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3189U - 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 - Google Patents

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3189U
CN210263189U CN201920938717.9U CN201920938717U CN210263189U CN 210263189 U CN210263189 U CN 210263189U CN 201920938717 U CN201920938717 U CN 201920938717U CN 210263189 U CN210263189 U CN 210263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plate
plate
box body
assembly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87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洋
魏伟
吴庆礼
杨裕丰
丁跃进
王勇
马瑞永
郭中华
王存珍
单文喜
宋雪雪
李鹏飞
曹宇
曹海燕
王全永
张真畅
蒋可
崔慕春
孙宝勇
岳宇峰
陈宇
王峰
石立京
岳志伟
张颖
王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87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3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3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318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ov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包括左箱体、右箱体和中箱体;左箱体与右箱体在左右方向关于斗杆中心面完全对称,中箱体自身在左右方向关于斗杆中心面完全对称;其中,左箱体通过至少一个加强板分为多个小箱体Ⅰ,右箱体通过至少一个加强板分为多个小箱体Ⅱ,中箱体通过至少一个加强板分为多个小箱体Ⅲ;多个小箱体Ⅰ、多个小箱体Ⅱ和多个小箱体Ⅲ有序的交叉分布,形成反铲式挖掘机斗杆的多箱体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斗杆受到的各个方向的力分散至各个小箱体中。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大大增强斗杆的结构强度,而且还延长了斗杆的使用寿命,增加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
背景技术
斗杆是挖掘机最关键的结构之一,也是挖掘机最容易开裂失效的结构件。传统挖掘机斗杆结构是整块大箱体,结构简单,抗扭及抗弯能力较低,只能用于轻载土方的作业。为了增强挖掘机斗杆的结构强度,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容易开焊的部位焊接加强板,用增加关键部位厚度的方法增加结构强度,用以延长斗杆的使用寿命。当面对岩石或者重载等恶劣工况下,传统的斗杆则会极易开裂,即使增加了关键部位的厚度还是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失效后的斗杆需要重新更换,不仅费事费时费钱而且还会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恶劣工况下挖掘机斗杆的开裂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采用多箱体结构的反铲式挖掘机斗杆不仅能大大增强斗杆的结构强度,而且还延长了斗杆的使用寿命,增加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包括左箱体、右箱体和中箱体;所述左箱体与右箱体在左右方向关于斗杆中心面完全对称,所述中箱体自身在左右方向关于斗杆中心面完全对称;其中,所述左箱体通过至少一个加强板分为多个小箱体Ⅰ,所述右箱体通过至少一个加强板分为多个小箱体Ⅱ,所述中箱体通过至少一个加强板分为多个小箱体Ⅲ;多个小箱体Ⅰ、多个小箱体Ⅱ和多个小箱体Ⅲ有序的交叉分布,形成反铲式挖掘机斗杆的多箱体结构,使得斗杆受到的各个方向的力分散至各个小箱体中。
进一步,所述左箱体被左前加强板、左后加强板分隔成三个小箱体Ⅰ;所述右箱体被右前加强板、右后加强板分隔成三个小箱体Ⅲ;所述中箱体被中加强板Ⅰ、中加强板Ⅱ、中加强板Ⅲ、中加强板Ⅳ分隔成多个小箱体Ⅱ。
进一步,所述中加强板Ⅰ与中加强板Ⅱ呈放射状连接在中下支承组件外侧;所述中加强板Ⅲ与中加强板Ⅳ均垂直于中下封板组件,并且中加强板Ⅲ、中加强板Ⅳ在左右方向关于斗杆中心面完全对称。
进一步,所述中下支承组件中的圆管内部设有加强板Ⅰ、加强板Ⅱ,加强板Ⅰ、加强板Ⅱ外形与圆管的内部形状完全一致,而且加强板Ⅰ与中加强板Ⅳ共面,加强板Ⅱ与中加强板Ⅲ共面。
进一步,所述左前加强板与右前加强板的走向完全一致;所述左后加强板、中加强板Ⅱ、右后加强板的走向完全一致。
进一步,所述左前加强板、左后加强板、右前加强板、右后加强板、中加强板Ⅱ、中加强板Ⅲ、中加强板Ⅳ上均设有工艺孔。
