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2994U - 一种插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2994U
CN210342994U CN201920755271.6U CN201920755271U CN210342994U CN 210342994 U CN210342994 U CN 210342994U CN 201920755271 U CN201920755271 U CN 201920755271U CN 210342994 U CN210342994 U CN 210342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groove
clamp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52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国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make Fog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make Fog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make Fog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make Fog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552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2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2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29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领域,其公开一种插锁,包括插接配合锁夹和锁面,所述的锁夹的两侧均设有可平行于锁面移动的按压组件和与按压组件同步移动的锁舌;所述的锁面的两侧设有与锁舌配合的锁孔或锁槽;所述的锁夹上还设有用于使按压组件复位的复位组件和用于使锁舌持续的位于锁孔或锁槽内的弹性组件。本方案采用锁夹和锁面插接、且通过锁舌和锁孔或锁槽锁紧配合,实现在锁紧状态下锁夹和锁面的紧密结合;本方案采用两侧按压解锁的方式来实现锁舌和锁孔或锁槽的分离,然后在解锁状态下锁夹和锁面可以随时解除插接状态,实现解锁。上述操作无龙门,无需考虑锁夹和按钮的磨损,其锁紧稳定性好、上锁和解锁方便,不易刮花锁的表面。

Description

一种插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领域,尤其是箱包、手包锁领域,具体为一种插锁。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袋插锁,锁底带有龙门,易擦花表面,影响外观。
具体可见百度图片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箱包锁&step_word=&hs=0&pn=121&spn=0&di=1713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894250029%2C1953606636&os=4088466913%2C2419917174&simid=3402041953%2C543864028&adpicid=0&lpn=0&ln=1405&fr=&fmq=155810310448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15&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g10.cn.gcimg.net%2Fgcproduct%2Fday_20140911%2F2fec4f9f30e66378bdcd274919d457ff.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r6517vp_z%26e3Bvi_z%26e3B25g2viwg2_z%26e3Bv54AzdH3F1cnadam98_z%26e3Bip4s&gsm=3c&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所记载的内容。
为了消除龙门带来的影响,采用卡接的方式是一种可选的手段。
比如申请人温州市派克箱包有限公司于2018年申报了一项发明专利CN201810566418.7,其公开了一种箱包锁,包括有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锁板,锁定结构,锁定结构包括有推压件、锁舌,锁板上设有供锁舌插入的锁孔,第二安装座上还设有密码轮锁组件,密码轮锁组件包括有跳板、转轴、内轮、密码轮,跳板一端与第二安装座枢接,另一端对应内轮位置设有档杆,档杆上朝向内轮位置设有凸块,内轮上设有供凸块滑入的缺口,第二安装座上还设有弹性装置,跳板上延伸有限位片,限位片延伸至推压件或锁舌的滑动轨迹上形成对推压件或锁舌将锁板解锁时滑动的限位。
从应用上来说,卡扣锁紧不如插接锁紧方便。
所以,本方案力求于在取消龙门的基础上,实现插接锁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锁;本方案采用锁夹和锁面插接、且通过锁舌和锁孔或锁槽锁紧配合,实现在锁紧状态下锁夹和锁面的紧密结合;本方案采用两侧按压解锁的方式来实现锁舌和锁孔或锁槽的分离,然后在解锁状态下锁夹和锁面可以随时解除插接状态,实现解锁。上述操作无龙门,无需考虑锁夹和按钮的磨损,其锁紧稳定性好、上锁和解锁方便,不易刮花锁的表面。
