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5700U - 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5700U
CN210375700U CN201822274280.1U CN201822274280U CN210375700U CN 210375700 U CN210375700 U CN 210375700U CN 201822274280 U CN201822274280 U CN 201822274280U CN 210375700 U CN210375700 U CN 210375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detection
base
laser
measu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42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浩然
贾锐峰
高鹏飞
张三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Guosheng Commercial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Zhongke Xie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Zhongke Xie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Zhongke Xie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42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5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5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5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检测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检测机构,所述基座上沿远离所述检测机构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激光测振仪,所述检测机构、上料机构以及激光测振仪设置在基座同侧;所述上料机构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相对设置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是非接触式的激光检测装置,适用性强,能自动完成检测轴承的振动性能,利用激光测振仪向轴承发射光束,检测轴承转动时的表面速度,从而获取轴承的振动性能,并同时测得轴承振动的加速度、速度等性能。检测过程不受外界环境噪声的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检测效率极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振动的振幅是轴承质量判断的重要标准之一,轴承产生振动的主要原因是轴承内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四个零部件在轴承运转过程中产生摩擦,除轴承结构影响振动外,轴承零件的加工精度误差、润滑程度底等原因也会引起轴承振动。振动会影响装有轴承的机械的性能,且当振动向四周传播时,会产生噪音污染。
传统的检测方法有噪声测量和振动信号测量,噪声测量利用传感器检测轴承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软件分析声音得到轴承的振动频率,在实际环境中,装有轴承的机械产生的噪音会对噪音测振产生影响,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实验环境下。振动信号测量一般通过在轴承或轴承附近部位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量轴承振动信号,这种方式需要在传感器安装部位打孔,且传感器需要有线连接,对于尺寸较大且轴承位置较深的机械,传感器安装不便且测量精度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的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利用激光测振仪向轴承发射光束,检测轴承转动时的表面速度,从而获取轴承的振动性能,并能自动整个完成检测过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用于检测轴承的振动性能,包括待检轴承以及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检测机构;所述基座上沿远离所述检测机构的方向还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以及激光测振仪,所述检测机构、上料机构以及激光测振仪设置在基座同侧;所述上料机构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相对设置有夹持机构。
可选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供能模块,所述供能模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供能模块靠近所述上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上料机构相连并配合的联轴器,另一端设置有供能推动气缸。
可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检测轨道,所述检测轨道的截面呈“U”型,包括第一平直边,以及与第一平直边相交且设置在第一平直边两端的第二平直边、第三平直边;所述第二平直边或第三平直边上设置有上料轨道,所述检测轨道上靠近所述上料轨道的一端设置有推料气缸;所述检测轨道、上料轨道、推料气缸均通过支撑柱与基座连接。
可选地,所述推料气缸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待检轴承位置的光电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上料轨道在第一平面投影离基座的高度为a,所述检测轨道在第一平面投影离基座的高度为b,所述联轴器在第一平面投影离基座的高度为c,所述第一平面为垂直于所述基座的平面,且a≥b,c≥b。
可选地,所述第二平直边和第三平直边对应所述联轴器的位置设置有检测入口,所述检测入口的大小与待检轴承的在该检测入口上的投影大小、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沿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依次包括夹持立柱以及由夹持立柱所支撑的夹持顶板,所述夹持顶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远离所述机构顶板的一端设置有轴承夹具。
可选地,所述夹持气缸与所述夹持顶板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夹持气缸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待检轴承位置的光电传感器。
