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8904U - 一种垃圾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8904U
CN210368904U CN201921099822.4U CN201921099822U CN210368904U CN 210368904 U CN210368904 U CN 210368904U CN 201921099822 U CN201921099822 U CN 201921099822U CN 210368904 U CN210368904 U CN 210368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loating body
inner cavity
driv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98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松涛
杨晨楚奕
杨晨雨馨
杨晨雨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0998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8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8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8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浮体、驱动器、收集箱、叶轮和输送机构;壳体的上端面设有进料口以及侧壁设有过滤孔,并且所述过滤孔设有过滤网;浮体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上端,通过浮体使壳体悬浮于水中并且部分浮体位于水面以上以及进料口位于水面以下。壳体的内腔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叶轮,壳体的上端面还设有露出水面的安装平台,驱动器固定所述安装平台上,并且驱动器与所有的叶轮传动连接;安装平台设有出料口,输送机构的下部安装于壳体的内腔中并且输送机构的下部位于所述过滤网处,输送机构的上部安装于所述收集箱的内腔中。本实用新型自动拦截水中垃圾并传输至指定位置,代替了人工手动打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清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的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生活垃圾进入江、河、湖等,其水质日益变差。生活中常见的污染源包括固体垃圾、悬浮物、有机物、微生物、重金属离子等。
目前对于江、河、湖水中的固体垃圾和悬浮物等体积较大的垃圾的处理方法,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打捞人员驾驶船体行驶在水面上,通过网、杆等简单的工具进行垃圾打收集和打捞,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而且只能清除部分垃圾,垃圾清除的效果十分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收集装置,以自动拦截水中垃圾并传输至指定位置,代替了人工手动打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浮体、驱动器、收集箱、叶轮和输送机构;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有进料口以及侧壁设有过滤孔,并且所述过滤孔设有过滤网;所述浮体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上端,通过浮体使壳体悬浮于水中并且部分浮体位于水面以上以及进料口位于水面以下,进而使壳体的内腔与外部水源连通;
所述壳体的内腔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叶轮并且所有叶轮均沿着壳体的长边方向分布,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还设有露出水面的安装平台,所述驱动器固定所述安装平台上,并且驱动器与所有的叶轮传动连接,通过驱动器带动所有叶轮转动进而使水流从进料口进入同时从过滤孔排出,并且水中垃圾收集于过滤网处;
所述安装平台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机构的下部穿过所述出料口安装于壳体的内腔中并且输送机构的下部位于所述过滤网处,输送机构的上部安装于所述收集箱的内腔中,通过输送机构转动进而使过滤网处的垃圾输送至收集箱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设备的壳体悬浮于水中,收集箱固定于地面或者漂浮固定于水面。壳体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固定,驱动器转动,同时所有叶轮随之转动,进而在壳体中形成暗流。进料口附近的水被暗流卷入并从过滤孔排出,而水中垃圾将被拦截在过滤网处。过滤网处的垃圾又将被输送机构输送至收集箱中,本设备适用于江、河、湖、泊水中,沿着水流横向安装多个本设备,进行多阶段拦截固体垃圾和悬浮物,代替了人工手动打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清理效果,又降低了人工处理垃圾的成本。
优选地,所述浮体的横断面为“凹”字型,所述浮体的一边与所述进料口的一个长边重合,浮体的缺口朝向进料口的另外一个长边,进而水和水中的垃圾通过浮体的缺口进入所述进料口中。
浮体具有两个作用,其一:提供壳体悬浮所用的浮力;其二:浮体的一边设有开口,其余三边高出水面而起到了拦截漂浮在水面垃圾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垃圾的清除率。
优选地,每个所述叶轮的转动轴均设有同步轮,所述驱动器与相邻的同步轮之间以及每相邻的两个同步轮之间均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同步带和同步轮的传动具有传动准确,工作时无滑动、传动平稳,具有缓冲、减振等优点,使叶轮和驱动器之间的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
优选地,所述驱动器与相邻的同步轮之间减速传动连接,并且每相邻的两个同步轮之间均减速传动连接,进而使远离驱动器的叶轮的扭矩依次增大。
优选地,所述同步轮均包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并且第一转盘的直径大于第二转盘的直径;其中一个同步轮的第一转盘均通过同步带与相邻的同步轮的第二转盘传动连接。
