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89815U - 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89815U CN210289815U CN201920946655.6U CN201920946655U CN210289815U CN 210289815 U CN210289815 U CN 210289815U CN 201920946655 U CN201920946655 U CN 201920946655U CN 210289815 U CN210289815 U CN 2102898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xygen
- nitrogen
- conveying pipeline
- sensor
- way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4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4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1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6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2510 hollow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873 di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Di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1349 Somnole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710 cerebral cortex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82 di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173 dizzi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2 electric spa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915 pathological chang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85 pathological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9 supple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包括包括制氮制氧装置,与所述制氮制氧装置连接的氧气采集装置,分别与所述制氮制氧装置和所述氧气采集装置连接的输送管路,以及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用于根据监测到的环境参数自动控制输送氧气或输送氮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可以高效利用制氮制氧装置排出的氧气为矿井下上隅角供氧,保证上隅角氧气浓度值,同时能监测上隅角的环境,在发生明火或烟雾时提供充足氮气及时灭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制备和传输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当人长期处于氧含量低的环境中时,出现头晕易困,暴怒急躁的情绪,且长期的血氧含量不足,会使大脑皮层会受到直接伤害,若大脑出现病变则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而如果给予合理的吸氧,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提高智力和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祛病防病。在煤矿井下,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也相对较差,及时补充氧气不仅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对工人身体也有很大的好处。
考虑到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瓦斯,如果工作区域产生明火,但是发现不及时就可能发生瓦斯爆炸,酿成特大煤矿爆炸事故,所以,上隅角工作区域的氧气浓度和工作环境会对企业财产安全和煤矿工人人身安全产生极大威胁。
现有的煤矿井使用的制氮机在制得符合浓度和流量要求的氮气过程中,会将从空气中分离的氧气排出,被排出的氧气直接排放到了空气中,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考虑相关环境情况和相关技术,亟需提供一种能解决煤矿井下氧气浓度低,又能在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时及时发现及时灭火,保证工人人身安全和工人工作环境安全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矿井下上隅角氧气浓度不可控,若上隅角放生火灾时不能及时灭火,且制氮机产生的氧气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包括:
制氮制氧装置,以及,连接在所述制氮制氧装置一端的氧气采集装置,连接在所述制氮制氧装置另一端的氮气输送管路;其中,所述氧气采集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氧气输送管路;
还包括电控装置,其中,所述电控装置包括多个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氮气输送管路、氧气输送管路和矿井下;
所述电控装置用于根据多个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的气体参数控制氧气和氮气的输送。
