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01534U - 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1534U
CN210301534U CN201920957200.4U CN201920957200U CN210301534U CN 210301534 U CN210301534 U CN 210301534U CN 201920957200 U CN201920957200 U CN 201920957200U CN 210301534 U CN210301534 U CN 210301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electric telescopic
telescopic rod
intensive care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72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岩
梁爱丽
宋乐乐
徐桂梅
徐红飞
刘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Henan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Henan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Henan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Henan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9572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1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1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1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包括底座、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底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与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槽;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医生们能够握住推把通过移动轮把装置移动到合适的地方,然后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向下伸缩,第二电动伸缩杆就会把装置给撑起来,能够在使用的时候让移动轮不与地面接触,增加装置的稳定性,能够在具有稳定性的同时,还便于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在重症监护病房,对于意识不清或者有烦躁不安表现的患者,为防止发生各种形式的意外,往往采用固定带将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因为在重症监护的条件下,安全已经成为第一位的,临床实践也往往证明,肢体固定带的牢固与否,往往决定着意外事故发生的多少,所以在临床的实践中,往往把结实耐用的肢体固定带作为防止监护病人发生意外的重要方法,但是固定带在使用的时候比较容易被病人挣脱开,而且使病人没有舒适性,所以现在大多数都利用肢体固定架来对病人的肢体进行固定。
现有的肢体固定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移动到病人的床边,然后对准病人需要固定的部位对病人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肢体固定架为了追求装置底盘的稳定性,导致不灵活所以调整位置的时候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具有便于移动和舒适性强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包括底座、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底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与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固定板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上端外壁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底端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把两端外壁设有橡胶摩擦层,所述橡胶摩擦层与所述推把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与所述缓冲层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医生们能够握住推把通过移动轮把装置移动到合适的地方,然后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向下伸缩,第二电动伸缩杆就会把装置给撑起来,能够在使用的时候让移动轮不与地面接触,增加装置的稳定性,本装置能够在具有稳定性的同时,还便于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移动。
2、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通过夹板来对病人需要固定的肢体进行夹取,能够根据病人肢体的粗细通过伸缩杆的伸缩带动连接杆的移动进行调节,然后伸缩杆外部套设的第一弹簧会对连接杆施加一个弹力,从而带动夹板对病人的肢体进行牢固的夹取,通过转动螺杆来抵住夹板起到固定的作用,让使用的过程更加的稳定,然后通过缓冲层对病人的肢体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而且缓冲层内部的第二弹簧和空腔会增加缓冲层的透气性,使病人使用的舒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第一电动伸缩杆;111、限位环;2、连接板;21、移动轮;22、第二电动伸缩杆;221、缓冲垫;3、固定板;31、滑槽;32、推把;321、橡胶摩擦层;33、伸缩杆;331、第一弹簧;332、连接杆;34、夹板;35、固定块;351、螺杆;4、缓冲层;41、空腔;42、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包括底座1、连接板2和固定板3,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1,第一电动伸缩杆1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连接板2顶部与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1,连接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2,第二电动伸缩杆2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固定板3上开设有滑槽31,固定板3侧壁固定连接有推把32,固定板3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3,固定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35,固定块35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351,螺杆35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板34,夹板3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4。
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包括底座1、连接板2和固定板3,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1,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型号为PXTL,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1来调节装置的高度,便于对病人的肢体进行固定,连接板2顶部与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1,连接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2,当装置到达合适的位置时,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22向下伸缩,第二电动伸缩杆22就会把装置给撑起来,能够在使用的时候让移动轮21不与地面接触,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固定板3上开设有滑槽31,固定板3侧壁固定连接有推把32,通过推把32方便对装置进行推动,固定板3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3,固定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35,固定块35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351,螺杆35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板34,夹板3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4,通过转动螺杆351来抵住夹板34起到固定的作用,让使用的过程更加的稳定,然后缓冲层4会在夹取病人肢体时候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具体的,第一电动伸缩杆11上端外壁设有限位环111,限位环111与第一电动伸缩杆11固定连接;通过限位环111能够对第一电动伸缩杆11起到一个限位和保护的作用。
