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3220U - 一种液动冲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动冲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3220U
CN210343220U CN201921410727.1U CN201921410727U CN210343220U CN 210343220 U CN210343220 U CN 210343220U CN 201921410727 U CN201921410727 U CN 201921410727U CN 210343220 U CN210343220 U CN 210343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ontrol valve
flow distribution
cavity
cor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07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红东
王茂森
高科
郑治川
计胜利
彭枧明
博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4107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3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3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322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动冲击器,属于孔底动力机领域,由压力冲洗液介质驱动工作,其包括上接头、配流芯管、外管、配流座、缸套、活塞、卡簧、保持套、第一半圆卡、限位套、控制阀、堵塞、冲锤、第二半圆卡、花键套及钻头。该冲击器结构简单,容积损失和压力损失小,能量利用率高,具有广谱的工作特性,结构上能满足大冲击功输出的要求,既能在较小流量的工作条件下实施以回转为主的冲击回转钻进,也能在较大流量的工作条件下实施以冲击为主的冲击回转钻进,进而成倍的提高钻进进尺速度,将有利于降低石油、水井钻凿及矿山、地质勘探等领域的施工成本,特别是有助于加速新能源干热岩的开发和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液动冲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凿岩石的钻井/孔机具,属于孔底动力机领域,可应用于地质勘探、水文水井钻凿、石油钻井及地热井等岩土钻凿,特别的是可以应用于深部干热岩的快速钻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地质勘探、水文水井钻凿、石油钻井及地热井等岩土钻凿,深部干热岩的快速钻凿的各种钻进中,采用液动冲击器可实现液动冲击回转钻进,能提高钻进硬岩的进尺速度,是解决钻进硬岩的一种有效钻进方法。但是这种液动冲击回转钻进都是以回转钻进为主,冲击为辅的冲击回转钻进,比如金刚石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进,是以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为主,辅以冲击的冲击回转钻进,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石油系统在石油钻井的钻进中开始尝试使用液动冲击器作为提速工具,采用的是以牙轮钻头回转钻进为主,辅以冲击的冲击回转钻进。在如上所述的冲击回转钻进中,在原有的回转钻进方法上耦合了液动冲击器工作时产生的冲击,从而提高了钻进进尺的速度。但这种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提高进尺的速度有限,液动冲击器输出的单次冲击功小,远小于同尺寸规格的气动冲击器的单次冲击功,无法进行体积破碎。也正是因为液动冲击器输出的单次冲击功小,至今为止仍未实现与气动冲击器一样的以冲击为主回转为辅的冲击回转钻进。瑞典有一种叫做“瓦萨拉”的液动冲击器,工作压力高,冲击频率高,单次冲击功大,能进行体积破碎,能实现以冲击为主的冲击回转钻进,钻进进尺的速度与以往的液动冲击回转钻进相比成倍的提高。