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8281U - 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8281U
CN210338281U CN201921212388.6U CN201921212388U CN210338281U CN 210338281 U CN210338281 U CN 210338281U CN 201921212388 U CN201921212388 U CN 201921212388U CN 210338281 U CN210338281 U CN 210338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ody
racing
fusel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23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佳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gs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gs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gs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gs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23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8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8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82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涉及竞速无人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竞速无人机因为需要考虑到飞行速度的原因,所以对自身的重量有着一定要求,这也无人机内部无法实现主动散热功能的问题。所述无人机体包括无人机机身,所述无人机机身的下方设置有无人机机翼,且无人机机翼有四个,所述无人机机翼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螺旋叶,所述驱动组件的内部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下方设置有活动端头,所述活动端头的外表面设置有矩形风槽,且矩形风槽有多个,所述无人机机身的两侧均设置有侧风阻散热槽。

Description

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竞速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竞速运动是近年新兴的科技运动,与电竞、机器人格斗一起,并称“三大新兴智能科技运动”。与传统竞速运动的平面赛道不同,无人机竞速比赛多了垂直方向这条维度,因此也被称为“3D竞速”。无人机竞速比赛使用的无人机追求极速,最高时速可超过140公里,0到100公里的加速可在1.6秒内完成,没有GPS导航和智能避障,推重比高达8比1,完全由无人机竞速飞手手动操控,因此对飞手的调校拼装、临场反应和操控技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但是,现有的竞速无人机因为需要考虑到飞行速度的原因,所以对自身的重量有着一定要求,这也无人机内部无法实现主动散热功能;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竞速无人机因为需要考虑到飞行速度的原因,所以对自身的重量有着一定要求,这也无人机内部无法实现主动散热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包括无人机体,所述无人机体包括无人机机身,所述无人机机身的下方设置有无人机机翼,且无人机机翼有四个,所述无人机机翼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螺旋叶,所述驱动组件的内部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下方设置有活动端头,所述活动端头的外表面设置有矩形风槽,且矩形风槽有多个,所述无人机机身的两侧均设置有侧风阻散热槽,所述侧风阻散热槽的一侧设置有气流板,所述无人机机身的一端设置有流线端板,所述流线端板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流槽,所述弧形流槽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泄水口,所述弧形流槽的一端设置有导流风框,所述导流风框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坡度板,且梯形坡度板有四个,所述导流风框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机身与无人机机翼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无人机机翼与驱动组件组合连接,所述驱动马达与螺旋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马达与活动端头通过连接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无人机机身与侧风阻散热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流板和气流板与无人机机身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流槽与流线端板和导流风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流风框与无人机机身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导流风框与梯形坡度板组合连接,所述导流风框与防尘网通过卡槽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在飞行时气流会通过弧形流槽的弧度方向流向导流风框处,随后通过导流风框上的开口进入到机身的内部,通过气流将机身内的热量带走,并从尾部的散热孔流出,而且在机身外部的两侧也都设置有一个侧风阻散热槽,二者相互配合达到在散热的基础上同时还能减少风阻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端头通过连接转轴与驱动马达进行转动连接,在飞行的过程中活动端头会顺着气流风速来进行旋转,而在活动端头的外表面设置有矩形风槽,可以便于气流的导入,从而对内部马达进行散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体;2、无人机机身;3、弧形流槽;4、导流风框;5、侧泄水口;6、气流板;7、无人机机翼;8、驱动组件;9、螺旋叶;10、梯形坡度板;11、防尘网;12、连接转轴;13、活动端头;14、矩形风槽;15、侧风阻散热槽;16、流线端板;17、驱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包括无人机体1,无人机体1包括无人机机身2,无人机机身2的下方设置有无人机机翼7,且无人机机翼7有四个,无人机机翼7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8,驱动组件8的上方设置有螺旋叶9,驱动组件8的内部设置有驱动马达17,驱动马达17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转轴12,连接转轴12的下方设置有活动端头13,活动端头13通过连接转轴12可以实现在飞行的过程中用风速来推动端头进行旋转,活动端头13的外表面设置有矩形风槽14,便于气流的导入,从而对马达进行散热处理,且矩形风槽14有多个,无人机机身2的两侧均设置有侧风阻散热槽15,侧风阻散热槽15的一侧设置有气流板6,无人机机身2的一端设置有流线端板16,减少机头部分的风阻,流线端板16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流槽3,改变气流的方向使其进入到导流风框4中,弧形流槽3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泄水口5,弧形流槽3的一端设置有导流风框4,可以将气流导入到机身的内部,通过气流将机身内的热量带走,起到散热的作用,导流风框4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坡度板10,且梯形坡度板10有四个,导流风框4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尘网11,阻隔灰尘,避免大量的灰尘进入影响到电子元件的工作。