可选的,所述制氮制氧装置包括空气进口、中空纤维膜组件、排氧口和氮气流出口;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PA4050型号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可选的,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多个用于分离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中空纤维膜件;
所述中空纤维膜件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中空纤维膜,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氧气输出口和氮气输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氧气输出口的氧气采集气路;
所述氧气采集气路包括焊接在氧气输出口的第一变径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变径管上的亚大管,与所述亚大管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变径管;
所述氧气采集气路通过所述第二变径管连接到氧气总管路上,所述氧气总管路连接到所述排氧口。
可选的,所述制氮制氧装置的排氧口连接有排氧管路,所述排氧管路包括气动接头和软管;所述排氧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氧气采集装置。
可选的,所述氧气采集装置包括第二三通阀、缓冲罐和增压装置;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口连接软管,出口通过软管与所述缓冲罐连接,换向口露在空气中;所述缓冲罐通过输送管路连接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氧气输送管路。
可选的,所述第二三通阀包括第二矿用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氮气流出口连接的氮气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换向口通过输送管路连接到氧气采集装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三通阀的换向口通过输送管路连接到氧气采集装置的缓冲罐和增压装置间的输送管路;
所述第一三通阀包括第一矿用电磁阀。
可选的,电控装置包括提供电能的电源箱,控制箱,以及与控制箱连接的交互模块、第一矿用电磁阀和第二矿用电磁阀;
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氧气传感器,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以及设置于矿井下的火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第二氧气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氧气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均设置于氧气输送管路上,所述第一氧气传感器用于测量氧气输送管路中的氧气浓度;所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氧气输送管路中的氧气流量;
所述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氮气输送管路上,用于测量氮气输送管路中氮气流量;
所述第二氧气传感器用于测量矿井下的氧气浓度;
所述交互模块与所述控制箱通过485通信地址总线连接,其中,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显示多个所述传感器获取到的参数。
可选的,第一矿用电磁阀和第二矿用电磁阀设置于控制箱中;所述控制箱通过控制第一矿用电磁阀和第二矿用电磁阀分别控制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制氮制氧装置,与所述制氮制氧装置连接的氧气采集装置,与所述制氮制氧装置连接的氮气输送管路,与所述氧气采集装置连接的氧气输送管路,以及电控装置;所述制氮制氧装置在制氮的同时产生氧气,所述氧气采集装置将产生的氧气收集起来,减少了制氮装置生产出的氧气的浪费;电控装置根据多个传感器监测到的气体浓度控制氧气或氮气的输送,既能保证矿井下上隅角的氧气浓度,使矿井下的工人工作在氧气浓度适合人体需要的工作环境,又能在检测到烟雾或明火等异常情况时向矿井下输送氮气,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工人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氧设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氮制氧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和氧气收集管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根氧气收集管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控装置电路原理图;
其中:1-制氮制氧装置;101-空气进口;102-排氧口;103-中空纤维膜组件;104-氮气流出口;2-第二三通阀;3-缓冲罐;4-增压装置;5-氧气输送管路;6-矿用电磁阀组;601-第一矿用电磁阀;602-第二矿用电磁阀;7-第一三通阀;8-氮气输送管路;9-控制箱;10-电源箱;11-传感器组;12-声光报警器;131-中空纤维膜;132-第一变径管;133-亚太管;134-第二变径管;135-氧气总管路;14-供电电源模块;15-控氧三通阀模块;16-控氮三通阀模块;17-本安电路模块;171-传感器组电路模块;172-交互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氮制氧装置产生的氧气释放到空气中造成资源浪费,在矿井下发生火灾时及时提供氮气,保证矿井下工作环境安全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本具体方式提供了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制氮制氧装置1,与所述制氮制氧装置连接的氧气采集装置,与所述制氮制氧装置连接的氮气输送管路8,与所述氧气采集装置连接的氧气输送管路5,以及电控装置;
