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02247U -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2247U
CN210302247U CN201920131751.5U CN201920131751U CN210302247U CN 210302247 U CN210302247 U CN 210302247U CN 201920131751 U CN201920131751 U CN 201920131751U CN 210302247 U CN210302247 U CN 210302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ir inlet
air outlet
seat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317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理华
幸世峰
周晓芝
潘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317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2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2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22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机壳、调节机构、呼吸机构、训练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机壳一侧连接有呼吸机构,机构另一侧连接有调节机构,且机壳内部连接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下方的机壳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调节钮、电磁棒和定位座,所述呼吸机构包括吸嘴和进出气座,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座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训练机构包括进气瓶、第一调节板、出气瓶和第二调节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吸嘴、进出气座和侧盖,便于装置的固定拆装,便于装置内部元件的拆装更换和检修,并便于吸嘴的拆装更换,减少装置多次使用时产生的交叉感染。

Description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常使用呼吸训练装置对医院中进行心肺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以逐步对患者呼吸肌进行训练,促进呼吸肌恢复,达到恢复患者心肺功能的目的。
在申请公布号为CN 104208845 B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装置,所述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吸气训练组件、呼气训练组件、气体引流组件以及呼吸终端,其中吸气浮动部件和呼气浮动部件上分别设有贯穿吸气浮动部件和呼气浮动部件的吸气通气管和呼气通气管,吸气通气管和呼气通气管内部还设有吸气指示浮子和呼气指示浮子,该呼吸训练装置不仅使吸气训练和呼气训练在健康的呼吸环境下同步进行,提高了肺活量,还具有指示肺活量恢复情况的功能。但其存在如下缺点:呼吸训练时,无法根据使用者的呼吸量进行初始呼吸量的设定,无法使得患者在每一次训练过程中,能够充分呼吸完吸气浮动部件和呼气浮动部件内部的空气,无法充分对呼吸肌达到训练,适用性不佳。
在申请公布号为CN 108568063 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呼吸阻挡训练器,包括一U形状软体硅胶材质的吹嘴、所述吹嘴的U形开口端罩在用户嘴巴上,其U形底部端连接一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气缸、设置于所述气缸内的活塞及所述气缸底部的端盖,所述气缸与活塞形成密闭的腔体,所述腔体顶部设有一O型密封圈,所述端盖底部设有用于缓冲的密封垫,在其所述腔体的一侧上下并列设有进气口及排气口,所述进气口设有调节进气量大小的进气调节旋钮,所述排气口设有调节排气量大小的排气调节旋钮。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阻挡训练器通过排气口设置不同档位来控制用户的吐气时间和速度,有效提高用户心肺功能,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但其存在如下缺点:有些患者在进行呼吸训练时,易产生每次呼吸量不均的情况,当呼吸量不够或呼吸量过度时,易使得腔体内部空气量无法满足需求,此时易使得患者产生缺氧甚至是窒息的情况,无法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性。
在申请公布号为CN 108853943 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人体呼吸训练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吸气箱、呼吸箱和呼气箱,所述呼吸箱的顶部连通有呼吸主管,所述呼吸箱的左侧连通有吸气支管,且呼吸箱的右侧连通有呼气支管,所述吸气支管和呼气支管的内表面之间从左至右均依次固定连接有电磁环和隔板,且隔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阶梯槽,所述第一阶梯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装置的训练强度可以通过电磁环的磁力强度调节,使训练者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训练难度来锻炼呼吸强度,有效持久,可以长期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呼吸训练器训练效率较低,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失去锻炼效果的问题。