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3942U -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3942U
CN210323942U CN201921145127.7U CN201921145127U CN210323942U CN 210323942 U CN210323942 U CN 210323942U CN 201921145127 U CN201921145127 U CN 201921145127U CN 210323942 U CN210323942 U CN 210323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frame
plate body
portable compute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51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帮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211451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3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3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39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计算机,所述框架上具有凹槽,所述显示屏置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支耳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耳上具有弧形滑槽,所述滑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耳转动连接,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弧形滑槽的内部,所述板体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且所述板体盖合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防护件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件与所述凹槽相互契合,所述防护件与所述显示屏相互接触,所述防护件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的高度,所述防护框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围合在所述防护件的外围,且所述防护框与所述框架的内表壁相互接触。达到所述便携式计算机在携带过程中不易被碰伤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便携式计算机不仅能够满足互联网通信,而且体积小巧,易于携带,因而广受欢迎,但是现有的便携式计算机在携带过程中容易碰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计算机在携带过程中容易碰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框架、显示屏和防护组件,所述框架上具有凹槽,所述显示屏置于所述凹槽的内部,且所述显示屏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的高度,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支耳、滑动件、板体、防护件和防护框,所述支耳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支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耳沿所述框架的轴向线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支耳上具有弧形滑槽,所述滑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耳转动连接,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弧形滑槽的内部,所述板体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且所述板体盖合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防护件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件与所述凹槽相互契合,所述防护件与所述显示屏相互接触,所述防护件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的高度,所述防护框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围合在所述防护件的外围,且所述防护框与所述框架的内表壁相互接触。
其中,所述防护件包括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板体的内表壁,所述第二防护层与所述第一防护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层远离所述板体的一端。
其中,所述防护件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之间,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内部呈蜂窝状结构设置。
其中,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与所述防护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防护框的内部,且所述弹性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柱均匀分布在所述防护框上。
其中,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板体远离所述防护框的一端。
其中,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板体远离所述防护框的一端,所述第二缓冲层与所述第一缓冲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远离所述板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接触的横截面均呈波纹形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层上的凸起处与所述第二缓冲层上的凸起处相互抵持。
其中,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框架的外表壁。
其中,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框架的内部,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防护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防护框的内部,且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通过所述框架上具有凹槽,所述显示屏置于所述凹槽的内部,且所述显示屏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的高度,所述支耳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耳沿所述框架的轴向线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支耳上具有弧形滑槽,所述滑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耳转动连接,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弧形滑槽的内部,所述板体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且所述板体盖合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防护件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件与所述凹槽相互契合,所述防护件与所述显示屏相互接触,所述防护件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的高度,所述防护框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围合在所述防护件的外围,且所述防护框与所述框架的内表壁相互接触。