所述电控装置包括监测气体参数的传感器组11,传感器组11中包括多个传感器,可选的,所述传感器组11包括第一氧气传感器、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以及设置于矿井下的火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
电控装置根据传感器组11监测到的环境参数和气体供给管路中的气体参数控制气体自动供给设备给矿井下输送氧气或输送氮气,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矿井下的环境监测更全面,或出于对气体供给设备安全考虑,可以设置多路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组11还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增压装置输出的氧气压强,或监测氧气输送管路和氮气输送管路上的气体压强;或监测缓冲罐中的气体压强,用于确定增压装置给氧气增加的压强;或包括温度传感器,测量矿井下的温度。
本具体实施例通过气体供给设备中以上各装置的协调配合,监测矿井下采空区或上隅角的氧气浓度:当采集到的氧气参数低于第一设定阈值时,控制氧气输送管路5将氧气采集装置采集的制氮制氧装置1在制氮同时产生的氧气输送至矿井下需氧面,补充空气中氧气含量,使煤矿工人工作在适宜氧气浓度的工作环境中;当采集到的氧气参数高于第二设定阈值时,电控装置控制氧气输送管路停止氧气的供给。
当传感器组11中的火焰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监测到矿井下的明火或烟雾参数后,控制氮气输送管路向矿井下输送一定量氮气,使氧气浓度降低,达到灭火和预防瓦斯爆炸的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制氮制氧装置包括空气进口101、中空纤维膜组件103、排氧口102和氮气流出口104;可选的,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103包括PA4050型号的中空纤维膜组件;每个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103包括多个用于分离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中空纤维膜件,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在中空纤维膜中的透过速率不同,当压缩空气进入管中后,单位时间内氧气、水蒸气等渗透率相对高的气体大部分透过中空纤维膜的管壁并排空,而氮气则在中空纤维膜中富集,并从中空纤维膜的另一端输出。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个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多根中空纤维膜件,每个中控纤维膜件包括有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中空纤维膜131,所述中空纤维膜件的外壳上设置有氧气输出口和氮气输出口,在每根中空纤维膜件的氧气输出口设置有氧气采集气路,如图4的单根氧气采集电路所示,所述氧气采集气路包括焊接于中空纤维膜件的氧气输出口的第一变径管132,在第一变径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亚大管133,可选的,所述亚大管为亚大管,即直径为12毫米的亚大管;所述亚大管13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变径管134,可选的,所述第一变径管132和第二变径管134均为四分变变径的变径管,四分管的直径是公制的12.7毫米,是指直径为公制的12毫米,所述四分变变径也就是说变径管的一端口直径为12.7mm,另一端口直径为12mm;所述氧气采集气路通过第二变径管134连接到氧气总管路135上,所述氧气总管路135连接到所述排氧口,将所述制氮制氧装置分离出的氧气集中输出,可选的,所述氧气总管路135为3寸的不锈钢管。
在氧气采集气路的实际安装中,第一变径管132的四分直径端焊接在中空纤维膜件的氧气输出口,第一变径管132的直径端连接直径的亚大管133的一端,直径的亚大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变径管134的直径端,所述第二变径管134的四分直径端连接到氧气总管路135上。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所述制氮制氧装置1的排氧口连接有排氧管路,所述排氧管路包括有气动接头和软管,所述气动接头连接在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排氧口上,气动接头的另一端连接软管,在软管另一端连接有氧气采集装置;
一些实施例中,氧气采集装置包括第二三通阀2、缓冲罐3和增压装置4;制氮制氧装置的排氧口连接的排氧管路中的软管连接第二三通阀2的进口,第二三通阀2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缓冲罐的进气口,第二三通阀2的换向口裸露在空气中,作为氧气采集装置的排空口使用,在缓冲罐中氧气充足且长时间未给矿井下补充氧气时,可通过切换第二三通阀2的阀门方向,打开排气口,将氧气采集装置采集的氧气通过排气口排放到空气中,可选的,所述第二三通阀2包括第二矿用电磁阀602,与电控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矿用电磁阀602设置于电控装置中。
因为从排氧口排出的氧气不稳定,在排氧口一侧安装缓冲罐用于缓冲从排氧口排出的氧气,以平稳注氧压力;在所述缓冲罐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有增压装置,用于给从缓冲罐中输出的氧气施加压力将增压后的氧气压入矿井下低氧区。
在增压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氧气输送管路,用于将氧气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氧气输送至矿井下需氧面,在氧气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氧气传感器和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氧气传感器用于测量氧气输送管路上的氧气浓度,所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氧气输送管路上的气体流量,氧气输送管路上的传感器测量的气体浓度和气体流量均显示在电控装置的交互模块中,电控装置在检测到矿井下需要补充氧气时,根据气体浓度确定气体流量,精确控制输送的氧气量,使矿井下的氧气浓度维持在有利于工人工作的浓度值。