具体来说,本技术方案为:一种插锁,包括插接配合锁夹和锁面,所述的锁夹的两侧均设有可平行于锁面移动的按压组件和与按压组件同步移动的锁舌;所述的锁面的两侧设有与锁舌配合的锁孔或锁槽;所述的锁夹上还设有用于使按压组件复位的复位组件和用于使锁舌持续的位于锁孔或锁槽内的弹性组件。
在上述的插锁中,所述的锁面上设有插槽,所述的锁夹的端部设有与插槽配合的凸出。
在上述的插锁中,所述的插槽为沿锁面的端部设置的弧形插槽。
在上述的插锁中,所述的按压组件包括按钮、设置在按钮上表面的滑槽、设置在按钮下表面的与锁舌配合的锁舌容纳槽;所述的锁夹与滑槽相对的位置设有与滑槽匹配的导向块,导向块的端面和滑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复位组件;所述的复位组件为复位弹簧。
在上述的插锁中,所述的锁舌的一端为与锁孔或锁槽配合的锁紧部,所述的锁舌的另外一端为弹性组件配合的连接部;
所述的锁舌容纳槽远离锁孔或锁槽的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的锁舌的连接部靠近开放端;两个锁舌的连接部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的弹性组件为抵紧弹簧,所述的两个锁舌的锁紧部抵紧在锁舌容纳槽靠近锁孔或锁槽的一端。
在上述的插锁中,所述的锁夹上还设有位于两个导向块之间的限位块;两个按钮分设在限位块的两侧。
在上述的插锁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按压组件能否移动的密码组件。
在上述的插锁中,所述的密码组件设置在锁夹上;所述的密码组件包括密码盘单元和设置在密码盘单元上的缺口;所述的按钮上设有与缺口配合的配合块或配合柱;
当密码盘单元的缺口转动到与配合块或配合柱正对的位置时,所述的按钮可带动锁舌离开锁孔或锁槽;
当密码盘单元的缺口和配合块或配合柱错位时,所述的配合块和密码盘单元的外壁抵紧以使按钮无法移动。
在上述的插锁中,所述的密码盘单元包括密码盘和配合盘;所述的密码盘和配合盘同轴套接在一轴心上;所述的轴心固定在锁夹上;所述的密码盘和配合盘抵紧接触;所述的缺口设置在配合盘上;所述的密码盘的底部设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布置的第一弧面凸出或第一弧面凹部;所述的配合盘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布置的与第一弧面凸出或第一弧面凹部配合的第一弧面凸出或第一弧面凹部。
在上述的插锁中,所述的锁面通过第一连接件和外界连接;所述的锁夹通过第二连接件和外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锁夹和锁面插接、且通过锁舌和锁孔或锁槽锁紧配合,实现在锁紧状态下锁夹和锁面的紧密结合;本方案采用两侧按压解锁的方式来实现锁舌和锁孔或锁槽的分离,然后在解锁状态下锁夹和锁面可以随时解除插接状态,实现解锁。上述操作无龙门,无需考虑锁夹和按钮的磨损,其锁紧稳定性好、上锁和解锁方便,不易刮花锁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零件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锁面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锁夹面、按压组件、密码组件、锁舌配合时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锁夹底和锁面配合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锁夹、按压组件、密码组件、锁舌配合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锁夹面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按压组件、密码组件、锁舌片配合时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密码盘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解锁状态图;在该状态图中去掉了按钮的部分;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锁紧状态图;在该状态图中去掉了按钮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阅图1-11,一种插锁,包括插接配合锁夹1和锁面2,所述的锁夹1的两侧均设有可平行于锁面2移动的按压组件4和与按压组件4同步移动的锁舌3;所述的锁面2的两侧设有与锁舌3配合的锁槽5;所述的锁夹1上还设有用于使按压组件4复位的复位组件6和用于使锁舌3持续的位于锁槽5内的弹性组件7。
在实际应用中,将锁夹1和锁面2插接,在插接后锁舌3会滑到锁槽5内锁紧。
若要解锁,同时按压两个按压组件4,使锁舌3从锁槽5内脱离,然后将锁夹1从锁面2中抽出即可。复位组件6用于使按压组件4在按下后能够自动复位,弹性组件7能够保证在锁紧状态下,锁舌3能够一直在锁槽5中而不脱落。
