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0967U - 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 - Google Patents

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0967U
CN210380967U CN201921144325.1U CN201921144325U CN210380967U CN 210380967 U CN210380967 U CN 210380967U CN 201921144325 U CN201921144325 U CN 201921144325U CN 210380967 U CN210380967 U CN 210380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clamping
combining
disposed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43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443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0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0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0967U/zh
Priority to JP2020003010U priority patent/JP3228444U/ja
Priority to TW109209399U priority patent/TWM604085U/zh
Priority to US16/935,193 priority patent/US11075664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8Arrangements for carrying or protecting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77Arrangements for enabling portable transceivers to be used in a fixed position, e.g. cradles or boos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H04M1/06Hooks; Cra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机夹,包含:第一结合部,设有第一容置部与第一操作端开口,其外部不同面上设有第一夹部与第一按压部;及第二结合部,设有第二容置部与第二操作端开口,其外部不同面上设有第二夹部与第二按压部,并设有滑动开口,滑动开口与该第二按压部在同一面上且与第二容置部相连接;及拉簧;其中,第一按压部穿入第二容置部由滑动开口穿出,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形成夹置空间,第一按压部与第二按压部形成按压空间,使拉簧两端固定在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同时按压第一按压部与第二按压部,第一按压部分别在滑动开口滑动,按压空间缩小,夹置空间相对应变大,同时放开第一按压部与第二按压部,受到拉簧拉力作用,按压空间变大,夹置空间相对应缩小。

Description

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手机夹,尤其是一种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夹,具有左件与右件,左件的两端分别为左夹部与左压部,右件的两端分别为右夹部与右压部,左件与右件的中间适当位置分别设有左连接部与右连接部,左连接部与右连接部相对接,透过一个螺固件结合在一起,并在螺固件设置有一个弹性件,以螺固件为轴,弹性件将左压部与右压部撑开,左夹部与右夹部则相互靠拢;同时按压左夹部与右夹部,则左夹部与右夹部相互分离,将手机放置在左夹部与右夹部中间,同时放开左夹部与右夹部,受到弹性件的作用,左夹部与右夹部相互靠拢分别夹住手机。此种手机夹的缺点是体积较大,不容易携带,且螺固件经过多次使用后,有脱落的风险,造成手机夹无法使用。
另有一种现有的手机夹,具有两个L部件,分别为上L与下L,其横向部位分别为上夹部与下夹部,其竖向部位分别为上结合部与下结合部,上结合部与下结合部相互结合为C型手机夹,在上结合部与下结合部之间设有压簧,使用时,将手机放的一侧放在下夹部,将上夹部拉开并放入手机的另一侧后,将上夹部放开,则上夹部与下夹部相互靠拢分别夹住手机。此种手机夹的缺点是操作时上夹部与下夹部需要使用双手操作,操作不方便,且操作不慎会导致手机掉落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手机夹因体积较大、携带不便、操作不便、与手机掉落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具有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第一结合部的两端适当处分别设有第一夹部与第一按压部,第二结合部的两端适当处分别设有第二夹部与第二按压部,将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相结合且分别连接拉簧的两端,同时按压第一按压部与第二按压部,则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相互分离且夹置空间变大,手机放入夹置空间,再同时放开第一按压部与第二按压部,则受到拉簧的拉力,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相互靠近且夹置空间缩小,将手机与手机夹相互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小体积,并方便使用者操作,避免手机掉落的风险,本实用新型除了可应用在夹手机,还可以应用在夹平板电脑等薄型物品,不仅限于夹置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用以夹住一手机,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结合部,定义该第一结合部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作用端与一第一操作端,该第一结合部内设有一第一容置部,该第一容置部在该第一操作端设有一第一操作端开口,该第一结合部外部的不同面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夹部与一第一按压部,该第一夹部设置在该第一作用端的适当处,该第一按压部设置在该第一操作端的适当处;及一第二结合部,定义该第二结合部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二作用端与一第二操作端,该第二结合部内设有一第二容置部,该第二容置部在该第二操作端设有一第二操作端开口,该第二结合部外部的不同面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夹部与一第二按压部,该第二夹部设置在该第二作用端的适当处,该第二按压部设置在该第二操作端的适当处,其中,该第二结合部开设有一滑动开口,该滑动开口与该第二按压部在同一个面上,且与该第二容置部相连接;及一拉簧;其中,将该第一操作端的该第一按压部经由该第二操作端开口穿入该第二容置部并由该滑动开口穿出,使该第一夹部与该第二夹部朝同一个方向且相对应,该第一按压部与该第二按压部朝同一个方向且相对应,则该第一夹部与该第二夹部之间形成有一夹置空间,该第一按压部与该第二按压部之间形成有一按压空间,使该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该第一容置部与该第二容置部的适当处,该夹置空间距离最小,该按压空间的距离最大,使同时按压该第一按压部与该第二按压部,该第一结合部的该第一操作端与该第一按压部分别在第二容置部与该滑动开口滑动,该按压空间的距离缩小,该夹置空间的距离变大,将一手机放在夹置空间,同时放开该第一按压部与该第二按压部,受到该拉簧的拉力作用,该按压空间的距离变大,该夹置空间的距离相对应缩小至该第一夹部与该第二夹部分别夹住该手机。
