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7797U - 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7797U
CN210267797U CN201920634984.7U CN201920634984U CN210267797U CN 210267797 U CN210267797 U CN 210267797U CN 201920634984 U CN201920634984 U CN 201920634984U CN 210267797 U CN210267797 U CN 210267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water
pipeline
cooling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349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艳梅
程晋瑞
程琛
林岩
肖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urfer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7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7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其包括:蒸发器,蒸发器上设有被冷却水进水管路和冷却水出水管路;抽汽装置,所述抽汽装置通过管路连接蒸发器的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金属耗量少,造价低廉,运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一般不需要备用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火力发电厂中,主要辅机冷却水源为开(闭)式水系统,其主要用户为:闭式水系统冷却器(板式换热器)、汽轮机润滑油冷油器、汽轮机抗燃油冷却器、发电机定子冷却水冷却器、发电机密封油冷却器以及真空泵、电动给水泵冷却器等。每台机组配置两台开(闭)式水泵,开式冷却水的水源取自循环水系统供水管,经过开式水泵升压后供给各级用户,开式冷却水回水接至循环水回水母管回到循环水系统。闭式水系统为单独系统。
开式循环水泵的入口管道接在循环水至凝汽器入口,在机组运行时循环水的压力是一定的,经开式水泵升压后,压力升高至0.38-0.48MPa,开式循环水泵运行时出口门保持全开。从设计角度,开式水系统是按照用户最大流量和压力进行系统参数设计和设备选型,这样造成在实际运行中开式水压力偏高。
在实际运行中随机组负荷变化和季节环境温度变化,冷却水温会很高,严重影响设备安全;另一方面,机组冷却用户所需的冷却水量也是不一样的,通常达不到开式水泵额定出力。为了达到控制温度,还需要进行开式冷却水系统各级用户的水量调节和水量分配,主要是依靠各组用户冷却器回水调节门调节,这样更加剧了该用户水侧压力,引起泄漏,将严重威胁辅机和主机的设备安全。因此,对冷却水系统降温,是火力发电厂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采取人工制冷,对冷却水系统降温被广泛利用。当前工业生产和中央空调所使用的制冷机型式多种多样,一般常用的制冷机有机械制冷机、溴化锂制冷机两大类。但是机械制冷的机械制造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耗电量较大,其次机械制冷操作管理和维护检修的工作量较大,机器的使用寿命较短,还需要备用机组,操作人员较多。而溴化锂式制冷机除上述弊端外,还要求设备严格密封,因而对材料的选用和设备的制作、安装技术要求较高,从而加大了制造成本。另外溴化锂水溶液在大气下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对设备管理的要求也较高,冷却负荷比较大,运转费用高,安装建筑面积也较大。
蒸汽喷射制冷机是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余热蒸汽作动力,抽出设备中的气体,并维持系统的真空度,而不直接消耗机械能,来制取冷水,这是其显著特点。其次设备结构简单,无转动部件,一次投资低,设备运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高低压蒸汽均可使用。一般不需要备用设备。运行费用低,蒸汽喷射制冷机操作简便,维修工作量小,管理人员和管理费用都比较少。设备可安装在用户楼顶节约用地,基建投资少,制取冷冻水的温度范围较宽(+5℃~+20℃),用水作为冷冻剂,没有污染,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供给冷气自然舒适。
因此蒸汽喷射制冷技术在电厂使用更为经济合理,既能充分利用其余热蒸汽作动力,又能利用辅助设施。由于电厂排放出的大量高温高压蒸汽需经冷凝器冷凝成水后再利用,因此采用蒸汽喷射制冷机来对冷却水降温,既利用余热蒸汽,同时又把这部分蒸汽冷凝成水;其次,夏天还可利用这套系统集中供冷,与其他制冷机相比可谓一举多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所述冷却水降温系统包括: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设有被冷却水进水管路和冷却水出水管路;
抽汽装置,所述抽汽装置通过管路连接蒸发器的出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被冷却水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出水管路设有回水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上还设有一补水管路,所述补水管路上设有调节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降温系统还包括减温装置、凝汽器和凝结水泵,所述减温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抽汽装置的出气口,所述凝汽器连接减温装置,所述凝结水泵连接凝汽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减温装置与抽汽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隔离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金属耗量少,造价低廉,运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一般不需要备用设备;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无转动设备,维修量少;
(3)本实用新型以水作为制冷剂,制冷剂与载冷剂合为一体,可以采用开式循环形式,由于水具有汽化潜热大、无毒等优越性,所以系统安全可靠;
(4)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制冷剂和载冷剂都来自于电厂热力系统,最后全部回到热力系统,实现热力循环和物质循环,能够和电厂热力系统紧密结合,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不耗电,特别适用于有较多工业汽源的场合,尤其是火力发电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示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的温熵(T-s)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水降温系统,其包括蒸发器100和抽汽装置200。
抽汽装置200为现有技术,可为任意设备的抽汽装置,只要能够抽取蒸汽即可。
蒸发器100,其顶部的出气口可通过管路连接抽汽装置200。
抽汽装置200在抽入压力较高的水蒸气时,水蒸气会在抽汽装置200内绝热膨胀,并产生高速气流,这时,利用这高速气流可不断从蒸发器100中抽汽,使得蒸发器100内部保持较高的真空,即较低的蒸发压力,从而使得蒸发器100可对进入其内部的水进行蒸发。
蒸发器100上设有被冷却水进水管路110和冷却水出水管路120。
被冷却水进水管路110可接入任意需要被冷却的水源,具体可在被冷却水进水管路110上设置一进水阀111,通过进水阀111可控制蒸发器100的被冷却水的进水量。
外部需要冷却的水源通过被冷却水进水管路110进入到蒸发器100内后,其中一部分水会被直接蒸发,并且蒸发过程中会将另一部分水中的热量吸收,热量吸收后的水会暂存在蒸发器100的底部,而蒸发后的蒸汽可被抽汽装置200抽出。
冷却水出水管路120是用于将蒸发器100内热量吸收后的冷却水排出,具体可在冷却水出水管路120上设置一回水阀121,通过回水阀121控制冷却水的排放量。
另外,在蒸发器100上还设有一补水管路130,在补水管路130上设有调节装置131。
补水管路130用于向蒸发器中注水,防止蒸发器中无冷媒介质,无法实现蒸发制冷,而调节装置131可控制及调节补水量,满足蒸发器100中的吸热蒸发。
