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6509U - 座椅 - Google Patents

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6509U
CN210276509U CN201920719078.7U CN201920719078U CN210276509U CN 210276509 U CN210276509 U CN 210276509U CN 201920719078 U CN201920719078 U CN 201920719078U CN 210276509 U CN210276509 U CN 210276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lexible
back frame
frame
sea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90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大秋
周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otostuhl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otostuhl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otostuhl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otostuhl Furniture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6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6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3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3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 A47C1/0326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characterised by elastic means
    • A47C1/03277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characterised by elastic means with bar or leaf sp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3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3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 A47C1/03205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having adjustable and lockable inclin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3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3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 A47C1/03255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with a central column, e.g. rocking office 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3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3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 A47C1/0326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characterised by elastic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31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3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 A47C1/03294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coupled concurrently 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movably-coupled seat and back-rest slidingly movable in the base frame, e.g. by 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2Seat parts
    • A47C7/025Sp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7C7/22 - A47C7/35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02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adjustable in he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8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of freely-rotatable typ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包括座框,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第二座框侧;背框,其下部与座框连接,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第二背框侧;连接座,与座框的、背框的下部连接,三者相连形成运动链机构;第一柔性件,两端分别与座框、背框连接,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弹性形变并可复位回弹;在运动链机构的作用下,当背框受到向后的作用力时,座框向后且高度抬高,第一柔性件发生形变呈弯折开口扩大的趋势;当背框受到向后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时,座框逐渐向前且高度降低,第一柔性件逐渐复位回弹,直至回到初始状态,操作简单,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后仰自适应重力调节功能的座椅。
背景技术
办公椅作为办公家具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产品,因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市场上座椅椅背的功能有很多,比如具有前倾、后仰等功能,但是这些功能需要依赖底盘,底盘复杂的结构和调节难度不仅会增加使用者的操作难度,而且成本也高。
公开号为CN102905579B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椅子的靠背用反力机构及安装有该机构的椅子”,通过座位、靠背、弹簧组成的机械式后倾联动机构,使靠背在后倾时联动座位上升并能实现复位,设计要点在于将原先设置在靠背后侧的弹簧改为设置在座位下方,外观简洁化,但是,这种机械式后倾联动机构十分复杂,并且座位和靠背相分离,当靠背后倾时,仅仅将靠背下方与座位下方进行联动稳定性较差,为了增加稳定性,必然会使带有弹簧的联动机构更加复杂化,同时,座位和靠背相分离必然也会降低靠背在后倾和复位时的平稳性、稳定性,搓背感强,舒适性差。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安全性好、舒适性佳的具有后仰自适应重力调节功能、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安全性好、舒适性佳的具有后仰自适应重力调节功能、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包括:
座框,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座框侧和第二座框侧,第一座框侧和第二座框侧均呈开口朝后的U型状;
背框,其下部与座框连接,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背框侧和第二背框侧;
连接座,同时与座框的下部、背框的下部连接,座框、背框、连接座三者相连形成有用以实现背框后仰及复位的运动链机构;
第一柔性件,其两端分别与座框、背框连接,其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弹性形变并可复位回弹;
在运动链机构的作用下,当背框受到向后的作用力后仰时,座框向后运动且高度抬高,第一柔性件发生形变;当所述作用力消失或逐渐减小时,背框前倾,座框逐渐向前且高度降低,第一柔性件逐渐复位回弹,直至回到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设置的简单运动链机构来实现背框的后仰及复位,其中第一柔性件也起到辅助实现背框的后仰及复位,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用户自身体重的大小,自动调节用户后仰力度大小,实现后仰自适应重力调节功能、符合人体工学,其中,第一座框侧、第二座框侧设置成U型状,是为运动链机构提供结构基础并提供形变空间;在运动链机构的作用下,当背框受到向后的作用力时,座框向后且高度抬高,第一柔性件发生挤压形变;当背框受到向后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时,座框逐渐向前且高度降低,第一柔性件逐渐复位回弹,直至回到初始状态,不需要借助于外界的动力来源,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同时,将座框、背框采用第一柔性件连接,座框、背框整体性更强,一方面起到辅助实现背框的后仰及复位,另一方面增加在后倾时的稳定性、舒适性,降低搓背感,具体而言,第一柔性件在背框后仰时也会被受力挤压,使得在背框后仰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舒适性、稳定性、平稳性、安全性好,当人体开始前倾时,逐渐减小对背框的作用力,由于第一柔性件具有回弹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背框复位,同时第一柔性件也具有支撑用户腰背部的作用,舒适性、牢固性更佳;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座框整体性强,一体化流线造型,不会像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后仰自适应功能,而在座框的上表面断裂为前、后两部分,然后再通过复杂的铰链机构进行铰接连接,不仅结构复杂、开模成本高,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座框向上抬高时,前、后两部分之间会形成尖锐的凸起,用户坐上去后舒适性很差;本实用新型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运动链机构包括由首尾相连的第一转动点、第二转动点、第三转动点和虚拟韧性第四转动点形成的虚拟四连杆机构。