较佳地,该第一按压部外侧适当处设有一第一紧固件。
较佳地,该第二夹部外侧适当处设有一第二紧固件。
较佳地,该第一结合部外部适当处设置有至少一纵向稳定凹槽,该第二容置部内相对于该纵向稳定凹槽位置设置有至少一纵向稳定凸线,将该第一操作端由该第二操作端开口穿入该第二容置部,使该纵向稳定凹槽与该纵向稳定凸线相嵌合,该纵向稳定凸线可在该纵向稳定凹槽纵向滑动。
较佳地,在第二容置部内,该第二作用端的位置设有一后背U槽,该后背U槽纵向套设在该拉簧周缘。
较佳地,在该第一结合部的该第一按压部所在的平面上,靠近该第一操作端设置适当处设有一凸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手机夹具有按压部,且体积较小,可避免安装时手机掉落风险,达成携带方便,操作容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在固定平板电脑或薄型的长方形设备或物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一结合部与拉簧的示意图一;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二结合部的示意图一;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一结合部与拉簧的示意图二;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二结合部示意图二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组装前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一步组装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二步组装示意图;
图3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组装后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按压前示意图一;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按压前示意图二;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正面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按压后示意图一;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按压后示意图二;
图6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放置手机示意图一;
图6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放置手机示意图二;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二结合部的侧面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分解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组装中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分解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组装中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手机夹
11 第一结合部
111 第一容置部
112 第一作用端
1121 第一作用端开口
113 第一操作端
1131 第一操作端开口
1132 缺口
114 第一夹部
115 第一按压部
1151 第一紧固件
116 稳定凹槽
117 凸平面
118 凸点
12 第二结合部
121 第二容置部
1211 后背板
1212 后背U槽
122 第二作用端
1221 第二作用端开口
123 第二操作端
1231 第二操作端开口
124 第二夹部
1241 第二紧固件
125 第二按压部
126 滑动开口
127 稳定凸线
2 拉簧
3 夹置空间
4 按压空间
5 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A到图10,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该说明非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
如图1A到图6D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包含一第一结合部11,如图1A与图2A所示,定义该第一结合部11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作用端112与一第一操作端113,该第一结合部11内设有一第一容置部111,该第一容置部111在该第一操作端113设有一第一操作端开口1131,该第一结合部11外部的不同面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夹部114与一第一按压部115,该第一夹部114设置在该第一作用端112的适当处,该第一按压部115设置在该第一操作端113的适当处;及·一第二结合部12,如图1B与图2B所示,定义该第二结合部12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二作用端122与一第二操作端123,该第二结合部12内设有一第二容置部121,该第二容置部121在该第二操作端123设有一第二操作端开口1231,该第二结合部12外部的不同面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夹部124与一第二按压部125,该第二夹部124设置在该第二作用端122的适当处,该第二按压部125设置在该第二操作端123的适当处,其中,如图2B所示,该第二结合部12开设有一滑动开口126,该滑动开口126与该第二按压部125在同一个面上,且与该第二容置部121相连接;及一拉簧2;其中,如图3A与图3D所示,将该第一操作端113的该第一按压部115经由该第二操作端开口1231穿入该第二容置部121并由该滑动开口126穿出,使该第一夹部114与该第二夹部