但其存在如下缺点:患者在进行呼吸训练时,无法根据呼气量来确定吸气量,需要电子设备进行逐步调控,无法在进行轻度呼吸或深呼吸时,实时变化呼吸量,无法适用于呼吸量不均的患者。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能有效根据患者的呼吸量调节初始呼吸量,通过呼出气体含量逐步调节吸入气体的含量,避免轻度呼吸或深呼吸时,吸入量不足产生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情况,有效增加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机壳、调节机构、呼吸机构、训练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机壳一侧连接有呼吸机构,机构另一侧连接有调节机构,且机壳内部连接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下方的机壳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机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侧盖,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称连接,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端均连接有侧盖,侧盖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上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均安装有隔板,且第一壳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控箱,电控箱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和单片机,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底端的中央安装有加湿箱,加湿箱下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卡接有密封塞,且密封塞的顶部延伸至加湿箱的底部,并与加湿箱卡合固定,所述加湿箱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雾化管和回水管,雾化管和回水管远离加湿箱的一端分别设有预混箱和分离箱,且预混箱和分离箱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分离箱的内部倾斜固定有阻水透气膜,且加湿箱靠近预混箱一端的内壁上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器;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调节钮、电磁棒和定位座,所述隔板顶部的中央均竖向安装有电磁棒,2个电磁棒的顶部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且电磁棒之间滑动套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侧,并固定有调节钮,所述隔板顶部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
所述呼吸机构包括吸嘴和进出气座,且第二壳体的一侧连接有进出气座,进出气座的一端卡接有吸嘴;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座和活性炭过滤网,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的底端均安装有过滤座,且进气孔和出气孔上方的过滤座内部均卡接有活性炭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的顶部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固定连接;
所述训练机构包括进气瓶、第一调节板、出气瓶和第二调节板,且隔板之间分别固定有进气瓶和出气瓶,所述进气瓶和出气瓶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远离进气瓶和出气瓶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均与进出气座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瓶和出气瓶的外侧分别滑动套接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滑动连接,且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另一端均与第二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第一磁环,且进气瓶的内部滑动套设有进气活塞,出气瓶内部的顶端套设有出气活塞,所述进气活塞和出气活塞的边缘位置处皆均匀设有通孔,且进气活塞和出气活塞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第二磁环,第二磁环均与第一磁环磁性相吸,所述出气活塞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弹簧座,弹簧座均与出气瓶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出气活塞底部的中央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
具体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中央均设有与连接杆相互配合的滑动槽,滑动槽两侧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皆均匀设有刻度线,且调节钮的一端均设有指示箭头。
具体地,所述进出气座的一端均设有与吸嘴相互配合的卡接槽,卡接槽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且吸嘴设为弧形结构。
具体地,所述侧盖外侧的中央皆均匀设有抓握槽。