通过形成在座框、背框和连接座之间的四个转动点形成虚拟四连杆机构,实现背框后仰,座框向后、上提的功能,以及背框复位,座框向前、下降的功能;同时,四个转动点中三个为实际转动点,座椅整体做成多为刚性或是稍有韧性,大大降低对材料要求,不需过多考虑其形变因素,同时牢固性好,对使用者支撑性也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座框侧包括上层支撑杆、下层支撑杆以及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并可复位回弹的第二柔性件,所述第二柔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层支撑杆的前端、下层支撑杆的前端连接。
上层支撑杆、下层支撑杆、第二柔性件三者连接形成U型状的结构,为运动链机构提供结构基础并提供形变空间;可弹性形变的第二柔性件用以形成运动链机构中虚拟的转动点,便于U型状的第一座框侧发生形变,进而实现背框后仰、座框向后上提以及背框复位、座框向前下降的功能,同时,可以为背框回复提供回弹力,便于背框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支撑杆后部与第一背框侧下部之间铰接形成第一转动点,第一背框侧下部与连接座后部之间铰接形成第二转动点,下层支撑杆后部与连接座前部之间铰接形成第三转动点,所述第二柔性件上形成虚拟韧性第四转动点。
第一转动点、第二转动点、第三转动点均为铰接连接形成的实际转动点,便于座框转动的角度、幅度可以更大,背框后仰、座框向后上提的效果更为明显,舒适性更佳;可弹性形变的第二柔性件上形成虚拟韧性第四转动点,一方面用以实现背框后仰,也为背框回复提供有回弹力;当人体后仰时,产生作用于背框的F点作用力,同时座框也受到E点的向下压力,背框以第二转动点为轴心转动并向后倾仰,第二转动点向后转动同时带动第一转动点向后转动,由于第一转动点是连接第一背框侧下部和上层支撑杆后部的,并结合第一座框侧的U型状造型和第二柔性件可弹性形变性,当第一转动点拉动上层支撑杆后部向后旋转时,第一转动点的高度变高,上层支撑杆和下层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变大,上层支撑杆抬高,进而实现座框向后并抬高,(与此同时,在第一转动点向后转动时,第一柔性件也受到第一转动点和第一背框侧的挤压变形,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当人体开始前倾时,逐渐减小对背框的作用力,背框在运动链机构的联动作用和第一柔性件、第二柔性件的弹性复位作用下实现向前复位,同时座框向前、高度降低。当然,上层支撑杆和下层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变化应当适当,角度过大会使第二柔性件的弹性性能受损,影响使用寿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无需通过复杂的机械调整方式,只需通过用户自身体重的大小就可实现用户后仰力度大小、复位进程的自动调节功能,符合人体工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柔性件上设有开口向前的弯折,该弯折位于座框后端与背框前表面之间的空隙处;当背框受到向后的作用力时,第一柔性件发生形变,使弯折处的开口变大,当背框受到向后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时,第一柔性件逐渐复位回弹,弯折处开口形态逐渐减小,直至回到初始状态。
由于在第一转动点向后转动时,该弯折会受到第一转动点和第一背框侧的挤压变形,以此增加缓冲作用,同时,弯折的设置也使得背框、座框的复位回弹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座框上表面部分、第一柔性件、背框前表面部分三者形成连贯的曲面结构,且在该连贯的曲面结构上连接有一体式的布料层。
将座框和背框通过第一柔性件连接且三者形成连贯的曲面结构,可以在上面布置一体式的布料层,整体性好,舒适性佳,简洁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柔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座框上表面、背框前表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柔性件与座框的连接处a位于座框上表面的中后部,第一柔性件与背框的连接处b位于背框前表面的中下部。
由于用户就坐于座椅座面上时,座框上表面的中后部、背框前表面的中下部与用户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可以避免影响第一柔性件的回弹复位和缓冲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下层支撑杆后部设有限位凸块,连接座前部开有用以容纳限位凸块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块容纳至限位凹槽内且两者铰接连接形成所述第三转动点,且在限位凹槽内还留有用以限位凸块进行转动活动的限位空隙。
在第三转动点处设有用以下层支撑杆后部在转动时的限位间隙,可以有效避免下层支撑杆以及整个座框的过小的转动幅度以及过度转动和形变,调整上层支撑杆和下层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变形,从而根据需要调整背框后仰的角度,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更佳,更加符合人体工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背框侧底部依次向前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向上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第一背框侧整体呈开口向上的钩状结构;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上部形成第一转动点,下部形成第二转动点。
第一背框侧整体呈开口向上的钩状结构,用以实现背框后仰时座框上提和背框复位时座框下降的功能,具体地说,当人体后仰时,背框以第二转动点为轴心转动并向后倾仰,第二转动点向后转动同时带动第一转动点向后转动,第一背框侧的钩状结构可以使得第一转动点的高度变高,上层支撑杆和下层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变大,上层支撑杆抬高,进而实现座框抬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柔性件整体呈L型或V型状,包括柔性部a、柔性部 b以及形成于柔性部a、柔性部b之间的弯折;所述第一柔性件采用增韧的柔性材料,所述第一柔性件采用增韧的柔性材料,所述弯折处开口的角度可从初始状态下的40~48°增大至60°~80°。