本实施例不含龙门,按压组件4以及锁面2表面都不会被龙门刮花,本实施例采用锁夹1和锁面2插接配合且锁舌3和锁槽5锁紧,通过两种固定方式,提高锁紧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结构操作简单、可靠。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的锁夹1包括锁夹面15和锁夹底16;锁夹面15和锁夹底16固定连接。锁舌3、按压组件4、复位组件6、弹性组件7均设置在锁夹面15和锁夹底16之间。更为优选地,后文所述的密码组件9也设置在锁夹面15和锁夹底16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锁面2上设有插槽21,所述的锁夹1的端部设有与插槽21配合的凸出11。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在锁夹1上设置插槽21,在锁面2设置与插槽21配合的凸出11,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特别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插槽21为沿锁面2的端部设置的弧形插槽,其固定更为稳固。凸出11是设置在锁夹底16的端部边缘的。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按压组件4包括按钮41、设置在按钮41上表面的滑槽42、设置在按钮41下表面的与锁舌3配合的锁舌容纳槽43;所述的锁夹1与滑槽42相对的位置设有与滑槽42匹配的导向块12,导向块12的端面和滑槽42的内壁之间设有复位组件6,复位组件6为复位弹簧。按钮41被按下的时候,会沿导向块12滑动,同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实现按钮41的复位。更为具体来说,所述的导向块12是设置在锁夹面15的下表面的。
具体来说,所述的锁舌3的一端为与锁槽5配合的锁紧部,所述的锁舌3的另外一端为弹性组件7配合的连接部;
所述的锁舌容纳槽43远离锁槽5的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的锁舌3的连接部靠近开放端;两个锁舌3的连接部通过弹性组件7连接,所述的弹性组件7为抵紧弹簧,所述的两个锁舌3的锁紧部抵紧在锁舌容纳槽43靠近锁槽5的一端。抵紧弹簧用于保持两个锁舌3处于相互远离的状态,也就是说,锁舌3可移动,通过抵紧弹簧使锁舌3的锁紧部和锁舌容纳槽43抵紧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锁夹1上还设有位于两个导向块12之间的限位块13;两个按钮41分设在限位块13的两侧,限位块13的作用在于避免两个按钮41直接接触;更为具体来说,所述的限位块13是设置在锁夹面15的下表面的。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要实现加密功能,还包括用于控制按压组件4能否移动的密码组件9。
具体来说,所述的密码组件9设置在锁夹1上,更为优选地,密码组件9设置在锁夹面15和锁夹底16之间;所述的密码组件9包括密码盘单元和设置在密码盘单元上的缺口91;所述的按钮41上设有与缺口91配合的配合柱92;
当密码盘单元的缺口91转动到与配合柱正对的位置时,所述的按钮41可带动锁舌3离开锁槽5;
当密码盘单元的缺口91和配合柱92错位时,所述的配合柱92和密码盘单元的外壁抵紧以使按钮41无法移动。
只要用户能够输入正确密码,这样缺口91和配合柱92就会正对,这个时候按钮41可自由移动,锁舌3也可以随着按钮41的移动而移动,实现解锁的功能。若否,则按钮41被按压的情况下,由于配合柱92和缺口91错位,配合柱92和密码盘单元会抵紧接触,不能实现锁舌3离开锁槽5。
如果要实现密码的可更改的功能,则优选的设计为:所述的密码盘单元包括密码盘93和配合盘94;所述的密码盘93和配合盘94同轴套接在一轴心14上;所述的轴心14固定在锁夹1上,优选地,轴心14固定在锁夹面15下表面;所述的密码盘93和配合盘94抵紧接触;具体来说,通过一辅助弹簧95将配合盘94抵紧在密码盘上,辅助弹簧95的另外一端连接在锁夹1上,所述的缺口91设置在配合盘94上;所述的密码盘93的底部设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布置的第一弧面凹部96;所述的配合盘94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布置的与第一弧面凹部96配合的第一弧面凸出97。
当配合盘94的缺口91正对配合柱92时,按压按钮41使配合柱92进入到缺口中,然后使配合盘94和密码盘93相对转动,直至达到用户想要的新的密码的位置。本装置为2位数密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锁面2通过第一连接件和外界连接;所述的锁夹1通过第二连接件8和外界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包括脚仔23、底片22;所述的脚仔23固定在锁面2上,所述的底片22设有供脚仔23插接的孔,所述的脚仔23插接在底片22上。第二连接件8为将外界的布匹、皮革与锁夹1咬合固定的螺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插锁,包括插接配合锁夹和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夹的两侧均设有可平行于锁面移动的按压组件和与按压组件同步移动的锁舌;所述的锁面的两侧设有与锁舌配合的锁孔或锁槽;所述的锁夹上还设有用于使按压组件复位的复位组件和用于使锁舌持续的位于锁孔或锁槽内的弹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面上设有插槽,所述的锁夹的端部设有与插槽配合的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槽为沿锁面的端部设置的弧形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组件包括按钮、设置在按钮上表面的滑槽、设置在按钮下表面的与锁舌配合的锁舌容纳槽;所述的锁夹与滑槽相对的位置设有与滑槽匹配的导向块,导向块的端面和滑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复位组件;所述的复位组件为复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舌的一端为与锁孔或锁槽配合的锁紧部,所述的锁舌的另外一端为弹性组件配合的连接部;