一些实施例中,制氮制氧装置的氮气流出口连接的氮气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三通阀7,所述第一三通阀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氮气输送管路,第一三通阀的换向口通过输送管路连接到氧气采集装置,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第一三通阀7包括第一矿用电磁阀601,与电控装置连接,电控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矿用电磁阀601的开启或关闭或换向;在氮气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氮气输送管路上的氮气流量,在矿井下发生异常情况需要输送氮气时,工作人员通过交互模块中显示的氮气流量以及矿井下对氮气的需求,及时调节第二矿用电磁阀控制第一三通阀的开合角度,改变氮气输送管路上的氮气输送流量,在满足对氮气需求量的同时也能减小因为过量输入氮气对矿井下氧气浓度的影响。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电控装置结构示意图,气体自动供给设备还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包括为电控装置的各模块供电的电源箱10,可选的,所述电源箱10的型号为KDW127/18B;还包括控制箱9,以及与控制箱9连接的声光报警器12和交互模块。所述控制箱9上连接有传感器组11,所述传感器组11除包括设置于地面上气体供给设备上的第一氧气传感器、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外,还包括设置于矿井下的火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第二氧气传感器,可选的,第一氧气传感器和第二氧气传感器的型号为GYH25(Z);火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第二氧气传感器设置在矿井下上隅角或采空区等对氧气浓度有要求的位置,所述传感器组合11将采集到的环境参数经过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后传输至控制箱,控制箱处理后发送至交互模块用于显示参数,且交互模块可供用户操作输入控制指令;可选的,为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所述气体自动供给设备中还安装有声光报警器,且,所述声光报警器可安装于矿井下煤矿工人的工作区域,也可设置在矿区的地上工作区域。
控制箱电连接矿用电磁阀组6,所述矿用电磁阀组6包括第一矿用电磁阀601和第二矿用电磁阀602,分别通过控制第一矿用电磁阀601和第二矿用电磁阀602实现对第一三通阀7和第二三通阀2的控制;所述第一矿用电磁阀601和所述第二矿用电磁阀602设置于控制箱中。
在使用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向矿井下提供气体时,第二氧气传感器安装在上隅角监测氧气浓度,将氧气浓度参数返回至控制箱,与控制箱中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比较,可选的,第一阈值为低浓度阈值,且所述低浓度阈值可设定为20%或其他阈值;第二阈值为高浓度阈值,且所述高浓度阈值可设定为25%或其他阈值;若返回的氧气浓度低于第一阈值,在控制箱控制矿用电磁阀开启气动三通,以及通过第二矿用电磁阀602控制第二三通阀2开启进口和出口连通,使制氮制氧装置生产的氧气经氧气采集装置和氧气输送管路5输送至上隅角,提高氧气的浓度;在所述氧气传感器监测到氧气的浓度高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箱控制矿用电磁阀组关闭气动三通,以及控制第二三通阀的进口和换向口连通,使生产的氧气通过排空口排放到空气中。
当烟火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矿井下发生明火或其他异常情况时,控制箱通过第一矿用电磁阀601控制第一三通阀7开启,使制氮制氧装置产生的氮气通过氮气输送管路8输送至矿井下,可选的,输送到矿井下的氮气的量使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在5%以下,达到灭火和预防瓦斯爆炸目的;同时,控制箱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工作区域内人员撤离,提醒地上工作人员关注制氮制氧装置的氮气供应情况和设备的运转情况。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电控装置的电路原理示意图,使用三相交流电作为电源供电端的供电电源模块14,在三相交流电接线端连接隔离变压器TI将单相电压为380V转换为单相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在220V交流电压的零线和火线上分别安装有电流限值为1A的熔断器,对电路电源做短路保护;熔断器另一端连接有开关电源,为电控装置电路中的控氧三通阀模块15和控氮三通阀模块16提供24V的供电电压。
电控装置的电路设计中包括有本安电路模块17,所述的本安电路即本质安全电路,即使线路发生短路或电火花,也不足以点燃周围的易燃易爆气体;所述本安电路模块由外部电源提供12V的供电电压;所述本安电路模块还包括PLC控制器、传感器组电路模块171和交互模块172。
在所述PLC控制器的Y2引脚上连接有指示灯,用于显示矿井下氧气含量超标;Y3引脚上连接有运行指示灯,表示供氮供氧设备正在运行状态;Y4引脚上连接有停止指示灯,用于指示供氮供氧装置停止运行,结束气体供给;PLC控制器的X0引脚和X1引脚上分别连接手动启动开关和手动停止开关;PLC控制器的Y0引脚和Y1引脚上分别连接控氧三通阀电路模块15和控氮三通阀电路模块16,分别用于控制所述气体供给装置的氧气输送管路上的第二三通阀和氮气输送管路上的第一三通阀;所述控氧三通阀电路模块中包括第二矿用电磁阀602,第二矿用电磁阀一引脚接入24V直流电源的正极,另一引脚连接第一隔离器;第一隔离器的一引脚连接24V直流电源的负极,一引脚连接12V直流电源正极,另一引脚连接PLC控制器的Y0引脚;所述控氮三通阀电路模块中包括第一矿用电磁阀601,第一矿用电磁阀一引脚接入24V直流电源的正极,另一引脚连接第二隔离器;第二隔离器的一引脚连接24V直流电源的负极,一引脚连接12V直流电源正极,另一引脚连接PLC控制器的Y1引脚。
