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2295U - 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2295U
CN210382295U CN201921031212.0U CN201921031212U CN210382295U CN 210382295 U CN210382295 U CN 210382295U CN 201921031212 U CN201921031212 U CN 201921031212U CN 210382295 U CN210382295 U CN 210382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mperature process
process cooling
heat exchanger
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12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义桃
乌日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T Electronics Eleventh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T Electronics Eleventh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 Electronics Eleventh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IT Electronics Eleventh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10312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2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2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2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一板换中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一板换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之间连通,生产设备工艺冷却水回水口与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口连通,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排放口与第一板换常温工艺冷却供水口连通,第一板换常温工艺冷却回水口、第二板换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二板换常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及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口连通,第二板换景观鱼池排水口与景观鱼池的进水口连通,第二板换景观鱼池进水口与景观鱼池的回水口连通,冷却塔浓水排放口与景观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工艺水余热。

Description

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严寒地区工业厂区内冬季景观水池及鱼塘结冰,无法达到景观的效果;同时厂房内部一些中温工艺水的降温是通过冷却塔和板式换热器交换热能进行降温,热能存在浪费的现象,冷却塔浓水的直接外排也是一种浪费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节约能源且能够充分利用工艺水余热,防止冬季景观水池及鱼池结冰的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其包括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常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中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及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所述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设有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口及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一板式换热器设有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供水口及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设有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回水口及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排水口,所述冷却塔设有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口、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排放口及冷却塔浓水排放口,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之间依次通过中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与生产设备工艺冷却水进水口相连通,生产设备工艺冷却水回水口通过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与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口相连通,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排放口与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供水口通过常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相连通,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及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口之间依次通过常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排水口与景观鱼池的进水口通过景观鱼池供水管路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进水口与景观鱼池的回水口通过景观鱼池回水管路相连通,冷却塔浓水排放口与景观水池的进水口通过浓水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冷却塔包括塔体及位于塔体下方的集水池,所述集水池设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与浓水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排放口处的常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上设有加药装置及过滤装置。
进一步,景观水池的排水口与污水处理站相连通。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将厂区内常温工艺水的余热通过板式换热器交换热量后,引入到景观鱼池,为景观鱼池系统提供热源,保证冬季鱼池不冻结,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同时减少了厂区供热系统的负荷;
另外将冷却塔的浓水引入到景观水池内,经过自然蒸发后循环排放到污水站,冷却塔浓水在引入到景观水池时,冬季温度最低为18度,在景观水池内通过自然流动和水池边的波浪系统,保证在水池内四季不结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2.中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3.第一板式换热器,4.生产设备,5.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6.景观鱼池回水管路,7.第二板式换热器,8.景观鱼池,9.景观鱼池供水管路,10.常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11.常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12.塔体,13.集水池,14.溢水管,15.过滤装置,16.加药装置,17.浓水管路,18.景观水池19.污水处理站。
具体实施方式
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其包括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1、第一板式换热器3、第二板式换热器7、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11、常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10、中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2及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5,所述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设有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口及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一板式换热器设有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供水口及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设有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回水口及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排水口,所述冷却塔设有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口、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排放口及冷却塔浓水排放口,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之间依次通过中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与生产设备4工艺冷却水进水口相连通,生产设备工艺冷却水回水口通过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与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口相连通,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排放口与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供水口通过常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相连通,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及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口之间依次通过常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排水口与景观鱼池的进水口通过景观鱼池供水管路9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进水口与景观鱼池8的回水口通过景观鱼池回水管路6相连通,冷却塔浓水排放口与景观水池18的进水口通过浓水管路17相连通。
