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4767U - 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4767U
CN210364767U CN201921240433.9U CN201921240433U CN210364767U CN 210364767 U CN210364767 U CN 210364767U CN 201921240433 U CN201921240433 U CN 201921240433U CN 210364767 U CN210364767 U CN 210364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opening
edge
buffer
package
buff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04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琼
曲良献
但伟
吴伦盛
张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04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4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4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47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包装箱,该包装箱包括箱体、顶盖及缓冲板,其中,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待包装件的容纳腔,容纳腔在箱体的顶部形成有安装口;顶盖与安装口的边缘转动连接,顶盖覆盖安装口;缓冲板与安装口的边缘转动连接,缓冲板上的一部分朝向容纳腔内弯折以形成缓冲部。本实用新型实施改进了包装箱的结构,在使用包装箱对待包装件进行包装的过程中,缓冲板上的缓冲部能够直接与待包装件抵接,以对待包装件起到缓冲和限位的作用,无需另外再添加海绵或气泡袋等缓冲件,包装过程更加简单,提高了包装箱的包装效率,并降低了包装箱的成本。

Description

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纸箱对待包装件进行包装的过程中,一般会在纸箱的内壁和待包装件之间放置泡沫、气泡袋等缓冲件,以对待包装件进行缓冲,避免待包装件受到挤压或磕碰而出现损坏。
但是,这种在待包装件与纸箱的内壁之间放置缓冲件的方式会使包装过程比较繁琐,延长了待包装件的包装时间。而且,泡沫、气泡袋等缓冲件使用后回收不方便,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箱,旨在对包装箱的结构进行改进,使通过包装箱对待包装件进行包装的过程更加简单,提高了包装箱的包装效率和回收率,降低了包装箱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待包装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形成有安装口;
顶盖,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转动连接,所述顶盖覆盖所述安装口;
缓冲板,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板上的一部分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弯折以形成缓冲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板与所述顶盖分布于所述安装口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板上开设有切割线以在所述缓冲板上形成切割部,所述切割部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弯折以形成所述缓冲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割部位于所述缓冲板的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割线的数量为多条,多条切割线在所述缓冲板的中部相交以形成多个所述切割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箱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连接的顶部摇盖,所述顶部摇盖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缓冲板之间;所述顶部摇盖远离所述安装口边缘的部分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弯折,以形成加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摇盖包括远离所述安装口边缘的侧边,以及多条沿所述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折叠线,多条所述第一折叠线沿靠近所述侧边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加强部由所述顶部摇盖沿多条所述第一折叠线折叠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的边缘包括与所述缓冲板连接的第一段,以及与所述顶部摇盖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段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转动连接有底部摇盖,所述底部摇盖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弯折以形成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摇盖包括弯折部,以及与所述弯折部相交的第二折叠线,所述限位部由所述底部摇盖沿所述第二折叠线折叠形成,所述限位槽由所述弯折部向所述限位部内弯折形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包装箱包括箱体,以及分别与箱体上的安装口边缘转动连接的顶盖和缓冲板,缓冲板上的一部分朝向箱体的容纳腔内弯折以形成缓冲部。在通过包装箱对待包装件进行包装的过程中,缓冲板上的缓冲部能够直接与待包装件抵接,从而对待包装件起到缓冲和限位的作用,无需另外再添加海绵或气泡袋等缓冲件,包装过程更加简单,提高了包装箱的包装效率。而且,由于缓冲部为包装箱的一部分,能够随着包装箱一起被回收,因此,包装箱的回收率较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纸箱板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纸箱板材能够折叠成图1中的包装箱;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C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包装箱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装箱的底盖未盖合。
