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7896U - 一种注射器和自动注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射器和自动注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7896U
CN210277896U CN201821796475.6U CN201821796475U CN210277896U CN 210277896 U CN210277896 U CN 210277896U CN 201821796475 U CN201821796475 U CN 201821796475U CN 210277896 U CN210277896 U CN 210277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rod
transparent outer
plu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64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雯
成琴琴
王英
杨金凤
谌永毅
李旭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anc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anc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unan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17964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7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7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7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和定量装置,定量装置包括卡头、T型杆、透明外筒、堵头、卡合组件和按压部件;按压部件包括压板和压条;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滑块;T型杆的T型头通过卡头与注射器本体的活塞杆相连接;T型杆的杆部外套透明外筒;透明外筒的一端与堵头相连接,且透明外筒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T型杆相连接,另一端与堵头相连接;T型杆的杆部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凹槽;透明外筒的另一端设有一通槽;压板的一端与透明外筒的另一端弹性转动连接,压板与压条转动连接,且压条伸入至通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灵活,使用方便,实现精确定量注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工作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注射器和自动注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射器和自动注射系统。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其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常规注射器上设有刻度,医护人员根据刻度确定每次的注射量。但是通过医护人看刻度来控制注射器每次的注射量,往往难达到精确性的要求,特别对于特殊药物需精确药量的,会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危险。同时医护人员人工进针速度慢,给患者带来痛苦。另外如果要求多次连续性定量注射药物,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不仅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同时无法控制药物的速度,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危险。例如在肿瘤科临床操作过程中,常常需要注射一些特殊药物;这些药物在使用时,不同的用药量会起到完全不同的效果。例如:多巴胺,该药在5g/kg/min时,能够起到血管扩张的作用;而超过15g/kg/min时,则会起到血管收缩的作用。两种截然相反的药效,会对患者起到生死攸关的作用。例如糖尿病患者每次注射胰岛素的剂量需要十分精确,一旦注射过量可能会导致死亡的严重后果;其次,糖尿病容易引起眼部的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并不好,对于注射器上的细微刻度很难看得十分清楚,更难以保证每次注射药液的剂量精确度。
为解决上述定量注射的问题,专利文献:CN201620730571.5公开的一种精确定量移液的注射器、CN201621415531.8公开的一种定量注射器、CN201620730571.5公开的一种精确定量移液的注射器、CN201710544862.4公开的一种具有精确定量功能的注射器等,虽然实现了定量注射,但是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注射器均通过改变常规注射器的结构来实现,如此造成上述注射器无法实现通用,只能实现专用,提高了注射器的使用成本,也不利于推广,不经济实用。
另外,糖尿病患者每次在腹部注射胰岛素时,特别是身形瘦的患者,需先皮肤进行捏起,如此使得可以使该部位的皮下组织深度变深,能有效提高注射安全性。如若在注射前不进行捏皮操作,可能因为误操作进行了肌肉注射,引发严重低血压反应的风险。捏皮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提起皮肤。若用整只手捏皮,有可能将肌肉及皮下组织一同捏起,造成肌肉注射。同时捏皮力度需适宜,不应过大,否则会导致皮肤发白或者疼痛,因此捏皮操作要求严格且难度大,而又受患者体型、注射部位等影响,特别对于不同体型患者,其皮下组织厚度不同,因此更加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费时费力,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注射器和自动注射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灵活,使用方便,实现精确定量注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且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工作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和定量装置,所述定量装置包括卡头、T型杆、透明外筒、堵头、卡合组件和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包括压板和压条;所述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滑块;
