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6730U - 连接器母座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母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6730U
CN210296730U CN201921190040.1U CN201921190040U CN210296730U CN 210296730 U CN210296730 U CN 210296730U CN 201921190040 U CN201921190040 U CN 201921190040U CN 210296730 U CN210296730 U CN 210296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uckle
side wall
female connector
connect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00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芳利
李发红
刘桂宝
张勇辉
罗土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mingw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i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i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i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900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6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6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6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母座,包括有端子组件和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内部尾端设有空心腔体结构的端子固定座,所述端子组件插入所述空心腔体内固定,在所述端子组件的外侧壁和所述端子固定座的内侧壁上对应位置设有相互配合的至少一组卡扣定位结构。本申请可以增强所述连接器母座中端子组件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在震动频率较大的使用场合,也可以防止所述端子组件从所述壳体组件内松脱开,以免影响连接器的使用。

Description

连接器母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母座。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一种通过连接端子的接触来实现线缆的信号传输功能的常用电子器件。连接器通常包括分别内置有连接端子的公头和母座,通过公头和母座的插拔连接,使其内部的连接端子连通/断开,来实现/阻断各种信号传输功能。
连接器母座包括端子组件和壳体组件,端子组件插入壳体组件内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端子组件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的牢固性较差,尤其在震动频率较大的使用场合,端子组件容易从壳体组件内松脱开,影响连接器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母座,可以增强所述连接器母座中端子组件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在震动频率较大的使用场合,也可以防止所述端子组件从所述壳体组件内松脱开,以免影响连接器的使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母座,包括有端子组件和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内部尾端设有空心腔体结构的端子固定座,所述端子组件插入所述空心腔体内固定,在所述端子组件的外侧壁和所述端子固定座的内侧壁上对应位置设有相互配合的至少一组卡扣定位结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有端子内壳、设于该端子内壳内的端子插座和插入所述端子插座内固定的若干连接端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扣定位结构包括有对称地设于所述端子固定座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的第一卡槽、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内壳的左外侧壁和右外侧壁对应所述第一卡槽位置的第一卡扣。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扣定位结构还包括有设于所述端子固定座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的第二卡槽、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内壳的左外侧壁和右外侧壁对应所述第二卡槽位置的第二卡扣。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反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扣的长度和倾斜程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卡扣的长度和倾斜程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采用与所述端子内壳的侧壁本体一体式成型的弹片结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少所述第一卡扣的弹片与所述端子内壳的侧壁本体之间留有间距。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扣定位结构还包括有设于所述端子插座的底面外壁的第三卡槽、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内壳的底面外壁对应所述第三卡槽位置的第三卡扣。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所述端子组件的外侧壁和所述端子固定座的内侧壁上对应位置设有相互配合的至少一组卡扣定位结构,可以增强所述连接器母座中端子组件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在震动频率较大的使用场合,也可以防止所述端子组件从所述壳体组件内松脱开以免影响连接器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母座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母座第一实施例中绝缘内壳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母座第一实施例中绝缘内壳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母座第一实施例中端子内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母座第一实施例中端子内壳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母座第一实施例中端子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母座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母座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母座第二实施例中绝缘内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母座第二实施例中绝缘内壳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金属外壳1,绝缘内壳2,端子内壳3,端子插座4,端子固定座21,第一卡槽211,第二卡槽212,第一卡扣31,第二卡扣32,第三卡扣33,第三卡槽43,连接端子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部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侧壁”、“底面、”“外”、“内”、“左内”、“右内”、“左外”、“右外”、“反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
下面参考图1-图6详细描述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母座;如图所示,所述连接器母座主要包括有端子组件和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内部尾端设有空心腔体结构的端子固定座21,所述端子组件插入所述空心腔体内固定,在所述端子组件的外侧壁和所述端子固定座21的内侧壁上对应位置设有相互配合的至少一组卡扣定位结构。
采用上述连接器母座,通过在所述端子组件的外侧壁和所述端子固定座21的内侧壁上对应位置设有相互配合的至少一组卡扣定位结构,可以增强所述连接器母座中端子组件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在震动频率较大的使用场合,也可以防止所述端子组件从所述壳体组件内松脱开以免影响连接器的使用。
其中,所述壳体组件主要包括有金属外壳1和绝缘内壳2。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端子组件可包括有端子内壳3、设于该端子内壳3内的端子插座4和插入所述端子插座4内固定的若干连接端子5;
所述卡扣定位结构可包括有对称地设于所述端子固定座21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的第一卡槽211、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内壳3的左外侧壁和右外侧壁对应所述第一卡槽211位置的第一卡扣31。
进一步,所述若干连接端子5的数量可设为四个,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为更多个。