具体地,所述进气管、雾化管、回水管、出气管和连接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且雾化管和回水管上单向阀方向相同,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单向阀以及2个连接管上的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回水管一端的加湿箱内壁上固定有活性炭过滤片。
具体地,所述蓄电池与单片机电连接,且电磁棒均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定位座的中央均设有滑动孔,滑动孔的内部安装有铁环。
具体地,所述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之间磁吸力大于第一调节板、定位座和第二调节板重力的总和,且弹簧座的回弹力大于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之间的磁吸力。
具体地,所述第二调节板高度高于第一调节板。
具体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单向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具体地,所述第一滑杆、电磁棒和第二滑杆上均设有限位块。
3.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吸嘴、进出气座和侧盖,便于装置的固定拆装,便于装置内部元件的拆装更换和检修,并便于吸嘴的拆装更换,减少装置多次使用时产生的交叉感染。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连接杆、调节钮、进气瓶、第一调节板、第一滑杆、进气活塞、进气孔、出气孔、电磁棒、定位座、出气瓶、第二调节板、第二滑杆、出气活塞、连接管和连接座,便于通过推动调节钮带动连接杆以及定位座在电磁棒上的使用高度,便于通过电磁棒通断电固定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高度,通过观察调节钮上指示箭头与装置外侧刻度线的位置,从而精确调节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与进气瓶和出气瓶之间的高度位置,从而进气活塞在进气瓶内部的上升高度量,来确定相应使用者的初始呼吸量,便于根据不同患者的呼吸训练需求调节不同的初始呼吸量,便于装置适用于不同的人群,从而增加装置的适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网,便于吸入的空气通过活性炭过滤网过滤后被患者吸入,有效减少环境中灰尘杂质对患者呼吸道的损伤,并使得呼出气体通过活性炭过滤网过滤后排出,有效减少呼出气体中细菌杂质对环境的污染,增加装置的环保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弹簧座、加速度传感器、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便于患者在正常训练下,呼出气体挤压出气活塞下落,加速度传感器感应到下降速度产生加速,使得电磁棒断电,定位座在自身重力和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共同重力作用下下落,因呼气压力大于弹簧座的回弹力,大于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之间磁吸力,大于第一调节板、定位座和第二调节板重力的总和,所以出气活塞下降时通过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磁吸力作用,降低第一调节板、定位座和第二调节板的下降速度,使得出气活塞下降到第二调节板后,出气活塞与第二滑杆在磁力作用下产生持平,使得使用者的呼吸量产生了一次定位座高度与初始位置高度差相应呼吸量的训练,便于通过多次训练,使得使用者吸入量与呼出量达到平衡,逐步对患者呼吸肌进行训练,促进呼吸肌恢复,进而达到对呼吸肌体进行训练并恢复患者心肺功能的目的,同时当在轻度呼吸或深呼吸呼吸量不均时,通过轻度呼出的气体量确定第二调节板位置,使得第一调节板位置产生轻微上升,保证患者下次呼吸时吸气量大于此次呼气量,达到对肌体进行训练的目的,而深呼吸是,呼出量呈大幅度增长,出气活塞快速下降,并带动第一调节板、定位座和第二调节板大幅下降,以保证下次吸入量一直大于呼出量,保证在深呼吸状态下仍可以对使用者进行肌体训练,并避免使用者在进行深呼吸时因吸气量不足时造成的窒息情况,有效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预混箱、加湿箱、超声波雾化器、密封塞、阻水透气膜和分离箱,便于患者根据使用需求在加湿箱内部添加加湿水体,通过雾化的水滴与空气混合辅助进行呼吸训练,减少干燥空气对患者呼吸道的损伤,同时便于通过分离箱内部的阻水透气膜有效分离呼出气体中的水汽和空气,使得水渍由回水管经活性炭过滤片过滤后进入加湿箱内部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能有效根据患者的呼吸量调节初始呼吸量,适用于不同呼吸训练需求的患者,并有效通过呼出气体含量逐步调节吸入气体的含量,逐步对患者呼吸肌进行训练,促进呼吸肌恢复,同时避免轻度呼吸或深呼吸时,吸入量不足产生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情况,有效增加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并减少呼吸时环境空气中杂质或干燥气体对患者呼吸的损伤,减少患者呼出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训练机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壳体;2、连接杆;3、调节钮;4、滑动槽;5、第二壳体;6、吸嘴;7、进出气座;8、侧盖;9、进气瓶;91、第一调节板;92、第一滑杆;93、进气活塞;10、隔板;11、过滤座;12、活性炭过滤网;13、进气孔;131、进气管;132、预混箱;14、加湿箱;141、雾化管;142、回水管;15、超声波雾化器;16、密封塞;17、出气孔;171、出气管;172、阻水透气膜;173、分离箱;18、电磁棒;181、定位座;19、出气瓶;191、第二调节板;192、第二滑杆;193、出气活塞;194、弹簧座;195、加速度传感器;20、连接管;21、连接座;22、电控箱;221、蓄电池;222、单片机;23、通孔;24、第一磁环;25、第二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机壳、调节机构、呼吸机构、训练机构和过滤