L型或V型状是为了体现第一柔性件的弯折结构,使得在背框后倾、座框形变以及两者的复位过程更加稳定;第一柔性件采用增韧的柔性材料,由于第一柔性件弯曲变化的高频率,因此采用增韧的柔性材料可以防止第一柔性件在频繁形变后发生不可复原的情况,使其弹性复位的效果更好,延长使用寿命;弯折的角度可从初始状态下的40~48°增大至60°~80°,有效保证背框后仰、座框上提以及复位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支撑杆、下层支撑杆和第二柔性件一体成型,其中上层支撑杆、下层支撑杆为刚性,第二柔性件相较上层支撑杆、下层支撑杆柔软。
三者一体成型增加了第一座框侧以及整个座框的整体性、牢固性,第二柔性件相较上层支撑杆、下层支撑杆柔软,可以使在第二柔性件部分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形成虚拟第四转动点,形成运动链机构,上层支撑杆、下层支撑杆本身不发生形变或基本不发生形变,四个转动点中三个为实际转动点,大大降低对材料要求,不需过多考虑其形变因素,同时对使用者支撑性更好,稳定性佳。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柔性件呈弯曲状;所述第二柔性件采用增韧的柔性材料,所述弯曲状第二柔性件的角度可从初始状态下的35°~42°增大至45°~60°。
第二柔性件呈弯曲状,便于发生弯曲和弹性形变;由于第二柔性件弯曲变化的高频率,因此采用增韧的柔性材料可以防止第二柔性件在频繁形变后发生不可复原的情况,使其弹性复位的效果更好,延长使用寿命;第二柔性件的角度可从初始状态下的35°~42°增大至45°~60°,有效保证背框后仰、座框上提以及复位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座框侧和第二座框侧之间连接有座框支撑,第一背框侧和第二背框侧之间连接有背框支撑。
座框支撑、背框支撑分别用以增加座框整体、背框整体的牢固程度,不易发生形变,同时也便于连接布料层,使得布料层也不易发生塌陷等形变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为底盘,底盘的下部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气杆和支撑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安全性好、舒适性佳的具有后仰自适应重力调节功能、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设置的简单运动链机构以及第一柔性件的辅助来实现背框的后仰及复位,可以根据用户自身体重的大小,自动调节用户后仰力度大小,实现后仰自适应重力调节功能、符合人体工学,其中,第一座框侧、第二座框侧设置成U型状,是为运动链机构提供结构基础并提供形变空间;
在运动链机构的作用下,当背框受到向后的作用力时,座框向后且高度抬高,第一柔性件发生形变呈弯折开口扩大的趋势;当背框受到向后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时,座框逐渐向前且高度降低,第一柔性件逐渐复位回弹,直至回到初始状态,操作简单,结构简单;同时,将座框、背框采用第一柔性件连接,座框、背框整体性更强,一方面起到辅助实现背框的后仰及复位,另一方面增加在后倾时的稳定性、舒适性,降低搓背感。
具体而言,第一柔性件在背框后仰时也会被产生变形,使得在背框后仰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舒适性、稳定性、平稳性、安全性好,当人体开始前倾时,逐渐减小对背框的作用力,由于第一柔性件具有回弹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背框复位,同时第一柔性件也具有支撑用户腰背部的作用,舒适性、牢固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座框、背框、连接座之间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柔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座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座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座椅整体、运动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座椅整体且仅作用于座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座椅整体且同时作用背框、座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结构示意图的运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涉及各部件的参考方位,比如上、下、前、后等,是以用户落座在座椅后以用户的角度描述的;其中,下述的第一座框侧110和第二座框侧120 对称设置,第一背框侧210和第二背框侧220对称设置,因此,下述按照第一座框侧110、第一背框侧210所述的诸如第一转动点410、第二转动点420、第三转动点430和虚拟韧性第四转动点440等等也是相对称设置的。
实施例:
一种座椅,如图1~15所示,包括:
座框100,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座框侧110和第二座框侧120,第一座框侧110和第二座框侧120均呈开口朝后的U型状;所述第一座框侧110和第二座框侧120之间连接有座框支撑150;
背框200,其下部与座框100连接,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背框侧210和第二背框侧220;第一背框侧210和第二背框侧220之间连接有背框支撑250;