其中所述便携式计算机在携带过程中,所述防护件能够对所述便携式计算机的所述显示屏进行保护,所述防护框能够配合所述防护件提升对所述显示屏的保护,以及对所述框架的内表壁的保护,进而使得所述便携式计算机在携带过程中不易被碰伤,从而获得便携式计算机在携带过程中不易被碰伤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户在使用便携式计算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计算机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00-便携式计算机、10-框架、11-凹槽、20-显示屏、30-防护组件、31-支耳、 311-弧形滑槽、32-滑动件、33-板体、34-防护件、341-第一防护层、342-第二防护层、343-支撑柱、35-防护框、36-弹性柱、37-缓冲件、371-第一缓冲层、372- 第二缓冲层、38-保护套、381-第一磁性件、382-第二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计算机100,包括框架10、显示屏20和防护组件30,所述框架10上具有凹槽11,所述显示屏20置于所述凹槽11的内部,且所述显示屏20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11的高度,所述防护组件30包括支耳31、滑动件32、板体33、防护件34和防护框35,所述支耳 31与所述框架10固定连接,所述支耳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耳31沿所述框架10的轴向线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支耳31上具有弧形滑槽311,所述滑动件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耳31转动连接,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弧形滑槽 311的内部,所述板体33与所述滑动件32固定连接,且所述板体33盖合在所述框架10上,所述防护件34与所述板体33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件34与所述凹槽11相互契合,所述防护件34与所述显示屏20相互接触,所述防护件34 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11的高度,所述防护框35与所述板体33固定连接,并围合在所述防护件34的外围,且所述防护框35与所述框架10的内表壁相互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件34和所述防护框35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用户对所述便携式计算机100进行携带时,所述便携式计算机100处于初始状态,即所述板体33盖合在所述框架10上,所述防护件34嵌合在所述凹槽11 的内部,所述防护件34远离所述板体33的一端与所述显示屏20接触,由于所述防护件34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11的高度,在所述防护件34契合在所述凹槽 11的内部时,所述防护框35与所述框架10的内表壁相互接触,在携带过程中,即使所述便携式计算机100受到外力撞击时,由于所述防护件34和所述防护框35均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防护件34和所述防护框35能够对所述便携式计算机100受到的外力进行缓冲,所述防护件34能够对所述便携式计算机100的所述显示屏20进行保护,所述防护框35能够配合所述防护件34提升对所述显示屏20的保护,以及对所述框架10的内表壁的保护,防止所述便携式计算机100 的所述显示屏20或者所述框架10内表壁在携带过程中被碰伤,在用户需要使用所述便携式计算机100时,即所述便携式计算机100使用状态,转动所述板体33,两个所述滑动件32分别沿着各自对应的所述支耳31上的所述弧形滑槽 311转动,以此将所述板体33翻转至所述框架10的后侧,将所述显示屏20显示出来,以供用户操作所述显示屏20,进行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件34包括第一防护层341和第二防护层342,所述第一防护层341与所述板体3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板体33的内表壁,所述第二防护层342与所述第一防护层34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层341远离所述板体33的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护层341和所述第二防护层342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防护层341的弹力大于所述第二防护层342的弹力,在所述板体33受到外力挤压时,所述板体33将挤压力传递至所述第一防护层341,所述第一防护层341被压缩,并在自身的回复力作用下对受到的挤压力进行缓冲,以此降低所述显示屏20受到的挤压力,同时第二防护层342能够配合所述第一防护层341对受到的挤压力进行再次缓冲,有效降低所述显示屏20受到的挤压力,进而减小所述便携式计算机100在携带过程中容易被碰伤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件34还包括支撑柱343,所述支撑柱3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层341和所述第二防护层342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343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层341和所述第二防护层342之间,所述支撑柱34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343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防护层341和所述第二防护层 342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柱343同样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多个所述支撑柱34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加强所述第一防护层341和所述第二防护层342的抗震性,能够进一步减小所述显示屏20受到挤压力过大而被碰伤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护层342的内部呈蜂窝状结构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防护层342呈蜂窝状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防护件34对所述显示屏20的保护,进而使得所述便携式计算机100在携带过程中不易被碰伤。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组件30还包括弹性柱36,所述弹性柱36与所述防护框3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防护框35的内部,且所述弹性柱3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柱36均匀分布在所述防护框35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弹性柱36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多个所述弹性柱 36的设置,能够增加所述防护框35的抗震性,进而使得所述框架10的内表壁受到的挤压力减小,所述框架10的内表壁不易被碰伤,从而使得所述便携式计算机100在携带过程中不易被碰伤。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组件30还包括缓冲件37,所述缓冲件37与所述板体3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板体33远离所述防护框35的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件37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缓冲件37设置在所述板体33远离所述防护框35的一端,所述缓冲件37的设置,能够对所述板体33受到的外部压力进行缓冲,间接保护所述显示屏20和所述框架10的内表壁不受到碰伤。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37包括第一缓冲层371和第二缓冲层372,所述第一缓冲层371与所述板体3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板体33远离所述防护框35 的一端,所述第二缓冲层372与所述第一缓冲层37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371远离所述板体33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缓冲层371和所述第二缓冲层372接触的横截面均呈波纹形结构。所述第一缓冲层371上的凸起处与所述第二缓冲层372上的凸起处相互抵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冲层371和所述第二缓冲层372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缓冲层371和所述第二缓冲层372相互接触的一端面均为波纹形结构设置,且所述第一缓冲层371上的凸起处和所述第二缓冲层372上的凸起处之间相互抵持,能够进一步防止所述便携式计算机100的所述显示屏 20或者所述框架10内表壁在携带过程中被碰伤。