - 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 - Google Patents

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3890U
CN210383890U CN201920887076.9U CN201920887076U CN210383890U CN 210383890 U CN210383890 U CN 210383890U CN 201920887076 U CN201920887076 U CN 201920887076U CN 210383890 U CN210383890 U CN 210383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far
distal
tube body
electrophysi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70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振丹
和好学
胡杭军
赵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nchu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nchu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nchu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nchu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870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3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3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3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包括连接手柄、张力释放套管、六角卡环、带编织丝管体、远端管体、远端头部电极、环电极、导线、不锈钢绳。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六角卡环卡紧张力释放套管,使张力释放套管与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紧密结合,张力释放套管近端与带编织钢丝的管体紧密粘接固定,再次增加两者这间的作用力,防止张力释放套管与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脱落,远端管体采用外层PU材料,内层PEBAX材料且挤出形成双层管体,同时保证远端管体的强度和柔软性。

Description

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生理电极导管通常有远端头部电极,远端管体,环电极,带有编织丝的管体,张力释放套管,管体护套管,近端连接手柄;管体内有连接环电极和远端头部的导线及远端头电极不锈钢绳,近端导线与插头连接,通过导线传递远端环电极和头部电极信号。
远端头部电极与远端管体之间是插入装配方式,远端管体内孔通常为通孔,而远端头部电极为圆柱或者单台阶状结构,由于结构的原因远端头部电极与远端管体装配后,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较小,抗拉强度较小,手术中存在脱落的风险;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近端通常用结构单一的热缩管包裹再与连接手柄装配,热缩管与连接手柄之间松动会导致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与连接手柄之间的强度降低,进一步造成连接手柄与带有编织丝的管体脱落,形成医疗事故;远端管体设计时通常采用单一PEBAX材料或者PU材料,使用时发现远端管体存在较硬或者较软现象,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结构心意的电生理电极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远端头部电极与远端管体脱落风险以及近端连接手柄的张力释放套管与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脱落风险而提供一种电生理电极导管,包括:
远端头部电极,用于手术中使用;远端头部电极的连接端设置有卡紧结构;
近端连接手柄通过导线与远端头部电极相连接,并与多道生理记录仪相连接,进行远端数据信号的采集;
连接部,以管体形状连接远端头部电极和近端连接手柄;
其中,连接部通过张力释放套管与近端连接手柄的一端连接;连接部与远端头部电极的卡紧结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
带编织丝管体,作为连接部的近端,通过管体护套管与张力释放套管连接;
远端管体,与带编织丝管体一体成型,远端管体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卡紧结构匹配的卡槽,卡紧结构与卡槽结构之间产生作用力;远端管体与带有编织丝管体的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可以是熔接,焊接,粘接。
连接处,包含如下至少一种:
位于连接手柄与张力释放套管之间的连接处;
位于张力释放套管与管体护套管之间的连接处;
位于管体护套管与带有编织丝管体之间的连接处;
位于远端管体与远端头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管体护套管,张力释放套管的内径均大于带有编织丝管体的外径。
进一步地,远端管体与远端头部电极的连接处设计为双台阶结构。
进一步地,远端头部电极的另一端设置为凸起球面。
进一步地,近端连接手柄通过不锈钢绳与远端头部电极相连接。
进一步地,近端连接手柄通过导线与环电极相连接
进一步地,远端管体的头部端面内壁设置有卡槽;
远端头部电极上设置有双台阶结构;
远端管体内部卡槽与双台阶形成卡紧结构,相互之间产生挤压力。
进一步地,远端管体的远端头部与远端头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处外轮廓设置有倒角,倒角的范围30-60度。
进一步地,连接手柄外壳开设有圆周方向纹路。
进一步地,远端管体的表面安装有:
至少一个等间距规则排列的环电极,电极间距可以为2毫米或5毫米及10毫米,环电极的数量可以为3个或5个或9个。
进一步地,近端连接手柄包括:
管体连接端,位于近端连接手柄的一端,用于与带编织丝管体连接;张力释放套管固定在带编织丝管体的外壁上;
六角卡环,位于张力释放套管外壁,固定张力释放套管的位置。
进一步地,六角卡环的内壁与张力释放套管紧密配合。