连接座300,同时与座框100的下部、背框200的下部连接,座框100、背框200、连接座300三者相连形成有用以实现背框200后仰及复位的运动链机构400;所述连接座300为底盘,底盘的下部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气杆700 和支撑底座800;
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弹性形变并可复位回弹的第一柔性件500,采用增韧的柔性材料制成,其两端分别与座框上表面130、背框前表面230连接形成连贯的曲面结构,且在该连贯的曲面结构上连接有一体式的布料层;所述第一柔性件500整体呈L型,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包括柔性部a530、柔性部b540 以及形成于柔性部a530、柔性部b540之间开口向前的弯折510,该弯折510 位于座框100后端与背框前表面230之间的空隙处,当背框200受到向后的作用力时,第一柔性件500发生形变,使弯折510处的开口变大,当背框200受到向后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时,第一柔性件500逐渐复位回弹,弯折处开口形态逐渐减小,直至回到初始状态,弯折510的角度可从初始状态下的40~48°增大至60°~80°。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柔性件500与座框100的连接处a140位于座框上表面130的中后部,第一柔性件500与背框200的连接处b240位于背框前表面230的中下部,具体地,第一柔性件500的两端部开有连接孔G520,螺丝穿过两端的连接孔G520后将第一柔性件500的两端分别紧固在连接处a140和连接处b240上的内置螺母900内;
在运动链机构400的作用下,当背框200受到向后的作用力时,座框100 向后且高度抬高,第一柔性件500发生形变,弯折处开口呈扩大的趋势;当背框200受到向后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时,座框100逐渐向前且高度降低,第一柔性件500逐渐复位回弹,直至回到初始状态。
其中,所述运动链机构400包括由首尾相连的第一转动点410、第二转动点420、第三转动点430和虚拟韧性第四转动点440形成的虚拟四连杆机构。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座框侧110包括一体成型的刚性上层支撑杆111、刚性下层支撑杆112以及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并可复位回弹的较软的第二柔性件113,第二柔性件113呈弯曲状,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层支撑杆111 的前端、下层支撑杆112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柔性件113具体采用增韧的柔性材料,第二柔性件113的角度可从初始状态下的35°~42°增大至45°~60°。
其中,所述上层支撑杆111后部与第一背框侧210下部之间铰接形成第一转动点410,第一背框侧210下部与连接座300后部之间铰接形成第二转动点 420,下层支撑杆112后部与连接座300前部之间铰接形成第三转动点430,所述第二柔性件113上形成虚拟韧性第四转动点440;其中,如图12所示,第一转动点410与第二转动点420的连线a450、第二转动点420与第三转动点430 的连线b460、第三转动点430与虚拟韧性第四转动点440的连线c470、虚拟第四转动点440与第一转动点410的连线d480首尾相连,形成实现背框200 后仰及复位的虚拟四连杆机构的运动链机构400。
更具体点说,所述上层支撑杆111后部连接孔A410b与第一背框侧210下部的连接孔B410a之间铰接形成第一转动点410,第一背框侧210下部的连接孔C420a与连接座300后部的连接孔D420b之间铰接形成第二转动点420,下层支撑杆112后部的连接孔E430a与连接座300前部的连接孔F430b之间铰接形成第三转动点430,所述第二柔性件113上形成虚拟韧性第四转动点440。
为了保证,下层支撑杆112后部设有限位凸块1121,连接座300前部开有用以容纳限位凸块1121的限位凹槽310,所述限位凸块1121容纳至限位凹槽 310内且两者铰接连接形成所述第三转动点430,且在限位凹槽310内还留有用以限位凸块1121进行转动活动的限位空隙。
所述第一背框侧210底部依次向前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211、向上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212,第一背框侧210整体呈开口向上的钩状结构;所述第二弯折部212的上部形成第一转动点410,下部形成第二转动点420。
此外,如图11所示,由于座框100与第一柔性件500之间、背框200与第一柔性件500之间都存在有夹手的缝隙,因此,在第一柔性件500弯折的510 的外侧面贴合设置一个类三角形状的柔性防夹手件1000,防夹手件1000包括与弯折510的外侧面贴合设置的边a1100,与背框200贴合设置的边b1200,还包括边c1300,其中边a1100与边b1200形成的角嵌入缝隙内,柔性防夹手件 1000既可以防夹手,又不会影响第一柔性件500的形变和复位。
此外,如图10-11所示,所述连接座300为底盘,底盘的下部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气杆700和支撑底座800,在连接座300上设有连接孔320用于插接支撑气杆700。
该实施例的运行过程和原理在于:如图11-15所示,所述E点为人体重心点即向下的压力,作用于座框100上,F点是人体后仰时作用于背框200的作用力、应力点;
当人体后仰时,对背框200F点的后仰力度大小是受自身体重的大小而影响的,体重大,对背框200F点的作用力就会大,体重小对背框200F点的作用力就会小;