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组件30还包括保护套38,所述保护套38与所述框架 10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框架10的外表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套38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保护套38套设在所述框架10的外边缘,所述保护套38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所述框架10外边缘在携带过程中被碰伤。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组件30还包括第一磁性件381和第二磁性件382,所述第一磁性件381与所述框架10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框架10的内部,所述第二磁性件382与所述防护框3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防护框35的内部,且所述第一磁性件381和所述第二磁性件382相互吸引。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性件381和所述第二磁性件382均为磁铁,在所述板体33盖合在所述框架10上时,所述第一磁性件381和所述第二磁性件382能够相互吸引,进而使得所述板体33与所述框架10之间的盖合不易出现松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框架、显示屏和防护组件,所述框架上具有凹槽,所述显示屏置于所述凹槽的内部,且所述显示屏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的高度,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支耳、滑动件、板体、防护件和防护框,所述支耳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支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耳沿所述框架的轴向线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支耳上具有弧形滑槽,所述滑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耳转动连接,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弧形滑槽的内部,所述板体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且所述板体盖合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防护件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件与所述凹槽相互契合,所述防护件与所述显示屏相互接触,所述防护件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的高度,所述防护框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围合在所述防护件的外围,且所述防护框与所述框架的内表壁相互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件包括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板体的内表壁,所述第二防护层与所述第一防护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层远离所述板体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件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之间,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内部呈蜂窝状结构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与所述防护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防护框的内部,且所述弹性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柱均匀分布在所述防护框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板体远离所述防护框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板体远离所述防护框的一端,所述第二缓冲层与所述第一缓冲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远离所述板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接触的横截面均呈波纹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层上的凸起处与所述第二缓冲层上的凸起处相互抵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框架的外表壁。
10.如权利要求5、8或9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框架的内部,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防护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防护框的内部,且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
CN201921145127.7U 2019-07-21 2019-07-21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23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5127.7U CN210323942U (zh) 2019-07-21 2019-07-21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5127.7U CN210323942U (zh) 2019-07-21 2019-07-21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3942U true CN210323942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4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512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23942U (zh) 2019-07-21 2019-07-21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3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72259A1 (en) Touch device
JP6008355B2 (ja) 手持ち電気製品
EP3729991B1 (en) Case structure
US20110050606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0323942U (zh)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US20060285284A1 (en) Computer device display protector
CN107808792B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US20040198416A1 (en) Adjustable detachable keyboard and electronic assembly using same
CN112492072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726720U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壳
CN200944922Y (zh)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掌上电子设备用皮套
CN105575706A (zh) 具有防尘功能的机械键盘开关
CN206782510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安装结构
CN211606589U (zh) 一种抗摔型智能手机
CN211281634U (zh) 一种带边框的电子产品贴膜
CN202205405U (zh) 显示屏防护结构
CN110417970B (zh) 伸缩的硅胶手机壳
CN217883523U (zh) 具有防尘抗摔结构的手机壳
CN217283147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5072536U (zh) 一种双触摸智能手机专用的护盖
CN217781045U (zh) 防摔保护膜
CN209086812U (zh) 一种减震防摔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CN212875898U (zh) 一种具有支架功能的保护壳
CN210490973U (zh) 弧形双面pet手机壳
CN210609315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防护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