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机构的方向滑动设置在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的激光检测装置,能自动完成检测。本实用新型利用激光测振仪向轴承发射光束,检测轴承转动时的表面速度,从而获取轴承的振动性能,并同时测得轴承振动的加速度、速度等性能,检测过程不受外界环境噪声的影响,不需在轴承附近安装传感器,检测结果准确、检测效率极大提高,且适用不同的尺寸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3,附图中的元件标号分别表示:基座1、安装座2、检测机构3、供能模块31、供能推动气缸32、联轴器33、检测入口34、上料机构4、检测轨道41、上料轨道42、推料气缸43、激光测振仪5、夹持机构6、夹持立柱61、夹持顶板62、夹持气缸63、轴承夹具6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用于检测轴承的振动性能,包括待检轴承以及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检测机构3,所述基座1上沿远离所述检测机构3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4以及激光测振仪5,所述检测机构3、上料机构4以及激光测振仪5设置在基座1同侧;所述上料机构4远离所述基座1的一侧相对设置有夹持机构6。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供能模块31,所述供能模块31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上,所述供能模块31靠近所述上料机构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上料机构4相连并配合的联轴器33,另一端设置有供能推动气缸32。所述检测机构3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机构4的方向滑动设置在基座1上,具体检测时所述供能推动气缸32推动供能模块31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机构4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检测轨道41,所述检测轨道41的截面呈“U”型,包括第一平直边,以及与第一平直边相交且设置在第一平直边两端的第二平直边、第三平直边;所述第二平直边或第三平直边上设置有上料轨道42,所述检测轨道41上靠近所述上料轨道42的一端设置有推料气缸43。所述检测轨道41上与推料气缸43相对应的一端为检测出口,采用非封闭式设计。所述第二平直边和第三平直边对应所述联轴器33的位置设置有检测入口34,所述检测入口34的大小与待检轴承的在该检测入口34上的投影大小、形状相匹配。所述推料气缸43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能自动感应到从上料轨道42中进入检测轨道41的待检轴承,从而启动推料气缸43,将待检轴承沿检测轨道41朝所述检测入口34的方向推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轨道41、上料轨道42、推料气缸43通过支撑柱与基座1连接,所述上料轨道42在第一平面投影离基座1的高度为a,所述检测轨道41在第一平面投影离基座1的高度为b,所述联轴器33在第一平面投影离基座1的高度为c,所述第一平面为垂直于所述基座1的平面,且a≥b,c≥b。这样设置保证待检轴承能沿上料轨道42顺畅的进入检测轨道41,联轴器33能在检测入口34与待检轴承进行配合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6沿远离所述基座1的方向依次包括夹持立柱61以及由夹持立柱61所支撑的夹持顶板62,所述夹持顶板62靠近所述基座1的一端设置有夹持气缸63,所述夹持气缸63远离所述机构顶板的一端设置有轴承夹具64,所述夹持气缸63与所述夹持顶板62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气缸63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待检轴承位置的光电传感器,当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夹持气缸63下方有待检轴承时,夹持气缸63启动,并推动轴承夹具64夹持并固定待检轴承。本实用新型,设计不同型号的轴承夹具64及联轴器33,以满足对不同尺寸的轴承进行检测。
利用本实施例的检测步骤为:
当待检轴承从上料轨道42输送至检测轨道41上时,所述推料气缸43上的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待检轴承,从而推料气缸43将待检轴承向所述检测入口34的方向推动。
当待检轴承被推至检测入口34时,推料气缸43自动感应并停止运转,位于检测入口34上方的夹持气缸63的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待检轴承,从而在夹持气缸63的作用下,轴承夹具64下落并夹紧并固定待检轴承的外圈。
上述步骤完成后,所述供能推动气缸32开始工作,将供能模块31及联轴器33沿靠近所述检测入口34的方向推动,使联轴器33与待检轴承的内圈紧密配合。
当上述配合步骤完成后,供能模块31带动联轴器33和待检轴承的内圈沿待检轴承的圆周方向转动,外圈依然被轴承夹具64固定,轴承运转时,激光测振仪5发出光束,检测待检轴承振动过程的运动轨迹,从而得到轴承振幅值,并同时测得轴承振动的加速度、速度等性能数据。
通过对激光测振仪5的控制软件设置报警值,当待检轴承在检测过程中振幅值超过报警值,控制软件发出信号,同时供能模块31停止运转,供能推动气缸32带动供能模块31复位,使联轴器33与待检轴承脱离,当待检轴承的振幅未超出报警值,规定的检测时间后联轴器33与待检轴承也完成脱离,从而检测完成。
当检测完成后,夹持气缸63松开待检轴承,推料气缸43将待检轴承向检测出口方向推动,直至将待检轴承从检测轨道41上推出,而后推料气缸43复位推动下一个待检轴承,并循环进行上述步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激光检测装置,适用性强,能自动完成检测轴承的振动性能,利用激光测振仪5向轴承发射光束,检测轴承转动时的表面速度,从而获取轴承的振动性能,并同时测得轴承振动的加速度、速度等性能。检测过程不受外界环境噪声的影响,不需在轴承附近安装传感器,检测结果准确、检测效率极大提高,且根据不同尺寸的轴承,更换联轴器33以及轴承夹具64。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用于检测轴承的振动性能,包括待检轴承以及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检测机构;所述基座上沿远离所述检测机构的方向还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以及激光测振仪,所述检测机构、上料机构以及激光测振仪设置在基座同侧;所述上料机构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相对设置有夹持机构。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供能模块,所述供能模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供能模块靠近所述上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上料机构相连并配合的联轴器,另一端设置有供能推动气缸。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检测轨道,所述检测轨道的截面呈“U”型,包括第一平直边,以及与第一平直边相交且设置在第一平直边两端的第二平直边、第三平直边;所述第二平直边或第三平直边上设置有上料轨道,所述检测轨道上靠近所述上料轨道的一端设置有推料气缸;所述检测轨道、上料轨道、推料气缸均通过支撑柱与基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气缸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待检轴承位置的光电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轨道在第一平面投影离基座的高度为a,所述检测轨道在第一平面投影离基座的高度为b,所述联轴器在第一平面投影离基座的高度为c,所述第一平面为垂直于所述基座的平面,且a≥b,c≥b。