具体而言,当人体后仰时,产生作用于背框200的F点,同时座框100也受到E点的下压力;背框200以第二转动点420为轴心转动并向后倾仰,第二转动点420向后转动同时带动第一转动点410向后转动,由于,第一转动点410 是铰接在上层支撑杆111后部与第一背框侧210下部上的,并结合座框100的 U型状框架造型,当第一转动点410拉动上层支撑杆111后部向后旋转时,第一转动点410的高度变高(如图13、14所示的H变化高度),上层支撑杆111 和下层支撑杆112之间的角度变大,座框100向后且抬高;与此同时,第一柔性件500的弯折510处受到第一转动点410向后和背框200之间的相对形态变化产生变形,形成缓冲。
当人体开始前倾时,逐渐减小对背框200的作用力,背框200在运动链机构、第一柔性件500的作用下向前复位,同时座框100向前且高度降低;进一步地说,当人体远离背框200时,仅坐于座框100时,即仅产生作用于座框100 上的人体重心点E点,在运动链机构400、第一柔性件500的弹性复位作用下,实现背框200向前复位,座框100高度降低。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达到无需通过复杂的机械调整方式,通过由用户自身体重的大小,实现用户后仰力度大小的自动调节功能,符合人体工学。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框(100),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座框侧(110)和第二座框侧(120),第一座框侧(110)和第二座框侧(120)均呈开口朝后的U型状;
背框(200),其下部与座框(100)连接,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背框侧(210)和第二背框侧(220);
连接座(300),同时与座框(100)的下部、背框(200)的下部连接,座框(100)、背框(200)、连接座(300)三者相连形成有用以实现背框(200)后仰及复位的运动链机构(400);
第一柔性件(500),其两端分别与座框(100)、背框(200)连接,其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弹性形变并可复位回弹;
在运动链机构(400)的作用下,当背框(200)受到向后的作用力后仰时,座框(100)向后运动且高度抬高,第一柔性件(500)发生形变;当所述作用力消失或逐渐减小时,背框(200)前倾,座框(100)逐渐向前且高度降低,第一柔性件(500)逐渐复位回弹,直至回到初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链机构(400)包括由首尾相连的第一转动点(410)、第二转动点(420)、第三转动点(430)和虚拟韧性第四转动点(440)形成的虚拟四连杆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框侧(110)包括上层支撑杆(111)、下层支撑杆(112)以及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并可复位回弹的第二柔性件(113),所述第二柔性件(11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层支撑杆(111)的前端、下层支撑杆(112)的前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支撑杆(111)后部与第一背框侧(210)下部之间铰接形成第一转动点(410),第一背框侧(210)下部与连接座(300)后部之间铰接形成第二转动点(420),下层支撑杆(112)后部与连接座(300)前部之间铰接形成第三转动点(430),所述第二柔性件(113)上形成虚拟韧性第四转动点(4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500)上设有开口向前的弯折(510),该弯折(510)位于座框(100)后端与背框前表面(230)之间的空隙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上表面(130)部分、第一柔性件(500)、背框前表面(230)部分三者形成连贯的曲面结构,且在该连贯的曲面结构上连接有一体式的布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500)的两端分别与座框上表面(130)、背框前表面(23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500)与座框(100)的连接处a(140)位于座框上表面(130)的中后部,第一柔性件(500)与背框(200)的连接处b(240)位于背框前表面(230)的中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支撑杆(112)后部设有限位凸块(1121),连接座(300)前部开有用以容纳限位凸块(1121)的限位凹槽(310),所述限位凸块(1121)容纳至限位凹槽(310)内且两者铰接连接形成所述第三转动点(430),且在限位凹槽(310)内还留有用以限位凸块(1121)进行转动活动的限位空隙。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框侧(210)底部依次向前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211)、向上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212),第一背框侧(210)整体呈开口向上的钩状结构;所述第二弯折部(212)的上部形成第一转动点(410),下部形成第二转动点(420)。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500)整体呈L型或V型状,包括柔性部a(530)、柔性部b(540)以及形成于柔性部a(530)、柔性部b(540)之间的弯折(510);所述第一柔性件(500)采用增韧的柔性材料,所述弯折(510)的角度可从初始状态下的40~48°增大至60°~80°。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支撑杆(111)、下层支撑杆(112)和第二柔性件(113)一体成型,其中上层支撑杆(111)、下层支撑杆(112)为刚性,第二柔性件(113)相较上层支撑杆(111)、下层支撑杆(112)柔软。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件(113)呈弯曲状;所述第二柔性件(113)采用增韧的柔性材料,所述弯曲状第二柔性件(113)的角度可从初始状态下的35°~42°增大至45°~6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框侧(110)和第二座框侧(120)之间连接有座框支撑(150),第一背框侧(210)和第二背框侧(220)之间连接有背框支撑(25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00)下部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气杆(700)和支撑底座(800)。
