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6532U -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6532U
CN210346532U CN201921514704.5U CN201921514704U CN210346532U CN 210346532 U CN210346532 U CN 210346532U CN 201921514704 U CN201921514704 U CN 201921514704U CN 210346532 U CN210346532 U CN 210346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urface
pipe
communicating pipe
detection
oil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47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政
徐本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nrong Polym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enrong Polym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enrong Polym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enrong Polym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47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6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6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6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进回油管放置在检测底座上,所述进回油管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第四连通管、第五连通管、第六连通管、第七连通管和第八连通管。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具通过检测模具对发动机进回油管进行检测,检测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取代了传统的卷尺或者目视的检测方式,减少测量误差;提高进回油管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减少客户抱怨,同时提高了发动机厂的装配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模具,具体是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主机厂生产的发动机很多发动机附件都是附件厂家提供的,再经过发动机主机厂进行组装后再销售或者提供给整车厂安装在整车上,如发动机进回油管就是有发动机附件厂生产的。目前,进回油管厂为了检测进回油管厂提供的进回油管的进油孔和出油孔之间的距离是否合格,检测工具就是卷尺或者目视,通过这种检测得出的结果不仅误差比较大,产品被送至发动机厂进行组装时,出现尺寸不良,导致客户抱怨,使得发动机厂的装配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发动机主机厂的生产效率,影响后续订单的签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通过检测模具对发动机进回油管进行检测,检测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取代了传统的卷尺或者目视的检测方式,减少测量误差,提高进回油管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减少客户抱怨,同时提高了发动机厂的装配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进回油管放置在检测底座上,所述进回油管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第四连通管、第五连通管、第六连通管、第七连通管和第八连通管。
所述检测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一安装面,第一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参考柱体,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第一支撑连接块,第一支撑连接块上设有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参考柱体。
所述检测底座上设有第二支撑连接块,第二支撑连接块上设有第三接触面,第三接触面上设有第三参考柱体和第四参考柱体。
所述第三参考柱体包括柱形本体,柱形本体上设有第二安装面,柱形本体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安装面,第三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平行分布,第三安装面上设有贯穿孔。
所述检测底座上设有第三支撑连接块,第三支撑连接块上设有第四接触面,第四接触面上设有第五参考柱体。
所述检测底座上设有第四支撑连接块,第四支撑连接块上设有第五接触面和第六接触面,第五接触面和第六接触面上均设有第六参考柱体,第六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结构相同。
所述检测底座上设有第五支撑连接块和第六支撑连接块,第五支撑连接块和第六支撑连接块上分别设有第七接触面和第八接触面,第七接触面和第八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第七参考柱体和第八参考柱体。
所述检测底座上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九接触面,第九接触面上设有第九参考柱体,第九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结构相同,进回油管通过第二连接端贴合在第九接触面上,通过第九参考柱体对第二连接端进行参考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进回油管通过第一连通管贴合在第一接触面上,通过第一连接端贴合在第二接触面上,通过第一参考柱体对第一连通管进行参照检测,通过第二参考柱体对第一连接端进行参照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参考柱体通过螺杆穿过贯穿孔安装在第二支撑连接块上,第四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进回油管通过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贴合在第三接触面上,通过第三参考柱体和第四参考柱体分别对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进行参照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结构相同,进回油管通过第四连通管贴合在第四接触面上,通过第五参考柱体对第四连通管进行参考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进回油管封闭而通过第五连通管和第六连通管贴合在第五接触面和第六接触面上,通过两个第六参考柱体分别对第五连通管和第六连通管进行参考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七参考柱体和第八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结构相同,进回油管分别通过第七连通管和第八连通管贴合在第七接触面和第八接触面上,通过第七参考柱体对第七连通管进行参考检测,通过第八参考柱体对第八连通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九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结构相同,进回油管通过第二连接端贴合在第九接触面上,通过第九参考柱体对第二连接端进行参考检测进行参考检测。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具检测
