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2464U - 电芯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电芯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2464U
CN210272464U CN201921244827.1U CN201921244827U CN210272464U CN 210272464 U CN210272464 U CN 210272464U CN 201921244827 U CN201921244827 U CN 201921244827U CN 210272464 U CN210272464 U CN 210272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support
support body
cell
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48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丹
段先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mz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mz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mz Co ltd filed Critical Bmz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48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2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2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2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芯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及电芯,固定支架包括架体及塑性卡片,塑性卡片对电芯起固定的作用。装配时,先将电芯一端放置于下支架相应位置,塑性卡片产生一定夹持力使电芯一端固定,最后在再盖好上支架,使上支架中的塑性卡片将电芯另一端固定。这种塑性卡片为圆锥形弧面片体结构,厚度合适,具有很好的塑形变形能力,电芯装配过程中不仅能够对电芯进行导向,还使塑性卡片与电芯的干涉量逐渐增加,便于装配,且不易损伤电芯保护膜。这种电芯支架当运用在高频振动的环境中时,能够减小电芯的晃动的程度,具有较好的防震作用。

Description

电芯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动力电池、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支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圆柱形电芯所组成的电池包,固定电芯的结构一般由上支架及下支架组成。装配时,先将电芯的一端放置于下支架相应位置,再盖好上支架使电芯定位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最后将上支架与下支架固定起来,进而将电芯固定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
现有的电芯支架,在支架装配电芯时是将电芯的两端分别放入支架上的电芯固定槽内以实现将电芯进行限位的作用。
然而,上述电芯支架的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当电芯与电芯固定槽间隙配合时,即,电芯固定槽的内侧壁与所述电芯的外侧壁存在间隔,亦即,电芯固定槽的直径大于电芯直径时,虽然电芯装配简易了,但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电芯的两端在电芯固定槽内容易出现松动、晃动的现象,严重时还会使的电芯两端的连接片发生松动,由此容易降低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当电池包运用在电动工具等高频振动的产品中时,上述现象尤为明显;
2、当电芯与电芯固定槽过盈配合时,即,电芯固定槽的内侧壁与所述电芯的外侧壁相顶持,亦即,电芯固定槽的直径小于电芯直径时,虽然能有效解决电芯晃动的问题,但电芯装配入电芯固定槽时比较困难,且在装配的过程中,使用较大的力将电芯压入电芯固定槽时,固定槽的内侧壁容易损伤电芯表面的保护膜,且容易发生电芯撑裂支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减小电芯的晃动程度,以及能够具有较好的防震作用的电芯支架。
一种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及电芯,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内;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架体及塑性卡片,所述架体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架体于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径由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到所述容置槽的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塑性卡片的边缘与所述架体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相固定,所述塑性卡片上设置有圆锥形弧面;
所述电芯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电芯的外侧壁与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相抵持,所述圆锥形弧面朝向所述容置槽设置,所述塑性卡片与所述电芯相顶持,所述塑性卡片与所述电芯的接触面积由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到所述容置槽的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下架体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电芯的第一端嵌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电芯的第二端嵌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还包括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所述下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下架体上,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多个所述塑性卡片,所述架体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容置槽,所述架体于各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所述安装孔,各所述塑性卡片的边缘一一对应与所述架体于各所述安装孔的边缘相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性卡片为圆锥形弧面片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孔,每相邻两个所述安装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上开设有三个所述安装孔,每相邻所述安装孔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与所述塑性卡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性卡片的厚度为0.4mm-0.