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6881U - 头戴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戴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6881U
CN210376881U CN201920955704.2U CN201920955704U CN210376881U CN 210376881 U CN210376881 U CN 210376881U CN 201920955704 U CN201920955704 U CN 201920955704U CN 210376881 U CN210376881 U CN 210376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head
component
mounted displa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57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俊
刘福兴
戴景文
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557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6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6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6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头戴显示装置,包括:穿戴组件、电池组件、支架组件、电子组件以及光学组件。穿戴组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连接于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分别位于穿戴组件整体结构的相对两侧。电池组件连接于第二部分,支架组件连接于第一部分,支架组件与第一部分之间的连接结构为插接结构。电子组件,装设于支架组件上并与电池组件电连接,电子组件用于播放多媒体文件。光学组件装设于支架组件上并与电子组件相对设置,光学组件用于呈现电子组件播放的多媒体文件。当穿戴组件被用户穿戴至头部时,电池组件位于用户的后脑处,能够分散得头戴显示装置对用户头部的压力,有利于提高用户的穿戴舒适度。

Description

头戴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戴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追求的越来越高,人们对视频体验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人们多数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来观看视频等文件时,使用这些电子设备有诸多不便,如手持过久产生疲劳、视频图像不够大等,头戴显示装置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品,已成为一种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头戴显示装置,能够用于观看多媒体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显示装置,包括:穿戴组件、电池组件、支架组件、电子组件以及光学组件。穿戴组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连接于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分别位于穿戴组件整体结构的相对两侧。电池组件连接于第二部分,支架组件连接于第一部分,支架组件与第一部分之间的连接结构为插接结构。电子组件,装设于支架组件上并与电池组件电连接,电子组件用于播放多媒体文件。光学组件装设于支架组件上并与电子组件相对设置,光学组件用于呈现电子组件播放的多媒体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连接于第一壳体的第一插接部,支架组件设有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与第一插接部彼此插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具有插接触点,第二插接部内设有配合触点,插接触点与配合触点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连接于第一壳体,并与第一壳体相对设置;第一插接部连接于第一壳体的一个侧边,第一插接部朝背离第二部分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包括框架,第二插接部连接于框架;电子组件以及光学组件均设置于框架;框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插接部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呈中空结构,电子组件穿设于框架;头戴显示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设置于电子组件背离光学组件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组件包括连接于穿戴组件的框架以及连接于框架的支撑件,电子组件以及光学组件连接于框架;支撑件设置于框架朝向穿戴组件的一侧,以用于支撑用户的穿戴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设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的检测方向背离框架;距离传感器与电子组件电连接,以允许电子组件根据距离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电子组件的显示器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头戴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线,电池组件与第二部分电连接,电子组件与第一部分电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通过连接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头戴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线,电池组件与第二部分电连接,电子组件与第一部分电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通过连接线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装置,当穿戴组件被用户穿戴至头部时,电池组件位于用户的后脑处,支架组件、电子组件以及光学组件均位于用户的前额的一侧,且光学组件朝向用户的眼部,使用户能够经由光学组件观察到电子组件所播放的多媒体内容。