采用上述连接器母座,通过设有的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槽211与第一卡扣31相卡合,可以增强所述连接器母座中端子组件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在震动频率较大的使用场合,也可以防止所述端子组件从所述壳体组件内松脱开以免影响连接器的使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扣定位结构还可包括有设于所述端子固定座21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的第二卡槽212、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内壳3的左外侧壁和右外侧壁对应所述第二卡槽212位置的第二卡扣32;所述第一卡扣31和第二卡扣32反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扣31的长度和倾斜程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卡扣32的长度和倾斜程度;所述第一卡槽21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卡槽212的长度。
采用上述连接器母座,通过所述反向设置、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212与第二卡扣32相卡合,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连接器母座中端子组件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在震动频率较大的使用场合,也可以防止所述端子组件从所述壳体组件内松脱开以免影响连接器的使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扣31和第二卡扣32均可采用与所述端子内壳3的侧壁本体一体式成型的弹片结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至少所述第一卡扣31的弹片与所述端子内壳3的侧壁本体之间留有间距。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扣定位结构还可包括有设于所述端子插座4的底面外壁的第三卡槽43、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内壳3的底面外壁对应所述第三卡槽43位置的第三卡扣33。
采用上述连接器母座,通过设于所述端子插座4的底面外壁的第三卡槽43与设于所述端子内壳3的底面外壁对应所述第三卡槽43位置的第三卡扣33相卡合,可以提高所述端子插座4与所述端子内壳3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7-图10,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母座,所述连接器母座为两连式的连接器母座,该连接器母座主要包括有壳体组件和两个端子组件,该壳体组件内部尾端可设有两个水平排列且一体成型的所述空心腔体结构的端子固定座21,所述两个端子组件分别插入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尾端的两个空心腔体内固定,本实施例采用与前述实施例描述的结构和技术效果完全相同的端子组件与端子固定座21,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所述连接器母座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为三连式连接器母座或更多连式的连接器母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母座,包括有端子组件和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内部尾端设有空心腔体结构的端子固定座,所述端子组件插入所述空心腔体内固定,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子组件的外侧壁和所述端子固定座的内侧壁上对应位置设有相互配合的至少一组卡扣定位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有端子内壳、设于该端子内壳内的端子插座和插入所述端子插座内固定的若干连接端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定位结构包括有对称地设于所述端子固定座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的第一卡槽、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内壳的左外侧壁和右外侧壁对应所述第一卡槽位置的第一卡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定位结构还包括有设于所述端子固定座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的第二卡槽、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内壳的左外侧壁和右外侧壁对应所述第二卡槽位置的第二卡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反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扣的长度和倾斜程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卡扣的长度和倾斜程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采用与所述端子内壳的侧壁本体一体式成型的弹片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第一卡扣的弹片与所述端子内壳的侧壁本体之间留有间距。
9.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定位结构还包括有设于所述端子插座的底面外壁的第三卡槽、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内壳的底面外壁对应所述第三卡槽位置的第三卡扣。
CN201921190040.1U 2019-07-25 2019-07-25 连接器母座 Active CN210296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0040.1U CN210296730U (zh) 2019-07-25 2019-07-25 连接器母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0040.1U CN210296730U (zh) 2019-07-25 2019-07-25 连接器母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6730U true CN210296730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4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0040.1U Active CN210296730U (zh) 2019-07-25 2019-07-25 连接器母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6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64718B1 (en) Key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US732915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erminals arranged with narrow pitch
EP1120861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female contact
CN111817067A (zh)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电设备和电互连系统
CN210296730U (zh) 连接器母座
US7044804B2 (en) Optical-electric connector
US736102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722839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horizontal insertion of a CPU module therein
CN211789719U (zh) 一种连接器罩体
CN211530247U (zh) 电连接器
CN210120271U (zh)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电设备和电互连系统
CN210296718U (zh) 连接器母座的端子固定结构和端子组件
CN210837532U (zh) 端子定位结构
CN217405787U (zh) 用于连接器组件的尾壳、连接器组件和车辆
CN215451784U (zh) 连接端子和连接器
CN220873898U (zh) 一种线材组件及拓展坞
CN216055253U (zh) 组合式连接器
CN211829288U (zh) 一种接线端子以及包括它的端子组件
CN217740921U (zh) 电连接器的屏蔽罩组件及电连接器
CN211377081U (zh) 一种具有多重防呆结构的连接器
CN217009778U (zh) 端子锁定件、连接器壳体组件和连接器组件
CN217934269U (zh) 一种用于通讯设备上的新型连接器
CN216055254U (zh) 组合式连接器
CN211045280U (zh) 导电端子结构
CN219779264U (zh) 一种双外壳卧式Type-C母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area a, 3rd floor, building 4, No.129, No.1 Industrial Zone, Li Songyao community, Gongming offic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umingwang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area a, 3rd floor, building 4, No.129, No.1 Industrial Zone, Li Songyao community, Gongming offic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lisheng 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