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电极支撑片,所述电极支撑片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一种电芯支架通过设置固定支架及电芯,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架体及塑性卡片,所述塑性卡片用于将所述电芯固定住,所述塑性卡片为圆锥形弧面片体结构,装配所述电芯时,圆锥形弧面片体结构不仅能对所述电芯进行导向,还能使所述电芯与所述塑性卡片的夹持力越来越大,夹的更稳,使得装配方便,且不会损坏所述电芯的保护膜;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多个容置槽,每个所述容置槽内有三个所述塑性卡片,所述塑性卡片呈三角形排布,这样能防止所述电芯发生偏位;所述塑性卡片与相邻两个所述塑性卡片连接时会形成一个空心的圆台体,这种能避免所述塑性卡片在塑胶成形中发生缩水变形,所述塑性卡片在塑胶成形后厚度为0.4~0.6mm,使所述塑性卡片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使装配后的所述电芯既不会撑裂所述电芯支架,又能够进行防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芯支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芯支架在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电芯支架的上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电芯支架的下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芯支架结构10的结构示意图,电芯支架结构10包括:固定支架100及电芯200,所述电芯200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00内;即,所述固定支架100对所述电芯200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所述电芯200用于输出电能。
请参阅图1,所述固定支架100包括架体110及塑性卡片120,所述架体110开设有容置槽111,所述架体110于所述容置槽11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112,所述安装孔112的孔径由所述容置槽111的槽口到所述容置槽111的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塑性卡片120的边缘与所述架体110于所述安装孔112的边缘相固定,所述塑性卡片120为圆锥形弧面片体结构,所述塑性卡片120上设置有圆锥形弧面,即,所述固定支架100由所述架体110及所述塑性卡片120组成,所述容置槽111的内侧壁有所述安装孔112,所述安装孔112是用以安装所述塑性卡片120,所述塑性卡片120的边缘与所述架体110于所述安装孔112的边缘相固定,所述塑性卡片120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12于所述容置槽111上有凸出部分呈现为圆锥形弧面,所述塑性卡片120的凸起量由所述容置槽111的槽口向所述容置槽的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大,亦即,所述塑性卡片120是具有一定厚度大小不一的薄片,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
为了进一步说明所述架体的具体结构,请一并参阅图1、图3及图4,所述架体110包括上架体110a和下架体110b,所述上架体110a开设有第一容置槽111a,所述下架体开设有第二容置槽111b,所述电芯200的第一端嵌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11a内,所述电芯的第二端嵌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111b内,即,所述架体110由所述上架体110a及下架体110b组成,所述上架体110a开设第一容置槽111a,所述下架体110b开设第二容置槽111b,在所述电芯200装配中,先将所述电芯200一端放置于所述下架体110b中所述第二容置槽111b,在将所述电芯200的另一端放置进所述上架体110a中所述第一容置槽111a。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3及图4,所述架体110还包括上连接件113a及下连接件113b,所述上连接件113a设置于所述上架体110a上,所述下连接件113b设置于所述下架体110b上,所述上连接件113a与所述下连接件113b相连接,即,所述上架体110a上包括上连接件113a,所述下架体110b包括下连接件113b,在所述电芯200装配入对应所述固定支架100内,最后将所述上架体110a中所述上连接件113a与所述下架体110b中所述下连接件113b通过螺丝固定,进而将所述电芯200夹持在所述上架体110a与下架体110b之间。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所述固定支架100包括多个所述塑性卡片120,所述架体110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容置槽111,所述架体110于各所述容置槽111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所述安装孔112,各所述塑性卡片120的边缘一一对应与所述架体110于各所述安装孔112的边缘相固定,这样,所述固定支架100能够更好地将多个所述电芯200进行夹紧,也能够减少所述电芯200在长期震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2,所述塑性卡片120为圆锥形弧面片体结构,即,所述塑性卡片120是具有厚度大小不一的薄片,这种结构能在装配所述电芯200产生夹持力。
请参阅图1,所述电芯200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11内,所述电芯200的外侧壁与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相抵持,所述圆锥形弧面朝向所述容置槽111设置,所述塑性卡片120与所述电芯200相顶持,所述塑性卡片120与所述电芯120的接触面积由所述容置槽111的槽口向所述容置槽111的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大,即,所述架体110上的所述容置槽111用于放置所述电芯200,所述电芯200的外侧壁与所述容置槽111的内侧壁相抵持,亦即,所述电芯容置槽111的直径大于所述电芯200的直径,使的所述电芯200能很好装入所述容置槽111,所述电芯200在装配过程中在与所述容置槽111中所述塑性卡片120相接触,在所述电芯120移动到所述容置糟111的槽底过程中所述电芯200受到所述塑性卡片120的干涉量会越来越大,亦即,所述电芯200受到所述塑性卡片120的夹持力会越来越大,当到达所述容置槽111的槽底时,所述电芯200受到的夹持力最大,此时所述电芯200在所述固定支架100上固定,这种所述塑性卡片120与所述电芯200的配合是过盈配合,能有效减少所述电芯200在所述固定支架100中晃动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每相邻三个所述容置槽111上的所述安装孔112相连通;每相邻三个所述塑性卡片120的边缘顺序连接,即,所述塑性卡片120与相邻两个所述塑性卡片连接时形成一个空心的圆台体。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容置槽111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孔112,每相邻两个所述安装孔112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容置槽111上开设有三个所述安装孔112,每相邻所述安装孔112的距离相等,即,所述安装孔112以所述容置槽111的圆心为中心,以三角形方式圆周排布,所述安装孔112与相邻两个所述安装孔的距离相等,最终使得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12的所述塑性卡片120与所述容置槽111内的相邻两个塑性卡片的距离相等,这样,所述塑性卡片120能将所述电芯200进行定心夹紧,能防止所述电芯200偏位。