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9511U - 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9511U
CN210379511U CN201921705593.6U CN201921705593U CN210379511U CN 210379511 U CN210379511 U CN 210379511U CN 201921705593 U CN201921705593 U CN 201921705593U CN 210379511 U CN210379511 U CN 210379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erminal
metal connecting
connecting shell
terminal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055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伟
袁双林
边森
刘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ixinto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ixint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ixint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ixint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055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9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9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9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包括由塑胶主体、导电端子、右金属连接壳与左金属连接壳组成的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主体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有左连接端部与右连接端部,所述右金属连接壳与左金属连接壳分别卡接在塑胶主体的左连接端部与右连接端部上,所述导电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塑胶主体上,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有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侧导电端子分别设置在中间导电端子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均设为反N字型结构,在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上均一体连接有断差结构,与母座端子对插后不会脱落和倾斜,本实用新型节省空间设计,适用于更小的便携式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
背景技术
目前,板对板(Board To Board)连接器是指组装在电路板上能够与另一个安装在另一个电路板上的板对板连接器相对接,从而降低电子装置的整体厚度,并能够符合目前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
目前现有的板到板连接器基本上都是左右两个接点方向存在锁紧结构,这种结构不能避免公连接器公头与母座扣合后容易出现翻转之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板到板连接器产品都是单点或双点式接触方式,此种小型化的板到板连接器产品通流能力都比较差。目前板到板连接器基本都是单点或双点接触方式,仅仅是在同一方向上依靠相互挤压保证接触。这种接触方式的牢靠性会比较差,而且目前现有的板到板连接器还存在容易出现溢胶且扣合位置易偏移而导致连接器破损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本实用新型的塑胶主体与导电端子之间通过沉胶相互粘接,可以有效预防由于注塑工艺而造成的溢胶问题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均设为反N字型结构,在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上均一体连接有断差结构,与母座端子对插后不会脱落和倾斜,本实用新型节省空间设计,适用于更小的便携式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包括由塑胶主体、导电端子、右金属连接壳与左金属连接壳组成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主体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有左连接端部与右连接端部,所述右金属连接壳与左金属连接壳分别卡接在塑胶主体的左连接端部与右连接端部上,所述导电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塑胶主体上,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有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中间导电端子设置有两个,侧导电端子分别设置在中间导电端子的两侧,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之间相互对称设置在塑胶主体上,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均设为反N字型结构,用于与母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接触,形成一个电路回路。
进一步,所述右金属连接壳与左金属连接壳的结构相同,均由壳体与弯折部组成,弯折部一体连接在壳体的一侧,在弯折部上开设有安装孔,起到了用于对插头连接器的左右两端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所述左连接端部与右连接端部上均开设有固定卡槽,固定卡槽用于与所述右金属连接壳与左金属连接壳的弯折部相互配合卡接。
进一步,所述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上均一体连接有断差结构,在侧导电端子的内侧开设有凹槽,在侧导电端子的一侧延长部开设置有U型槽。
进一步,所述塑胶主体与导电端子之间通过沉胶相互粘接,用于防止溢胶。
进一步,所述左金属连接壳与右金属连接壳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卡接部,用于将左金属连接壳、右金属连接壳分别卡接在左连接端部与右连接端部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左金属连接壳与右金属连接壳,左金属连接壳与右金属连接壳分别与塑胶主体的左连接端部与右连接端部相互焊接,可以提供可靠的焊接牢靠性,可以防止扣合位置偏移时而导致连接器破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塑胶主体与导电端子之间通过沉胶相互粘接,可以有效预防由于注塑工艺而造成的溢胶问题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均设为反N字型结构,在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上均一体连接有断差结构,与母座端子对插后不会脱落和倾斜,本实用新型节省空间设计,适用于更小的便携式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塑胶主体与左、右金属连接壳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左、右金属连接壳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电端子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插头连接器; 2、塑胶主体; 3、导电端子;
4、右金属连接壳; 5、左金属连接壳; 6、右连接端部;
7、左连接端部; 8、固定卡槽; 9、弯折部;
10、安装孔; 11、壳体; 12、中间导电端子;
13、侧导电端子; 14、凹槽; 15、断差结构;
