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1020U - 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1020U
CN210371020U CN201921162263.7U CN201921162263U CN210371020U CN 210371020 U CN210371020 U CN 210371020U CN 201921162263 U CN201921162263 U CN 201921162263U CN 210371020 U CN210371020 U CN 210371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ch
variable
bearing
flang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22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宏
张智伟
徐哲
诸浩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onghai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onghai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onghai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onghai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22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1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1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1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包括轮毂和驱动主轴,所述轮毂上设置有第二法兰和第三法兰,所述驱动主轴上设置有主轴轴承座,所述主轴轴承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驱动主轴的内部设置有变桨驱动连杆,所述变桨驱动连杆的末端位于轮毂的内部焊接有三角叉形架,所述三角叉形架的通过调整连杆与变桨转动轴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对齿轮圈进行调整,从而配合调整连杆对叶片进行精确调整,从而获得更佳节距角,可以将风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且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可以对三个变桨系统进行单独改变节距角,避免无法单独调节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
背景技术
变桨控制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调节桨叶的节距角,改变气流对桨叶的攻角,进而控制风轮捕获的气动转矩和气动功率,变桨系统作为大型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对机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稳定的变桨控制已成为当前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但是现有的变桨系统在改变节距角时,只能通过调整连杆对三个变桨进行同时调节,不能对变桨系统的进行单独进行调节,还有变桨系统只能大致进行调节角度,不能对其进行精确调整,不能达到更好的发电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包括轮毂和驱动主轴,所述轮毂上设置有第二法兰和第三法兰,所述驱动主轴上设置有主轴轴承座,所述主轴轴承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驱动主轴的内部设置有变桨驱动连杆,所述变桨驱动连杆的末端位于轮毂的内部焊接有三角叉形架,所述三角叉形架的通过调整连杆与变桨转动轴承相连接,且变桨转动轴承位于第三法兰的连接口处,所述变桨转动轴承通过固定螺栓与连接管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变桨转动轴承包括变桨轴承外圈、变桨轴承内圈、齿轮圈、驱动伺服电机、第一直齿轮、固定架、第一滚动体、第二直齿轮、固定孔、连接轴和第二滚动体,所述变桨转动轴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变桨轴承外圈焊接在第三法兰的开口处,所述变桨轴承外圈的内部设置有变桨轴承内圈,且变桨轴承内圈与变桨轴承外圈之间设置有第一滚动体,所述变桨轴承内圈的内部设置有齿轮圈,所述齿轮圈通过第二滚动体与变桨轴承内圈相连接,所述齿轮圈上设置有第二直齿轮,所述变桨轴承内圈上位于远离齿轮圈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一直齿轮相固定,且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圈通过固定螺栓与连接管相固定,所述变桨轴承内圈与调整连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通过第一法兰与叶片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调整连杆的两端通过转动销分别与三角叉形架相连接和变桨转动轴承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变桨转动轴承,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对齿轮圈进行调整,从而配合调整连杆对叶片进行精确调整,从而获得更佳节距角,可以将风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且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可以对三个变桨系统进行单独改变节距角,避免无法单独调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的轮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的轮毂内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的变桨转动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的变桨转动轴承内部示意图。
图中:1、第一法兰;2、连接管;3、轮毂;4、叶片;5、驱动主轴;6、主轴轴承座;7、第二法兰;8、第三法兰;9、变桨转动轴承;901、变桨轴承外圈;902、变桨轴承内圈;903、齿轮圈;904、伺服电机;905、第一直齿轮;906、固定架;907、第一滚动体;908、第二直齿轮;909、固定孔;910、连接轴;911、第二滚动体;10、变桨驱动连杆;11、三角叉形架;12、调整连杆;13、转动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包括轮毂3和驱动主轴5,轮毂3上设置有第二法兰7和第三法兰8,驱动主轴5上设置有主轴轴承座6,主轴轴承座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法兰7,驱动主轴5的内部设置有变桨驱动连杆10,变桨驱动连杆10的末端位于轮毂3的内部焊接有三角叉形架11,三角叉形架11的通过调整连杆12与变桨转动轴承9相连接,且变桨转动轴承9位于第三法兰8的连接口处,变桨转动轴承9通过固定螺栓与连接管2相固定;