机构,机壳一侧连接有呼吸机构,机构另一侧连接有调节机构,且机壳内部连接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下方的机壳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机壳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5和侧盖8,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对称连接,且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两端均连接有侧盖8,侧盖8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固定连接,侧盖8外侧的中央皆均匀设有抓握槽,便于使用者使用时,通过抓握槽进行抓握使用,增加使用者使用时的便捷性,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孔13和出气孔17,进气孔13和出气孔17上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内部均安装有隔板10,且第一壳体1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控箱22,电控箱22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221和单片机222,第一壳体1内部底端的中央安装有加湿箱14,加湿箱14下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之间卡接有密封塞16,且密封塞16的顶部延伸至加湿箱14的底部,并与加湿箱14卡合固定,加湿箱1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雾化管141和回水管142,雾化管141和回水管142远离加湿箱14的一端分别设有预混箱132和分离箱173,且预混箱132和分离箱173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管131和出气管171,分离箱173的内部倾斜固定有阻水透气膜172,且加湿箱14靠近预混箱132一端的内壁上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器15;
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2、调节钮3、电磁棒18和定位座181,隔板10顶部的中央均竖向安装有电磁棒18,2个电磁棒18的顶部分别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且电磁棒18之间滑动套接有定位座181,定位座181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杆2,且连接杆2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外侧,并固定有调节钮3,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中央均设有与连接杆2相互配合的滑动槽4,滑动槽4两侧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上皆均匀设有刻度线,且调节钮3的一端均设有指示箭头,便于连接杆2在滑动槽4内部滑动,从而调节定位座181的使用位置,便于观察调节钮3上指示箭头与刻度线的位置,便于调节装置的使用量,便于装置的使用,隔板10顶部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第一滑杆92和第二滑杆192;
呼吸机构包括吸嘴6和进出气座7,且第二壳体5的一侧连接有进出气座7,进出气座7的一端卡接有吸嘴6,进出气座7的一端均设有与吸嘴6相互配合的卡接槽,卡接槽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且吸嘴6设为弧形结构,便于通过密封圈增加吸嘴6与进出气座7连接的密封性,并便于吸嘴6充分贴合使用者口鼻部,减少装置使用过程中产生漏气现象,同时便于进出气座7与吸嘴6的固定拆装,便于吸嘴6的拆卸更换,减少多次使用时的交叉感染;
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座11和活性炭过滤网1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内部的底端均安装有过滤座11,且进气孔13和出气孔17上方的过滤座11内部均卡接有活性炭过滤网12,活性炭过滤网12的顶部分别与进气管131和出气管171固定连接;
训练机构包括进气瓶9、第一调节板91、出气瓶19和第二调节板191,且隔板10之间分别固定有进气瓶9和出气瓶19,进气瓶9和出气瓶19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管20,进气管131、雾化管141、回水管142、出气管171和连接管20上均安装有单向阀,且雾化管141和回水管142上单向阀方向相同,进气管131和出气管171上单向阀以及2个连接管20上的单向阀(图中未画出)方向相反,回水管142一端的加湿箱14内壁上固定有活性炭过滤片(图中未画出),便于保证使用者在进行呼吸训练时,气体经过进气管131、雾化管141、回水管142、出气管171和连接管20时均为单向流动,减少呼气与吸气的气体交叉回流,避免对相应呼吸通道造成污染,同时便于通过活性炭过滤片过滤呼气气体中水分子内残余的杂质,便于对呼气后气体中的水气进行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连接管20远离进气瓶9和出气瓶19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座21,且连接座21均与进出气座7固定连接,进气瓶9和出气瓶19的外侧分别滑动套接有第一调节板91和第二调节板191,第一调节板91和第二调节板19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滑杆92和第二滑杆192滑动连接,蓄电池221与单片机222电连接,且电磁棒18均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22电连接,便于通过蓄电池221为装置以及单片机222供电,便于通过单片机222控制电磁棒18通断电,便于装置的使用,定位座181的中央均设有滑动孔,滑动孔的内部安装有铁环,且第一