这项技术目前主要以技术服务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但这种液动冲击器结构复杂,控制和切换通道多,对驱动冲洗液要求高,需配套固控设备净化冲洗液,使用成本高。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冲程差动式高能液动潜孔锤(详见CN201410756548)和阀式高能液动潜孔锤所述的高能冲击器(详见CN201420513172),结构复杂,控制和切换通道多,输出活塞杆纤细,结构上难以满足大冲击功的要求,作为高能冲击器实用性相对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常规液动冲击器冲洗液流量、压力只能在某较小范围内才能有效工作的工作特性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动冲击器,具有广谱的工作特性,结构简单,容积损失小、压力损失小,能量利用率高,结构上能够满足大冲击功输出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配流芯管、外管、配流座、缸套、活塞、卡簧、保持套、第一半圆卡、限位套、控制阀、堵塞、冲锤、第二半圆卡、花键套及钻头,所述上接头通过螺纹与外管上端连接;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缸套;所述缸套与外管间留有环状空隙,缸套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与环状空隙连通的呼吸孔,缸套上端设置有一配流座;所述配流座的上端面与上接头的下端面接触,配流座的上部由上接头压靠在缸套的上端面上,配流座的下部为圆筒状结构,配流座的下部置于活塞的内孔中,在配流座上部设置有呼吸孔,该呼吸孔与缸套上的呼吸孔连通,配流座的内孔设置有配流芯管,在配流座的内孔与配流芯管间留有环状间隙,该环状间隙与配流座的呼吸孔连通;所述配流芯管的中心设置有中心通道,配流芯管的中心通道与上接头的中心通道连通,配流芯管的下部设置有堵塞,堵塞上开设有分流孔,配流芯管侧壁设置有长圆形进水口,且长圆形进水口位于堵塞上方;所述控制阀置于配流芯管的外侧,相互之间滑动配合,控制阀的外侧与活塞的内孔配合,控制阀与活塞间配合构成了控制阀上腔和控制阀下腔,活塞的外侧与缸套内孔配合,活塞与缸套间配合构成了活塞上腔和活塞下腔,控制阀下腔与活塞上腔始终连通,控制阀上腔与活塞下腔始终连通,控制阀下腔冲洗液作用的有效作用面积大于控制阀上腔冲洗液作用的有效作用面积,活塞上腔冲洗液作用的有效作用面积大于活塞下腔冲洗液作用的有效作用面积,活塞的下端锥面与冲锤的上端锥面配合;所述花键套与外管下端螺纹连接,花键套下方设置钻头;所述钻头通过设置在其上部的花键轴与花键套配合连接,在花键轴上设置一环槽,并在环槽内设置有第二半圆卡;所述限位套通过第一半圆卡固定于活塞内孔;所述保持套置于第一半圆卡之上并将其罩住,保持套由卡簧固定;
其中控制阀为筒状结构,在控制阀的控制阀体上分别开设有控制阀上过流孔和控制阀下过流孔,对应控制阀上过流孔位置在控制阀体内侧开设有控制阀上环槽,对应控制阀下过流孔位置在控制阀体内侧开设有控制阀下环槽;
其中活塞为筒状结构,在活塞上开设的活塞上过流孔通过活塞外侧壁沿其轴向开设的第二纵向沟槽与活塞下腔连通,在活塞上开设的活塞下过流孔通过活塞外侧壁沿其轴向开设的第一纵向沟槽与活塞上腔连通,活塞内侧设置有内台阶,同时活塞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置卡簧的卡槽和用于容置第一半圆卡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缸套通过外管内孔的台阶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二纵向沟槽与第一纵向沟槽间交错布置,互不相通。
所述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及第三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设置在上接头和配流芯管之间,第二密封圈设置在配流座和缸套之间,第三密封圈设置在配流芯管和堵塞之间。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容积效率高,无弹簧等易损件。进入冲击器的冲洗液全部用于驱动工作活塞和控制阀的运动,解决了传统正作用和反作用冲击器的流量流失的问题,具有容积损失小,工作频率高的工作特点。