此时,电池组件以及支架组件分别位于用户的后脑处以及前额处,使得头戴显示装置的整体重量分布均匀,能够减轻用户穿戴时的疲劳,有利于提高用户的穿戴体验和舒适度。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头戴显示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头戴显示装置的穿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头戴显示装置的第二部分以及电池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电池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头戴显示装置的局部侧面投影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支架组件、电子组件以及光学组件的部分拆解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头戴显示装置的支架组件、电子组件以及光学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地,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显示装置100,用于显示视频、图像等多媒体内容,并供用户穿戴至头部,以使用户能够便捷地观看多媒体内容。头戴显示装置100包括穿戴组件10、电池组件20、支架组件30、电子组件40以及光学组件50。电池组件20以及支架组件30均设置于穿戴组件10上,电子组件40与光学组件50均连接于支架组件30,电子组件40 用于播放多媒体内容。光学组件50与电子组件40相对设置,并用于呈现电子组件40播放的多媒体内容。穿戴组件10形成有供用户穿戴的结构,电池组件20以及支架组件30分别设置于穿戴组件10的相对两侧。
当穿戴组件10被用户穿戴至头部时,电池组件20位于用户的后脑处,支架组件30、电子组件40以及光学组件50均位于用户的前额的一侧,且光学组件50朝向用户的眼部,使用户能够经由光学组件50观察到电子组件40所播放的多媒体内容。此时,电池组件20以及支架组件30分别位于用户的后脑处以及前额处,使得头戴显示装置100的整体重量分布均匀,能够增加用户佩戴的舒适感,减轻用户穿戴时的疲劳,有利于提高用户的穿戴体验。
作为一种实施例,穿戴组件1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2以及连接于第一部分12的第二部分14,第一部分12以及第二部分14共同形成供用户穿戴的结构,例如,共同形成大致为环形的结构,以套设于用户的头部外周。第一部分12以及第二部分14分别位于穿戴组件10的整体结构的相对两侧,当穿戴组件10被用户穿戴时,第一部分12以及第二部分14分别朝向用户的相对两侧。例如,第一部分12大致位于用户的前额处并朝向用户的前方,第二部分14大致位于用户的后脑处,并朝向用户的后方。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穿戴组件10还可以包括连接于第一部分12与第二部分14之间的调节部分16,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4以及调节部分16共同形成供用户穿戴的结构。进一步地,调节部分16可以为两个,两个调节部分16分别连接于第一部分12的相对两端,且两个调节部分16同时分别连接于第二部分14的相对两端,此时,第一部分12、其中一个调节部分16、第二部分14以及另一个调节部分16依次首尾相接成供用户穿戴的环形结构。进一步地,调节部分16可以为可调节带,第二部分14内可以设有长度调节机构18,调节部分16连接于该长度调节机构18,以允许用户通过长度调节机构18调整调节部分16位于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4之间的长度,从而调节穿戴组件10的尺寸大小,以适应于不同的用户。
第一部分12包括第一壳体1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21大致呈弧形,以匹配用户的额部轮廓。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21可以由弹性材料 (如橡胶、塑料等)制成,例如,第一壳体121可以为由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制成的塑胶壳体,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生弹性形变,提高用户的穿戴体验。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部分12还可以包括第一保护件123,第一保护件123设置于第一壳体121的弧形凹面的一侧,也即,第一保护件123设置于第一壳体121朝向第二部分122的一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护件123可通过粘结的方式附接在第一壳体121上。第一保护件123由弹性材料或柔软材料(如海绵)制成,例如,第一保护件123可以为由海绵制成的弧形海绵块,其在用户的额部与第一壳体121之间起缓冲作用,能够增加用户佩戴的舒适感,提高用户的穿戴体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部分12用于连接支架组件30时,第一部分 12与支架组件30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插接结构,也即,第一部分12与支架组件30之间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安装于一起,以提高装配的效率。请参阅图3,第一部分12还可以包括第一插接部125,第一插接部 125用于插入支架组件30,以实现穿戴组件10与支架组件30的连接。第一插接部125设置于第一壳体121背离第一保护件123的一侧,并相对第一壳体121凸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125与第一壳体121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插接部125与第一壳体121之间可以为可拆卸的组装连接结构。进一步地,第一插接部125内可以设有插接触点127,插接触点127为导电触点,其用于实现与电子组件40之间的电连接或通信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稳固穿戴组件10与支架组件30的连接,还可通过若干螺丝穿过支架组件30与穿戴组件10的第一插接部125 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插接部125连接于第一壳体121的边缘,并朝向背离第二部分14的方向延伸,第一插接部125插入支架组件30时,第一插接部125的延伸方向与支架组件30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本说明书下文将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1211以及第二侧边1213。在本说明书中,定义第一侧边1211 以及第二侧边1213分别位于第一壳体121的下侧和上侧,此处的“上”“下”的方位词应以头带显示装饰100在被用户正常使用时的方位进行参考理解,具体而言,第一侧边1211位于第一壳体121相对靠近用户眼部的一侧(也即竖直方向的“下”),第二侧边1211位于第一壳体121相对远离用户眼部的一侧(也即竖直方向的“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125大致呈柱状,其连接于第一侧边1211,且第一插接部125的延伸方向大致沿着直线延伸。当用户佩戴头带显示装置100时,第一插接部125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插接部125的延伸方向可以理解为其柱状结构的摆放方向。