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架体110与所述塑性卡片120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所述固定支架100的整体结构紧凑,所述固定支架100制造经济性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塑性卡片120的厚度为0.4mm-0.6mm,如此,所述塑性卡片120厚度合适,使所述塑性卡片120具有很好的塑形变形能力,是装配后的所述电芯200既不会撑裂所述固定支架100,又能明显防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固定支架100还包括电极支撑片114,所述电极支撑片114设置于所述架体于所述容置槽111的底面,即,所述电芯200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11中的底部时,所述电极支撑片111对所述电芯200的端部进行顶持,对所述电芯200的一端起固定位置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一种电芯支架通过设置固定支架100及电芯200,所述电芯200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10内,所述固定支架10包括架体110及塑性卡片120,所述塑性卡片120用于将所述电芯200固定住,所述塑性卡片为圆锥形弧面片体结构,装配所述电芯时,圆锥形弧面片体结构不仅能对所述电芯进行导向,还能使所述电芯与所述塑性卡片的夹持力越来越大,夹的更稳,使得装配方便,且不会损坏所述电芯的保护膜;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多个容置槽,每个所述容置槽111内有三个所述塑性卡片,所述塑性卡片呈三角形排布,这样能防止所述电芯发生偏位;所述塑性卡片与相邻两个所述塑性卡片连接时会形成一个空心的圆台体,这种能避免所述塑性卡片在塑胶成形中发生缩水变形,所述塑性卡片在塑胶成形后厚度为0.4~0.6mm,使所述塑性卡片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使装配后的所述电芯既不会撑裂所述电芯支架,又能够进行防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及电芯,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内;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架体及塑性卡片,所述架体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架体于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径由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到所述容置槽的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塑性卡片的边缘与所述架体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相固定,所述塑性卡片上设置有圆锥形弧面;
所述电芯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电芯的外侧壁与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相抵持,所述圆锥形弧面朝向所述容置槽设置,所述塑性卡片与所述电芯相顶持,所述塑性卡片与所述电芯的接触面积由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到所述容置槽的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下架体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电芯的第一端嵌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电芯的第二端嵌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所述下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下架体上,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多个所述塑性卡片,所述架体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容置槽,所述架体于各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所述安装孔,各所述塑性卡片的边缘一一对应与所述架体于各所述安装孔的边缘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卡片为圆锥形弧面片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孔,每相邻两个所述安装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上开设有三个所述安装孔,每相邻所述安装孔的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与所述塑性卡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卡片的厚度为0.4mm-0.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电极支撑片,所述电极支撑片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
CN201921244827.1U 2019-08-02 2019-08-02 电芯支架 Active CN210272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4827.1U CN210272464U (zh) 2019-08-02 2019-08-02 电芯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4827.1U CN210272464U (zh) 2019-08-02 2019-08-02 电芯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2464U true CN210272464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5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4827.1U Active CN210272464U (zh) 2019-08-02 2019-08-02 电芯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24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4366A (zh) * 2021-07-19 2021-11-12 浙江天宏锂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4366A (zh) * 2021-07-19 2021-11-12 浙江天宏锂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90943B1 (en) Battery housing device
CN109037527B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0272464U (zh) 电芯支架
CN110854321A (zh) 模块化锂电池模组制造方法
CN217158579U (zh) 一种绝缘支架及电池模组
CN114284616A (zh) 免焊接电池模组
CN211125719U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
EP4290632A1 (en) Assembly device for battery cell
KR102116524B1 (ko) 전기에너지 저장장치의 내부 터미널
CN212907974U (zh) 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
CN218498310U (zh) 电池装置
CN219717123U (zh) 电池壳体及电池包
CN219203387U (zh) 电池包
KR102232118B1 (ko) 접속부재 고정부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지셀 용접 지그
CN217691511U (zh) 一种电芯装置
CN220138581U (zh) 一种支架及电池模组
CN215644855U (zh) 电池包
JP4057629B1 (ja) 蓄電バンク
CN218472182U (zh) 支架、电芯组件及电池
CN218975620U (zh) 一种固态电池
JPS62229671A (ja) 筒型電池
CN218648056U (zh) 一种便于拆分的锂电池包
CN220692080U (zh) 绝缘载具
CN215268176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CN219801173U (zh) 便携式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