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51866U -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51866U CN210251866U CN201920875275.8U CN201920875275U CN210251866U CN 210251866 U CN210251866 U CN 210251866U CN 201920875275 U CN201920875275 U CN 201920875275U CN 210251866 U CN210251866 U CN 2102518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bsorption tower
- catalyst solution
- tank
- water
- waste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和催化剂溶液池,所述吸收塔内部下端设有隔板。本实用新型中,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吸收塔内部,与吸收塔内部底面的催化剂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同时电机带动锥形齿轮组转动,锥形齿轮组带动隔板转动,废气气泡通过隔板表面的通孔进行打散,在通过另一个隔板转动对废气气泡进行再起打散,使废气气泡与催化剂溶液充分发生反应,从而对废气进行脱硫脱硝,进行第一次脱硫脱硝的废气上升,此时,水泵将碱液溶解罐内部的碱性溶液输送到催化剂溶液池中,循环泵运行将催化剂溶液池中的催化剂溶液通过溶液水管输送到吸收塔内部,通过雾化喷头喷出,使雾化的催化剂溶液会废气再起发生反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使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而烟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现有的对废气进行脱硫脱硝的设备一般常用的是采用喷淋发进行脱硫脱硝,而这种方法会对水之源造成过度的浪费,并且脱硫脱硝的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且吸收塔长期使用寿内部会受到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侵蚀,使吸收塔内壁受侵并结垢,对吸收塔造成影响,降低了吸收塔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和催化剂溶液池,所述吸收塔内部下端设有隔板,且隔板四周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通过滑槽与吸收塔内壁表面滚动连接,且吸收塔一侧表面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锥形齿轮组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吸收塔内部中间位置设有雾化喷头,且吸收塔下端表面通过导管与再生池贯通连接,所述再生池内部设有搅拌桨,且再生池通水管和水泵与石灰溶解罐贯通连接,所述再生池一侧设有净水池,且净水池内部设有搅拌桨,所述净水池通过水管和水泵与净水剂溶解罐贯通连接,且净水池一侧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一侧设有清水池,且清水池一侧设有催化剂溶液池,所述催化剂溶液池通过水管和水泵与碱液溶解罐贯通连接,且催化剂溶液池通过循环泵和溶液水管与雾化喷头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收塔内壁表面刷有涂层,且吸收塔内部上端设有喷水头,所述喷水头通过清水管与循环泵贯通连接,且循环泵通过清水管与清水池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板设有两块,且两块隔板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吸收塔截面设有圆形结构,且吸收塔顶面开设有排气口,并且吸收塔一侧表面位于导管上方开设有进气口。
优选的,所述吸收塔内部固定有配合锥形齿轮组安装使用的固定架。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头和喷水头均设有多个,且多个雾化喷头和喷水头呈圆形等距分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吸收塔内部,与吸收塔内部底面的催化剂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同时电机带动锥形齿轮组转动,锥形齿轮组带动隔板转动,废气气泡通过隔板表面的通孔进行打散,在通过另一个隔板转动对废气气泡进行再起打散,使废气气泡与催化剂溶液充分发生反应,从而对废气进行脱硫脱硝,进行第一次脱硫脱硝的废气上升,此时,水泵将碱液溶解罐内部的碱性溶液输送到催化剂溶液池中,循环泵运行将催化剂溶液池中的催化剂溶液通过溶液水管输送到吸收塔内部,通过雾化喷头喷出,使雾化的催化剂溶液会废气再起发生反应,对废气进行脱硫脱硝,提高脱硫推销的效率和质量,并且污水通过导管进入到再生池中,通过水泵将石灰溶解罐中的溶液输送到再生池中,在通过搅拌桨进行搅拌,混合后的水溶液输送到净水池中,再通过水泵将净水剂溶解罐中的溶液输送到净水池中,通过搅拌桨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水溶液输送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将水中的杂质留在沉淀池中,得到的清水输送到清水池中进行再利用,提高对水之源的利用率,从而对水之源进行保护。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循环泵运行,将清水池中的清水通过清水管输送到吸收塔内部,在通过喷水头喷出,对吸收塔内部进行清洗,防止吸收塔内部结垢,保障吸收塔内部的整洁,并且吸收塔内部刷有涂层,涂层具有耐腐蚀性,能够对吸收塔进行保护,提高吸收塔的工作效率,提高吸收塔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的吸收塔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吸收塔;2、雾化喷头;3、隔板;4、进气口;5、导管;6、搅拌桨;7、再生池;8、石灰溶解罐;9、净水剂溶解罐;10、净水池;11、沉淀池;12、清水池;13、碱液溶解罐;14、催化剂溶液池;15、循环泵;16、溶液水管;17、电机;18、清水管;19、排气口;20、喷水头;21、涂层;22、滚珠;23、滑槽;24、锥形齿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吸收塔1和催化剂溶液池14,吸收塔1内部下端设有隔板3,且隔板3四周滚动连接有滚珠22,滚珠22通过滑槽23与吸收塔1内壁表面滚动连接,且吸收塔1一侧表面固定有电机17,电机17输出端通过锥形齿轮组24与隔板3转动连接,提高废气与催化剂溶液的反应效率,提高脱硫脱硝的速度和质量,吸收塔1内部中间位置设有雾化喷头2,且吸收塔1下端表面通过导管5与再生池7贯通连接,再生池7内部设有搅拌桨6,且再生池7通水管和水泵与石灰溶解罐8贯通连接,再生池7一侧设有净水池10,且净水池10内部设有搅拌桨6,净水池10通过水管和水泵与净水剂溶解罐9贯通连接,且净水池10一侧设有沉淀池11,沉淀池11一侧设有清水池12,且清水池12一侧设有催化剂溶液池14,催化剂溶液池14通过水管和水泵与碱液溶解罐13贯通连接,且催化剂溶液池14通过循环泵15和溶液水管16与雾化喷头2贯通连接,对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吸收塔1内壁表面刷有涂层21,且吸收塔1内部上端设有喷水头20,喷水头20通过清水管18与循环泵15贯通连接,且循环泵15通过清水管18与清水池12贯通连接,能够定期对吸收塔1内部进行清洗,保障吸收塔1内部的清洁,保障吸收塔的工作效率,涂层21能够增加吸收塔1内部的耐腐蚀性,提高吸收塔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隔板3设有两块,且两块隔板3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便于对废气进行打散,提高废气与催化剂溶液的反应效率。