调节板91和第二调节板191的另一端均与第二调节板191固定连接,第一滑杆92、电磁棒18和第二滑杆192上均设有限位块,便于限制第一调节板91、定位座181和第二调节板191的滑动范围,便于保证呼吸训练时的定量,便于装置的使用,第一调节板91和第二调节板191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第一磁环24,且进气瓶9的内部滑动套设有进气活塞93,出气瓶19内部的顶端套设有出气活塞193,进气活塞93和出气活塞193的边缘位置处皆均匀设有通孔23,且进气活塞93和出气活塞193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第二磁环25,第二磁环25均与第一磁环24磁性相吸,出气活塞193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弹簧座194,弹簧座194均与出气瓶19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磁环24和第二磁环25之间磁吸力大于第一调节板91、定位座181和第二调节板191重力的总和,且弹簧座194的回弹力大于第一磁环24和第二磁环25之间的磁吸力,便于第一磁环24和第二磁环25之间相互吸引时,有效牵引第一调节板91和第二调节板191,避免第一调节板91、定位座181和第二调节板191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便于装置进行训练使用,同时便于一次呼吸训练过后,出气活塞193在弹簧座194的回弹力作用下回到出气瓶19顶部,以恢复出气活塞193的初始位置,从而保证下一次出气时的出气量,并保证对使用者呼吸量进行精确的定量训练,且出气活塞193底部的中央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195,加速度传感器195为单向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有效避免出气活塞193在弹簧座194回弹力作用下上升时产生的加速度对加速度传感器195产生信号,避免系统出现识别差错,影响装置的使用。
工作原理:首先将新拆封的吸嘴6固定在进出气座7一端,倒置装置,打开密封塞16,将加湿用水体注入加湿箱14内部,并通过密封塞16进行密封,再将装置翻转,根据使用者的呼吸量推动调节钮3,使得调节钮3带动连接杆2在滑动槽4内部滑动,从而调节定位座181在电磁棒18上的使用位置,通过观察调节钮3上指示箭头与刻度线的位置,确定相应使用者的初始呼吸量,这时通过蓄电池221为装置供电,单片机222控制电磁棒18通电,使得电磁棒18产生磁力吸附定位座181,确定定位座181的使用高度,以满足使用者初始呼吸量的定位,使用时,让使用者单手握住装置,将口鼻置于吸嘴6内部,使得吸嘴6充分包裹住使用者口鼻,然后进行首次吸气训练,首次呼吸训练时,第一调节板91、定位座181和第二调节板191分别位于图7中d1、c1和e1位置处,使用者吸气时,环境空气通过进气孔13进入装置内部,经过活性炭过滤网12过滤后进入预混箱132内部,超声波雾化器15通电工作,将加湿箱14内部水体雾化后通入预混箱132内部与环境空气进行混合,通过使用者吸气,带动混合后气体进入进气瓶9内部,此时进气活塞93在吸气压力作用下上升至a2位置处,并使得混合气体由通孔23穿过,到达进气瓶9顶端的连接管20内部,输送到使用者呼吸道中,减少环境中气体干燥对呼吸道的损伤,并完成一次吸气训练,接着使用者进行首次呼气训练,呼出的气体通过吸嘴6进入进出气座7内部,并通过出气瓶19上方的连接管20进入出气瓶19内部,这时,进气瓶9内部压力均衡进气活塞93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穿过第一调节板91,并通过第一调节板91和进气活塞93之间的第一磁环24和第二磁环25磁吸力吸引,恢复到a1位置处,使得第一调节板91和进气活塞93产生持平,而此时出气活塞193受到呼气压力作用,拉动弹簧座194下降,并使得气体由通孔23流入出气瓶19底部,通过分离箱173内部阻水透气膜172分离呼出气体中的水渍和气体,使得水渍由回水管142经活性炭过滤片过滤后进入加湿箱14内部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使得呼出气体经过活性炭过滤网12过滤后由出气孔17排出,呼气过程中,加速度传感器195感应到出气活塞193的下降速度,使得单片机222控制电磁棒18断电,使得电磁棒18与定位座181之间失去吸力,定位座181在自身重力和第一调节板91与第二调节板191共同重力作用下,在电磁棒18、第一滑杆92和第二滑杆192之间下落,因呼气压力大于弹簧座194的回弹力,大于第一磁环24和第二磁环25之间磁吸力,大于第一调节板91、定位座181和第二调节板191重力的总和,所以出气活塞193下降到b2位置处时,定位座181才从c1位置开始下落,又因第一磁环24和第二磁环25之间磁吸力大于第一调节板91、定位座181和第二调节板191重力的总和,第二滑杆192内侧的第一磁环24受到出气活塞193外侧的第二磁环25磁力吸引,降低第一调节板91、定位座181和第二调节板191的下降速度,当出气活塞193在呼气压力作用下由b2位置处降到b3位置处时,出气活塞193外侧的第二磁环25受到第二滑杆192内侧的第一磁环24磁力吸引,使得出气活塞193与第二滑杆192产生持平,使得出气活塞193达到b4位置处,此时加速度传感器195失去加速度,单片机222控制电磁棒18通电,吸引定位座181固定,从而固定第一调节板91和第二调节板191的高度,因弹簧座194的回弹力大于第一磁环24和第二磁环25之间的磁吸力,出气活塞193在弹簧座194的回弹力作用下,恢复到b1位置处,完成一整次呼吸训练,这时,第一调节板91位于d2位置处,进气活塞93在第一磁环24和第二磁环25的吸引力作用下位于a3位置处,定位座181位于c2位置处,第二调节板191位于e2位置处,使用者的呼吸量产生了一次高度差的训练,使得相应肌体达到了c1与c2之间高度差的训练,最后继续进行多次训练,直至使用者吸入量与呼出量达到平衡,进而达到对呼吸肌体进行训练并恢复患者心肺功能的目的,当使用者两次呼吸量呈递减趋势时,第一调节板91位置产生轻微上升,以满足下次呼吸时吸气量大于此次呼气量,达到对肌体进行训练的目的,当使用者进行深呼吸,即呼吸量呈大幅度增长时,出气活塞193快速下降,并带动第一调节板91、定位座181和第二调节板191大幅下降,以保证下次吸入量一直大于呼出量,保证在深呼吸状态下仍可以对使用者进行肌体训练,并避免使用者在进行深呼吸时因吸气量不足时造成的窒息情况,有效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包括机壳、调节