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1449U -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1449U
CN210261449U CN201920584437.2U CN201920584437U CN210261449U CN 210261449 U CN210261449 U CN 210261449U CN 201920584437 U CN201920584437 U CN 201920584437U CN 210261449 U CN210261449 U CN 210261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hannel
rapid infiltration
water distribution
trapezoi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44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光城
万艳雷
谢红忠
张曦
陈浩
刘裕如
谢晓靓
范晓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844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1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1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1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组合池包括组合池体,组合池体内并排设置有多个快渗通道,快渗通道两侧均设置有配水沟,快渗通道和配水沟之间竖直设置有穿孔导流板;快渗通道为底层通道和上层通道,底层通道和上层通道之间铺设有下层土工滤网,上层通道由矩形通道和倒梯形通道组成,上层通道内填充有快渗填料层和卵石保护层,卵石保护层和快渗填料层上部中空形成倒梯形结构;该系统由进水管依次连接有格栅调节池、快滤池和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装置和出水管,快滤池通过反冲洗管与进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自然复氧性能、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填料不易堵塞,运行更加稳定和易于维护管理的特点。

Description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快渗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是以之前的土地快速渗滤系统为基础研发而成,用具有良好渗透性的过滤介质,取代了天然土层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水力负荷。由于人工快渗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建设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如中国专利CN1676469A公开了一种“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中国专利CN206783472U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中国专利CN105923929A公开了一种“生态型人工快渗系统”等。
近年来在人工快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逐步发现传统的人工快渗系统填料利用率不充分且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填料易堵塞,处理效率下降,处理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填料利用率高,不易堵塞,处理效率高,效果稳定和操作管理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一种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所述组合池包括组合池体,所述组合池体内并排设置有多个快渗通道,所述快渗通道两侧均设置有配水沟,所述快渗通道和配水沟之间竖直设置有穿孔导流板;所述快渗通道底面低于配水沟,所述快渗通道由下至上分为底层通道和上层通道,所述底层通道和上层通道之间铺设有下层土工滤网,所述底层通道内设置有导流盲沟,所述导流盲沟包括导流层和水平贯穿导流层的穿孔集水管,所述上层通道由矩形通道和倒梯形通道组成,所述上层通道内填充有快渗填料层和卵石保护层,且快渗填料层铺设在矩形通道和倒梯形通道内,所述卵石保护层和快渗填料层上部中空形成倒梯形结构(快渗通道中卵石保护层和快渗填料层上部中空形成倒梯形结构,其倒梯形结构锐角角度略小于渗流主要流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使水流能流经所有填料,确保填料得到充分利用);所述快渗填料层和卵石保护层之间设置有上层土工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配水沟包括底部的保安过滤层,所述保安过滤层上铺设有穿孔布水管,所述穿孔布水管上开设有布水孔。配水沟侧壁采用穿孔导流板,确保配水均匀;保安过滤层以进一步降低后续快渗组合池进水中悬浮物的含量。保安过滤层上部中间布置穿孔布水管,布水采用喷洒布水方式。
再进一步地,所述配水沟的保安过滤层底部高于矩形通道,所述保安过滤层由厚度为20~30cm的砂砾组成。砂砾粒径与快渗填料层填料粒径相同;所述快渗填料层的填料厚度和类型根据进出水水质及水力负荷等综合确定。
再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层由厚度为20~50cm的卵石形成,且所述导流层中卵石粒径为30~50mm;所述上层土工滤网和下层土工滤网的规格均不小于200g/m2
再进一步地,卵石保护层厚度为8~15cm,粒径为30~50mm。卵石保护层一方面可以保护填料堆置形状不被水流冲刷变形,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外部杂物进入填料层堵塞填料。滤池两侧布设配水沟,配水沟侧壁采用穿孔导流板,确保配水均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依次连接有格栅调节池、快滤池和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装置和出水管,所述快滤池通过反冲洗管与进水管连接,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装置为上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
进一步地,所述配水沟包括底部的保安过滤层,所述保安过滤层上铺设有穿孔布水管,所述穿孔布水管上开设有布水孔。
再进一步地,所述配水沟的保安过滤层底部高于矩形通道,所述保安过滤层由厚度为20~30cm的砂砾组成。