进一步,冷却塔包括塔体12及位于塔体下方的集水池13,所述集水池设有溢水管14,所述溢水管与浓水管路相连通,防止集水池内的水外溢。
进一步,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排放口处的常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上设有加药装置16及过滤装置15,对常温工艺冷却水进行适当的处理,符合使用要求且防止腐蚀设备或管道堵塞等。
进一步,景观水池的排水口与污水处理站19相连通,可以定期对景观水池的水进行更换,并且防止污水外排。
由于本系统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之间依次通过中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与生产设备工艺冷却水进水口相连通,生产设备工艺冷却水回水口通过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与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口相连通,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排放口与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供水口通过常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相连通,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及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口之间依次通过常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排水口与景观鱼池的进水口通过景观鱼池供水管路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进水口与景观鱼池的回水口通过景观鱼池回水管路相连通,冷却塔浓水排放口与景观水池的进水口通过浓水管路相连通,从而将厂区内常温工艺水的余热通过板式换热器交换热量后,引入到景观鱼池,为景观鱼池系统提供热源,保证冬季鱼池不冻结,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同时减少了厂区供热系统的负荷;
另外将冷却塔的浓水引入到景观水池内,经过自然蒸发后循环排放到污水站,冷却塔浓水在引入到景观水池时,冬季温度最低为18度,在景观水池内通过自然流动和水池边的波浪系统,保证在水池内四季不结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节约能源且能够充分利用工艺水余热,防止冬季景观水池及鱼池结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常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中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及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所述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设有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口及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一板式换热器设有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供水口及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设有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回水口及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排水口,所述冷却塔设有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口、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排放口及冷却塔浓水排放口,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中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之间依次通过中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与生产设备工艺冷却水进水口相连通,生产设备工艺冷却水回水口通过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与循环水池中温工艺冷却水回水口相连通,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排放口与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供水口通过常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相连通,第一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水口、第二板式换热器常温工艺冷却回水排放口及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回水进口之间依次通过常温工艺冷却水回水管路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排水口与景观鱼池的进水口通过景观鱼池供水管路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景观鱼池进水口与景观鱼池的回水口通过景观鱼池回水管路相连通,冷却塔浓水排放口与景观水池的进水口通过浓水管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包括塔体及位于塔体下方的集水池,所述集水池设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与浓水管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塔常温工艺冷却水排放口处的常温工艺冷却水供水管路上设有加药装置及过滤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景观水池的排水口与污水处理站相连通。
CN201921031212.0U 2019-07-04 2019-07-04 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 Active CN210382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1212.0U CN210382295U (zh) 2019-07-04 2019-07-04 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1212.0U CN210382295U (zh) 2019-07-04 2019-07-04 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2295U true CN210382295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2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1212.0U Active CN210382295U (zh) 2019-07-04 2019-07-04 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82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00898U (zh) 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中的生化冷却装置
CN201809467U (zh) 铝加工中的槽液冷却系统
CN210382295U (zh) 工艺水余热利用系统
CN203590844U (zh) 车间海水循环养殖与育苗系统
CN1826882A (zh)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利用方法
CN104264738A (zh) 一种玻璃工业用水循环系统
CN204282438U (zh) 一种玻璃工业用水循环系统
CN108308105B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池调温系统
CN203238064U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与浓盐废水蒸发处理耦合系统
CN105309377A (zh) 海水源热泵生态养殖系统
CN203336881U (zh) 一种改进型蒸发式冷凝器给水循环系统
CN215828449U (zh) 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可蒸汽加热脉冲布水器
CN204409291U (zh) 海水源热泵生态养殖系统
CN204211593U (zh) 用于密闭系统的冷热水处理装置
CN208075621U (zh) 一种煤矿低浓度瓦斯提纯循环换热系统
CN203120738U (zh) 海水养殖池水回流处理中的控温装置
CN215012768U (zh) 热力发电站冷却水余热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综合系统
CN105293758A (zh) 一种海带育苗废水循环净化制冷的水处理方法
CN206496545U (zh) 海水源热泵系统
CN206624663U (zh) 一种应用于空冷塔内部的热空气蒸发废水系统
CN201626849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或废热的横管降膜蒸发装置
CN202269373U (zh) 一种冷量循环利用装置
CN219781293U (zh) 一种用于黑斑蛙大棚养殖的地源热泵加温系统
CN205284651U (zh) 一种利用浅层地温能加热的恒温海水养殖系统
CN104542327A (zh) 奶牛养殖场奶牛饮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