2、压力损失小。流道通畅,无射流孔、射吸孔和节流孔,在大流量的冲洗液的工作条件下,出现冲蚀的几率大大降低,克服了射流冲击器,射吸冲击器启动压力高,压力损失大的缺陷,能量利用率高,工作可靠性好。
3、活塞等受力零件在结构上能满足大冲击功的输出要求,活塞回程对结构不存在机械撞击,解决了传统各类冲击器对结构撞击的问题。
4、能在大流量、高压力的冲洗液的工作条件下,输出具有大的单次冲击功和高的冲击频率,进行体积破碎,实现以冲击为主的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有助于成倍提高钻进进尺速度。
5、在小流量冲洗液的工作条件下,具有合适的单次冲击功和冲击频率,适合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
6、广谱的工作特性,随着输入冲击器冲洗液流量的增大,冲击器的工作压力随之提高,单次冲击功和冲击频率也相应提高,工作范围大。克服传统冲击器冲洗液流量,压力只能在某较小范围内才能有效工作的工作特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动冲击器的结构总成。
图2为图1中液动冲击器的上半部分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液动冲击器的下半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动冲击器冲程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动冲击器开始回程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沿A-A线剖视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上接头、2-第一密封圈、3-配流芯管、4-外管、5-第二密封圈、6-配流座、7-缸套、8-活塞、9-卡簧、10-保持套、11-第一半圆卡、12-定位套、13-控制阀、14-堵塞、15-第三密封圈、16-冲锤、17-第二半圆卡、18-花键套、19-钻头、81-第一纵向沟槽、82-活塞下过流孔、83-下端锥面、84-活塞上过流孔、85-第二纵向沟槽、86-内台阶,131-控制阀上端面、132-控制阀上过流孔、133-控制阀上环槽、134-控制阀下过流孔、135-控制阀下环槽、136-控制阀下端面、a-活塞上腔、b-控制阀上腔、c-控制阀下腔、d-活塞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
如图1、图2、图3、图6、图7及图8所示,一种液动冲击器,包括上接头1、配流芯管3、外管4、配流座6、缸套7、活塞8、卡簧9、保持套10、第一半圆卡11、限位套12、控制阀13、堵塞14、冲锤16、第二半圆卡17、花键套18及钻头19,所述上接头1通过螺纹与外管4上端连接;所述外管4的内部设置有缸套7;所述缸套7通过外管4内孔的台阶固定,缸套7与外管4间留有环状空隙,缸套7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与环状空隙连通的呼吸孔,缸套7上端设置有一配流座6;所述配流座6的上端面与上接头1的下端面接触,配流座6的上部由上接头1压靠在缸套7的上端面上,配流座6的下部为圆筒状结构,配流座6的下部置于活塞8的内孔中,在配流座6的上部设置有呼吸孔,该呼吸孔与缸套7上的呼吸孔连通;配流座6的内孔设置有配流芯管3,在配流芯管3与配流座6的内孔间留有环状间隙,该环状间隙与配流座6的呼吸孔连通,配流芯管3的中心设置有中心通道,配流芯管3的中心通道与上接头1的中心通道连通,配流芯管3的下部设置有堵塞14,堵塞14可根据冲击器的使用工况,可开设不同直径的分流孔,配流芯管3侧壁设置有长圆形进水口,且长圆形进水口位于堵塞14上方;所述控制阀13置于配流芯管3的外侧,相互之间滑动配合,控制阀13的外侧与活塞8的内孔配合,控制阀13与活塞8间配合构成了控制阀上腔b和控制阀下腔c,活塞8的外侧与缸套7内孔配合,活塞8与缸套7间配合构成了活塞上腔a和活塞下腔d,控制阀13和活塞8上均设置有过流孔,使得控制阀下腔c与活塞上腔a始终连通,控制阀上腔b与活塞下腔d始终连通,控制阀下腔c冲洗液作用的有效作用面积大于控制阀上腔b冲洗液作用的有效作用面积,活塞上腔a冲洗液作用的有效作用面积大于活塞下腔d冲洗液作用的有效作用面积;活塞8的下端锥面83与冲锤16的上端锥面配合形成一体式结构,一同运行;所述花键套18与外管4下端螺纹连接,花键套18下方设置钻头19;所述钻头19通过设置在其上部的花键轴与花键套18配合连接,在花键轴上设置一环槽,并在环槽内设置有第二半圆卡17。