机构、呼吸机构、训练机构和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一侧连接有呼吸机构,机构另一侧连接有调节机构,且机壳内部连接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下方的机壳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机壳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5)和侧盖(8),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对称连接,且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两端均连接有侧盖(8),侧盖(8)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孔(13)和出气孔(17),进气孔(13)和出气孔(17)上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内部均安装有隔板(10),且第一壳体(1)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控箱(22),电控箱(22)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221)和单片机(222),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底端的中央安装有加湿箱(14),加湿箱(14)下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之间卡接有密封塞(16),且密封塞(16)的顶部延伸至加湿箱(14)的底部,并与加湿箱(14)卡合固定,所述加湿箱(1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雾化管(141)和回水管(142),雾化管(141)和回水管(142)远离加湿箱(14)的一端分别设有预混箱(132)和分离箱(173),且预混箱(132)和分离箱(173)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气管(131)和出气管(171),所述分离箱(173)的内部倾斜固定有阻水透气膜(172),且加湿箱(14)靠近预混箱(132)一端的内壁上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器(15);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2)、调节钮(3)、电磁棒(18)和定位座(181),所述隔板(10)顶部的中央均竖向安装有电磁棒(18),2个电磁棒(18)的顶部分别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且电磁棒(18)之间滑动套接有定位座(181),所述定位座(181)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杆(2),且连接杆(2)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外侧,并固定有调节钮(3),所述隔板(10)顶部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第一滑杆(92)和第二滑杆(192);
所述呼吸机构包括吸嘴(6)和进出气座(7),且第二壳体(5)的一侧连接有进出气座(7),进出气座(7)的一端卡接有吸嘴(6);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座(11)和活性炭过滤网(1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内部的底端均安装有过滤座(11),且进气孔(13)和出气孔(17)上方的过滤座(11)内部均卡接有活性炭过滤网(12),活性炭过滤网(12)的顶部分别与进气管(131)和出气管(171)固定连接;
所述训练机构包括进气瓶(9)、第一调节板(91)、出气瓶(19)和第二调节板(191),且隔板(10)之间分别固定有进气瓶(9)和出气瓶(19),所述进气瓶(9)和出气瓶(19)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管(20),连接管(20)远离进气瓶(9)和出气瓶(19)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座(21),且连接座(21)均与进出气座(7)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瓶(9)和出气瓶(19)的外侧分别滑动套接有第一调节板(91)和第二调节板(191),第一调节板(91)和第二调节板(19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滑杆(92)和第二滑杆(192)滑动连接,且第一调节板(91)和第二调节板(191)的另一端均与第二调节板(19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91)和第二调节板(191)的内侧壁上均设有第一磁环(24),且进气瓶(9)的内部滑动套设有进气活塞(93),出气瓶(19)内部的顶端套设有出气活塞(193),所述进气活塞(93)和出气活塞(193)的边缘位置处皆均匀设有通孔(23),且进气活塞(93)和出气活塞(193)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第二磁环(25),第二磁环(25)均与第一磁环(24)磁性相吸,所述出气活塞(193)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弹簧座(194),弹簧座(194)均与出气瓶(19)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出气活塞(193)底部的中央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1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的中央均设有与连接杆(2)相互配合的滑动槽(4),滑动槽(4)两侧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5)上皆均匀设有刻度线,且调节钮(3)