进一步地,连接手柄凹槽与六角卡环卡槽互为卡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电生理电极导管设计合理,远端头部电极设计为双台阶形状,远端管体内腔通过一定的加工,形成与远端头部电极互为卡槽的结构,装配后两者之间形成相互卡紧的作用力,远端管体与远端头部电极装配后,磨削区域进行粘接处理,使胶水完全覆盖磨削区域,连接远端管体和远端头部电极,增加远端管体与远端头部电极之间的强度,远端管体采用外层PU材料,内层PEBAX物料挤出成型,同时保证远端管体的强度和柔软性。
2、该种电生理电极导管设计合理,连接手柄结构中的张力释放套管与管体护套管紧密配合,管体护套管与带钢编织钢丝的管体紧密配合,六角卡环卡紧张力释放套管,使张力释放套管与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紧密结合,张力释放套管近端与管体护套管粘接固定,管体护套管与带编织钢丝的管体紧密粘接固定,再次增加之间的作用力,防止张力释放套管与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远端头部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远端管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远端管体和远端头部电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张力释放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六角卡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连接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手柄,2-张力释放套管,3-六角卡环,4-带编织丝管体,5-远端管体,6-环电极,7-远端头部电极,8-管体护套管,9-插头,10-远端头部电极台阶,11-远端管体头部卡槽,12-远端管体倒角,13-导线,14-不锈钢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7所示,本技术方案中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包括连接手柄1,张力释放套管2,六角卡环3,带编织丝管体4,管体护套管8。
此外,为了提高稳定性和更好的固定,在近端连接手柄1的端面开设有卡环槽,卡环槽内用于专门放置六角卡环3。
连接手柄1结构中管体护套管8与带钢编织钢丝的管4体紧密配合,张力释放套管2与管体护套管8紧密结合,六角卡环3卡紧张力释放套管2,再次增加之间的作用力,防止张力释放套管2与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4脱落。
远端管体5头端内部加工成卡槽11,远端头部电极台阶10,且远端头部电极台阶10环形凸块与远端管体内壁卡槽11互为卡槽结构。
远端头部电极7及环电极6通过导线与连接手柄中插头9相连接,可以达到电信号的传递功能。环电极6采用等间距规则排列,电极间距可以为2毫米或5毫米或8毫米及10毫米,环电极的数量可以为3个或5个或9个,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数据,依据具体的需要进行设置。
远端头部电极7与连接手柄中插头9通过不锈钢绳进行连接,增加远端头部电极拉力。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远端头部电极7一侧端面卡紧结构设置为双台阶形状10,且台阶10的形状与远端管体5端口内的环状卡槽11互为卡接结构,增强远端头部电极7与远端管体5端口连接的牢固性能。
在使用时,远端头部电极台阶10处涂一定厚度的胶,插入远端管体5头端中,紧紧按住远端头部电极7,使远端管体和远端头部电极充分结合。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连接手柄1外壳开设有圆周方向纹路,操作时可防滑脱。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远端管体5远端头部外轮廓磨削成倒角,有利于远端管体5与远端头部电极7装配后磨削区域的粘接处理,使胶水完全覆盖磨削区域,从而可以连接远端管体5和远端头部电极7,增加远端管体5与远端头部电极7之间的强度。
在使用时,首先将远端头部电极台阶10装入远端管体头部卡槽11中,然后将带编织丝管体4近端装在管体护套管8内,且张力释放套管2固定在管体护套管8外表面,六角卡环3通过卡紧结构紧紧卡住张力释放套管上,连接手柄1与六角卡环3之间进行牢固连接,从而达成整体结构安装连接的效果。
远端管体5采用外层PU材料,内层PEBAX物料,按照生产合理标准挤出形成双层管体,同时保证远端管体5的强度和柔软性。现有技术中,远端管体部分材料现多采用单一的生物相溶性较好的PU或者PEBAX物料,而PU材料的特性原因管体通常较软(与PEBAX物料对比),回弹力较小,心脏内调整管体位置时,心肌内壁对其形成一定的摩擦力,导致定位不准确;而PEBAX物料较硬(与PU材料对比),心脏内调整管体位置时,能够精准定位,由于回弹力较强会对心肌内壁造成一定的损伤,远端管体的强度对于在手术过程中的精确定位来说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本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远端头部电极与远端管体互为卡槽结构设计,增加了远端头部电极与管体之间的作用力,减少远端头部电极与远端管体脱落风险;近端连接手柄设计为带有台阶的张力释放套管形状,用六角卡环卡紧张力释放套管,使张力释放套管与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紧密结合,张力释放套管近端与带编织钢丝的管体紧密粘接固定,再次增加两者这间的作用力,防止张力释放套管与带有编织钢丝的管体脱落;远端管体采用外层PU材料,内层PEBAX物料的设计方案,同时保证远端管体的强度和柔软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生理电极导管包括:
远端头部电极,用于手术中使用;所述远端头部电极的远端管体连接端设置有卡紧结构;
近端连接手柄通过导线与远端头部电极相连接,并与多道生理记录仪相连接,进行远端数据信号的采集;
连接部,以管体形状连接所述远端头部电极和近端连接手柄;
其中,所述连接部通过张力释放套管与近端连接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与远端头部电极的卡紧结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
带编织丝管体,作为连接部的近端,通过管体护套管与张力释放套管连接;
远端管体,与带编织丝管体一体成型,所述远端管体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紧结构匹配的卡槽,卡紧结构与槽状结构之间产生作用力;
连接处,包含如下至少一种:
位于所述连接手柄与张力释放套管之间的连接处;