进一步,所述左箱体的箱体外廓由左一侧板组件、左二侧板组件、左上封板组件、左下封板组件、左前铸件、左后封板组件组成;在左箱体的外侧且位于左一侧板组件、左二侧板组件之间处设有左后铸件;所述右箱体的箱体外廓由右一侧板组件、右二侧板组件、右上封板组件、右下封板组件、右前铸件、右后封板组件组成;在右箱体的外侧且位于右一侧板组件、右二侧板组件之间处设有右后铸件;所述中箱体的箱体外廓由与左箱体共用的左二侧板组件、与右箱体共用的右二侧板组件、中前封板组件、中上封板组件、中下封板组件、中后封板组件组成;在中箱体外侧且位于中后封板组件上设有中后支承组件。
进一步,所述左一侧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侧板与左下支承组件连接组成,左下支承组件在左箱体外侧;左二侧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侧板与加强板Ⅶ组成,加强板Ⅶ在左箱体外侧,中下支承组件连接在左二侧板组件上,并且中下支承组在左箱体外侧;左上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上封板组成;左下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下封板组成;左后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后封板连接组成。
进一步,所述右一侧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侧板与右下支承组件连接组成,右下支承组件在右箱体外侧;右二侧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侧板与加强板Ⅷ组成,加强板Ⅷ在右箱体外侧;中下支承组件连接在右二侧板组件上,并且中下支承组件在右箱体外侧;右上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上封板组成;右下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下封板组成;右后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后封板连接组成。
进一步,所述中前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前封板连接组成;中上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上封板连接组成;中下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下封板连接组成;中后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后封板连接组成;中加强板Ⅲ由多个加强板连接组成;中加强板Ⅳ由多个加强板连接组成。
进一步,相邻板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全部为坡口焊缝连接或者角焊缝连接。
进一步,左下支承组件、下支承组件、中下支承组件同轴心。
挖掘机,包括前述的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铲式挖掘机斗杆,通过侧板将斗杆分隔成三个大箱体,每个大箱体内部通过加强板分隔成若干个小箱体,这些小箱体有序的交叉分布,形成反铲式挖掘机斗杆的多箱体结构。中箱体中与外部油缸连接的中后支承组件及与动臂连接的中下支承组件都位于中箱体后部,而且受力较大,此处通过交叉分布的多个加强板将中后支承组件与中下支承组件受到的力分散至左箱体与右箱体中。
这种多箱体结构使得斗杆受到的各个方向的力分散至各个小箱体中,有效的防止应力集中,加强了斗杆的结构强度。而且本斗杆在斗杆内部的加强板上设置了工艺孔,不仅有利于整个斗杆结构的焊接,还能防止应力在加强板的焊缝处集中,起到对加强板的保护作用。在恶劣的工况下,面对较大冲击力与交变载荷时,本斗杆采用的多箱体结构也能有效的将应力传递分散至斗杆的各个部位,使斗杆受到的最大应力变小。所以本斗杆是一个拥有高强度、高刚度、高抗弯能力、高抗扭能力的整体焊接结构件,在恶劣工况下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箱体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下支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填补板的结构示意图;
1、左箱体,101、左一侧板组件,101A、左下支承组件,101B、侧板a,101C、侧板b,101D、侧板c,102、左二侧板组件,102A、加强板Ⅶ,102B、侧板d,102C、侧板e,102D、侧板f,103、左上封板组件,103A、上封板Ⅰ,103B、上封板Ⅱ,104、左下封板组件,105、左前铸件,106、左后铸件,107、左后封板组件,107A、后封板Ⅰ,107B、后封板Ⅱ,108、左前加强板,109、左后加强板,2、右箱体,201、右一侧板组件,201A、右下支承组件,201B、侧板g,201C、侧板h,201D、侧板i,202、右二侧板组件,202A、加强板Ⅷ,202B、侧板j,202C、侧板k,202D、侧板l,203、右上封板组件,203A、上封板Ⅲ,203B、上封板Ⅳ,204、右下封板组件,205、右前铸件,