由于叶轮在水中转动所受到的水阻较大,为了减小驱动器的负荷,本设备的叶轮之间的传动采用速度递减而力矩递增的减速传动,保证垃圾的收集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驱动器的工作负荷。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过滤孔位于壳体的内腔的一端,进而使该端的内腔形成垃圾收集区。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动连接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输送带,所述主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收集箱中,所述从动轮转动安装于壳体的内腔中并位于所述垃圾收集区。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板,所有固定板均与输送带的长边垂直并且所有固定板等间距分布。
主动轮由外部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同步转动,输送带上的固定板将垃圾收集区中的垃圾不断带出水面并输送至收集箱中。输送机构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稳定。
优选地,所有叶轮等间距分布于壳体的内腔中。
优选地,所述驱动器为柴油机、汽油机或者电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中,壳体1、浮体2、驱动器3、收集箱4、叶轮5、进料口6、过滤孔7、过滤网8、垃圾收集区9、同步轮10、同步带11、第一转盘12、第二转盘13小,安装平台14、出料口15、主动轮16、从动轮17、输送带18、固定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A方向表示流水方向,B表示水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壳体1、浮体2、驱动器3、收集箱4、叶轮5和输送机构。其中所述壳体1的形状为长方体,上端面设有进料口6以及侧壁设有过滤孔7,并且所述过滤孔7设有过滤网8。所述过滤孔7位于壳体1的内腔的一端,进而使该端的内腔形成垃圾收集区9。这里的一端是指靠近壳体1短边的一端。
本设备的壳体1悬浮于水中,具体地,所述浮体2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上端,通过浮体2使壳体1悬浮于水中并且部分浮体2位于水面以上以及进料口6位于水面以下,进而使壳体1的内腔与外部水源连通。其中,所述浮体2的横断面为“凹”字型,所述浮体2的一边与所述进料口6的一个长边重合,浮体2的缺口朝向进料口6的另外一个长边,进而水和水中的垃圾通过浮体2的缺口进入所述进料口6中。浮体2具有两个作用,其一:提供壳体1悬浮所用的浮力;其二:浮体2的一边设有开口,其余三边高出水面而起到了拦截漂浮在水面垃圾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垃圾的清除率。
如图2和图3所,为了在壳体1内形成暗流,壳体1的内腔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叶轮5并且所有叶轮5均沿着壳体1的长边方向分布,并且所有叶轮5等间距分布于壳体1的内腔中。驱动器3与所有的叶轮5传动连接,通过驱动器3带动所有叶轮5转动进而使水流从进料口6进入同时从过滤孔7排出,并且水中垃圾收集于过滤网8处。驱动器3与叶轮5的具体连接关系如下:
每个所述叶轮5的转动轴均设有同步轮10,所述驱动器3与相邻的同步轮10之间以及每相邻的两个同步轮10之间均通过同步带11传动连接。同步带11和同步轮10的传动具有传动准确,工作时无滑动、传动平稳,具有缓冲、减振等优点,使叶轮5和驱动器3之间的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所述驱动器3与相邻的同步轮10之间减速传动连接,并且每相邻的两个同步轮10之间均减速传动连接,进而使远离驱动器3的叶轮5的扭矩依次增大。所述同步轮10均包括第一转盘12和第二转盘,并且第一转盘12的直径大于第二转盘的直径;其中一个同步轮10的第一转盘12均通过同步带11与相邻的同步轮10的第二转盘传动连接。由于叶轮5在水中转动所受到的水阻较大,为了减小驱动器3的负荷,本设备的叶轮5之间的传动采用速度递减而力矩递增的减速传动,保证垃圾的收集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驱动器3的工作负荷。
当垃圾随着叶轮5的转动而被带动至垃圾收集区9中,垃圾收集区9的垃圾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至收集箱4中,输送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
壳体1的上端面还设有露出水面的安装平台,所述驱动器3固定所述安装平台上。安装平台设有出料口15,所述输送机构的下部穿过所述出料口15安装于壳体1的内腔中并且输送机构的下部位于所述过滤网8处,输送机构的上部安装于所述收集箱4的内腔中,通过输送机构转动进而使过滤网8处的垃圾输送至收集箱4中。
而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轮16、从动轮17以及传动连接于主动轮16和从动轮17之间的输送带18,所述主动轮16转动安装于所述收集箱4中,所述从动轮17转动安装于壳体1的内腔中并位于所述垃圾收集区9。所述输送带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板19,所有固定板19均与输送带18的长边垂直并且所有固定板19等间距分布。主动轮16由外部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轮16带动从动轮17同步转动,输送带18上的固定板19将垃圾收集区9中的垃圾不断带出水面并输送至收集箱4中。输送机构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稳定。
本设备中的驱动器3为柴油机、汽油机或者电机,根据实际情况而选定。本设备适用于适用于江、河、湖、泊水等,沿着水流横向安装多个本设备,进行多阶段拦截固体垃圾和悬浮物,本设备的数量根据水域的面积或者水中垃圾的数量而定。垃圾自动收集到收集箱4中,定期将收集箱4中的垃圾运输走,保持收集箱4处于未满即可。本设备可以代替人工手动打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清理效果,又降低了人工处理垃圾的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悬浮于水中,收集箱4固定于地面或者漂浮固定于水面。如果收集箱4固定在水面,则需要牵引绳或者固定锚将收集箱4固定,放置本设备被水流冲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浮体、驱动器、收集箱、叶轮和输送机构;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有进料口以及侧壁设有过滤孔,并且所述过滤孔设有过滤网;所述浮体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上端,通过浮体使壳体悬浮于水中并且部分浮体位于水面以上以及进料口位于水面以下,进而使壳体的内腔与外部水源连通;