交互模块通过A引脚和B引脚输出的485通信地址总线与PLC控制器的使能引脚L和H连接,实现通信连接;交互模块的V引脚和G引脚分别接入正12V和负12V的直流电源。
传感器组电路模块包括多路传感器,和串联在传感器上的模拟量转换结构,将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经PLC控制器处理后发送至交互模块显示,可选的,所述交互模块可选用矿用人机交互设备。
使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能自动监控矿井下的氧气浓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氧气浓度使用电控装置控制三通阀的开启或关闭,为矿井下补充氧气,使氧气浓度达到在控制箱中预先设定的阈值标准;自动监控矿井下的异常烟雾或焰火情况,自动控制第一三通阀的开启,为矿井下补充一定量氮气,使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达到灭火和防瓦斯爆炸的目的;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制氮设备的分离产生的氧气收集起来,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保证工作环境氧气浓度维持在适宜工人工作的范围内,由能保证矿井下工作环境的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氮制氧装置,以及,连接在所述制氮制氧装置一端的氧气采集装置,连接在所述制氮制氧装置另一端的氮气输送管路;其中,所述氧气采集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氧气输送管路;
还包括电控装置,其中,所述电控装置包括多个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氮气输送管路、氧气输送管路和矿井下;
所述电控装置用于根据多个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的气体参数控制氧气和氮气的输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制氧装置包括空气进口、中空纤维膜组件、排氧口和氮气流出口;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PA4050型号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多个用于分离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中空纤维膜件;
所述中空纤维膜件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中空纤维膜,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氧气输出口和氮气输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氧气输出口的氧气采集气路;
所述氧气采集气路包括焊接在氧气输出口的第一变径管,连接在所述第一变径管上的亚大管,与所述亚大管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变径管;
所述氧气采集气路通过所述第二变径管连接到氧气总管路上,所述氧气总管路连接到所述排氧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氮制氧装置的排氧口连接有排氧管路,所述排氧管路包括气动接头和软管;所述排氧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氧气采集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采集装置包括第二三通阀、缓冲罐和增压装置;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口连接软管,出口通过软管与所述缓冲罐连接,换向口露在空气中;所述缓冲罐通过输送管路连接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氧气输送管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通阀包括第二矿用电磁阀。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流出口连接的氮气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换向口通过输送管路连接到氧气采集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换向口通过输送管路连接到氧气采集装置的缓冲罐和增压装置间的输送管路;
所述第一三通阀包括第一矿用电磁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控装置包括提供电能的电源箱,控制箱,以及与控制箱连接的交互模块、第一矿用电磁阀和第二矿用电磁阀;
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氧气传感器,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以及设置于矿井下的火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第二氧气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氧气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均设置于氧气输送管路上,所述第一氧气传感器用于测量氧气输送管路中的氧气浓度;所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氧气输送管路中的氧气流量;
所述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氮气输送管路上,用于测量氮气输送管路中氮气流量;
所述第二氧气传感器用于测量矿井下的氧气浓度;