包装箱10;箱体11;容纳腔111;第一段112;第二段113;后板114;左板115;前板116;右板117;顶盖12;第一插舌121;缓冲板13;缓冲部131;第一切割线132;第三折叠线133;第二插舌134;插槽135;顶部摇盖14;加强部141;第一折叠线142;第三插舌143;插孔144;底部摇盖15;限位部151;限位槽152;第二折叠线153;弯折部154;第四折叠线155;第二切割线156;底盖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实用新型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箱。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包装箱10包括箱体11,以及与箱体11连接的顶盖12,箱体11内具有用于容纳待包装件(图中未示出)的容纳腔111,该容纳腔111在箱体11的顶部形成有安装口;顶盖12与安装口的边缘转动连接,顶盖12用于覆盖安装口。当将待包装件通过箱体11的安装口安装到容纳腔111内后,旋转顶盖12,使顶盖12覆盖安装口,防止待包装件从箱体11内脱出。其中,待包装件可以为行李箱或其它任何物品,此处不作限制。
可选地,顶盖12远离安装口一侧的边缘还转动连接有第一插舌121,该第一插舌121沿顶盖12远离安装口一侧的边缘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旋转顶盖12,使顶盖12覆盖安装口的过程中,可以弯折第一插舌121,并将第一插舌121插入到箱体11的容纳腔111内,以使顶盖12远离安装口的一侧也与箱体11连接,进而更加稳定的覆盖箱体11的安装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包装箱10还可以包括与箱体11转动连接的缓冲板13,该缓冲板13用于对包装箱10内的待包装件进行缓冲。具体地,该缓冲板13与箱体11的安装口的边缘转动连接,且缓冲板13上的一部分朝向容纳腔111内弯折以形成缓冲部131。
当将待包装件放置在箱体11的容纳腔111内后,通过将缓冲板13朝向箱体11内旋转,以使缓冲板13的缓冲部131与待包装件抵接,利用缓冲部131的回弹性对待包装件进行缓冲和限位,防止待包装件在箱体11内产生晃动。之后,再旋转顶盖12,使顶盖12位于缓冲板13的上方并覆盖安装口,防止待包装件从箱体11内脱出。由于无需另外再添加海绵或气泡袋等缓冲件,因此包装过程更加简单,提高了包装箱10的包装效率,且降低了包装箱10的成本。而且,由于缓冲部131为包装箱10的一部分,能够随着包装箱10一起被回收,因此,包装箱10的回收率较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缓冲板13与顶盖12分布于安装口的两侧。由此,能够充分利用安装口远离顶盖12一侧的空间,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包装箱10的强度。
当然,也可以使缓冲板13与顶盖12在安装口的边缘上相邻设置,只需使缓冲板13朝向箱体11内旋转后,能够使缓冲板13上的缓冲部131与待包装件抵接即可,具体可根据包装箱10的结构而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可以在缓冲板13上开设第一切割线132以在缓冲板13上形成切割部,然后将切割部朝向容纳腔111内弯折以形成缓冲部131。第一切割线132是通过切割工具在缓冲板13上切割形成,然后通过第一切割线132在缓冲板13上切割出切割部,因此,缓冲部131的形成非常方便。
其中,第一切割线132在缓冲板13上的位置和形状决定了切割部在缓冲板13上的位置和形状,从而进一步决定了缓冲部131在缓冲板13上的位置和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使切割部位于缓冲板13的中部。也即,在缓冲板13的中部开设第一切割线132。由此,缓冲板13上的缓冲部131位于缓冲板13的中部,当将缓冲板13朝向箱体11内弯折后,缓冲部131更容易与箱体11内的待包装件抵接。而且,通过使缓冲部131形成于缓冲板13的中部,能够使缓冲部131的回弹性更好,从而对待包装件起到更好的缓冲限位作用。
可选地,第一切割线132的数量可以为多条,且多条第一切割线132在缓冲板13的中部相交以形成多个切割部。多个切割部朝向箱体11内弯折后,能够形成多个缓冲部131,从而进一步提高缓冲板13的缓冲效果。而且,多个缓冲部131与待包装件抵接后,对待包装件施加的弹性力分布更加均匀,能够有效防止待包装件在箱体11内产生晃动。
具体地,如图1及图3所示,缓冲板13呈矩形设置,在缓冲板13上形成有四条围合成矩形的第三折叠线133,在缓冲板13上开设有两条交第一切割线132,且两条第一切割线132沿四条第三折叠线133围合形成的矩形的对角线延伸,从而在缓冲板13的中部形成四个三角形的切割部,通过将四个切割部沿各自对应的第三折叠线133朝向箱体11内弯折一定角度,即可形成四个缓冲部131。
当然,第一切割线13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条、三条、四条等等,其中,当第一切割线132的数量为一条时,第一切割线132可以为曲线,以在缓冲板13上形成一个或多个切割部。另外,切割部也可以位于缓冲板13的边缘或其它位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缓冲板13的边缘连接可折叠结构,通过将该可折叠结构朝向箱体11内弯折,以形成缓冲部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可以在缓冲板13远离安装口的边缘连接第二插舌134,当缓冲板13朝向箱体11内弯折,以使缓冲板13上的缓冲部131与待包装件抵接时,缓冲板13的第二插舌134插入到箱体11内,从而将缓冲板13远离安装口的边缘也与箱体11连接,使缓冲部131与待包装件更加稳定的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缓冲板13靠近箱体11的边缘处还开设有插槽135,当顶盖12覆盖箱体11的安装口时,顶盖12上的第一插舌121插入到插槽135内,以使顶盖12远离安装口一侧也与箱体11的连接更加稳定。