第二部分14包括第二壳体141,第二壳体141还用于安装电池组件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41大致呈弧形,以匹配用户的后脑轮廓。进一步地,第二壳体141可以由弹性材料(如橡胶、塑料等)制成,例如,第二壳体141可以为由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制成的弧形塑胶壳体,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生弹性形变,提高用户的穿戴体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部分14还可以包括第二保护件143,第二保护件143设置于第二壳体141的弧形凹面的一侧,也即,第二保护件143设置于第二壳体141朝向第一部分12的一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护件143可通过粘结的方式附接在第二壳体141上。第二保护件143由弹性材料或柔软材料(如海绵)制成,例如,第二保护件143可以为由海绵制成的弧形海绵块,其用于在用户的后脑与第二壳体141之间起缓冲作用,能够增加用户佩戴的舒适感,提高用户的穿戴体验。
请参阅图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壳体141设有容置部1410,容置部1410位于第二壳体141背离第二保护件143的一侧。容置部1410用于安装电池组件20。进一步地,容置部1410大致呈凹槽结构,以便于限制电池组件20的安装位置,并保证第二壳体141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进一步地,第二壳体141包括主体部1411、第一限位部1413以及第二限位部1415。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41大致呈弧形块状结构,其用于构成第二壳体141的主要结构。第一限位部1413以及第二限位部1415位于主体部1411 背离第二保护件143的一侧,第一限位部1413与第二限位部1415分别设置于主体部1411的相对两端,且均相对主体部141凸出,使主体部1411、第一限位部1413以及第二限位部1415共同形成大致为凹槽结构的容置部 14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置部1410并不局限于凹槽结构,其可以仅为由第一限位部1413以及第二限位部1415限制的空间,并用于安装电池组件 20。例如,第一限位部1413以及第二限位部1415彼此间隔地设置于主体部1411,则第一限位部1413以及第二限位部1415之间的空间被限定为上述的容置部1410,电池组件20则安装于容置部1410中。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411、第一限位部1413以及第二限位部1415之间为一体成型连接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411、第一限位部1413以及第二限位部 1415之间可以为组装连接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部分14还包括卡接结构145,卡接结构145 设置于第二壳体141上,用于与电池组件20可拆卸地卡持配合,以实现第二部分14与电池组件20的连接。进一步地,卡接结构145设置于容置部 1410内,并连接于主体部1411。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接结构145包括凸台 1451以及勾槽1453,凸台1451连接于主体部1411并相对主体部1411的表面凸出,勾槽1453设置于凸台1451的外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卡接结构145还包括若干触点1455,触点1455用于与电池组件20进行电连接或/及通信连接。进一步地,凸台1451大致为中空结构,其大致中部位置设有收容槽(图中未标出),触点1455设置于该收容槽内。当电池组件20与卡接结构145相互卡接时,电池组件20能够与触点1455电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部分14可以通过磁力吸附电池组件30。进一步地,第二部分14还可以包括第一磁吸件147,第一磁吸件147用于通过磁力吸附电池组件20,以引导电池组件20的安装,并稳固电池组件20 与第二部分14的连接。第一磁吸件147可以为磁铁、磁钢或磁石等等。第一磁吸件147的设置位置不受限制。例如,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147为两个,两个第一磁吸件147分别设置于第一限位部1413以及第二限位部1415,也即,两个第一磁吸件147分别位于容置部1410的相对两端,以便于对电池组件20施加较为均衡的吸附力。此时,卡接结构145 可以位于容置部1410的大致中部位置,以便于卡接电池组件20的中部,并和两个第一磁吸件147形成针对电池组件20的三段的连接/吸附结构,可以提高电池组件20连接的强度。
其中,第一磁吸件147可以暴露于第二壳体141的表面,也可以收容于第二壳体141的内部,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147可以设置于其他部位,例如,可以设置于主体部1411等,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
电池组件2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壳体141。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组件20大致呈弧形块状,以匹配第二壳体141的弧形轮廓。电池组件20包括电池本体22以及卡持结构24,电池本体22构成电池组件20 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可以包括电池外壳、设置在电池外壳内的电池组、电源管理模块等元件,本说明书不作一一赘述。卡持结构24设置于电池本体22 朝向第二壳体141的主体部1411的一侧,卡持结构24用于与卡接结构145 卡持配合,以固定电池组件20。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持结构24大致呈与卡接结构145相适配的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的内壁设有卡勾241,卡持结构 24的卡勾241与卡接结构145的勾槽1453相互卡持,以实现电池组件20 与第二部分14的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勾241采用弹性可按压的结构设计,使得卡勾241可以便捷的实现与勾槽1453的卡持和分离。