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0487U -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0487U
CN210340487U CN201921130233.8U CN201921130233U CN210340487U CN 210340487 U CN210340487 U CN 210340487U CN 201921130233 U CN201921130233 U CN 201921130233U CN 210340487 U CN210340487 U CN 210340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dy
pipe
bed
ultra
microorg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02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津晶
郝福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302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0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0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0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包括床体、微孔曝气管、辅助加热管、溢流管、导气管、消泡网和微生物载体,辅助加热管固定设置在床体内底部,微孔曝气管固定设置在辅助加热管上方,溢流管竖直设置在床体内的一端,微生物载体设置在床体内,消泡网水平设置在微生物载体上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采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水微生物功能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Description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背景技术
微生物法处理污水是当前比较成熟的处理工艺。当今社会对环境保护已越来越重视,其中污水排放标准在逐步提高。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实现高标准的要求单单用一般传统微生物法已力不从心。一些化学方法促进达标产品一一出现,但其处理污水的运维成本较高。
目前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水已达到一定境界和效果。把微生物处理污水技术再度提升来实现污水排放高标准是当今研究的课题。如何对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的优化、如何更好的提高微生物功能及效率使它更加发挥出潜在能力是额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采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水时微生物功能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包括床体、微孔曝气管、辅助加热管、溢流管、导气管、消泡网和微生物载体,所述辅助加热管固定设置在床体内底部,所述微孔曝气管固定设置在辅助加热管上方,所述溢流管竖直设置在床体内的一端,所述导气管沿床体长度方向竖直设置在床体中部,溢流管下端和导气管下端均与床体连通,所述微生物载体设置在床体内,所述消泡网水平设置在微生物载体上方;
所述床体呈顶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
所述辅助加热管呈“U”形,辅助加热管两端均穿过床体的侧壁;
所述微孔曝气管呈“S”形设置,微孔曝气管两端均穿过床体的侧壁、中部均匀设置有微孔;
所述导气管上端面与床体上端面平齐,导气管上端径向设置有若干个过气孔,所述过气孔的位置高于溢流管上端面的位置;
所述消泡网呈网格状,消泡网上设置有与导气管对应的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载体为若干个空心球,所述空心球上均布有若干个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载体为若干个多孔海绵块,若干个所述多孔海绵块均匀间隔固定阵列设置在放置板上,所述放置板上均布有若干个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侧壁上设置有取样阀、窥视口和水温表,所述取样阀的位置低于溢流管上端面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内沿床体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个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过孔,微孔曝气管和辅助加热管固定套合在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高度为200mm~400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备了微生物接种、培养、繁衍增殖,并且使微生物膜的生成富有化。优化的微生物载体更加适合微生物衍育和增容。根据不同微生物菌种生存条件的各异、可形成多菌种群,并且有着各自固定的“床位”,然后选择各自的食物链,也就是各自形成适合某种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及条件来实现对污水中的某种污染物的选择,最终得到污水的净化。
本实用新型的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在梯度组合后可形成整体、可形成多样的微生物种群的个体,每个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可独立控制调节氧给量、或者缺氧、微氧及物理的气体分压解析。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组态不同的处理工艺,可实现厌氧、缺氧、好氧等微生物种群的规划、组合、设置、调节,可调节碳源调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图3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图3中A-A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图3中B-B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微生物载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微生物载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放置微生物载体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放置微生物载体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中标号为:1为床体,2为微孔曝气管,3为辅助加热管,4为溢流管,5为导气管,6为消泡网,7为空心球,8为多孔海绵块,9为放置板,10为取样阀,11为窥视口,12为水温表,13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包括床体1、微孔曝气管2、辅助加热管3、溢流管4、导气管5、消泡网6和微生物载体,所述辅助加热管3固定设置在床体1内底部,所述微孔曝气管2固定设置在辅助加热管3上方,所述溢流管4竖直设置在床体1内的一端,所述导气管5沿床体1长度方向竖直设置在床体1中部,溢流管4下端和导气管5下端均与床体1连通,所述微生物载体设置在床体1内,所述消泡网6水平设置在微生物载体上方;
所述床体1呈顶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所述床体1高度为200mm~400mm;
所述辅助加热管3呈“U”形,辅助加热管3两端均穿过床体1的侧壁;
所述微孔曝气管2呈“S”形设置,微孔曝气管2两端均穿过床体1的侧壁、中部均匀设置有微孔;
所述导气管5上端面与床体1上端面平齐,导气管5上端径向设置有若干个过气孔,所述过气孔的位置高于溢流管4上端面的位置;
为了消除微生物净化污水时产生的泡沫,本实施例中,所述消泡网6呈网格状,消泡网6上设置有与导气管5对应的过孔。
为了便于微生物接种和繁衍,本实施例中,所述微生物载体为若干个空心球7,所述空心球7上均布有若干个微孔;所述微生物载体为若干个多孔海绵块8,若干个所述多孔海绵块8均匀间隔固定阵列设置在放置板9上,所述放置板9上均布有若干个过孔。
为了便于取样、查看床体1内情况和查看水温,所述床体1侧壁上设置有取样阀10、窥视口11和水温表12,所述取样阀10的位置低于溢流管4上端面的位置。
为了均配水流,同时提高床体1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床体1内沿床体1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个隔板13,所述隔板1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过孔,微孔曝气管2和辅助加热管3固定套合在隔板13上。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方法是当今较为成功和普遍的生化处理方法。污水处理生化的重要元素在于微生物,做好微生物环节是保障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环节。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菌大体分为厌氧菌、兼氧菌和好氧菌等。微生物菌的生存及繁衍对水中的有机物、水中氧含量和水温有密切关系。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微孔曝气管2和辅助加热管3用以控制水中氧含量和水温,同时通过计量泵向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微生物菌种和生物菌营养素用以控制水中的有机物。