通过肉眼对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第三接触面、第四接触面、第五接触面、第六接触面、第七接触面、第八接触面和第九接触面进行检测,有无杂物,确保接触面的光洁与进回油管充分的贴合。
S2:放置进回油管
将进回油管放置在检测模具上,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贴合在第二接触面和第九接触面上。
S3:观测
观测第一连通管贴合在第一接触面上,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贴合在第三接触面上,第四连通管贴合在第四接触面上,第五连通管贴合在第五接触面上,第六连通管贴合在第六接触面上,第七连通管贴合在第七接触面上,第八连通管贴合在第八接触面上。
观测第一连接端与第二参考柱体平行,第一连通管与第一参考柱体平行,第二连通管与第三参考柱体平行,第三连通管与第四参考柱体平行,第四连通管与第五参考柱体平行,第五连通管和第六连通管分别与两个第六参考柱体平行,第七连通管与第七参考柱体平行,第八连通管与第八参考柱体平行,第二连接端与第九参考柱体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具通过检测模具对发动机进回油管进行检测,检测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取代了传统的卷尺或者目视的检测方式,减少测量误差;
2、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具提高进回油管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减少客户抱怨,同时提高了发动机厂的装配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回油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具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具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参考柱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具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具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具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进回油管1放置在检测底座2上,如图1、图2所示,进回油管1包括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连通管10、第二连通管19、第三连通管18、第四连通管17、第五连通管16、第六连通管15、第七连通管14和第八连通管13。
检测底座2上设有第一支撑杆3,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杆3包括第一接触面31和第一安装面32,第一接触面31上设有第一参考柱体33,第一安装面32上设有第一支撑连接块34,第一支撑连接块34上设有第二接触面35,第二接触面35上设有第二参考柱体36。
进回油管1通过第一连通管10贴合在第一接触面31上,通过第一连接端11贴合在第二接触面35上,通过第一参考柱体33对第一连通管10进行参照检测,通过第二参考柱体36对第一连接端11进行参照检测。
检测底座2上设有第二支撑连接块4,如图4所示,第二支撑连接块4上设有第三接触面41,第三接触面41上设有第三参考柱体100和第四参考柱体。
第三参考柱体100包括柱形本体101,如图5所示,柱形本体101上设有第二安装面103,柱形本体10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安装面102,第三安装面102与第二安装面103平行分布,第三安装面102上设有贯穿孔104,第三参考柱体100通过螺杆穿过贯穿孔104安装在第二支撑连接块4上,第四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100结构相同。
进回油管1通过第二连通管19和第三连通管18贴合在第三接触面41上,通过第三参考柱体100和第四参考柱体分别对第二连通管19和第三连通管18进行参照检测。
检测底座2上设有第三支撑连接块5,如图6所示,第三支撑连接块5上设有第四接触面51,第四接触面51上设有第五参考柱体,第五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100结构相同,进回油管1通过第四连通管17贴合在第四接触面51上,通过第五参考柱体对第四连通管17进行参考检测。
检测底座2上设有第四支撑连接块6,如图6所示,第四支撑连接块6上设有第五接触面61和第六接触面62,第五接触面61和第六接触面62上均设有第六参考柱体,第六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100结构相同。
进回油管1封闭而通过第五连通管16和第六连通管15贴合在第五接触面61和第六接触面62上,通过两个第六参考柱体分别对第五连通管16和第六连通管15进行参考检测。
检测底座2上设有第五支撑连接块7和第六支撑连接块8,如图7所示,第五支撑连接块7和第六支撑连接块8上分别设有第七接触面71和第八接触面81,第七接触面71和第八接触面81上分别设有第七参考柱体和第八参考柱体,第七参考柱体和第八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100结构相同,进回油管1分别通过第七连通管14和第八连通管13贴合在第七接触面71和第八接触面81上,通过第七参考柱体对第七连通管14进行参考检测,通过第八参考柱体对第八连通管13进行参考检测。
检测底座2上设有第二支撑杆9,如图8所示,第二支撑杆9上设有第九接触面91,第九接触面91上设有第九参考柱体,第九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100结构相同,进回油管1通过第二连接端12贴合在第九接触面91上,通过第九参考柱体对第二连接端12进行参考检测。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具检测
通过肉眼对第一接触面31、第二接触面35、第三接触面41、第四接触面51、第五接触面61、第六接触面62、第七接触面71、第八接触面81和第九接触面91进行检测,有无杂物,确保接触面的光洁与进回油管1充分的贴合。
S2:放置进回油管1
将进回油管1放置在检测模具上,将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分别贴合在第二接触面35和第九接触面91上。
S3:观测
观测第一连通管10贴合在第一接触面31上,第二连通管19和第三连通管18贴合在第三接触面41上,第四连通管17贴合在第四接触面51上,第五连通管16贴合在第五接触面61上,第六连通管15贴合在第六接触面62上,第七连通管14贴合在第七接触面71上,第八连通管13贴合在第八接触面81上。
观测第一连接端11与第二参考柱体36平行,第一连通管10与第一参考柱体33平行,第二连通管19与第三参考柱体100平行,第三连通管18与第四参考柱体平行,第四连通管17与第五参考柱体平行,第五连通管16和第六连通管15分别与两个第六参考柱体平行,第七连通管14与第七参考柱体平行,第八连通管13与第八参考柱体平行,第二连接端12与第九参考柱体平行。