206、右后铸件,207、右后封板组件,207A、后封板Ⅲ,207B、后封板Ⅳ,208、右前加强板,209、右后加强板,102、左二侧板组件,202、右二侧板组件,3、中箱体,301、中前封板组件,302、中上封板组件,302A、上封板Ⅴ,302B、上封板Ⅵ,303、中下封板组件,304、中后封板组件,304A、后封板Ⅴ,304B、后封板Ⅵ,304C、后封板Ⅶ,305、中后支承组件,306、中加强板Ⅰ,307、中加强板Ⅱ,308、中加强板Ⅲ,308A、加强板Ⅳ,308B、加强板Ⅲ,309、中加强板Ⅳ,309A、加强板Ⅰ,309B、加强板Ⅱ,310、中下支承组件,310A、圆管,310B、加强板Ⅴ,310C、加强板Ⅵ,4、填补板Ⅰ、5、填补板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包括左箱体1、右箱体2、中箱体3。
左箱体1由左一侧板组件101、左二侧板组件102、左上封板组件103、左下封板组件104、左前铸件105、左后铸件106、左后封板组件107、左前加强板108、左后加强板109组成;右箱体2由右一侧板组件201、右二侧板组件202、右上封板组件203、右下封板组件204、右前铸件205、右后铸件206、右后封板组件207、右前加强板208、右后加强板209组成;中箱体3由左二侧板组件102、右二侧板组件202、中前封板组件301、中上封板组件302、中下封板组件303、中后封板组件304、中后支承组件305、中加强板Ⅰ306、中加强板Ⅱ307、中加强板Ⅲ308、中加强板Ⅳ309、中下支承组件310组成。
如图1所示,左箱体1被左前加强板108与左后加强板109分隔成三个小箱体Ⅰ;右箱体2被右前加强板208、右后加强板209分隔成三个小箱体Ⅱ;中箱体3被中加强板Ⅰ306、中加强板Ⅱ307、中加强板Ⅲ308、中加强板Ⅳ309分隔成多个小箱体Ⅲ。
中加强板Ⅰ306与中加强板Ⅱ307呈放射状连接在中下支承组件310外侧;中加强板Ⅲ308与中加强板Ⅳ309都垂直于中下封板组件303,并且中加强板Ⅲ308、中加强板Ⅳ309在左右方向关于斗杆中心面完全对称;中箱体3自身在左右方向关于斗杆中心面完全对称;左箱体1与右箱体2在左右方向关于斗杆中心面完全对称。
左箱体1与中箱体3共用左二侧板组件102;右箱体2与中箱体3共用右二侧板组件202。
如图1与图2所示,左一侧板组件101、左二侧板组件102、左上封板组件103、左下封板组件104、左前铸件105、左后封板组件107组成左箱体1的箱体外廓。
左前铸件105连接左一侧板组件101、左二侧板组件102、左上封板组件103、左下封板组件104;左前加强板108连接左一侧板组件101、左二侧板组件102、左上封板组件103、左下封板组件104;左后加强板109连接左一侧板组件101、左二侧板组件102、左上封板组件103、左后封板组件107;左后铸件106设置在左箱体1的外侧,并且左后铸件106连接在左一侧板组件101、左二侧板组件102之间。
如图1和图3所示,右一侧板组件201、右二侧板组件202、右上封板组件203、右下封板组件204、右前铸件205、右后封板组件207组成右箱体2的箱体外廓。
右前铸件205连接右一侧板组件201、右二侧板组件202、右上封板组件203、右下封板组件204;右前加强板208连接右一侧板组件201、右二侧板组件202、右上封板组件203、右下封板组件204;右后加强板209连接右一侧板组件201、右二侧板组件202、右上封板组件203、右后封板组件207;右后铸件206设置在右箱体2的外侧,并且右后铸件206连接在右一侧板组件201、右二侧板组件202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左二侧板组件102、右二侧板组件202、中前封板组件301、中上封板组件302、中下封板组件303、中后封板组件304组成中箱体3的箱体外廓。
中加强板Ⅰ306连接左二侧板组件102、右二侧板组件202、中加强板Ⅲ308、中加强板Ⅳ309、中下支承组件310;中加强板Ⅱ307连接左二侧板组件102、右二侧板组件202、中上封板组件302、中加强板Ⅲ308、中加强板Ⅳ309、中下支承组件310;中加强板Ⅲ308、中加强板Ⅳ309分别都与中上封板组件302、中下封板组件303、中后封板组件304、中加强板Ⅰ306、中加强板Ⅱ307、中下支承组件310连接;中下支承组件310在中箱体3内部,并且中下支承组件310连接中加强板306、中加强板307、中加强板Ⅲ308、中加强板Ⅳ309、左二侧板组件102、右二侧板组件202;中后支承组件305在中箱体3外侧,并连接在中后封板组件304上。
左二侧板组件102、左前加强板108、左后加强板109、右二侧板组件202、右前加强板208、右后加强板209、中上封板组件302、中下封板组件303、中加强板307、中加强板Ⅲ308、中加强板Ⅳ309上都设有工艺孔;左前加强板108与右前加强板208的走向完全一致;左后加强板109、中加强板Ⅱ307、右后加强板209的走向完全一致。
左一侧板组件101可由单个或多个侧板与左下支承组件101A连接组成,左下支承组件101A在左箱体1外侧;如图2所示,左一侧板组件101由左下支承组件101A、侧板a101B、侧板b101C、侧板c101D连接组成,左下支承组件101A设置在侧板a101B上;左二侧板组件102可由单个或多个侧板与加强板Ⅶ102A组成,加强板Ⅶ102A在左箱体1外侧,中下支承组件310连接在左二侧板组件102上,并且中下支承组件310在左箱体1外侧;如图2所示,左二侧板组件102由加强板Ⅶ102A、侧板d102B、侧板e102C、侧板f102D连接组成,加强板Ⅶ102A设置在侧板d102B左侧,中下支承组件310设置在侧板d102B上,而且侧板e102C上设有工艺孔;左上封板组件103可由单个或多个上封板组成,如图2所示,左上封板组件103由上封板Ⅰ103A、上封板Ⅱ103B连接组成;左下封板组件104可由单个或多个下封板组成,如图2所示,左下封板组件104为单个下封板;左后封板组件107可由单个或多个后封板连接组成,如图2所示,左后封板组件107由后封板Ⅰ107A、后封板Ⅱ107B连接组成。