净化污水时,污水、微生物菌种和生物菌营养素通过水泵和计量泵分别从污水箱14、第一计量箱15和第二计量箱16输送至污水处理箱最上层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远离溢流管4的一端,流经最上层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微生物载体,然后从溢流管4流至下一层的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最终流至储水箱19内;当污水经过床体1内的微生物载体上的微生物膜时污水与微生物膜充分亲密接触,污水和微生物得到快速生化、使污水得到净化;通过微孔曝气管2给水中补氧,来实现微生物需氧量;当在季节变化污水温度较低时通过辅助加热管3给微生物提供适合生长的温度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的复氧是采用超浅层曝气方法。通常生物好氧池曝气水深层为2-5米、浅层曝气水层为1米左右。而本实用新型的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高度仅为0.2-0.4米,由于采用微孔曝气管2其微气泡的直径小、微气泡密集,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具备了微生物接种、培养、繁衍增殖,并且使微生物膜的生成富有化。优化的微生物载体更加适合微生物衍育和增容。根据不同微生物菌种生存条件的各异、可形成多菌种群,并且有着各自固定的“床位”,然后选择各自的食物链,也就是各自形成适合某种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及条件来实现对污水中的某种污染物的选择,最终得到污水的净化。
本实用新型的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在梯度组合后可形成整体、可形成多样的微生物种群的个体,每个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可独立控制调节氧给量、或者缺氧、微氧及物理的气体分压解析。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组态不同的处理工艺,可实现厌氧、缺氧、好氧等微生物种群的规划、组合、设置、调节,可调节碳源调配。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微孔曝气管(2)、辅助加热管(3)、溢流管(4)、导气管(5)、消泡网(6)和微生物载体,所述辅助加热管(3)固定设置在床体(1)内底部,所述微孔曝气管(2)固定设置在辅助加热管(3)上方,所述溢流管(4)竖直设置在床体(1)内的一端,所述导气管(5)沿床体(1)长度方向竖直设置在床体(1)中部,溢流管(4)下端和导气管(5)下端均与床体(1)连通,所述微生物载体设置在床体(1)内,所述消泡网(6)水平设置在微生物载体上方;
所述床体(1)呈顶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
所述辅助加热管(3)呈“U”形,辅助加热管(3)两端均穿过床体(1)的侧壁;
所述微孔曝气管(2)呈“S”形设置,微孔曝气管(2)两端均穿过床体(1)的侧壁、中部均匀设置有微孔;
所述导气管(5)上端面与床体(1)上端面平齐,导气管(5)上端径向设置有若干个过气孔,所述过气孔的位置高于溢流管(4)上端面的位置;
所述消泡网(6)呈网格状,消泡网(6)上设置有与导气管(5)对应的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载体为若干个空心球(7),所述空心球(7)上均布有若干个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载体为若干个多孔海绵块(8),若干个所述多孔海绵块(8)均匀间隔固定阵列设置在放置板(9)上,所述放置板(9)上均布有若干个过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侧壁上设置有取样阀(10)、窥视口(11)和水温表(12),所述取样阀(10)的位置低于溢流管(4)上端面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内沿床体(1)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个隔板(13),所述隔板(1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过孔,微孔曝气管(2)和辅助加热管(3)固定套合在隔板(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高度为200mm~400mm。
CN201921130233.8U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Active CN210340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0233.8U CN210340487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0233.8U CN210340487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0487U true CN210340487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7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0233.8U Active CN210340487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0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0291A (zh) * 2019-07-18 2019-09-17 郝津晶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及污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0291A (zh) * 2019-07-18 2019-09-17 郝津晶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及污水处理系统
CN110240291B (zh) * 2019-07-18 2024-06-11 郝津晶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及污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0927A (zh) 一种废水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方法及装置
CN201793421U (zh) 跌水曝气式生物滤塔
CN102452768A (zh) 反硝化除磷-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一体式折流反应设备
CN102659282A (zh)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 cass 同步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
CN104787975B (zh) 一种低温季节运行的复合生态水处理系统
CN210340487U (zh)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
CN216712108U (zh) 一种快速富集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
CN108358378A (zh) 一种适用于高氨氮分散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
CN209178090U (zh) 一种锚定式受污染水体原位净化处理装置
CN110745957A (zh) 一种强化amf净化重金属废水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CN105254016A (zh) 一种人工湿地太阳能间歇微曝气系统
CN110240291B (zh) 一种超浅层曝气微生物生化床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10065317U (zh) 一种使用多层悬浮填料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0004047B (zh) 富集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的串联管式中空纤维膜装置及其方法
CN108975500B (zh) 一种高效生物脱氮反应装置
CN111777265A (zh) 一种间歇性曝气好氧/缺氧(o/a)式人工快速渗滤装置
CN207375911U (zh) 一种生物滤床
CN207699289U (zh) 一种连续流连续曝气的生物膜反应器
CN110776117A (zh) 一种控制梯度溶解氧分布的复式曝气装置
CN210795939U (zh) 一种处理黑臭水体的微生物驯化装置
CN111233136B (zh) 一种丝状真菌颗粒污泥及其培养方法
CN216687831U (zh)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CN107523474A (zh) 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CN210085457U (zh) 富集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的串联管式纤维膜装置
CN102583723A (zh) 局部气水逆向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