16、反N字型结构; 17、U型槽; 18、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塑胶主体与左、右金属连接壳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左、右金属连接壳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电端子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与图4所示的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包括由塑胶主体2、导电端子3、右金属连接壳4与左金属连接壳5组成的的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主体2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有左连接端部7与右连接端部6,所述右金属连接壳4与左金属连接壳5之间通过卡点相互卡合在塑胶主体2的左连接端部 7与右连接端部6上,所述导电端子3固定连接在所述塑胶主体2上,所述导电端子3包括有中间导电端子12与侧导电端子13,中间导电端子12设置有两个,侧导电端子13分别设置在中间导电端子12的两侧,中间导电端子 12与侧导电端子13之间相互对称设置在塑胶主体2上,中间导电端子12与侧导电端子13均设为反N字型结构16,用于与母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接触,形成一个电路回路,所述右金属连接壳4与左金属连接壳5的结构相同,均由壳体11与弯折部9组成,弯折部9一体连接在壳体11的一侧,在弯折部 9上开设有安装孔10,起到了用于对插头连接器1的左右两端的导向作用,所述左连接端部7与右连接端部6上均开设有固定卡槽8,固定卡槽8用于与所述右金属连接壳4与左金属连接壳5的弯折部9相互配合卡接,所述中间导电端子12与侧导电端子13上均一体连接有断差结构15,在侧导电端子 13的内侧开设有凹槽14,在侧导电端子13的一侧延长部开设置有U型槽17, U型槽17设置在导电端子的焊接位置,所述塑胶主体2与导电端子3之间通过沉胶相互粘接,用于防止溢胶。
工作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装配时,先将导电端子通过沉胶工艺与塑胶主体结合为一个整体,然后将右金属连接壳与左金属连接壳焊接在塑胶主体的两端,弯折部安装在塑胶主体两侧连接端部开设的固定卡槽中,装配为一体,用于与母座连接器对插时提供导引的作用,可以确保板到板公头连接器在母座连接器塑胶主体内不会轻易翻转,也不会轻易与母座连接器导电端子脱离,最后将公头连接器和母座连接器之间通过卡点相互卡合到PCB电路板上,然后将公头连接器和母座连接器扣合到一起,依靠公母座导电端子接触咬合形成锁紧方式,即可实现导电端子连接到一起,从而形成电路的导通的功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包括由塑胶主体、导电端子、右金属连接壳与左金属连接壳组成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主体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有左连接端部与右连接端部,所述右金属连接壳与左金属连接壳之间通过卡点相互卡合在塑胶主体的左连接端部与右连接端部上,所述导电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塑胶主体上,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有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中间导电端子设置有两个,侧导电端子分别设置在中间导电端子的两侧,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之间相互对称设置在塑胶主体上,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均设为反N字型结构,用于与母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接触,形成一个电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金属连接壳与左金属连接壳的结构相同,均由壳体与弯折部组成,弯折部一体连接在壳体的一侧,在弯折部上开设有安装孔,起到了用于对插头连接器的左右两端的导向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端部与右连接端部上均开设有固定卡槽,固定卡槽用于与所述右金属连接壳与左金属连接壳的弯折部相互配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导电端子与侧导电端子上均一体连接有断差结构,在侧导电端子的内侧开设有凹槽,在侧导电端子的一侧延长部开设置有U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主体与导电端子之间通过沉胶相互粘接,用于防止溢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金属连接壳与右金属连接壳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卡接部,用于将左金属连接壳、右金属连接壳分别卡接在左连接端部与右连接端部上。
CN201921705593.6U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 Active CN210379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5593.6U CN210379511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5593.6U CN210379511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9511U true CN210379511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6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05593.6U Active CN210379511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9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19265B1 (ko) 전기 커넥터
CN106558776B (zh) 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
CN2932722Y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10571555A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112670738A (zh) Usb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CN204304087U (zh) 电连接器
CN210379511U (zh) 一种超小型电流信号连接器公端
CN203415747U (zh) 一种连接器的母端
CN212783885U (zh) 一种正反插连接器
CN114883832A (zh) 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CN110148854B (zh) 一种电连接端子及其应用的公母互配电连接器
CN210224362U (zh) 一种电连接端子及其应用的公母互配电连接器
CN217485766U (zh) 一种导电件及电源适配器
CN216161962U (zh) 插头连接器
JP3926540B2 (ja) コネクタ
CN209804978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6648731U (zh) 一种带卡扣的连接器
CN213660720U (zh) 一种防连接脱落的大电流usb母座结构
CN213151074U (zh) 具有焊接部的接线端子及其连接器
CN218602848U (zh) 一种组合式连接母头
CN219717448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6958630U (zh) 一种hdmi贴板式连接器
CN210576570U (zh) 板对板插头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218602841U (zh) 一种便于插接的连接器公头
CN220138733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7

Address after: 226000 No. 68, nine Wei Gang Road, Gangzha District,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XT PRECISION ELECTRONIC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3 and 404, floor 4, block B, No.11, Haitai Huake 1st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outside the ring),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Yixint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6000 No. 68, nine Wei Gang Road, Gangzha District,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ixinto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6000 No. 68, nine Wei Gang Road, Gangzha District,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YXT PRECISION ELECTRON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