所述的锁舌容纳槽远离锁孔或锁槽的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的锁舌的连接部靠近开放端;两个锁舌的连接部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的弹性组件为抵紧弹簧;所述的两个锁舌的锁紧部抵紧在锁舌容纳槽靠近锁孔或锁槽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夹上还设有位于两个导向块之间的限位块;两个按钮分设在限位块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按压组件能否移动的密码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码组件设置在锁夹上;所述的密码组件包括密码盘单元和设置在密码盘单元上的缺口;所述的按钮上设有与缺口配合的配合块或配合柱;
当密码盘单元的缺口转动到与配合块或配合柱正对的位置时,所述的按钮可带动锁舌离开锁孔或锁槽;
当密码盘单元的缺口和配合块或配合柱错位时,所述的配合块和密码盘单元的外壁抵紧以使按钮无法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码盘单元包括密码盘和配合盘;所述的密码盘和配合盘同轴套接在一轴心上;所述的轴心固定在锁夹上;所述的密码盘和配合盘抵紧接触;所述的缺口设置在配合盘上;所述的密码盘的底部设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布置的第一弧面凸出或第一弧面凹部;所述的配合盘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布置的与第一弧面凸出或第一弧面凹部配合的第一弧面凸出或第一弧面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面通过第一连接件和外界连接;所述的锁夹通过第二连接件和外界连接。
CN201920755271.6U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插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42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5271.6U CN210342994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插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5271.6U CN210342994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插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2994U true CN210342994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8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527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42994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插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2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23227B2 (ja) 押釦式平面ハンドル装置
US6755063B2 (en) Side bar type cylinder lock with variable key code
US8113024B2 (en) Double-system lock apparatus
US9145715B2 (en) Support device having variable security level
US6792778B1 (en) Combination lock
CN100414737C (zh) 移动式电子设备以及用于该设备的电池安装装置
US7162900B1 (en) Tubular lock and master key
JPH0746166Y2 (ja) キーロック付きバックル
WO2013078748A1 (zh) 一种钥匙密码锁
WO2014186915A1 (zh) 锁及钥匙
TWM498948U (zh) 機架伺服器的固定構件
US20100052484A1 (en) Face Panel for a Computer Housing
WO2020211324A1 (zh) 一种锁扣机构及具有该锁扣机构的箱包密码锁
KR101502823B1 (ko) 사물함 잠금장치
CN210342994U (zh) 一种插锁
CN212749997U (zh) 一种电池仓组件、移动电源租赁柜及移动电源租赁柜系统
CN110206401B (zh) 一种扣锁
CN108915420B (zh) 一种扣锁
US6536249B2 (en) Lock device that may be locked automatically
US20220307290A1 (en) Improved password lock
JP4446553B2 (ja) 磁石利用のロック装置
CN213297510U (zh) 密码锁
CN210342981U (zh) 一种插锁
CN115341814B (zh) 磁性扣合装置
TWI608154B (zh) Keyhole shield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