再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层由厚度为20~50cm的卵石形成,且所述导流层中卵石粒径为30~50mm。所述上层土工滤网和下层土工滤网规格均不小于200g/m2
再进一步地,卵石保护层厚度为8~15cm,粒径为30~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优良的自然复氧性能
快渗组合池采用布水和落干周期交替运行方式。落干期,污水在下渗过程中会在填料内部产生较大的负压,从而将空气带入填料内部,给填料上的生物膜提供充足的氧气,加快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传统人工快渗系统氧气只能从填料上部平面进入填料,而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可以使氧气从池体两侧和上部梯形区域进入填料中,自然复氧的范围更广,维度更大,自然复氧效果更佳。
(2)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传统人工快渗系统一般采用垂直渗流方式,填料层不宜加厚,否则一方面运行后期填料极易堵塞;另一方面水头损失较大。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创新性地根据渗流流向采用斜向渗流方式,在相同高差的情况下,可以拥有更长的渗透流程,填料也能更加充分利用。同时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在布水期采用喷洒布水方式,可以加大进入快渗组合池中水体溶解氧的浓度;在落干期也具有更好的复氧效果。更长的渗透流程、更好的自然复氧效果可以确保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3)填料不易堵塞,运行更加稳定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为了防止运行后期填料堵塞问题,采取了三道防护措施。进水首先经过格栅调节池,可以去除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接下来流经快渗组合池,可以去除水体中的大部分的悬浮物;在配水沟内还设置有保安过滤层,可以进一步降低进入后续快渗组合池水中悬浮物的含量,确保后续快渗组合池的稳定运行。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创新性地采用两侧斜向进水方式,由于水渗流速度较慢,水体会在配水沟中静置沉淀较长时间,水中剩余的绝大部分悬浮物会沉淀后被保安过滤层再次截留去除。因此相较于传统人工快渗组合池上部垂向进水方式,独特的两侧斜向进水方式可以使得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填料更不易堵塞,运行更加稳定。
(4)运行费用低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喷洒布水和自然复氧等供氧手段,无曝气搅拌等动力设备,用电设备少。工艺流程简单,对运行管理人员要求较低,在运行过程中也不需要投加药剂,较传统污水处理技术,运行成本更加低廉。
(5)建设投资省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流程复杂,需要修建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池体,有很多鼓风曝气、搅拌等大型动力设备。而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简单,建设投资主要为填料。处理系统填料主要为卵石和砂砾等,材料价格低廉,因此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投资较省,一般仅为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20%~50%。
(6)易于维护管理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流程简单,动力设备少,对运行管理人员水平要求较低,维护管理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细节图;
图3为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的俯视图;
图4为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进水管Ⅰ、格栅调节池Ⅱ、快滤池Ⅲ、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装置Ⅳ、出水管Ⅵ、反冲洗管Ⅶ、快渗组合池体1、快渗通道2、配水沟3、保安过滤层3.1、穿孔布水管3.2、穿孔导流板4、底层通道4.a、上层通道4.b、矩形通道4.b1、倒梯形通道4.b2、下层土工滤网5、导流盲沟6、导流层6.1、穿孔集水管6.2、快渗填料层7、卵石保护层8、上层土工滤网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组合池包括组合池体1,所述组合池体1内并排设置有多个快渗通道2,所述快渗通道 2两侧均设置有配水沟3,所述快渗通道2和配水沟3之间竖直设置有穿孔导流板4;所述快渗通道2底面低于配水沟3,配水沟3包括底部的保安过滤层3.1,保安过滤层3.1上铺设有穿孔布水管3.2,穿孔布水管3.2上开设有布水孔;保安过滤层3.1由厚度为20~30cm的砂砾组成。快渗通道2由下至上分为底层通道4.a和上层通道4.b,底层通道4.a和上层通道4.b之间铺设有下层土工滤网5,底层通道 4.a内设置有导流盲沟6,导流盲沟6包括导流层6.1和水平贯穿导流层6.1的穿孔集水管6.2,导流盲沟6规格为0.3×0.3m;导流层6.1 由厚度为30cm的卵石形成,且导流层6.1中卵石粒径为30~50mm;
上层通道4.b由矩形通道4.b1和倒梯形通道4.b2组成,配水沟3 的保安过滤层3.1底部高于矩形通道4.b1,上层通道4.b内填充有快渗填料层7和卵石保护层8,卵石保护层8且快渗填料层7铺设在矩形通道4.b1和倒梯形通道4.b2内,卵石保护层8和快渗填料层7上部中空形成倒梯形结构;卵石保护层8厚度为10cm,粒径为 30~50mm;快渗填料层7和卵石保护层8之间设置有上层土工滤网9。土工滤网规格不小于200g/m2
上述砂砾粒径与快渗填料层填料粒径相同;快渗填料层7的填料厚度和类型根据进出水水质及水力负荷等综合确定。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进水管Ⅰ,所述进水管Ⅰ依次连接有格栅调节池Ⅱ、快滤池Ⅲ和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装置Ⅳ和出水管Ⅵ,所述快滤池Ⅲ通过反冲洗管Ⅶ与进水管Ⅰ连接,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装置Ⅳ为实施例1的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