所述T型杆的T型头通过所述卡头与所述注射器本体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T型杆的杆部外套所述透明外筒;所述透明外筒的一端与所述堵头相连接,且所述透明外筒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T型杆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堵头相连接;
所述T型杆的杆部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凹槽;所述透明外筒的另一端设有一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凹槽位置相对;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透明外筒的另一端弹性转动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压条转动连接,且所述压条伸入至所述通槽内;
所述卡合组件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凹槽槽底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器本体的针头在其锥形尖端靠近处设有多个与针头内部相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T型杆的T型头上相对设有两第一U型缺口;所述卡头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且所述卡头的一U型边设有所述第二U型缺口;所述卡头卡合所述活塞杆端部的法兰和T型杆的T型头,且所述第一U型缺口与所述第二U型缺口相对;螺杆依次穿过第二U型缺口和第一U型缺口后顶紧所述活塞杆端部的法兰,并通过螺母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卡头上U型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活塞杆法兰的厚度和T型杆T型头的厚度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外筒内部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相连通的内螺纹孔和内通孔,所述T型杆的杆部位于所述内通孔处;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内螺纹孔内;所述堵头呈圆柱结构,且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外螺纹;所述堵头与所述透明外筒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注射系统,包括自动进给装置和所述的注射器;所述自动进给装置包括抱箍、电机和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所述抱箍包括左半抱箍和与左半抱箍相配合并锁紧连接的右半抱箍;所述左半抱箍与所述堵头相连接;所述右半抱箍向外延伸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设有与所述齿轮相齿合的齿条。
进一步地,还包括角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和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扫描探头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扫描探头和显示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探头包括用于获取患者手腕带信息的第一扫描探头、用于获取患者皮下组织信息的第二扫描探头和用于扫描药包信息的第三扫描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注射系统安装于行走机器人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常规注射器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定量装置实现精确定量注射,通用性强,经济实用,利于推广。同时定量装置能实现与不同规格型号的常规注射器的安装,结构设计灵活,使用方便,适用性强。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实现多次连续注射,同时能有效控制药液速度和提高给针的速度,减轻患者痛苦,给患者带来舒适度,保证用药安全,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工作强度。同时注射胰岛素等时,无需捏起皮肤即可实现注射,而且能根据不同患者皮下组织厚度的不同,调节注射器插入皮肤的深度和角度,不存在误操作进行了肌肉注射,注射安全可靠,且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注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头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重在明确表达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
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1和定量装置,所述定量装置包括卡头2、T型杆3、透明外筒4、堵头5、卡合组件和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包括压板7和压条8;所述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弹簧10和滑块9。
所述T型杆3的T型头30通过所述卡头2与所述注射器本体1的活塞杆102相连接;所述T型杆3的杆部31外套所述透明外筒4;所述透明外筒4的一端与所述堵头5相连接,且所述透明外筒4内设有第二弹簧6;所述第二弹簧6的一端与所述T型杆3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堵头5相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堵头5和T型杆3杆部31相固连,此处的固连可以是采用焊接方式、胶水等粘贴方式或者一体化制度方式等,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所述T型杆3的杆部31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凹槽301;所述透明外筒4的另一端设有一通槽(图中未标号);所述通槽与所述凹槽301位置相对;所述压板7的一端与所述透明外筒4的另一端弹性转动连接,所述压板7与所述压条8转动连接,且所述压条8伸入至所述通槽内。本实施方式中,在透明外筒4的另一端外表面采有焊接等方式设有旋转座,旋转座与压板7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和弹簧弹性转动连接;压条8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压板7转动连接,其中压条8与压板7相连接部位靠近透明外筒4的另一端,压条8的另一端插入至透明外筒4的通槽内。