位于所述张力释放套管与管体护套管之间的连接处;
位于所述管体护套管与带有编织丝管体之间的连接处;
位于所述远端管体与远端头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护套管,张力释放套管的内径均大于带有编织丝管体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端头部电极连接处的卡紧结构设计为双台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端头部电极的另一端设置为凸起球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端连接手柄通过不锈钢绳与远端头部电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端管体的头部端面内壁设置有卡槽;
所述远端头部电极上设置有台阶结构;
所述卡槽与台阶结构形成所述卡紧结构,相互之间产生挤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端管体的远端头部与远端头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处外轮廓设置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手柄外壳开设有圆周方向纹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端管体的表面安装有:
至少一个等间距规则排列的环电极。
CN201920887076.9U 2019-06-13 2019-06-13 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 Active CN210383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7076.9U CN210383890U (zh) 2019-06-13 2019-06-13 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7076.9U CN210383890U (zh) 2019-06-13 2019-06-13 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3890U true CN210383890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8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7076.9U Active CN210383890U (zh) 2019-06-13 2019-06-13 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838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4239A (zh) * 2021-12-30 2022-04-12 苏州无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导线及其远端导线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4239A (zh) * 2021-12-30 2022-04-12 苏州无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导线及其远端导线的制造方法
CN114334239B (zh) * 2021-12-30 2024-01-19 苏州无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导线及其远端导线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84069B1 (en) Medical electrical lead having improved inductance
US8588939B2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an implantable medical lead having passive lock mechanical body terminations
ES2754795T3 (es) Sistema de adaptador de ECG y procedimiento de uso del mismo
US4328812A (en) Ring electrode for pacing lead
CN104812437B (zh) Mri可兼容导线线圈
CN101219047A (zh) 电极连接器
CN102592721B (zh) 一种心电导联线及其制作方法
US20100174350A1 (en) Novel medical device conductor junctions
CA2758380C (en) A catheter having a windowed shaft
CN101938938A (zh) 屏蔽的电极连接器
US7289856B1 (en) Medical electrical lead containing a pyroelectric material
CN102959645B (zh) 低噪声ecg电缆和电组件
CN210383890U (zh) 结构新颖的电生理电极导管
CN104918655B (zh) 缆线导体适配件
US20050113898A1 (en) Novel junction for medical electrical leads
EP4272802A3 (en) Physiology sensing intraluminal device with reinforced multi-filar bundle and associated assembling method
CN212489914U (zh) 一种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导联线
US20090276020A1 (en) Tools for delivering implantable medical leads and methods of using and manufacturing such tools
CN209951255U (zh) 一种一体式心电导联线
CN211788282U (zh) 一种超声医学用屏蔽连接线
CN206979486U (zh) 腔内心电图定位连接线
CN210040815U (zh) 一种屏蔽导联线结构
US6374142B1 (en) Isodiametric pacing/defibrillation lead
CN219206913U (zh) 一种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设备及导联线缆
CN216251461U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