进一步地,电池组件20还可以包括触针26,触针26设置于卡持结构24内,并用于与第二部分14的触点1455电连接。当电池组件20与卡接结构145 相互卡接时,电池组件20能够通过触针26与触点1455电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池组件20可以通过磁力吸附于第二部分14。进一步地,电池组件20还可以包括第二磁吸件28,第二磁吸件28与第二部分14的第一磁吸件147对应设置,第二磁吸件28与第一磁吸件147彼此吸附,以固定电池组件20。与第一磁吸件147类似,第二磁吸件28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磁吸件28可以设置于电池本体22的相对两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磁吸件28可以暴露于电池本体22的表面,也可以收容于电池本体22的内部,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磁吸件28可以设置于其他部位,例如,可以设置于电池本体22的中间部位等,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吸件147与第二磁吸件28均可以由具有磁性的材料或者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并不局限于磁铁、磁石、磁钢等。例如,第一磁吸件147与第二磁吸件28两个均为具有磁性的结构(如磁铁);或者,第一磁吸件147与第二磁吸件28中的一个为具有磁性的结构(如磁铁),另一个为导磁结构(如铁),二者的具体材料以及结构不作限制,而使第一磁吸件147与第二磁吸件28之间能够通过磁力吸附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磁吸件147、第二磁吸件28由能够导磁的材料(如铁)制成时,其可以直接作为电池组件22的组成部件,例如,可以作为电池组件22的外壳或支架等等。
请参阅图6至图7,支架组件30可拆卸地与第一部分12的第一插接部125连接,支架组件30用于安装电子组件40以及光学组件50。在本实施例中,支架组件30包括框架32以及第二插接部34。框架32大致呈矩形框状,也即,框架32大致为中空结构的矩形框,第二插接部34连接于框架32的一侧,且第二插接部34可拆卸地插接于第一插接部125。第二插接部34设有配合触点341(图7),配合触点341与插接触点127相接触,以实现支架组件30与第一部分12之间的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插接部125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或大致平行。在本说明书中,框架32的延伸方向,可以理解为框架 32所在的平面的延伸方向。其中,框架32所在的平面,可以理解为框架32 的矩形结构的延伸平面,例如,当框架32的矩形结构大致呈水平设置时,该矩形结构的每条边均沿着水平面设置,此时,可以认为框架32所在的平面即为该矩形结构的每条边延伸所在的平面,也即,框架32所在的平面此时为水平面。
请参阅图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支架组件30还包括支撑件36,支撑件36设置于框架32的一侧,并邻近第二插接部34设置。支撑件36用于支撑用户的前额部位,以进一步分散头戴显示装置100对用户的头部的压力。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36包括连接部361以及支撑壳363。连接部 361连接于框架32,并朝向第一部分12凸伸。支撑壳363大致呈弧形片状,其连接于连接部361背离框架32的一侧,且支撑壳363的凹面一侧背离连接部361,也即,支撑壳363的凹面一侧朝向用户的额部,以贴合于用户的前额。进一步地,支架组件30还可以包括第三保护件38,第三保护件38 设置于支撑壳363的弧形凹面的一侧。第三保护件38由弹性材料或柔软材料(如海绵)制成,例如,第三保护件38可以为由海绵制成的弧形海绵块,其用于在用户的前额与支撑壳363之间起缓冲作用,能够增加用户佩戴的舒适感,提高用户的穿戴体验。
请参阅图8,电子组件40连接于框架32。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组件 40穿设于框架32的中空部分,并与框架32固定连接。由于电子组件40穿设于框架32的中空部分,能够使头戴显示装置100的结构更为紧凑。进一步地,电子组件40可以包括显示器、控制中心等电子元件。显示器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或者其他类型的显示器,以用于播放多媒体内容。控制中心可以为控制电路板或者控制芯片,用于控制头戴显示装置100的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件36上还设置有距离传感器39,距离传感器38可以设置于支撑壳363背离框架32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于第三保护件背离支撑壳体363的一侧。距离传感器38的检测方向背离于框架32,并用于检测其前方的遮挡物,例如,检测用户的额部的距离以确定头戴显示装置1000是否被佩戴。其中,距离传感器的检测方向应当理解为其检测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方向。该距离传感器39与电子组件40电连接,以允许电子组件40根据距离传感器39的检测数据控制显示器工作。当用户没有佩戴该头戴显示装置100时,距离传感器39在相应的距离内没有检测到任何物体,此时头戴显示装置100的控制中心会认为头戴显示装置100没有被用户佩戴,控制显示器的屏幕处于熄屏或关闭状态;当用户佩戴该头戴显示装置100,额部贴在第三保护件38时,距离传感器39检测到有物体,此时头戴显示装置100的控制中心会认为头戴显示装置100处于被用户佩戴状态,并控制显示器的屏幕点亮。
请再参阅图6及图7,电子组件40连接于框架32时,其与配合触点 341点连接,且电子组件40的显示面42背离第一部分12,并朝向光学组件50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头戴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散热组件60,散热组件60设置于电子组件40背离其显示面42的一侧,也即,散热组件60设置于电子组件40背离光学组件50的一侧。散热组件60为集成于电子组件 40的散热结构,例如,其可以为散热片、散热孔或者散热风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结合,以对电子组件40进行散热,并使头戴显示装置100的结构更为紧凑。