124朝同一个方向且相对应,该第一按压部115与该第二按压部125朝同一个方向且相对应,如图4A与图4B所示,则该第一夹部114与该第二夹部124之间形成有一夹置空间3,该第一按压部115与该第二按压部125之间形成有一按压空间4,如图5A与图5B所示,使该拉簧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该第一容置部111与该第二容置部121的适当处,该夹置空间3距离最小,该按压空间4的距离最大,如图6A与图6B所示,使同时按压该第一按压部115与该第二按压部125,该第一结合部11的该第一操作端113与该第一按压部115分别在第二容置部121与该滑动开口126滑动,该按压空间4的距离缩小,该夹置空间3的距离变大,如图6C所示,将该手机5放在夹置空间3,如图6D所示,同时放开该第一按压部115与该第二按压部125,受到该拉簧2拉力的作用,该按压空间4的距离变大,该夹置空间3的距离相对应缩小至该第一夹部114与该第二夹部124分别夹住该手机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拉簧2,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拉力的元件。
如图3A到图3D所示,该第一按压部115外侧适当处设有一第一紧固件1151,该第一紧固件1151用以连接一支架或固定在其他物件上。本实施例所述的该第一紧固件1151有多种实施方式,如螺丝或螺母等。
如图3A到图3D所示,该第二夹部124外侧适当处设有一第二紧固件1241,该第二紧固件1241用以连接该支架或固定在其他物件上。本实施例所述的该第二紧固件1241有多种实施方式,如螺丝或螺母等。
如图7A到图7B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沿BB线的剖面图,该第一结合部11与该第二结合部12的横切面为一梯形,可增加第一结合部11与第二结合部12相互滑动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的该梯形可以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该第一结合部11与该第二结合部12的横切面可以为长方形、胶囊型、半圆形、双侧内凹型等不同形状。
如图3A所示,该第一结合部11外部适当处设置有至少一纵向稳定凹槽116,该第二容置部121内相对于该纵向稳定凹槽116位置设置有至少一纵向稳定凸线127,如图3B与图3C所示,将该第一操作端113由该第二操作端开口1231穿入该第二容置部121,,使该纵向稳定凹槽116与该纵向稳定凸线127相嵌合,该纵向稳定凸线127可在该纵向稳定凹槽116纵向滑动。本实施例可增加该第一结合部11与该第二结合部12相互滑动时的稳定性。
如图3A所示,在第二容置部121内,该第二作用端122的位置设有一后背U槽1212,该后背U槽1212纵向套设在该拉簧2周缘,将该第一结合部11与该第二结合部12组装后,如图3B与图3C所示,该后背U槽1212在按压空间4缩小时,可避免拉簧2外漏。其中,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在该第一结合部11的该第一夹部114所在的平面,由该第一操作端开口1131向第一作用端112方向设有一缺口1132,该缺口1132相对应于该后背U槽1212,该缺口1132缩短该第一容置部111封闭的长度,增加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该后背U槽1212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如图8A所示,在该第二容置部121内,靠近该第二作用端122的位置设有一后背板1211,将该第一结合部11与该第二结合部12组装后,如图8B所示,该后背板1211在按压空间4缩小时,可避免拉簧2外漏,容易夹到操作者的手或影响美观。
如图9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该第二容置部121靠该第二作用端122的位置没有设置该后背U槽1212或该后背板1211,同时按压该第一按压部115与该第二按压部125,则该拉簧2外漏。
如图3A所示,在该第一结合部11的该第一按压部115所在的平面上,靠近该第一操作端113设置适当处设有一凸平面117,将该第一结合部11与该第二结合部12组装后,如图3C所示,同时按压该第一按压部115与该第二按压部125,该凸平面117可顶住该第二按压部125,避免分离该第一结合部11与该第二结合部12相互脱离。本实施例所述的该凸平面117可以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在该第一结合部11的该第一按压部115所在的平面上,靠近该第一操作端113设置适当处设有至少一凸点118,该凸点118可顶住该第二按压部125,与该凸平面117具有相同的功能。
如图5B所示,该第一容置部111在该第一作用端112设有一第一作用端开口1121,且该第二容置部121在该第二作用端122设有一第二作用端开口1221,则透过该第一作用端开口1121与该第二作用端开口1221的设置,可以再安装该拉簧2时,更佳方便。
以上的叙述以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说明,对于此项技术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以下所界定申请专利范围以及上述的说明而作其他的修改,惟此些修改仍应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而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用以夹住一手机,其特征在于:
一第一结合部,定义该第一结合部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作用端与一第一操作端,该第一结合部内设有一第一容置部,该第一容置部在该第一操作端设有一第一操作端开口,该第一结合部外部的不同面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夹部与一第一按压部,该第一夹部设置在该第一作用端的适当处,该第一按压部设置在该第一操作端的适当处;及
一第二结合部,定义该第二结合部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二作用端与一第二操作端,该第二结合部内设有一第二容置部,该第二容置部在该第二操作端设有一第二操作端开口,该第二结合部外部的不同面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夹部与一第二按压部,该第二夹部设置在该第二作用端的适当处,该第二按压部设置在该第二操作端的适当处,其中,该第二结合部开设有一滑动开口,该滑动开口与该第二按压部在同一个面上,且与该第二容置部相连接;及
一拉簧;