所述交互模块与所述控制箱通过485通信地址总线连接,其中,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显示多个所述传感器获取到的参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矿用电磁阀和第二矿用电磁阀设置于控制箱中;所述控制箱通过控制第一矿用电磁阀和第二矿用电磁阀分别控制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46655.6U CN210289815U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46655.6U CN210289815U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89815U true CN210289815U (zh) | 2020-04-10 |
Family
ID=70097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46655.6U Active CN210289815U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8981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1221A (zh) * | 2020-08-14 | 2020-11-10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回采工作面上隅角低氧的处理方法 |
CN112412526A (zh) * | 2020-11-16 | 2021-02-26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煤矿瓦斯与火灾共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100315A (zh) * | 2021-12-09 | 2022-03-01 | 杭州贵能森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psa制氮机富氧尾气排除矿井内废气及废水的系统 |
-
2019
- 2019-06-21 CN CN201920946655.6U patent/CN2102898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1221A (zh) * | 2020-08-14 | 2020-11-10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回采工作面上隅角低氧的处理方法 |
CN112412526A (zh) * | 2020-11-16 | 2021-02-26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煤矿瓦斯与火灾共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100315A (zh) * | 2021-12-09 | 2022-03-01 | 杭州贵能森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psa制氮机富氧尾气排除矿井内废气及废水的系统 |
CN114100315B (zh) * | 2021-12-09 | 2024-05-28 | 杭州贵能森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psa制氮机富氧尾气排除矿井内废气及废水的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89815U (zh) | 一种矿井用气体供给设备 | |
CN201889010U (zh) | 一种智能消防系统 | |
CN103032095B (zh) | 满足人体舒适度的救生舱氧气供给自动控制系统 | |
CN111991726A (zh) | 一种用于变压器灭火的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 | |
CN207559309U (zh) | 一种带有灭火机构的自动化电气柜 | |
CN206712245U (zh) | 一种防火式光伏电站柜 | |
CN214100871U (zh) | 一种模块化的储能系统及储能柜 | |
CN110337168B (zh) | 一种防爆型静电消除系统及其工作流程 | |
CN104127979A (zh) | 烹饪操作间灭火装置及其供水系统 | |
CN215597042U (zh) | 一种gis内六氟化硫在线自动补气系统 | |
CN207573144U (zh) | 一种可自动灭火防爆电机 | |
CN106593514A (zh) | 一种矿井运输装置用消防系统 | |
CN103830860A (zh) | 船用火灾探测及细水雾灭火系统 | |
CN206837792U (zh) | 氯气除害系统 | |
CN204034116U (zh) | 烹饪操作间灭火装置及其声光报警装置 | |
CN213220635U (zh) | 一种配电设备专用自动灭火装置 | |
CN204406113U (zh) | 变电站气体浓度检测处理装置 | |
CN210866803U (zh) | 一种具有火灾预警系统功能的10kv安全型高压柜 | |
CN205322948U (zh) | 一种多功能医院供氧系统 | |
CN104922947B (zh) | 一种浓密机底流防堵塞排放方法及装置 | |
CN203175602U (zh) | 救生舱氧气供给自动控制装置 | |
CN210278013U (zh) | 一种智能矿井压风自救装置 | |
CN205247175U (zh) | 煤气自动放散装置 | |
CN211132823U (zh) | 一种柜式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 |
CN206377338U (zh) | 一种低泄高封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037000 Dato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Tongmei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Datong Kegong Safety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037000 Dato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Tongmei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DATONG COAL MINE GROUP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INDUSTRY SAFETY INSTRUMENTS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