如图1所示,包装箱10还可以包括与安装口的边缘连接的顶部摇盖14,该顶部摇盖14位于顶盖12与缓冲板13之间。当将待包装件通过安装口放置到箱体11的容纳腔111内后,先将缓冲板13朝向箱体11内弯折,以使缓冲板13上的缓冲部131与待包装件抵接,并将缓冲板13上的第二插舌134插入到容纳腔111内;然后将顶部摇盖14朝向箱体11内弯折,使顶部摇盖14覆盖在缓冲板13上;最后将顶盖12朝向箱体11内弯折,使顶盖12覆盖在顶部摇盖14上,并使顶盖12的第一插舌121插入到缓冲板13的插槽135内。
其中,顶部摇盖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顶部摇盖14分布在安装口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顶部摇盖14远离安装口边缘的部分朝向容纳腔111内弯折,以形成加强部141。当将顶部摇盖14朝向箱体11内弯折后,顶部摇盖14上的加强部141支撑在缓冲板13上,相当于在缓冲板13上方增设两根横梁,能够提高包装箱10的强度,避免包装箱10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
如图3及图4所示,顶部摇盖14包括远离安装口边缘的侧边,以及多条沿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折叠线142,多条第一折叠线142沿靠近顶部摇盖14的侧边的方向依次分布,加强部141由顶部摇盖14沿多条第一折叠线142折叠形成。顶部摇盖14沿多条第一折叠线142折叠形成的加强部141可以呈柱状结构,不仅使加强部141的形成更加方便,而且加强部141的强度更高,对包装箱10的加强效果更好。
具体地,第一折叠线142的数量为三条,加强部141由顶部摇盖14远离安装口边缘的侧边沿三条第一折叠线142依次进行折叠,以形成矩形柱状的加强部141。
需要说明的是,当顶部摇盖14的数量为两个时,可以使两个顶部摇盖14上形成加强部141,也可以只使其中一个顶部摇盖14上形成加强部141,当然,前者对包装箱10的加强效果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以在顶部摇盖14远离安装口边缘的侧边连接第三插舌143,并在顶部摇盖14对应的位置开设插孔144,当顶部摇盖14沿多条第一折叠线142折叠形成加强部141后,通过将第三插舌143插入到插孔144内,能够避免加强部141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重新展开,而导致加强部141的加强效果消失。
其中,第三插舌14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第三插舌143沿加强部141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
如图2及图4所示,安装口的边缘包括与缓冲板13连接的第一段112,以及与顶部摇盖14连接的第二段1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一段112的高度小于第二段113的高度,以避免加强部141支撑在缓冲板13上,在缓冲板13上形成凸起结构而导致顶盖12无法盖合的问题。
可选地,可以使第一段112的高度与第二段113的高度差值,大于或等于加强部141在包装箱10高度方向上的厚度。
如图6所示,容纳腔111在箱体11的底部形成有开口,该开口的边缘转动连接有底部摇盖1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底部摇盖15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容纳腔111内弯折以形成限位部151,该限位部151用于对放置到容纳腔111内的待包装件进行定位,防止待包装件在箱体11内晃动。
其中,可以在限位部151的表面开设限位槽152,该限位槽152用于容纳待包装件上凸出的结构,并对待包装件上凸出的结构进行保护。
具体例如:当待包装件为行李箱时,在将行李箱放置在容纳腔111内后,可以使行李箱的滚轮容纳在限位槽152内,限位槽152对行李箱的滚轮进行保护,并防止行李箱的滚轮产生晃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底部摇盖15包括弯折部154,以及与弯折部154相交的第二折叠线153,其中,限位部151由底部摇盖15沿第二折叠线153折叠形成,限位槽152由弯折部154向限位部151内弯折形成。
具体地,底部摇盖15上具有三条第二折叠线153,三条第二折叠线153沿远离开口的方向依次分布,且第二折叠线153的延伸方向与开口边缘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位于中间的第二折叠线153与底部摇盖15上的弯折部154相交。弯折部154沿第二折叠线153延伸方向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切割线156,该第二切割线156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折叠线153的延伸方向基本垂直;在弯折部154沿第二切割线156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第四折叠线155。底部摇盖15沿三条第二折叠线153依次折叠形成矩形柱状结构的限位部151,且限位部151内部为中空结构,通过使弯折部154沿第四折叠线151朝向限位部151内的中空结构弯折,即可形成限位槽152。
需要说明的是,底部摇盖15折叠形成的限位部151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具体可根据待包装件底部结构而定。对应地,第二折叠线153的数量、形状及分布位置也相应作出改变,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部摇盖1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底部摇盖15分布在开口的两侧,两个底部摇盖15上均形成有限位部151及限位部151上的限位槽15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开口的边缘还转动连接有底盖16,该底盖16朝向箱体11内弯折,以覆盖开口。其中,底盖1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底盖16分布在开口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提出的包装箱10可以是图1中由包装箱10板材折叠起来的包装箱结构,也可以是图3中包装箱板材结构,其中,包装箱板材包括依次连接的后板114、左板115、前板116和右板117,后板114远离左板115的侧边用于与右板117远离前板116的侧边连接,以使前板116、左板115、后板114和右板117围合形成箱体11。在后板114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连接有顶盖12和底盖16,在前板116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连接有缓冲板13和另一底盖16,在左板115和右板117的上边缘均连接有顶部摇盖14,在左板115和右板117的上边缘均连接有底部摇盖15。