所述限位套12通过第一半圆卡11固定于活塞8内孔。
所述保持套10置于第一半圆卡11之上并将其罩住,保持套10由卡簧9固定。
所述控制阀13为筒状结构,在控制阀13的控制阀体上分别开设有控制阀上过流孔132和控制阀下过流孔134,对应控制阀上过流孔132位置在控制阀体内侧开设有控制阀上环槽133,对应控制阀下过流孔134位置在控制阀体内侧开设有控制阀下环槽135。
所述活塞8为筒状结构,在活塞8上开设的活塞上过流孔84通过活塞8外侧壁沿其轴向开设的第二纵向沟槽85与活塞下腔d连通,在活塞8上开设的活塞下过流孔82通过活塞8外侧壁沿其轴向开设的第一纵向沟槽81与活塞上腔a连通,第二纵向沟槽85与第一纵向沟槽81间交错布置,互不相通;活塞8内侧设置有内台阶86,同时活塞8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置卡簧9的卡槽和用于容置第一半圆卡11的卡槽。
上述液动冲击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5及第三密封圈15,第一密封圈2设置在上接头1和配流芯管3之间,第二密封圈5设置在配流座6和缸套7之间,第三密封圈15设置在配流芯管3和堵塞14之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阀控的方式,通过控制阀13的配流使冲洗液不断切换的依次进入活塞8的上下两个工作腔,驱动活塞8完成冲程和回程,进而完成活塞8往复不断的冲击运动。控制阀13置于配流芯管3的外侧,相互之间滑动配合,配流芯管3的中心通道与上接头1中心通道连通,是高压冲洗液通道,配流芯管3的中心通道下部设置有堵塞14,在堵塞14的上方处,在配流芯管3的侧壁上设置有长圆形进水口,堵塞14的下方为活塞8低压中心通道,控制阀13的外侧与活塞8内孔配合,活塞8外侧与缸套7内孔配合,这样控制阀13与活塞8间构成了控制阀上腔b和控制阀下腔c,活塞8与缸套7间构成了活塞上腔a和活塞下腔d,并在控制阀13的控制阀体上分别开设有控制阀上过流孔132和控制阀下过流孔134,活塞8上开设有活塞上过流孔84和活塞下过流孔82,控制阀下腔c与活塞上腔a,控制阀上腔b和活塞下腔d始终连通,当控制阀13处于下止点的位置时,控制阀上腔b通过控制阀上环槽133、控制阀上过流孔132与配流芯管3的长圆形进水口连通,控制阀上腔b处于相对高压状态,同时控制阀下腔c通过控制阀下环槽135、控制阀下过流孔134与活塞8低压中心通道连通,控制阀下腔c处于低压状态,控制阀13在其上下腔压力差的作用下,使控制阀下端面136始终坐落在活塞8的内台阶86台阶面上,活塞上腔a如前所述与控制阀下腔c连通,活塞下腔d如前所述与控制阀上腔b连通,分别为低压和高压状态,驱动高压冲洗液进入到活塞下腔d,这样活塞8带动控制阀13一起向上运动,当运动到适当位置时,配流芯管3上的长圆形进水口通过控制阀上过流孔132、控制阀上环槽133、控制阀下过流孔134和控制阀下环槽135开始同时与控制阀上腔b和控制阀下腔c连通,这时控制阀下环槽135的下台阶面越过配流芯管3的下端面,切断了控制阀下腔c与活塞8低压中心通道连接,控制阀上腔b和控制阀下腔c均处于高压状态,由于控制阀下腔c有效作用面积设置大于控制阀上腔b的有效作用面积,控制阀13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相对于活塞8向上运动直至其控制阀13的外侧一台阶面坐落在活塞8上限位套12的端面上,这时活塞上腔a和活塞下腔d通过与控制阀13的过流孔连接,均处于高压状态,由于活塞上腔a的有效作用面积大于活塞下腔d的有效作用面积,活塞8在活塞上腔a和活塞下腔d压力差的作用下,减速,直至停止向上运动,并带动控制阀13共同开始向下运动,当活塞8带动控制阀13运动向下冲击时,在冲锤16撞击钻头19之前,控制阀下环槽135的上台阶面向下错开与配流芯管3长圆形进水孔的连通,同时控制阀下环槽135的下台阶面向下越过配流芯管3的下端面,控制阀下腔c通过控制阀下环槽135与活塞8低压中心通道连通,控制阀上腔b依然继续与配流芯管3的长圆形进水口连通,这时活塞上腔a为低压状态,活塞下腔d依然保留高压状态,但由于活塞8的惯性运动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冲锤16撞击在钻头19上,输出一次冲击能,活塞下腔d的高压冲洗液通过活塞上过流孔84流出进入到控制阀上腔b,由于控制阀下腔c处于低压状态,控制阀13在上下腔的压力差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直至控制阀下端面136坐落在活塞8的内台阶86台阶面上,这时活塞8开始重新向上运动,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实现了冲击器的不断的冲击。