这样通过上述结构的实施,本申请只需通过蒸发器100和抽汽装置200之间的配合,就可实现冷却水的降温,结构非常简单,并且成本非常低。
参见图2,另外,由于被冷却水进入到蒸发器100蒸发后,产生的蒸汽会被抽汽装置200抽入,为了节约资源,本申请还包括减温装置300、凝汽器400和凝结水泵500。
减温装置300通过管路连接抽汽装置200的出气口,其是用于对抽汽装置200内的蒸汽进行降温,便于凝汽器400冷凝。
另外,在减温装置300与抽汽装置200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隔离阀310,通过隔离阀310可控制出汽量。
凝汽器400与减温装置300连接,其是用于对降温后的蒸汽冷凝成水,并可通过凝结水泵500进行回收或直接输送给任意设备。
为了能够清楚了解本申请工作过程中的变化,参见图3,1-2表示工作蒸汽在喷嘴内部的等熵膨胀过程,状态2的工作蒸汽与状态3的冷剂水蒸气混合后,达到状态4,4-5是混合蒸汽在扩压器中的等熵压缩过程,5-6是冷凝器中的等压冷凝过程。然后冷凝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节流后进入蒸发器制冷,用6-7-3过程线表示;另一部分用泵打入锅炉,产生工作蒸汽,用6-9-1过程线表示(忽略了泵耗功所产生的热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降温系统包括: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设有被冷却水进水管路和冷却水出水管路;
抽汽装置,所述抽汽装置通过管路连接蒸发器的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冷却水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出水管路设有回水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上还设有一补水管路,所述补水管路上设有调节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降温系统还包括减温装置、凝汽器和凝结水泵,所述减温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抽汽装置的出气口,所述凝汽器连接减温装置,所述凝结水泵连接凝汽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装置与抽汽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隔离阀。
CN201920634984.7U 2019-04-16 2019-05-06 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 Active CN21026779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2189 2019-04-16
CN2019205121890 2019-04-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7797U true CN210267797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23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34984.7U Active CN210267797U (zh) 2019-04-16 2019-05-06 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77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190A (zh) * 2019-04-16 2019-07-12 程琛 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及降温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190A (zh) * 2019-04-16 2019-07-12 程琛 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及降温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2985C (zh) 室内暖气空调系统与通风控制系统及其节能作业方式
US5632148A (en) Power augmentation of a gas turbine by inlet air chilling
CN101368767B (zh) 采用并联正、逆制冷循环的工质的间接空气冷却方法和系统
CN104132477A (zh) 预热型太阳能喷射-压缩复合制冷系统
CN107062934B (zh) 一种节能的抽真空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08759142A (zh) 一种特殊的复叠式空气源高温热泵冷暖系统
CN110118448A (zh) 蓄热蓄冷型燃气辅助太阳能吸收式氨水供冷系统
CN110454897A (zh) 一种蒸发冷却-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
CN210267797U (zh) 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
US20040140082A1 (en) Multifunctional thermal installation
CN111912142A (zh) 带喷射器的补气增焓型双热源热泵循环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0953069A (zh) 一种燃机电站多能耦合发电系统
CN109282397B (zh) 基于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的新型蓄能空调装置和方法
CN103292388B (zh) 一种机舱用制冷系统
CN210512081U (zh) 一种空调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2928182U (zh) 一种全年制冷型风冷工业冷水机组
WO2022160339A1 (zh) 一种带自由冷却两相流空调系统
CN115183517A (zh) 一种复叠式热氟融霜型冷冻和热水二联供机组
CN104612770A (zh) 一种发动机
CN110006190A (zh) 一种冷却水降温系统及降温方法
CN103344059A (zh) 二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变流量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CN111578555A (zh) 蒸汽余热回收压缩制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081579A (zh) 一种空调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2511521U (zh) 一种制冷装置
CN205878704U (zh) 一种冷水机组热气旁通代替缓冲水箱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9

Address after: Room 2093, building 1, 605 Antai Road, Situan Town,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1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houh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

Address before: 232007 22-1-8 room, striker 2 village, National Road, Tian Jia An District, Huainan, Anhui

Patentee before: Cheng Ch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7

Address after: 201802 room j12111, building 2, No. 4268, Zhennan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URFER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93, building 1, 605 Antai Road, Situan Town,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1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Zhouh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