其中,顶盖12、缓冲板13、顶部摇盖14、底部摇盖15以及底盖16的结构在上文中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装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待包装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形成有安装口;
顶盖,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转动连接,所述顶盖覆盖所述安装口;
缓冲板,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板上的一部分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弯折以形成缓冲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与所述顶盖分布于所述安装口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上开设有切割线以在所述缓冲板上形成切割部,所述切割部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弯折以形成所述缓冲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位于所述缓冲板的中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线的数量为多条,多条切割线在所述缓冲板的中部相交以形成多个所述切割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连接的顶部摇盖,所述顶部摇盖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缓冲板之间;所述顶部摇盖远离所述安装口边缘的部分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弯折,以形成加强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摇盖包括远离所述安装口边缘的侧边,以及多条沿所述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折叠线,多条所述第一折叠线沿靠近所述侧边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加强部由所述顶部摇盖沿多条所述第一折叠线折叠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包括与所述缓冲板连接的第一段,以及与所述顶部摇盖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段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转动连接有底部摇盖,所述底部摇盖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弯折以形成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摇盖包括弯折部,以及与所述弯折部相交的第二折叠线,所述限位部由所述底部摇盖沿所述第二折叠线折叠形成,所述限位槽由所述弯折部向所述限位部内弯折形成。
CN201921240433.9U 2019-07-30 2019-07-30 包装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64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0433.9U CN210364767U (zh) 2019-07-30 2019-07-30 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0433.9U CN210364767U (zh) 2019-07-30 2019-07-30 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4767U true CN210364767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48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043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64767U (zh) 2019-07-30 2019-07-30 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4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7969B (zh) 一种包装盒
CN102602598A (zh) 便于展示的电子产品包装盒
TW201210910A (en) Cushion and package
CN210364767U (zh) 包装箱
KR200429253Y1 (ko) 포장상자
KR20110010315U (ko) 에어백 포장
CN211033679U (zh) 缓冲组件及包装盒
CN210654232U (zh) 一种快速分装包装盒
CN212667927U (zh) 一种显示器全纸包装装置
CN210883215U (zh) 门套包装结构
CN219707633U (zh) 一种带结构骨架的皮盒结构
CN216375645U (zh) 包装结构及货运箱
CN212951834U (zh) 内衬支架
CN213414488U (zh) 产品包装盒
CN211766966U (zh) 一种酒杯用包装盒
CN218344244U (zh) 一种动感单车用包装结构
CN205010735U (zh) 包装展示盒
CN210942836U (zh) 果品包装承载结构及果品装载展示箱
CN217674177U (zh) 缓冲支撑一体式纸质包装盒
CN210708348U (zh) 一种上下盖盒
CN114590484A (zh) 包装缓冲结构和包装结构
CN209241551U (zh) 用于玻璃瓶的限位包装盒
CN214029803U (zh) 终端包装盒
JP3240518U (ja) 容器
CN212172870U (zh) 一种缓冲包装结构及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