下面结合图1、图4及图5对液动冲击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组成液动冲击器的零部件中,控制阀13、活塞8与冲锤16是可运动的零件,其中活塞8和冲锤16结合为一体,一起运动,控制阀13、活塞8和配流芯管3共同组成了一配流机构,在动力冲洗液介质的驱动下,能使活塞8往复不断的运动,并通过冲锤16冲击到钻头19上实施冲击破碎岩石。
控制阀13与配流芯管3的长圆形进水口存在的配流关系,相互之间位置不同决定了控制阀上腔b进水还是控制阀上腔b、控制阀下腔c同时进水,控制阀13与配流芯管3的下端面位置关系,决定了控制阀下腔c是否排水,当控制阀下环槽135的下台阶面低于配流芯管3的下端面时,控制阀下腔c与活塞8低压中心通道连通进行排水。在动力冲洗液介质驱动下,当活塞8运动时,带动设置在活塞8内孔中的控制阀13共同运动,由于配流芯管3是固定不动的,这样当控制阀13随活塞8运动时,控制阀13与配流芯管3的相对位置变化,便实现了进水和排水的配流切换,进而完成活塞8冲程运动和回程运动。
液动冲击器的工作过程由活塞8的冲程和回程构成,并由控制阀13来控制冲程与回程的相互转换。
回程
具体说明如图5所示,回程时冲洗液的流动状态,实箭头是高压冲洗液介质,虚箭头为低压冲洗液介质。
由于重力作用,这时控制阀13和活塞8都处于下位,这种状态也是冲击器的启动工作状态;这时配流芯管3的长圆形进水口与控制阀上腔b连通,控制阀上腔b进水,控制阀下腔c由于控制阀下环槽135的下台阶面低于配流芯管3的下端面,控制阀下腔c与活塞8低压中心通道连通,控制阀下腔c排水;流入的高压冲洗液介质流经上接头1、配流芯管3的中心通道、配流芯管3的长圆形进水口、控制阀上过流孔132、控制阀上腔b、活塞上过流孔84、第二纵向沟槽85进入活塞下腔d,控制阀上腔b和活塞下腔d处于高压状态,活塞上腔a的冲洗液沿第一纵向沟槽81、活塞下过流孔82进入控制阀下腔c,再沿控制阀下过流孔134、控制阀下环槽135沿活塞8低压中心通道流出经冲锤16的中心孔,钻头19中心孔流出冲击器。控制阀下腔c和活塞上腔a处于低压状态,这样控制阀13在其上腔压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下位,并抵在活塞8的内台阶86上,活塞下腔d高压冲洗液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控制阀13共同向上运动。
冲程
如图4为液动冲击器工作时,冲程冲洗液的流动状态,实箭头是高压冲洗液介质,虚箭头为流出的低压冲洗液介质。
在回程时,活塞8带动控制阀13共同向上运动,控制阀13与配流芯管3的相对位置不断的变化,当控制阀下环槽135与配流芯管3的长圆形进水口连通时,控制阀下环槽135的下台阶面向上越过配流芯管3的下端面,这时控制阀13的上下腔均为高压冲洗液,因控制阀下腔c的有效作用面积设置大于控制阀上腔b的有效作用面前,控制阀13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直至其控制阀13的外侧一台阶面靠在限位套12的下端面上,控制阀13处于上位,高压冲洗液,由上接头1、配流芯管3的中心通道,配流芯管3的长圆形进水口,控制阀13的上下过流孔,经控制阀下腔c进入到活塞上腔a,活塞下腔d的高压冲洗液,经活塞上过流孔84,进入控制阀上腔b,再经控制阀上过流孔132由配流芯管3的长圆形进水口,经控制阀下过流孔134进入控制阀下腔c,再经活塞下过流孔82进入活塞上腔a,形成活塞8的差动驱动。因活塞上腔a的有效作用面积大于活塞下腔d的有效作用面前积,活塞8在上下腔的压力差的作用下,换向后,带动控制阀13共同开始向下运动,冲锤16底面下的液体沿钻头19的中心通道排出冲击器。