所述卡合组件位于所述凹槽301内;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与所述凹槽301槽底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9相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凹槽301槽底和滑块9相固连,此处的固连可以是采用焊接方式、胶水等粘贴方式或者一体化制度方式等,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如图1所示状态为滑块9在第一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伸入至透明外筒4的通槽内,T型杆3相对于透明外筒4固定,不存在轴向移动,此时通槽对准T型杆3上最靠近T型头30处的凹槽301。且第二弹簧6处于受压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如下:患者注射药液时,医护人员手持透明外筒4;当注射器本体1的针头101插入至患者皮肤内后,医护人员通过手指按压压板7,此时压条8相对于通槽向下移动,并带动滑块9向凹槽301内移动,同时第一弹簧10受压;当滑块9完全移入至凹槽301内时,医护人员松开压板7,压板7回弹至初始位置,且压条8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同时T型杆3在第二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向着针头101的方向移动,注射器本体1向患者注射药液;当T型杆3移动至另一凹槽301对准通槽时,滑块9在第一弹簧10的弹簧作用下,伸入至通槽内,从而T型杆3相对于透明外筒4位置固定,不存在轴向移动,如此完成一次精确定量注射。当需再次向定量注射时,重复上述操作,如此实现了多次连续注射。在透明外筒4的作用下,以能清楚知道T型杆3相对于透明外筒4的轴向移动情况,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按压组件和掌握操作按压组件的频率。
当完成药液注射后,需将注射器本体1的活塞杆102向着远离针头101的方向移动时,医护人员按压压板7至压条8向下移动至与通槽槽底平齐,此时在压条8的作用下,滑块9不会伸入至通槽内,医护人员可将注射器本体1的活塞杆102和定量装置整体向着远离针头101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方式在不改变常规注射器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定量装置实现精确定量注射,通用性强,经济实用,利于推广。本实施方式仅能实现多次连续注射,同时能有效控制药液速度和提高给针的速度,减轻患者痛苦,给患者带来舒适度,保证用药安全,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工作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T型杆3杆部设置凹槽301的数量以及凹槽301与凹槽301之间的的间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考核常规注射器的刻度、刻度的分度值、不同药液的注射量等而定。同时为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T型杆3可配置多个,多个T型杆3上凹槽301的数量以及凹槽301与凹槽301之间的间距不同,以能适用于各种情况的需求,且在不同情况下只需更换T型杆3即可,定时装置的其余零件能通用,使用灵活,通用性强。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T型杆3的T型头30上相对设有两第一U型缺口302;所述卡头2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且所述卡头2的一U型边设有所述第二U型缺口201;所述卡头2卡合所述活塞杆102端部的法兰103和T型杆3的T型头30,且所述第一U型缺口302与所述第二U型缺口201相对;螺杆11依次穿过第二U型缺口201和第一U型缺口302后顶紧所述活塞杆102端部的法兰103,并通过螺母12锁紧。
现有活塞杆规格型号有:1毫升、2毫升、5毫升、10毫升、20毫升、50毫升、100毫升等,因而其对应活塞杆102端部法兰103的尺寸不同,如此本实施方式在第一U型缺口302与所述第二U型缺口201的作用下,以能满足不同法兰尺寸的需求,从而实现定量装置与不同规格型号的常规注射器的安装,结构设计灵活,使用方便,适用性强。
优选地,所述卡头2上U型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活塞杆102法兰103的厚度和T型杆3 T型头30的厚度之和,如此以能保证在螺杆11和螺母12的作用下,螺杆11能有效顶紧活塞杆102的法兰103,保证注射器本体1与定量装置可靠安装。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明外筒4内部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相连通的内螺纹孔和内通孔,所述T型杆3的杆部31位于所述内通孔处;所述第二弹簧6位于所述内螺纹孔内;所述堵头5呈圆柱结构,且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外螺纹;所述堵头5与所述透明外筒4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其中堵头5与透明外筒4螺纹连接,以方便调节堵头5相对于透明外筒4的旋合长度,从而调节第二弹簧6的压缩量,以调节T型杆3向着针头101方向移动的速度,从而调节注射药液速度,实用性强。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堵头5和T型杆3相固连,此处的固连可以是采用焊接方式、胶水等粘贴方式或者一体化制度方式等,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注射器本体1的针头101在其锥形尖端靠近处设有多个与针头101内部相通的通孔1010。具体地,多个通孔1010设于针头101的不同圆周上。如此当注射药液时,药液从针头的锥形端出来的同时,还可以从锥形尖端相靠近的各通孔流出,提高注射效率的同时,也摆脱现有常规注射器药液完全集中在针头101的锥形端,而造成患者对应针头插入处皮肤肿起,给患者带来不舒。
实施例二