满足上述条件为合格,不满足则不合格。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进回油管(1)放置在检测底座(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回油管(1)包括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连通管(10)、第二连通管(19)、第三连通管(18)、第四连通管(17)、第五连通管(16)、第六连通管(15)、第七连通管(14)和第八连通管(13);
所述检测底座(2)上设有第一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3)包括第一接触面(31)和第一安装面(32),第一接触面(31)上设有第一参考柱体(33),第一安装面(32)上设有第一支撑连接块(34),第一支撑连接块(34)上设有第二接触面(35),第二接触面(35)上设有第二参考柱体(36);
所述检测底座(2)上设有第二支撑连接块(4),第二支撑连接块(4)上设有第三接触面(41),第三接触面(41)上设有第三参考柱体(100)和第四参考柱体;
所述第三参考柱体(100)包括柱形本体(101),柱形本体(101)上设有第二安装面(103),柱形本体(10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安装面(102),第三安装面(102)与第二安装面(103)平行分布,第三安装面(102)上设有贯穿孔(104);
所述检测底座(2)上设有第三支撑连接块(5),第三支撑连接块(5)上设有第四接触面(51),第四接触面(51)上设有第五参考柱体;
所述检测底座(2)上设有第四支撑连接块(6),第四支撑连接块(6)上设有第五接触面(61)和第六接触面(62),第五接触面(61)和第六接触面(62)上均设有第六参考柱体,第六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100)结构相同;
所述检测底座(2)上设有第五支撑连接块(7)和第六支撑连接块(8),第五支撑连接块(7)和第六支撑连接块(8)上分别设有第七接触面(71)和第八接触面(81),第七接触面(71)和第八接触面(81)上分别设有第七参考柱体和第八参考柱体;
所述检测底座(2)上设有第二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9)上设有第九接触面(91),第九接触面(91)上设有第九参考柱体,第九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100)结构相同,进回油管(1)通过第二连接端(12)贴合在第九接触面(91)上,通过第九参考柱体对第二连接端(12)进行参考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回油管(1)通过第一连通管(10)贴合在第一接触面(31)上,通过第一连接端(11)贴合在第二接触面(35)上,通过第一参考柱体(33)对第一连通管(10)进行参照检测,通过第二参考柱体(36)对第一连接端(11)进行参照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参考柱体(100)通过螺杆穿过贯穿孔(104)安装在第二支撑连接块(4)上,第四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100)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回油管(1)通过第二连通管(19)和第三连通管(18)贴合在第三接触面(41)上,通过第三参考柱体(100)和第四参考柱体分别对第二连通管(19)和第三连通管(18)进行参照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100)结构相同,进回油管(1)通过第四连通管(17)贴合在第四接触面(51)上,通过第五参考柱体对第四连通管(17)进行参考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回油管(1)封闭而通过第五连通管(16)和第六连通管(15)贴合在第五接触面(61)和第六接触面(62)上,通过两个第六参考柱体分别对第五连通管(16)和第六连通管(15)进行参考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参考柱体和第八参考柱体与第三参考柱体(100)结构相同,进回油管(1)分别通过第七连通管(14)和第八连通管(13)贴合在第七接触面(71)和第八接触面(81)上,通过第七参考柱体对第七连通管(14)进行参考检测,通过第八参考柱体对第八连通管(13)。
CN201921514704.5U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 Active CN210346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4704.5U CN210346532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4704.5U CN210346532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6532U true CN210346532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7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4704.5U Active CN210346532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65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5148A (zh) * 2019-09-11 2019-11-15 安徽恒荣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5148A (zh) * 2019-09-11 2019-11-15 安徽恒荣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3354B (zh) 一种往复压缩机非侵入式气缸内气压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10346532U (zh)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
CN201206966Y (zh) 一种异形孔通用量规
CN211528053U (zh) 一种gil设备三支柱绝缘子单柱腿抗弯性能测试系统
CN215065886U (zh) 一种管材弯曲疲劳性能检测工装
CN213632991U (zh) 一种气垫悬浮装置的测试装置
CN202141761U (zh) 生产工具静电防护快速检测仪
CN202361962U (zh) 转子全跳动测量仪
CN214251371U (zh) 一种组合型压力传感器测试工装
CN210375193U (zh) 一种换能器多功能测量装置
CN110617918B (zh) 压力校准机构及压力校准方法
CN209355817U (zh) 一种汽车亮条检具
CN103487335B (zh) 油套管特殊扣过扭大应变的测试方法
CN201974155U (zh) 电阻式混凝土磨蚀传感器
CN20247095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挂支架综合检测工具
CN2773634Y (zh) 一种漏水检测线缆
CN217032343U (zh) 一种转接工装
CN218822025U (zh) 一种定位销非标倒角高精度检测装置
CN206192317U (zh) 一种基于过盈量等效替代原理的分块定子外径计算装置
CN218238786U (zh) 一种便于测量多截面直径的测量装置
CN110455148A (zh)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管的检测模具及其检测方法
CN214151096U (zh) 一种dps管路总成安装垫块漏装检测装置
CN216049586U (zh) 柴油发动机排气管锥面厚度专用检具
CN210441773U (zh) 一种液压制动管简易检具
CN202994079U (zh) 一种应变片连线对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