右一侧板组件201可由单个或多个侧板与右下支承组件201A连接组成,右下支承组件201A在右箱体2外侧;如图3所示,右一侧板组件201由右下支承组件201A、侧板g201B、侧板h201C、侧板i201D连接组成,右下支承组件201A设置在侧板g201B上;右二侧板组件202可由单个或多个侧板与加强板Ⅷ202A组成,加强板Ⅷ202A在右箱体2外侧,中下支承组件310连接在右二侧板组件202上,并且中下支承组件310在右箱体2外侧;如图3所示,右二侧板组件202由加强板Ⅷ202A、侧板j202B、侧板k202C、侧板l202D连接组成,加强板Ⅷ202A设置在侧板j202B右侧,中下支承组件310设置在侧板j202B上,而且侧板k202C上设有工艺孔;右上封板组件203可由单个或多个上封板组成,如图3所示,右上封板组件203由上封板Ⅲ203A、上封板Ⅳ203B连接组成;右下封板组件204可由单个或多个下封板组成,如图3所示,右下封板组件204为单个下封板;右后封板组件207可由单个或多个后封板连接组成,如图3所示,右后封板组件207由后封板Ⅲ207A、后封板Ⅳ207B连接组成。
中前封板组件301可由单个或多个前封板连接组成,如图4所示,中前封板组件301为单个前封板;中上封板组件302可由单个或多个上封板连接组成,如图4所示,中上封板组件302为由上封板Ⅴ302A、上封板Ⅵ302B连接组成,并且上封板Ⅴ302A上设有工艺孔;中下封板组件303可由单个或多个下封板连接组成,如图4所示,中下封板组件303为单个下封板,并且设有工艺孔;中后封板组件304可由单个或多个后封板连接组成,如图4所示,中后封板组件304由后封板Ⅴ304A、后封板Ⅵ304B、后封板Ⅶ304C连接组成,而且中后支承组件305连接后封板Ⅴ304A、后封板Ⅵ304B、后封板Ⅶ304C;中加强板Ⅲ308由多个加强板连接组成,如图4所示,中加强板Ⅲ308由加强板Ⅲ308A、加强板Ⅳ308B、组成,并且加强板Ⅲ308A、加强板Ⅳ308B环绕连接在中下支承组件310外侧,其中加强板Ⅳ308B被中加强板Ⅰ306、中加强板Ⅱ307隔开,加强板Ⅲ308A上设有工艺孔;中加强板Ⅳ309由多个加强板连接组成,如图4所示,中加强板309Ⅳ由加强板Ⅴ309A、加强板Ⅵ309B组成,并且加强板Ⅴ309A、加强板Ⅵ309B环绕连接在中下支承组件310外侧,其中加强板Ⅵ309B被中加强板Ⅰ306、中加强板307Ⅱ隔开,加强板Ⅴ309A上设有工艺孔;中加强板Ⅰ306尾部有燕尾形的过渡。
如图5所示,中下支承组件310的圆管310A内部设有加强板Ⅰ310B、加强板Ⅱ310C,加强板Ⅰ310B、加强板Ⅱ310C外形与圆管310A的内部形状完全一致,而且加强板Ⅰ310B与中加强板Ⅳ309共面,加强板Ⅱ310C与中加强板Ⅲ308共面。这种结构能更好的承受中后支承组件305的受力,防止圆管310A与中后封板组件304因受力过大导致的破坏变形。
相邻板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全部为坡口焊缝连接或者角焊缝连接,焊工可通过中上封板组件302、中下封板组件303以及侧板、加强板的工艺孔进入斗杆箱体内部进行焊接。
左下支承组件101A、下支承组件201A、中下支承组件310同轴心。
如图6所示,填补板Ⅰ4在斗杆全部焊完之后进行焊接,填补板Ⅰ4的形状与中上封板组件302的工艺孔的形状完全一致,可采用单V形坡口焊缝连接;填补板Ⅱ5在斗杆全部焊完之后进行焊接;填补板Ⅱ5的形状与中下封板组件303的工艺孔的形状完全一致,可采用单V形坡口焊缝连接。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前”、“中”、“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例如这些改进:将坡口焊缝优化为坡口焊缝和角焊缝的复合焊缝,将简单的坡口焊缝改进为带垫板的坡口焊缝,将外部的工艺孔改进为装配式结构等。
例如这些润湿: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加强结构、机械限位结构、吊装结构等。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解决了传统斗杆在较大载荷及冲击力的作用下容易开焊失效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将整个斗杆通过侧板分隔成三个大箱体,每个大箱体内部通过加强板分隔成若干个小箱体,这些小箱体有序的交叉分布,形成反铲式挖掘机斗杆的多箱体结构。中箱体的内部加强板的分布较为复杂,因为中箱体中与外部油缸连接的中后支承组件及与动臂连接的中下支承组件都位于中箱体后部,而且受力较大,此处通过交叉分布的多个加强板将中后支承组件与中下支承组件受到的力分散至左箱体与右箱体中。其中,中加强板Ⅲ308、中加强板Ⅳ309、加强板Ⅰ310B、加强板Ⅱ310C起到对中后支承组件的受力传递以及对圆管310A与中后封板组件304支撑作用。中加强板Ⅰ306、中加强板Ⅱ307放射性的分布在中下支承组件周围,有利于将中下支承组件的受力传递至各个箱体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斗杆受到的载荷和冲击力快速有效的分散传递至各个小箱体中,减少本实用新型受到的最大应力,降低应力集中的危害,从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挖掘机,包括前述的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