当活塞8带动控制阀13运动向下冲击时,在冲锤16撞击钻头19之前,控制阀下环槽135的下台阶面向下越过配流芯管3的下端面,同时控制阀下环槽135与配流芯管3的长圆形进水口断开连通关系,控制阀上腔b依然继续与配流芯管3的长圆形进水口连通,控制阀下腔c为低压状态,活塞上腔a为低压状态,活塞下腔d依然保留高压状态,但由于活塞8的惯性运动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冲锤16撞击在钻头19上,输出一次冲击能,活塞下腔d的高压冲洗液通过活塞上过流孔84流出进入到控制阀上腔b,由于控制阀下腔c处于低压状态,控制阀13在上、下腔的压力差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直至控制阀下端面136坐落在活塞8的内台阶86台阶面上,这时活塞8开始重新向上运动,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实现了冲击器的不断的冲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配流芯管(3)、外管(4)、配流座(6)、缸套(7)、活塞(8)、卡簧(9)、保持套(10)、第一半圆卡(11)、限位套(12)、控制阀(13)、堵塞(14)、冲锤(16)、第二半圆卡(17)、花键套(18)及钻头(19),所述上接头(1)通过螺纹与外管(4)上端连接;所述外管(4)的内部设置有缸套(7);所述缸套(7)与外管(4)间留有环状空隙,缸套(7)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与环状空隙连通的呼吸孔,缸套(7)上端设置有一配流座(6);所述配流座(6)的上端面与上接头(1)的下端面接触,配流座(6)的上部由上接头(1)压靠在缸套(7)的上端面上,配流座(6)的下部为圆筒状结构,配流座(6)的下部置于活塞(8)的内孔中,在配流座(6)上部设置有呼吸孔,该呼吸孔与缸套(7)上的呼吸孔连通,配流座(6)的内孔设置有配流芯管(3),在配流座(6)的内孔与配流芯管(3)间留有环状间隙,该环状间隙与配流座(6)的呼吸孔连通;所述配流芯管(3)的中心设置有中心通道,配流芯管(3)的中心通道与上接头(1)的中心通道连通,配流芯管(3)的下部设置有堵塞(14),堵塞(14)上开设有分流孔,配流芯管(3)侧壁设置有长圆形进水口,且长圆形进水口位于堵塞(14)上方;所述控制阀(13)置于配流芯管(3)的外侧,相互之间滑动配合,控制阀(13)的外侧与活塞(8)的内孔配合,控制阀(13)与活塞(8)间配合构成了控制阀上腔(b)和控制阀下腔(c),活塞(8)的外侧与缸套(7)内孔配合,活塞(8)与缸套(7)间配合构成了活塞上腔(a)和活塞下腔(d),控制阀下腔(c)与活塞上腔(a)始终连通,控制阀上腔(b)与活塞下腔(d)始终连通,控制阀下腔(c)冲洗液作用的有效作用面积大于控制阀上腔(b)冲洗液作用的有效作用面积,活塞上腔(a)冲洗液作用的有效作用面积大于活塞下腔(d)冲洗液作用的有效作用面积,活塞(8)的下端锥面(83)与冲锤(16)的上端锥面配合;所述花键套(18)与外管(4)下端螺纹连接,花键套(18)下方设置钻头(19);所述钻头(19)通过设置在其上部的花键轴与花键套(18)配合连接,在花键轴上设置一环槽,并在环槽内设置有第二半圆卡(17);所述限位套(12)通过第一半圆卡(11)固定于活塞(8)内孔;所述保持套(10)置于第一半圆卡(11)之上并将其罩住,保持套(10)由卡簧(9)固定;
其中控制阀(13)为筒状结构,在控制阀(13)的控制阀体上分别开设有控制阀上过流孔(132)和控制阀下过流孔(134),对应控制阀上过流孔(132)位置在控制阀体内侧开设有控制阀上环槽(133),对应控制阀下过流孔(134)位置在控制阀体内侧开设有控制阀下环槽(135);
其中活塞(8)为筒状结构,在活塞(8)上开设的活塞上过流孔(84)通过活塞(8)外侧壁沿其轴向开设的第二纵向沟槽(85)与活塞下腔(d)连通,在活塞(8)上开设的活塞下过流孔(82)通过活塞(8)外侧壁沿其轴向开设的第一纵向沟槽(81)与活塞上腔(a)连通,活塞(8)内侧设置有内台阶(86),同时活塞(8)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置卡簧(9)的卡槽和用于容置第一半圆卡(11)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7)通过外管(4)内孔的台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沟槽(85)与第一纵向沟槽(81)间交错布置,互不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5)及第三密封圈(15),第一密封圈(2)设置在上接头(1)和配流芯管(3)之间,第二密封圈(5)设置在配流座(6)和缸套(7)之间,第三密封圈(15)设置在配流芯管(3)和堵塞(14)之间。