6.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直边和第三平直边对应所述联轴器的位置设置有检测入口,所述检测入口的大小与待检轴承的在该检测入口上的投影大小、形状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沿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依次包括夹持立柱以及由夹持立柱所支撑的夹持顶板,所述夹持顶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远离所述夹持顶板的一端设置有轴承夹具。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气缸与所述夹持顶板滑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气缸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待检轴承位置的光电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机构的方向滑动设置在基座上。
CN201822274280.1U 2018-12-30 2018-12-30 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 Active CN210375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4280.1U CN210375700U (zh) 2018-12-30 2018-12-30 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4280.1U CN210375700U (zh) 2018-12-30 2018-12-30 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5700U true CN210375700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31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4280.1U Active CN210375700U (zh) 2018-12-30 2018-12-30 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57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698A (zh) * 2021-05-07 2021-09-24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智能激光测振仪的位置调节机构
CN113465720A (zh) * 2021-05-17 2021-10-01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显微激光测振仪的便于固定物件的载物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698A (zh) * 2021-05-07 2021-09-24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智能激光测振仪的位置调节机构
CN113432698B (zh) * 2021-05-07 2023-11-10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智能激光测振仪的位置调节机构
CN113465720A (zh) * 2021-05-17 2021-10-01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显微激光测振仪的便于固定物件的载物机构
CN113465720B (zh) * 2021-05-17 2023-11-14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显微激光测振仪的便于固定物件的载物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4263B (zh) 检测设备及检测设备的工作方法
CN108801914B (zh) 一种对多沟槽型面板材成形缺陷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210375700U (zh) 一种轴承激光自动测振装置
CN105758360B (zh) 一种转向轴承轴圈沟道参数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US6985238B2 (en) Non-contact measurement system for large airfoils
CN109163680A (zh) 一种非接触式深孔直线度检测装置和方法
CN207991489U (zh) 一种轴承用的旋转精度测量装置
CN113029036A (zh) 一种非接触式物体三维轮廓光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9489550A (zh) 内孔尺寸测量装置
CN21800246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转轴的动态形变检测系统
CN111457841A (zh) 回转体件跳动连续测量法及回转体件对中测量法
CN109520443A (zh) 一种基于组合面型基准件的滚转角测量方法
CN109696146A (zh) 一种同轴度检测方法
CN113124774A (zh) 一种曲面镜面形误差直接测量及三维面形扫描系统
CN205619910U (zh) 驱动盘中凹检具
CN210664550U (zh) 一种磁浮轴承传感器动态调试装置
CN109827903B (zh) 一种活塞检测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8255408U (zh) 一种全方位测距装置
CN105866255A (zh) 用于对穿式超声波快速检测模具及其检测方法
CN117190901B (zh) 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JP2826300B2 (ja) 円形部材の外径測定装置
KR20100064619A (ko) 타이어의 런아웃방식 측정시스템
CN108267087B (zh) 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215572702U (zh) 圆筒口部几何误差的检测装置
TW202035945A (zh) 非接觸式物體輪廓量測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6

Address after: 471000 in Zhuo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Qinling Road, Jianxi District, Luoyang area, China (Hen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uoyang Guohu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71023 Room 101, building 1, 66 Changxing street, Luolong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YANG ZHONGKE XIETO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71000 Building 2, Dahehui, northeast corner of Jinchengzhai Street and Zhanqian West Road, Luolong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uoyang Guosheng Commercial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71000 in Zhuo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Qinling Road, Jianxi District, Luoyang area, China (Hen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yang Guohu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