Claims (11)

1.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箱体、右箱体和中箱体;所述左箱体与右箱体在左右方向关于斗杆中心面完全对称,所述中箱体自身在左右方向关于斗杆中心面完全对称;
其中,所述左箱体通过至少一个加强板分为多个小箱体Ⅰ,所述右箱体通过至少一个加强板分为多个小箱体Ⅱ,所述中箱体通过至少一个加强板分为多个小箱体Ⅲ;
多个小箱体Ⅰ、多个小箱体Ⅱ和多个小箱体Ⅲ有序的交叉分布,形成反铲式挖掘机斗杆的多箱体结构,使得斗杆受到的各个方向的力分散至各个小箱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箱体被左前加强板、左后加强板分隔成三个小箱体Ⅰ;所述右箱体被右前加强板、右后加强板分隔成三个小箱体Ⅲ;所述中箱体被中加强板Ⅰ、中加强板Ⅱ、中加强板Ⅲ、中加强板Ⅳ分隔成多个小箱体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加强板Ⅰ与中加强板Ⅱ呈放射状连接在中下支承组件外侧;所述中加强板Ⅲ与中加强板Ⅳ均垂直于中下封板组件,并且中加强板Ⅲ、中加强板Ⅳ在左右方向关于斗杆中心面完全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下支承组件中的圆管内部设有加强板Ⅰ、加强板Ⅱ,加强板Ⅰ、加强板Ⅱ外形与圆管的内部形状完全一致,而且加强板Ⅰ与中加强板Ⅳ共面,加强板Ⅱ与中加强板Ⅲ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加强板与右前加强板的走向完全一致;所述左后加强板、中加强板Ⅱ、右后加强板的走向完全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加强板、左后加强板、右前加强板、右后加强板、中加强板Ⅱ、中加强板Ⅲ、中加强板Ⅳ上均设有工艺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箱体的箱体外廓由左一侧板组件、左二侧板组件、左上封板组件、左下封板组件、左前铸件、左后封板组件组成;
在左箱体的外侧且位于左一侧板组件、左二侧板组件之间处设有左后铸件;
所述右箱体的箱体外廓由右一侧板组件、右二侧板组件、右上封板组件、右下封板组件、右前铸件、右后封板组件组成;
在右箱体的外侧且位于右一侧板组件、右二侧板组件之间处设有右后铸件;
所述中箱体的箱体外廓由与左箱体共用的左二侧板组件、与右箱体共用的右二侧板组件、中前封板组件、中上封板组件、中下封板组件、中后封板组件组成;
在中箱体外侧且位于中后封板组件上设有中后支承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一侧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侧板与左下支承组件连接组成,左下支承组件在左箱体外侧;
左二侧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侧板与加强板Ⅶ组成,加强板Ⅶ在左箱体外侧,中下支承组件连接在左二侧板组件上,并且中下支承组在左箱体外侧;
左上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上封板组成;左下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下封板组成;左后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后封板连接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一侧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侧板与右下支承组件连接组成,右下支承组件在右箱体外侧;
右二侧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侧板与加强板Ⅷ组成,加强板Ⅷ在右箱体外侧;中下支承组件连接在右二侧板组件上,并且中下支承组件在右箱体外侧;
右上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上封板组成;右下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下封板组成;右后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后封板连接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前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前封板连接组成;中上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上封板连接组成;中下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下封板连接组成;中后封板组件可由单个或多个后封板连接组成;中加强板Ⅲ由多个加强板连接组成;中加强板Ⅳ由多个加强板连接组成。