其中,将该第一操作端的该第一按压部经由该第二操作端开口穿入该第二容置部并由该滑动开口穿出,使该第一夹部与该第二夹部朝同一个方向且相对应,该第一按压部与该第二按压部朝同一个方向且相对应,则该第一夹部与该第二夹部之间形成有一夹置空间,该第一按压部与该第二按压部之间形成有一按压空间,使该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该第一容置部与该第二容置部的适当处,该夹置空间距离最小,该按压空间的距离最大,使同时按压该第一按压部与该第二按压部,该第一结合部的该第一操作端与该第一按压部分别在第二容置部与该滑动开口滑动,该按压空间的距离缩小,该夹置空间的距离变大,将一手机放在夹置空间,同时放开该第一按压部与该第二按压部,受到该拉簧的拉力作用,该按压空间的距离变大,该夹置空间的距离相对应缩小至该第一夹部与该第二夹部分别夹住该手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夹,该第一按压部外侧适当处设有一第一紧固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夹,该第二夹部外侧适当处设有一第二紧固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夹,该第一结合部外部适当处设置有至少一纵向稳定凹槽,该第二容置部内相对于该纵向稳定凹槽位置设置有至少一纵向稳定凸线,将该第一操作端由该第二操作端开口穿入该第二容置部,使该纵向稳定凹槽与该纵向稳定凸线相嵌合,该纵向稳定凸线可在该纵向稳定凹槽纵向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夹,在第二容置部内,该第二作用端的位置设有一后背U槽,该后背U槽纵向套设在该拉簧周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夹,在该第一结合部的该第一按压部所在的平面上,靠近该第一操作端设置适当处设有一凸平面。
CN201921144325.1U 2019-07-22 2019-07-22 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 Active CN210380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4325.1U CN210380967U (zh) 2019-07-22 2019-07-22 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
JP2020003010U JP3228444U (ja) 2019-07-22 2020-07-21 スライド開口部を有する携帯電話ホルダー
TW109209399U TWM604085U (zh) 2019-07-22 2020-07-22 具有滑動開口的手機夾
US16/935,193 US11075664B2 (en) 2019-07-22 2020-07-22 Mobile phone holder with sliding open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4325.1U CN210380967U (zh) 2019-07-22 2019-07-22 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0967U true CN210380967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72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4325.1U Active CN210380967U (zh) 2019-07-22 2019-07-22 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75664B2 (zh)
JP (1) JP3228444U (zh)
CN (1) CN210380967U (zh)
TW (1) TWM60408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649513U (zh) * 2020-04-02 2021-03-02 林建廷 侧滑式手机夹
US20230263280A1 (en) * 2022-02-22 2023-08-24 Chien-Ting Lin Tablet hol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205807D0 (en) * 2012-03-30 2012-05-16 Tomtom Int Bv Mobile device docking station
US10663104B2 (en) * 2017-09-25 2020-05-26 Shenzhen Annaijia Electronics Co., Ltd. Full-automatic horizontal clamping holder
US10253926B1 (en) * 2018-01-31 2019-04-09 Eagle Fan Clamping base for holder
US10492322B1 (en) * 2018-08-07 2019-11-26 Eagle Fan Electric clamp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10598199B1 (en) * 2019-01-22 2020-03-24 Eagle Fan Clamp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75664B2 (en) 2021-07-27
JP3228444U (ja) 2020-10-29
TWM604085U (zh) 2020-11-11
US20210028807A1 (en)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80967U (zh) 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
CN103457099A (zh) 芯片卡固持结构
US20010054217A1 (en) Back-clip structure
CN212649513U (zh) 侧滑式手机夹
CN213426448U (zh) 一种手腕式蓝牙耳机
CN210986146U (zh) 一种手机保护壳
CN110676643B (zh) 一种电力连接插头
CN206462513U (zh) 一种快速脱离扣具组件
CN209832600U (zh) 一种手机贴膜器
CN206413062U (zh) 一种手机夹座
CN210018853U (zh) 一种多功能夹子
CN213990198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移动电源
CN210157356U (zh) 一种耳机防摔充电舱
CN217306672U (zh) 电池包拆装结构
CN216479852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10297789U (zh) 一种带有伸缩耳机线功能的手机指环扣
CN215529070U (zh) 一种平板手机夹
CN219980998U (zh) 一种耳机连接结构
CN218246009U (zh) 带手机夹的项链
CN208782509U (zh)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211015444U (zh) 一种便于排线插接的电子触摸屏
CN219227590U (zh) 一种语音提示终端
CN218268693U (zh) 屏幕挂灯
CN212086429U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高集成度音频采集器
CN215955421U (zh) 电池包装配结构及电动剪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