如图7、8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注射系统,包括自动进给装置和所述的注射器;所述自动进给装置包括抱箍、电机(图中未画出)和安装于电机输出轴18上的齿轮17;所述抱箍包括左半抱箍13和与左半抱箍13相配合并锁紧连接的右半抱箍14;所述左半抱箍13与所述堵头5相连接;所述右半抱箍14向外延伸有移动杆15;所述移动杆15上设有与所述齿轮17相齿合的齿条16。其中左半抱箍13上设有内螺纹盲孔,堵头5与左半抱箍13螺纹可拆卸连接。移动杆15与右半抱箍14相焊接或一体化制造。左半抱箍13和右半抱箍14通过螺栓17和锁紧螺母18锁紧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方式工作原理如下:通过电机带动齿轮17旋转,齿轮17旋转从而带动齿条16轴向移动,从而带动定量装置、抱箍等向着针头101的方向移动,完成自动化精确定量注射,以及带动定量装置、抱箍等远离针头101的方向移动,实现自动定量抽取药液。其中定量装置的保留,以用于当停电等情况时,备用。同时调节电机的转动速度,以调节齿条16轴向移动的速度,从而调节定量注射的速度以及抽取药液的速度,同时进一步实现给针速度的调节,减轻患者痛苦,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舒适度。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角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图中未画出),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18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角度传感器与电机相连接。
通过角度传感器以实时检测齿轮17的转动角度,并发送给控制器,以得出齿条16的轴向移动量。从而以方便根据注射量的多少,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齿条16的轴向移动量,当达到注射量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精确定量注射,且能有效稳定控制注射速度。以及以方便根据抽取药液的多少,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齿条16的轴向移动量,当达到抽取的药液量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精确定量抽取药液。其中齿条16上齿的尺寸和齿与齿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考核常规注射器的刻度、刻度的分度值、不同药液的注射量和抽取的药液量等而定。
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其中电源为可充电电源,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为进一步提高美观度,定量装置包括的T型杆3的杆部31、透明外筒4、堵头5、卡合组件和按压部件以及自动进给装置安装于一壳体内,壳体表面设有用于开启电机的按钮。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扫描探头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扫描探头和显示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扫描探头包括用于获取患者手腕带信息的第一扫描探头、用于获取患者皮下组织信息的第二扫描探头和用于扫描药包信息的第三扫描探头,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显示器显示上述信息,其中皮下组织信息通过成像的方式显示在显示器上,以能清楚地知道患者皮肤的状态,同时控制器精确测量患者皮下组织的厚度。
在第二扫描探头的作用下,医护人员根据显示器上显示的信息以及皮下组织的厚度,结合针头101的长度,以有效得到针头101插入至患者皮肤内的深度和角度。当针头101插头至患者皮肤内时,显示器能清楚显示针头101,以能进一步确认针头101是否插到位。如此患者在腹部注射胰岛素等时,无需捏起皮肤即可实现注射。并根据不同患者皮下组织厚度的不同,调节针头101插入皮肤的深度和角度,不存在误操作进行了肌肉注射,注射安全可靠,且自动化程度高,同时给患者带来舒适度。
第一扫描探头获取患者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识别信息后确认此患者对应的药液注射量等,并控制齿条16的轴向移动量,实现精确定量注射。
第三扫描探头获取药包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识别信息后确认药是否过期以及对应需抽取的药液量等,并控制齿条16的轴向移动量,实现精确定量抽取药液量。
具体地,在患者的手腕带上设置相应的二维码,第一扫描探头扫描二维码核对并得知患者信息。且控制器与医院HIS系统无线连接,以当第一扫描探头扫描获取患者信息后,便能得知此患者的医嘱。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自动注射系统安装于行走机器人上。特别对于住院的患者,在行走机器人的作用下,直接行走到患者床边,第一扫描探头、第二扫描探头和第三扫描探头相应扫取信息,以实现自动化精确定量抽取药液量、精确定量注射和精确控制注射药液的速度,无需医护人员走到患者床边进行注射,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自动注射系统还包括开瓶装置,所述开瓶装置用于掰开安瓿瓶,以提高安瓿瓶开启效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防止掰开安瓿瓶时产生的玻璃碎片弄伤医护人员,此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本体和定量装置,所述定量装置包括卡头、T型杆、透明外筒、堵头、卡合组件和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包括压板和压条;所述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滑块;
所述T型杆的T型头通过所述卡头与所述注射器本体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T型杆的杆部外套所述透明外筒;所述透明外筒的一端与所述堵头相连接,且所述透明外筒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T型杆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堵头相连接;
所述T型杆的杆部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凹槽;所述透明外筒的另一端设有一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凹槽位置相对;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透明外筒的另一端弹性转动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压条转动连接,且所述压条伸入至所述通槽内;