其它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池包括组合池体(1),所述组合池体(1)内并排设置有多个快渗通道(2),所述快渗通道(2)两侧均设置有配水沟(3),所述快渗通道(2)和配水沟(3)之间竖直设置有穿孔导流板(4);所述快渗通道(2)底面低于配水沟(3),所述快渗通道(2)由下至上分为底层通道(4.a)和上层通道(4.b),所述底层通道(4.a)和上层通道(4.b)之间铺设有下层土工滤网(5),所述底层通道(4.a)内设置有导流盲沟(6),所述导流盲沟(6)包括导流层(6.1)和水平贯穿导流层(6.1)的穿孔集水管(6.2),所述上层通道(4.b)由矩形通道(4.b1)和倒梯形通道(4.b2)组成,所述上层通道(4.b)内填充有快渗填料层(7)和卵石保护层(8),且快渗填料层(7)铺设在矩形通道(4.b1)和倒梯形通道(4.b2)内,所述卵石保护层(8)和快渗填料层(7)上部中空形成倒梯形结构;所述快渗填料层(7)和卵石保护层(8)之间设置有上层土工滤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沟(3)包括底部的保安过滤层(3.1),所述保安过滤层(3.1)上铺设有穿孔布水管(3.2),所述穿孔布水管(3.2)上开设有布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沟(3)的保安过滤层(3.1)底部高于矩形通道(4.b1),所述保安过滤层(3.1)由厚度为20~30cm的砂砾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6.1)由厚度为20~50cm的卵石形成,且所述导流层(6.1)中卵石粒径为30~50mm;所述上层土工滤网(9)和下层土工滤网(5)的规格均不小于200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保护层(8)厚度为8~15cm,粒径为30~50mm。
6.一种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依次连接有格栅调节池、快滤池和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装置和出水管,所述快滤池通过反冲洗管与进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装置为权利要求1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沟(3)包括底部的保安过滤层(3.1),所述保安过滤层(3.1)上铺设有穿孔布水管(3.2),所述穿孔布水管(3.2)上开设有布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沟(3)的保安过滤层(3.1)底部高于矩形通道(4.b1),所述保安过滤层(3.1)由厚度为20~30cm的砂砾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6.1)由厚度为20~50cm的卵石形成,且所述导流层(6.1)中卵石粒径为30~50mm;所述上层土工滤网(9)和下层土工滤网(5)的规格均不小于200g/m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保护层(8)厚度为8~15cm,粒径为30~50mm。
CN201920584437.2U 2019-04-24 2019-04-24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0261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4437.2U CN210261449U (zh) 2019-04-24 2019-04-24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4437.2U CN210261449U (zh) 2019-04-24 2019-04-24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1449U true CN210261449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23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4437.2U Active CN210261449U (zh) 2019-04-24 2019-04-24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1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61996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人工潜流湿地系统
AU2021105271A4 (en) Rainwater filtration garden
CN105735449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10482713B (zh) 一种原位修复重污染河道的生态毯铺设方法
CN107500415A (zh) 一种用于黑臭河道治理的科技湿地岸滤系统
CN201952328U (zh) 景观倒置生物快滤装置
CN210261448U (zh)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CN107190832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改造方法
CN210261449U (zh)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组合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CN109440761B (zh) 疏浚泥堆场多维气喷射防淤堵集成综合排水系统
CN110127935B (zh) 梯形复合流人工快渗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CN101279157B (zh) 天然滤床滤料气水反洗表面扫洗的方法及其扫洗控制系统
CN212669501U (zh) 一种海绵式复合生态边坡水体净化系统
CN107555652A (zh) 原位收集蓝藻水华的围堰式微纳米分子筛藻水同治系统
CN205348101U (zh) 一种储水防洪装置
CN212052646U (zh) 一种河道滤砂取水装置
CN107619103A (zh) 一种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
CN210827741U (zh) 一种雨水收集、净化和再利用系统
CN102146694B (zh) 一种净水楼新型反冲洗的取水系统
CN204151145U (zh) 一种多级生态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CN207986860U (zh) 一种重力式全自动高效过滤器
CN206407976U (zh) 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多方位布水装置
CN104727268A (zh) 一种城市河道用引水冲污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221254241U (zh) 一种防堵塞升流式人工湿地
CN210287063U (zh) 一种城市河道清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