变桨转动轴承9包括变桨轴承外圈901、变桨轴承内圈902、齿轮圈903、驱动伺服电机904、第一直齿轮905、固定架906、第一滚动体907、第二直齿轮908、固定孔909、连接轴910和第二滚动体911,变桨转动轴承9的数量为三个,变桨轴承外圈901焊接在第三法兰8的开口处,变桨轴承外圈901的内部设置有变桨轴承内圈902,且变桨轴承内圈902与变桨轴承外圈901之间设置有第一滚动体907,变桨轴承内圈902的内部设置有齿轮圈903,齿轮圈903通过第二滚动体911与变桨轴承内圈902相连接,齿轮圈903上设置有第二直齿轮908,变桨轴承内圈902上位于远离齿轮圈903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架906,固定架906上设置有伺服电机904,且伺服电机904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910与第一直齿轮905相固定,且第一直齿轮905与第二直齿轮908相啮合,齿轮圈903通过固定螺栓与连接管2相固定,变桨轴承内圈902与调整连杆12相连接;连接管2通过第一法兰1与叶片4相固定;调整连杆12的两端通过转动销13分别与三角叉形架11相连接和变桨转动轴承9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使用时,将该装置安装在风力发电组中,然后将驱动主轴5安装在主轴轴承座6上,将主轴轴承座6安装在第二法兰7上,连接管2通过使第一法兰1和第三法兰8与叶片4和轮毂3进行固定,使用时,通过伸长驱动主轴5内部的变桨驱动连杆10,使得变桨驱动连杆10的长度伸长,此时三角叉形架11向前移动,会通过调整连杆12带动变桨转动轴承9转动,由于变桨转动轴承9的变桨轴承外圈901与轮毂3上的第三法兰8相固定,使得变桨轴承内圈902在调整连杆12运动下绕着变桨轴承外圈901内转动,并通过第一滚动体907和滚动体保持架转动,使得齿轮圈903和连接管2同步转动,可以将变桨调整角度,当需要将叶片4进行更加精确的调整节距角时,可以启动固定架906上的伺服电机904转动,使得连接轴910带动第一直齿轮905与第二直齿轮908相啮合,从而使得齿轮圈903在变桨轴承内圈902内转动,且通过第二滚动体911和滚动体保持架转动,从而对叶片4进行精确调整,且可以单独对叶片4进行调整,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3)和驱动主轴(5),所述轮毂(3)上设置有第二法兰(7)和第三法兰(8),所述驱动主轴(5)上设置有主轴轴承座(6),所述主轴轴承座(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法兰(7),所述驱动主轴(5)的内部设置有变桨驱动连杆(10),所述变桨驱动连杆(10)的末端位于轮毂(3)的内部焊接有三角叉形架(11),所述三角叉形架(11)的通过调整连杆(12)与变桨转动轴承(9)相连接,且变桨转动轴承(9)位于第三法兰(8)的连接口处,所述变桨转动轴承(9)通过固定螺栓与连接管(2)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桨转动轴承(9)包括变桨轴承外圈(901)、变桨轴承内圈(902)、齿轮圈(903)、驱动伺服电机(904)、第一直齿轮(905)、固定架(906)、第一滚动体(907)、第二直齿轮(908)、固定孔(909)、连接轴(910)和第二滚动体(911),所述变桨转动轴承(9)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变桨轴承外圈(901)焊接在第三法兰(8)的开口处,所述变桨轴承外圈(901)的内部设置有变桨轴承内圈(902),且变桨轴承内圈(902)与变桨轴承外圈(901)之间设置有第一滚动体(907),所述变桨轴承内圈(902)的内部设置有齿轮圈(903),所述齿轮圈(903)通过第二滚动体(911)与变桨轴承内圈(902)相连接,所述齿轮圈(903)上设置有第二直齿轮(908),所述变桨轴承内圈(902)上位于远离齿轮圈(903)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架(906),所述固定架(906)上设置有伺服电机(904),且伺服电机(904)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910)与第一直齿轮(905)相固定,且第一直齿轮(905)与第二直齿轮(908)相啮合,所述齿轮圈(903)通过固定螺栓与连接管(2)相固定,所述变桨轴承内圈(902)与调整连杆(1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通过第一法兰(1)与叶片(4)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连杆(12)的两端通过转动销(13)分别与三角叉形架(11)相连接和变桨转动轴承(9)相连接。
CN201921162263.7U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 Active CN210371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2263.7U CN210371020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2263.7U CN210371020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1020U true CN210371020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73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2263.7U Active CN210371020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10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6932A (zh) * 2020-12-30 2021-05-14 西安利和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转子轴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6932A (zh) * 2020-12-30 2021-05-14 西安利和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转子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80992B2 (ja) 多単位回転羽根システム集積化風力タービン
BRPI0608467A2 (pt) roda tensora em um sistema de rotor para turbinas eólicas e hidráulicas
CN210371020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系统
CN111894801A (zh) 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结构
CN207660789U (zh) 新型风力发电机组盘车装置
CN107605660B (zh) 转子叶片变桨布置结构
CN112664389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偏航控制装置
CN204755179U (zh) 一种直齿条式风轮叶片调节机构
CN20655506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变桨驱动机构
CN21735459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速度调节装置
CN215409411U (zh) 风机
CN207333098U (zh) 一种自动调整叶片攻角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114263563A (zh) 一种自动调整迎风角度的风力发电系统
CN206900670U (zh)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的传动机构
CN219638972U (zh) 无轴风力发电装置
JP6836769B2 (ja) 流体機械および発電装置
CN218293742U (zh) 一种限位可调的风力发电机
CN202023693U (zh) 一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的自动变桨装置
CN221003014U (zh) 一种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18624497U (zh) 蜗杆传动式变桨驱动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6381701U (zh) 一种自动转向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11720427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20748453U (zh) 一种蜗轮蜗杆式风轮叶片调节机构
CN219865331U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
CN204755185U (zh) 一种多层次蜗轮蜗杆式风轮叶片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