请参阅图7及图8,光学组件50可拆卸地连接于支架组件30,并与电子组件40的显示面42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光学组件50包括连接架 52以及连接于连接架52的光学镜片54。连接架52可拆卸地连接于框架 32,其中,连接架52可以通过磁力吸附于框架32。例如,光学组件50可以包括第三磁吸件56(图7),第三磁吸件56设置于连接架52,并用于吸附至框架32。此时,框架32可以由导磁材料(如铁等)制成。或者,框架 32内可以设有第四磁吸件39(图7),通过第三磁吸件53与第四磁吸件39 之间的磁力相互吸引,能够实现光学组件50便捷的可拆卸安装结构。与第一磁吸件147、第二磁吸件28的卡持结构类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磁吸件53与第四磁吸件39均可以由具有磁性的材料或者能够导磁的材料制成,并不局限于磁铁、磁石、磁钢等。二者的具体材料以及结构不作限制,而使第三磁吸件53与第四磁吸件39之间能够通过磁力吸附即可,本说明书不再一一赘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三磁吸件53与第四磁吸件39之间的磁力作用方向可以大致垂直于框架32所在的平面,也即,第三磁吸件53与第四磁吸件39之间的磁力作用方向框架32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此时,当头戴显示装置100被用户穿戴时,框架32所在的平面大致为水平面,而第三磁吸件53与第四磁吸件39之间的磁力作用方向大致沿着竖直方向,使用户在拆装光学组件50时,沿着竖直方向施力更为省力。
进一步地,为了限定第三磁吸件53与第四磁吸件39之间的磁力作用力的方向,连接架52可以包括朝向框架52的连接面521,连接架52通过连接面521叠置于框架32的一侧表面上,且使连接面52大致平行于框架 32所在的平面。此时,可以认为连接面52大致平行于框架32所在的平面的结构,能够保证第三磁吸件53与第四磁吸件39之间的磁力作用方向大致沿着竖直方向。进一步地,第三磁吸件53以及第四磁吸件39均可以沿着连接面521所在的平面设置。
光学镜片54设置于连接架52背离框体32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片54为可以透光也可以反光的镜片(例如半透半反镜片),使光学镜片54在反射电子组件40播放的多媒体内容时,用户还能透过镜光学片 54观察位于前方的真实场景,从而实现虚拟内容叠加于真实场景的视觉体验。光学镜片54具有朝向电子组件40的反射面541。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头戴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视觉模组70,视觉模组70可以设置于支架组件30,视觉模组70用于实现头戴显示装置100 的机器视觉功能或/及拍摄功能。进一步地,视觉模组70设置于框架32背离第一部分12的一侧。视觉模组70包括视觉定位单元以及图像采集单元。视觉定位单元可以为双目摄像头模组,其用于追踪、定位目标物体。图像采集单元可以为RBG摄像头、红外摄像头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用于获取环境图像。
在上述的头戴显示装置100中,当穿戴组件10被用户穿戴至头部时,电池组件20位于用户的后脑处,支架组件30、电子组件40以及光学组件 50均位于用户的前额的一侧,电池组件20用于向电子组件40以及视觉模组70供电,此时,通过触点1455和触针26之间的电性连接,电池组件20 能够电连接至第二部分14,而第二部分14与第一部分14之间可以通过导线实现电连接,从而将电池组件20的电能输送至第一部分12的插接触点 127,再通过插接触点127与配合触点341之间的电连接,实现第一部分12 与支架组件30的电连接。由于电子组件30电连接于支架组件30的插配合触点341,则电池组件20能够依次通过触点1455、触针26、导线、插接触点127、配合触点341实现与电子组件40的电连接,并为电子组件40供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的导线依序布置在第一部分12、调节部分16 以及第二部分14内,且导线的两端分别电连接至第一部分12的插接触点 127以及第二部分14的触点1455。由此,能够使电池组件20与电子组件 20之间的电连接结构更为简便。上述的导线可以为内置的柔性电路板、柔性排线或电导线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再参阅图3,头戴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连接线80,连接线80两端分别电连接至第一部分12的插接触点127以及第二部分14的触点1455,由此实现电池组件20与电子组件20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地,第一部分12可以设有第一插接孔120,第二部分14可以设有第二插接孔140,则连接线80的两端分别插接至第一插接孔120和第二插接孔140中。进一步地,第一插接孔120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21,并与插接触点127电连接。第二插接孔140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141,并与触点 1455电连接,则连接线80的两端分别插接至第一插接孔120和第二插接孔 140时,电池组件20能够经由连接线80与电子组件40电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固持连接线80,穿戴组件10还可以设有固持件19。固持件19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固持件19可以设置于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4、调节部分16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固持件19为设置于调节部分16的环状结构190,连接线180穿设于该环状结构190,以使环状结构能够显示连接线80的延伸路径。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线可以是与固定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的电子元件不可拆卸的连接。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装置100中,当穿戴组件10被用户穿戴至头部时,电池组件20位于用户的后脑处,支架组件30、电子组件40以及光学组件50均位于用户的前额的一侧,且光学组件50朝向用户的眼部,使用户能够经由光学组件50观察到电子组件40所播放的多媒体内容。此时,电池组件20以及支架组件30分别位于用户的后脑处以及前额处,使得头戴显示装置100的整体重量分布均匀,能够减轻用户穿戴时的疲劳,有利于提高用户的穿戴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地,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头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穿戴组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穿戴组件整体结构的相对两侧;
电池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
支架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连接结构为插接结构;