11.挖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
CN201920938717.9U 2019-06-20 2019-06-20 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263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8717.9U CN210263189U (zh) 2019-06-20 2019-06-20 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8717.9U CN210263189U (zh) 2019-06-20 2019-06-20 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3189U true CN210263189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4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871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263189U (zh) 2019-06-20 2019-06-20 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31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3010A (zh) * 2019-06-20 2019-08-27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3010A (zh) * 2019-06-20 2019-08-27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
CN110173010B (zh) * 2019-06-20 2023-04-18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9593B2 (en) Excavator bucket top assembly
US9187875B2 (en) Arm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KR101821273B1 (ko) 건설 기계용 아암
US20040161326A1 (en) Boom structure of construction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0263189U (zh) 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
US9015968B2 (en) Thumb for an excavator machine with structure support
CA1319344C (en) Loader lift arm structure
KR20080091083A (ko) 백 호 버킷 어셈블리
AU2021203745B2 (en) Dipper handle assembly for a power shovel
US7748485B2 (en) Upper frame fo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CN110173010B (zh) 一种多箱体反铲式挖掘机斗杆及挖掘机
CN110173011A (zh) 一种挖掘机等强度正铲动臂及使用该正铲动臂的挖掘机
CN210263190U (zh) 挖掘机等强度正铲动臂及使用该正铲动臂的挖掘机
KR102201454B1 (ko) 구조 강성이 개선된 굴삭기용 그리퍼
CN209941765U (zh) 正铲斗杆及正铲挖掘机
CN109972675A (zh) 一种正铲斗杆及正铲挖掘机
US10428489B2 (en) Arm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CN212562724U (zh) 可快速组装的铁塔
KR102017345B1 (ko) 내부 보강판을 갖는 굴삭기 암
JP2019124071A (ja) 油圧ショベル
CN212506461U (zh) 大臂底座内部结构件
CN217053567U (zh) 一种装载机后车架
US11866905B2 (en) Linkage for arm assembly with reduced weld fatigue
US20230067610A1 (en) Excavator thumb with structural support
KR200187218Y1 (ko) 용접 구조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4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4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