具体的,第二电动伸缩杆22底端设有缓冲垫221,缓冲垫221与第二电动伸缩杆22固定连接;通过缓冲垫221能够在第二电动伸缩杆22向下伸缩的时候起到一个缓冲和支撑的作用。
具体的,推把32两端外壁设有橡胶摩擦层321,橡胶摩擦层321与推把32固定连接;通过橡胶摩擦层321能够增加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手滑的现象。
具体的,伸缩杆33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331,伸缩杆3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2,连接杆332顶端固定连接有夹板34,夹板34在滑槽31内滑动;通过夹板34来对病人需要固定的肢体进行夹取时,能够根据病人肢体的粗细来通过伸缩杆33的伸缩带动连接杆332的移动进行调节,然后伸缩杆33外部套设的第一弹簧331会对连接杆332一个弹力,从而带动夹板34对病人的肢体进行牢固的夹取。
具体的,缓冲层4内部开设有空腔41,空腔41内部设有第二弹簧42,第二弹簧42两端与缓冲层4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缓冲层4对病人的肢体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而且缓冲层4内部的第二弹簧42和空腔41会增加缓冲层4的透气性,使病人使用的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1来调节装置的高度,然后我握住推把32把装置推动装置,当装置到达合适的位置时,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22向下伸缩,第二电动伸缩杆22就会把装置给撑起来,能够在使用的时候让移动轮21不与地面接触,增加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夹板34来对病人需要固定的肢体进行夹取时,能够根据病人肢体的粗细来通过伸缩杆33的伸缩带动连接杆332的移动进行调节,然后伸缩杆33外部套设的第一弹簧331会对连接杆332一个弹力,从而带动夹板34对病人的肢体进行牢固的夹取,通过转动螺杆351来抵住夹板34起到固定的作用,让使用的过程更加的稳定,对病人的肢体进行夹紧,然后通过缓冲层4对病人的肢体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而且缓冲层4内部的第二弹簧42和空腔41会增加缓冲层4的透气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连接板(2)和固定板(3),所述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连接板(2)顶部与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1),所述连接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2),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固定板(3)上开设有滑槽(31),所述固定板(3)侧壁固定连接有推把(32),所述固定板(3)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3),所述固定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35),所述固定块(35)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351),所述螺杆(35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板(34),所述夹板(3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1)上端外壁设有限位环(111),所述限位环(111)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2)底端设有缓冲垫(221),所述缓冲垫(221)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把(32)两端外壁设有橡胶摩擦层(321),所述橡胶摩擦层(321)与所述推把(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3)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331),所述伸缩杆(3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2),所述连接杆(332)顶端固定连接有夹板(34),所述夹板(34)在所述滑槽(31)内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4)内部开设有空腔(41),所述空腔(41)内部设有第二弹簧(42),所述第二弹簧(42)两端与所述缓冲层(4)内壁固定连接。
CN201920957200.4U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Active CN210301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7200.4U CN210301534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57200.4U CN210301534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1534U true CN210301534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46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7200.4U Active CN210301534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1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72236B (zh) 一种面部整容整形用手术床
CN110638587A (zh) 一种新型医疗床
CN210301534U (zh) 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CN214966849U (zh) 一种用于卫勤救治的肢体包扎固定装置
CN211962471U (zh) 一种骨科护理换药架
CN211409604U (zh) 一种骨科治疗固定用夹板装置
CN209347364U (zh) 一种骨科术后用固定支具夹板
CN110897776A (zh) 一种基于骨科护理牵引装置及其牵引方法
CN211834909U (zh) 一种基于骨科护理牵引装置
CN204909667U (zh) 神经外科用手术架
CN210301624U (zh) 一种可调节腰椎手术体位垫
CN213346215U (zh) 一种骨科牵引设备
CN213788423U (zh)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架保护装置
CN214858404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侧肢防脱支撑机构
CN210932281U (zh) 一种外科护理担架
CN201160962Y (zh) 手术用肢体固定支撑托架
CN205198372U (zh) 一种骨科换药架
CN214596690U (zh) 一种icu护理用输液架
CN213250871U (zh) 一种手术护理包扎用支撑装置
CN214967321U (zh) 一种骨科用复位固定架
CN214909697U (zh) 一种手足外科护理用的悬挂架
CN211962232U (zh) 一种医疗外科手臂固定装置
CN214048875U (zh) 一种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
CN214858174U (zh) 一种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
CN214857974U (zh) 一种icu用关节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