电子组件,装设于所述支架组件上并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所述电子组件用于播放多媒体文件;以及
光学组件,装设于所述支架组件上并与所述电子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光学组件用于呈现所述电子组件播放的多媒体文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插接部,所述支架组件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彼此插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具有插接触点,所述第二插接部内设有配合触点,所述插接触点与所述配合触点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插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个侧边,所述第一插接部朝背离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向延伸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框架,所述第二插接部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电子组件以及所述光学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框架;所述框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延伸方向一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呈中空结构,所述电子组件穿设于所述框架;所述头戴显示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电子组件背离所述光学组件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穿戴组件的框架以及连接于所述框架的支撑件,所述电子组件以及所述光学组件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框架朝向所述穿戴组件的一侧,以用于支撑用户的穿戴部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方向背离所述框架;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电子组件电连接,以允许所述电子组件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所述电子组件的显示器工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线,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第二部分电连接,所述电子组件与所述第一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线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线,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第二部分电连接,所述电子组件与所述第一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线电连接。
CN201920955704.2U 2019-06-24 2019-06-24 头戴显示装置 Active CN210376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5704.2U CN210376881U (zh) 2019-06-24 2019-06-24 头戴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5704.2U CN210376881U (zh) 2019-06-24 2019-06-24 头戴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6881U true CN210376881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66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5704.2U Active CN210376881U (zh) 2019-06-24 2019-06-24 头戴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6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0322A (zh) 头戴显示装置
WO2017075947A1 (zh) 一种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
KR20150109229A (ko) 글래스 타입 단말기
CA2248104A1 (en) Support for a head mounted display system
WO2006110766A2 (en) Goggles
EP3160114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amera assembly thereof
WO2021109903A1 (zh) 保护壳体和头戴式设备
CN210181299U (zh) 一种穿戴眼镜
CN113156652A (zh) 显示装置以及穿戴式设备
US202203533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0376882U (zh) 头戴显示装置
CN107637059B (zh) 拍摄装置、拍摄设备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WO2016172964A1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EP3432053B1 (en) Data connection cable for virtual reality glasses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10376881U (zh) 头戴显示装置
CN213122445U (zh) 一种模块化智能眼镜
CN108803865B (zh) 虚拟实境装置及其虚拟实境外挂装置
CN112415755A (zh) Ar眼镜
WO2020115576A1 (en) A virtual reality or augmented reality headset accessory
CN110945409B (zh) 眼镜架
CN114415373A (zh) 头戴式设备
CN213423608U (zh) 一种ar眼镜
CN114384709B (zh) 智能眼镜、镜腿鼻托总成、镜框、镜框总成及镜架
KR101551217B1 (ko) 입체영상 시청이 가능한 휴대 단말기의 케이스
CN217213335U (zh) 一种观影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