的一端均设有指示箭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气座(7)的一端均设有与吸嘴(6)相互配合的卡接槽,卡接槽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且吸嘴(6)设为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8)外侧的中央皆均匀设有抓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31)、雾化管(141)、回水管(142)、出气管(171)和连接管(20)上均安装有单向阀,且雾化管(141)和回水管(142)上单向阀方向相同,进气管(131)和出气管(171)上单向阀以及2个连接管(20)上的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回水管(142)一端的加湿箱(14)内壁上固定有活性炭过滤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221)与单片机(222)电连接,且电磁棒(18)均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22)电连接,所述定位座(181)的中央均设有滑动孔,滑动孔的内部安装有铁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环(24)和第二磁环(25)之间磁吸力大于第一调节板(91)、定位座(181)和第二调节板(191)重力的总和,且弹簧座(194)的回弹力大于第一磁环(24)和第二磁环(25)之间的磁吸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板(191)高于第一调节板(9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95)为单向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92)、电磁棒(18)和第二滑杆(192)上均设有限位块。
CN201920131751.5U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02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1751.5U CN210302247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1751.5U CN210302247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2247U true CN210302247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1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3175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02247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22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2847A (zh) * 2022-07-07 2022-10-18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口含式智能恒温湿化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2847A (zh) * 2022-07-07 2022-10-18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口含式智能恒温湿化器
CN115192847B (zh) * 2022-07-07 2023-09-08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口含式智能恒温湿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15949U (zh) 一种呼吸训练装置
CN210044796U (zh) 一种医用呼吸训练器
CN109999432A (zh)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CN113058231A (zh) 心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装置
CN112138341A (zh) 一种呼吸护理缩唇呼吸训练装置
CN204767221U (zh) 一种呼吸运动训练器
CN210302247U (zh) 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CN209331224U (zh) 一种口鼻隔离分区口罩
CN206081256U (zh) 一种用于气管插管的多功能插接装置
CN210992850U (zh)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装置
CN208552791U (zh) 一种带有连接气路的雾化面罩
CN111167086B (zh) 一种声乐呼吸训练仪
CN211245410U (zh) 儿童呼吸训练器
CN205884737U (zh) 一种立体送风防护口罩
CN112619070B (zh) 一种两用呼吸训练器
CN2555042Y (zh) 一种轻便低氧呼吸器
CN209984880U (zh) 一种肺扩张训练器
CN108030988A (zh) 一种带有连接气路的雾化面罩
CN212651306U (zh) 一种呼吸内科专用的便携式呼吸训练器
CN209611903U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阻肺的多功能氧疗装置
CN110652701A (zh) 一种用于呼吸疾病治疗的新型呼吸气锻炼器
CN206597208U (zh) 一种呼吸科用呼吸循环净化装置
CN116440430B (zh) 一种供氧面罩及具有其的吸氧装置
CN218485112U (zh)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锻炼装置
CN218046366U (zh) 一种人工气道患者呼吸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