CN201921410727.1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液动冲击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343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0727.1U CN210343220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液动冲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0727.1U CN210343220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液动冲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3220U true CN210343220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6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0727.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343220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液动冲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32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4754A (zh) * 2019-08-28 2019-10-18 吉林大学 一种液动冲击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4754A (zh) * 2019-08-28 2019-10-18 吉林大学 一种液动冲击器
CN110344754B (zh) * 2019-08-28 2023-12-26 吉林大学 一种液动冲击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15541B2 (en) Impulse-type underground supercharged jet drill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6150349B (zh) 一种周向轴向负压冲击提速工具
CN103628819B (zh) 一种近钻头扭转冲击器
CN103628815B (zh) 一种近钻头扭转、振荡耦合冲击器
CN212079204U (zh) 一种大功率钻井扭力冲击提速工具
CN110344754B (zh) 一种液动冲击器
CN111173443A (zh) 双液驱动旋冲钻井冲击器及双液驱动旋冲钻进方法
CN105464587B (zh) 射吸式贯通液压潜孔锤
CN210343220U (zh) 一种液动冲击器
CN104329019B (zh) 一种高频钻井冲击器
CN107795282B (zh) 双控制道脉冲射流球齿钻头
CN111877978B (zh) 一种液动冲击器
CN106761386B (zh) 一种钻井辅助破岩工具
CN110984851B (zh) 一种大功率钻井轴向冲击提速工具
CN112983260A (zh) 一种复合冲击防掉钻井提速器
CN108625784B (zh) 一种水力增压射流钻井工具
CN203594356U (zh) 近钻头扭转、振荡耦合冲击器
CN104989307A (zh) 一种水力振荡周向冲击器
CN115874917A (zh) 逆向冲击液动潜孔锤
CN207795050U (zh) 一种高频低幅复合振动冲击器
CN110529038A (zh) 一种砧阀式液动潜孔锤
CN112593848B (zh) 一种pdc钻头复合冲击装置
CN110725646A (zh) 一种射流式三维复合冲击器
CN104481396A (zh) 柱塞阀射吸式液压潜孔锤
CN214463866U (zh) 一种被动阀式液动潜孔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