所述卡合组件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凹槽槽底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本体的针头在其锥形尖端靠近处设有多个与针头内部相通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杆的T型头上相对设有两第一U型缺口;所述卡头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且所述卡头的一U型边设有第二U型缺口;所述卡头卡合所述活塞杆端部的法兰和T型杆的T型头,且所述第一U型缺口与所述第二U型缺口相对;螺杆依次穿过第二U型缺口和第一U型缺口后顶紧所述活塞杆端部的法兰,并通过螺母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上U型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活塞杆法兰的厚度和T型杆T型头的厚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外筒内部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相连通的内螺纹孔和内通孔,所述T型杆的杆部位于所述内通孔处;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内螺纹孔内;所述堵头呈圆柱结构,且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外螺纹;所述堵头与所述透明外筒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6.一种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进给装置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所述自动进给装置包括抱箍、电机和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所述抱箍包括左半抱箍和与左半抱箍相配合并锁紧连接的右半抱箍;所述左半抱箍与所述堵头相连接;所述右半抱箍向外延伸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设有与所述齿轮相齿合的齿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和电机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扫描探头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扫描探头和显示器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探头包括用于获取患者手腕带信息的第一扫描探头、用于获取患者皮下组织信息的第二扫描探头和用于扫描药包信息的第三扫描探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注射系统安装于行走机器人上。
CN201821796475.6U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注射器和自动注射系统 Active CN210277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6475.6U CN210277896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注射器和自动注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6475.6U CN210277896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注射器和自动注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7896U true CN210277896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0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6475.6U Active CN210277896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注射器和自动注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7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90291B2 (en) External drug pump
RU2649473C2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нъекций с инъекционным картриджем и приводной механизм так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EP2749306B1 (en) Disposable array-type micro injection needle head and pre-filling injector thereof
EP2569031B1 (en) Low volume accurate injector
CN102406972B (zh) 医用定量输注装置
US6641566B2 (en) Reusable medication delivery device
US6656164B1 (en) Retractable needle device
CN103550848B (zh) 一种无针注射器
CN105879159B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注射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03408307U (zh) 精确定量注射笔
CN109200395A (zh) 一种注射器和自动注射系统
CN202223679U (zh) 胰岛素免痛注射自控器
KR20030093280A (ko) 주사기 장치의 개량
CN210277896U (zh) 一种注射器和自动注射系统
CN215653120U (zh) 一种调节式液态药物连续定量注射器
CN211705500U (zh) 一种高精度胰岛素注射器
CN202699777U (zh) 可调式注射笔
CN215351225U (zh) 一种方便观察针筒内药液余量的微量注射泵
CN206081228U (zh) 剂量控制组件和注射器
WO2001023020A2 (en) Reusable medication delivery device
CN216417980U (zh) 一种用于手关节穿刺的注射装置
CN203107876U (zh) 一次性防拆医用笔式注射器
CN219049861U (zh) 一种穴位注射器
CN213312486U (zh) 一种可多次定量注射的美容用注射枪
CN214209112U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局部麻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