CN201920719078.7U 2019-03-28 2019-05-20 座椅 Active CN21027650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1853 2019-03-28
CN2019204118532 2019-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6509U true CN210276509U (zh) 2020-04-10

Family

ID=675712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7100.7A Withdrawn CN110123054A (zh) 2019-03-28 2019-05-20 一种座椅
CN201920719078.7U Active CN210276509U (zh) 2019-03-28 2019-05-20 座椅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7100.7A Withdrawn CN110123054A (zh) 2019-03-28 2019-05-20 一种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0123054A (zh)
WO (1) WO20202328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57329B2 (en) * 2019-12-13 2022-06-14 Steelcase Inc. Body support assembly and methods for the use and assembly thereof
DE102020110707A1 (de) * 2020-04-20 2021-10-21 Bock 1 Gmbh & Co. Kg Sitzmöb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9058B1 (en) * 1999-04-09 2004-03-23 Humanscale Corp. Ergonomic chair
US6969116B2 (en) * 2003-12-30 2005-11-29 Hni Technologies Inc. Chair with backward and forward passive tilt capabilities
DE202004016744U1 (de) * 2004-10-28 2005-02-03 BRÜSKE, Joachim Bürostuhl
CN107788733A (zh) * 2016-09-01 2018-03-13 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
EP3508095B1 (en) * 2016-09-01 2021-02-24 UE Furniture Co., Ltd Chair structure and chair
CN208658322U (zh) * 2018-02-07 2019-03-29 深圳市华仕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椅背腰靠联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32839A1 (zh) 2020-11-26
CN110123054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70286B1 (ko) 의자 구조 및 의자
JP3874392B2 (ja) 椅子
US5486035A (en) Occupant weight operated chair
US5195801A (en) Tiltable chair
US20130127219A1 (en) Seat Having A Backrest Which Can Be Adjusted To Form A Precurved Deformation
JP2000079034A5 (zh)
CN210276509U (zh) 座椅
CN213464442U (zh) 自动适应腰部的座椅
CA2550165A1 (en) Chair with backward and forward passive tilt capabilities
AU2004200278A1 (en) Backrest
JPS63317104A (ja) 腰掛け家具
US2240850A (en) Chair
JP4159850B2 (ja) 背もたれ付き椅子
EP3217844A1 (en) Tilt mechanism for a weight-responsive seating furniture
CN217243351U (zh) 用于座背联动椅的弹簧安装结构
CN217218558U (zh) 一种伸展装置以及活动沙发
CN216628017U (zh) 一种具有头部支撑结构的功能性伸展沙发
US11071387B2 (en) Chair
JP4074007B2 (ja) 椅子
CN201175137Y (zh) 椅背结构改良
CN211212183U (zh) 可调整椅背倾斜角度的座椅
CN217524357U (zh) 一种座椅的弹性支撑结构
JP4015674B2 (ja) 椅子
US3973798A (en) Deflectable chair back
JP2000287783A (ja) 椅 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