进一步,无人机机身2与无人机机翼7通过螺钉连接,无人机机翼7与驱动组件8组合连接,驱动马达17与螺旋叶9转动连接。
进一步,驱动马达17与活动端头13通过连接转轴12转动连接,可以通过风速使其进行转动,减小风阻的同时,也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无人机机身2与侧风阻散热槽15固定连接。
进一步,气流板6和气流板6与无人机机身2固定连接,增强稳定性,弧形流槽3与流线端板16和导流风框4固定连接,便于协调气流的运动方向。
进一步,导流风框4与无人机机身2通过卡槽连接,导流风框4与梯形坡度板10组合连接,防止雨水以及灰尘的进入,导流风框4与防尘网11通过卡槽连接,便于进行拆卸更换。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无人机在竞赛飞行时,由于无人机的时速较快,所以在机身的表面会形成强气流,气流在通过无人机机身2时,会率先接触到流线端板16,流线端板16设置有一定的斜坡,这样可以减小风阻对机身的影响,同时通过斜角将气流导入到上方的弧形流槽3中,弧形流槽3的中段为最低点,而在这个最低点的两侧设置有侧泄水口5,当雨天时雨水落下后会向最低点聚集,再从两侧的侧泄水口5排出,从而避免雨水蓄积后进入到机身内部或是增重质量,气流会通过弧形流槽3的弧度方向流向导流风框4处,随后通过导流风框4上的开口进入到机身的内部,通过气流将机身内的热量带走,并从尾部的散热孔流出,而且在机身外部的两侧也都设置有一个侧风阻散热槽15,二者相互配合达到在散热的基础上同时还能减少风阻的作用,最后无人机的机翼处,活动端头13通过连接转轴12与驱动马达17进行转动连接,在飞行的过程中活动端头13会顺着气流风速来进行旋转,而在活动端头13的外表面设置有矩形风槽14,可以便于气流的导入,从而对内部马达进行散热处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包括无人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体(1)包括无人机机身(2),所述无人机机身(2)的下方设置有无人机机翼(7),且无人机机翼(7)有四个,所述无人机机翼(7)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8),所述驱动组件(8)的上方设置有螺旋叶(9),所述驱动组件(8)的内部设置有驱动马达(17),所述驱动马达(17)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转轴(12),所述连接转轴(12)的下方设置有活动端头(13),所述活动端头(13)的外表面设置有矩形风槽(14),且矩形风槽(14)有多个,所述无人机机身(2)的两侧均设置有侧风阻散热槽(15),所述侧风阻散热槽(15)的一侧设置有气流板(6),所述无人机机身(2)的一端设置有流线端板(16),所述流线端板(16)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流槽(3),所述弧形流槽(3)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泄水口(5),所述弧形流槽(3)的一端设置有导流风框(4),所述导流风框(4)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坡度板(10),且梯形坡度板(10)有四个,所述导流风框(4)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尘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2)与无人机机翼(7)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无人机机翼(7)与驱动组件(8)组合连接,所述驱动马达(17)与螺旋叶(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17)与活动端头(13)通过连接转轴(12)转动连接,所述无人机机身(2)与侧风阻散热槽(1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板(6)和气流板(6)与无人机机身(2)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流槽(3)与流线端板(16)和导流风框(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风框(4)与无人机机身(2)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导流风框(4)与梯形坡度板(10)组合连接,所述导流风框(4)与防尘网(11)通过卡槽连接。
CN201921212388.6U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38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2388.6U CN210338281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2388.6U CN210338281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8281U true CN210338281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17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238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38281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8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3070B (zh) 一种复合式共轴无人直升机
EP3535963B1 (en)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06645007U (zh) 飞行器
WO2021103497A1 (zh) 一种气流喷射式转向无人机
CN105129088B (zh) 一种球形单轴舵导向智能飞行器
CN104401485A (zh) 四扇翼无人飞行器及控制方法
CN107416200A (zh) 一种电动复合翼飞行器
CN107963209A (zh) 串列翼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07826549U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无人机平台
CN104477385B (zh) 一种无人扑翼飞行器
CN206750143U (zh) 一种电动复合翼飞行器
CN210338281U (zh) 一种竞速无人机用散热结构
CN105217035A (zh) 一种气羽翼式气流定向飞碟及其所组成的作战平台
CN204250367U (zh) 四扇翼无人飞行器
CN106628115A (zh) 一种四涵道飞翼式无人机
CN202429355U (zh) 发动机冷却通道
CN108528714A (zh) 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可调式旋翼动力机头装置
CN111152919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无人机的控制方法
CN102514715A (zh) 发动机冷却通道
CN104670495B (zh) 一种可悬停扑翼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式
CN206107566U (zh) 飞行器
CN101121441A (zh) 多机翼多推进器飞行器
CN211996183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机腹结构
CN109263877A (zh) 一种多旋翼航拍载人直升机
CN109502024A (zh) 一种飞行器和无人飞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