所述壳体的内腔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叶轮并且所有叶轮均沿着壳体的长边方向分布,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还设有露出水面的安装平台,所述驱动器固定所述安装平台上,并且驱动器与所有的叶轮传动连接,通过驱动器带动所有叶轮转动进而使水流从进料口进入同时从过滤孔排出,并且水中垃圾收集于过滤网处;
所述安装平台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机构的下部穿过所述出料口安装于壳体的内腔中并且输送机构的下部位于所述过滤网处,输送机构的上部安装于所述收集箱的内腔中,通过输送机构转动进而使过滤网处的垃圾输送至收集箱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横断面为“凹”字型,所述浮体的一边与所述进料口的一个长边重合,浮体的缺口朝向进料口的另外一个长边,进而水和水中的垃圾通过浮体的缺口进入所述进料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叶轮的转动轴均设有同步轮,所述驱动器与相邻的同步轮之间以及每相邻的两个同步轮之间均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与相邻的同步轮之间减速传动连接,并且每相邻的两个同步轮之间均减速传动连接,进而使远离驱动器的叶轮的扭矩依次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轮均包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并且第一转盘的直径大于第二转盘的直径;其中一个同步轮的第一转盘均通过同步带与相邻的同步轮的第二转盘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过滤孔位于壳体的内腔的一端,进而使该端的内腔形成垃圾收集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动连接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输送带,所述主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收集箱中,所述从动轮转动安装于壳体的内腔中并位于所述垃圾收集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板,所有固定板均与输送带的长边垂直并且所有固定板等间距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叶轮等间距分布于壳体的内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柴油机、汽油机或者电机。
CN201921099822.4U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垃圾收集装置 Active CN210368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9822.4U CN210368904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垃圾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9822.4U CN210368904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垃圾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8904U true CN210368904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71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9822.4U Active CN210368904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垃圾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8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8672B (zh) 一种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CN210177482U (zh) 一种中小河流垃圾辅助清理装置
CN204703293U (zh) 小型井下管道清理设备
CN208121732U (zh) 一种水面浮油收集装置
CN210368904U (zh) 一种垃圾收集装置
AU2020102348A4 (en) Water cleaning device
CN210473206U (zh) 一种水利工程高效排污装置
CN110450759B (zh) 一种自动洗车机的安装方法
CN218011285U (zh) 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治理系统
CN105084458B (zh) 一种悬浮填料自动清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767783U (zh) 窨井自动采样器
CN212631991U (zh) 一种用于水运工程的引水结构
CN212534258U (zh) 外进内出型鼓网底部在线清淤装置
CN211713918U (zh) 一种水力驱动渠道拦污自动收集装置
CN219434480U (zh) 一种污水预处理检测装置
CN112281775A (zh)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处理装置
CN216041657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降雨排水装置
CN218146227U (zh)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4763905U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体循环设备
CN219751991U (zh) 一种海水淡化预处理浮渣收集装置
CN21139390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悬浮物去除装置
CN214783762U (zh) 一种生态环境用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CN220620408U (zh) Grp预制泵站
CN217839936U (zh)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CN216894929U (zh) 一种wdq不锈钢污水潜水电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