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吸收塔1截面设有圆形结构,且吸收塔1顶面开设有排气口19,并且吸收塔1一侧表面位于导管5上方开设有进气口4。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吸收塔1内部固定有配合锥形齿轮组24安装使用的固定架,便于对锥形齿轮组24进行固定,并辅助锥形齿轮组24运行。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雾化喷头2和喷水头20均设有多个,且多个雾化喷头2和喷水头20呈圆形等距分布,提高清洗效率和脱硫脱硝的效率。
工作原理:使用时,废气通过进气口4进入到吸收塔1内部,与吸收塔1内部底面的催化剂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同时电机17带动锥形齿轮组24转动,锥形齿轮组24带动隔板3转动,废气气泡通过隔板3表面的通孔进行打散,在通过另一个隔板3转动对废气气泡进行再起打散,使废气气泡与催化剂溶液充分发生反应,从而对废气进行脱硫脱硝,进行第一次脱硫脱硝的废气上升,此时,水泵将碱液溶解罐13内部的碱性溶液输送到催化剂溶液池14中,循环泵15运行将催化剂溶液池14中的催化剂溶液通过溶液水管16输送到吸收塔1内部,通过雾化喷头2喷出,使雾化的催化剂溶液会废气再起发生反应,对废气进行脱硫脱硝,提高脱硫推销的效率和质量,并且污水通过导管5进入到再生池7中,通过水泵将石灰溶解罐8中的溶液输送到再生池7中,在通过搅拌桨6进行搅拌,混合后的水溶液输送到净水池10中,再通过水泵将净水剂溶解罐9中的溶液输送到净水池10中,通过搅拌桨6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水溶液输送到沉淀池11进行沉淀,将水中的杂质留在沉淀池11中,得到的清水输送到清水池12中进行再利用,提高对水之源的利用率,从而对水之源进行保护,通过循环泵15运行,将清水池12中的清水通过清水管18输送到吸收塔内1部,在通过喷水头20喷出,对吸收塔1内部进行清洗,防止吸收塔1内部结垢,保障吸收塔1内部的整洁,并且吸收塔内1部刷有涂层21,涂层21具有耐腐蚀性,能够对吸收塔1进行保护,提高吸收塔1的工作效率,提高吸收塔1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1)和催化剂溶液池(1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内部下端设有隔板(3),且隔板(3)四周滚动连接有滚珠(22),所述滚珠(22)通过滑槽(23)与吸收塔(1)内壁表面滚动连接,且吸收塔(1)一侧表面固定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输出端通过锥形齿轮组(24)与隔板(3)转动连接,所述吸收塔(1)内部中间位置设有雾化喷头(2),且吸收塔(1)下端表面通过导管(5)与再生池(7)贯通连接,所述再生池(7)内部设有搅拌桨(6),且再生池(7)通水管和水泵与石灰溶解罐(8)贯通连接,所述再生池(7)一侧设有净水池(10),且净水池(10)内部设有搅拌桨(6),所述净水池(10)通过水管和水泵与净水剂溶解罐(9)贯通连接,且净水池(10)一侧设有沉淀池(11),所述沉淀池(11)一侧设有清水池(12),且清水池(12)一侧设有催化剂溶液池(14),所述催化剂溶液池(14)通过水管和水泵与碱液溶解罐(13)贯通连接,且催化剂溶液池(14)通过循环泵(15)和溶液水管(16)与雾化喷头(2)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内壁表面刷有涂层(21),且涂层所采用的材质为耐腐蚀性材质,所述吸收塔(1)内部上端设有喷水头(20),且喷水头(20)通过清水管(18)与循环泵(15)贯通连接,所述循环泵(15)通过清水管(18)与清水池(12)贯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设有两块,且两块隔板(3)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截面设有圆形结构,且吸收塔(1)顶面开设有排气口(19),并且吸收塔(1)一侧表面位于导管(5)上方开设有进气口(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内部固定有配合锥形齿轮组(24)安装使用的固定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2)和喷水头(20)均设有多个,且多个雾化喷头(2)和喷水头(20)呈圆形等距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75275.8U CN210251866U (zh) | 2019-06-12 | 2019-06-12 |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75275.8U CN210251866U (zh) | 2019-06-12 | 2019-06-12 |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51866U true CN210251866U (zh) | 2020-04-07 |
Family
ID=70042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75275.8U Active CN210251866U (zh) | 2019-06-12 | 2019-06-12 |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518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25183A (zh) * | 2023-11-16 | 2023-12-15 | 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尾气脱硝设备 |
-
2019
- 2019-06-12 CN CN201920875275.8U patent/CN21025186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25183A (zh) * | 2023-11-16 | 2023-12-15 | 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尾气脱硝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85275B (zh) | 脱硫、除灰、脱硝一体式烟气净化器 | |
CN108543410A (zh) | 一种废气脱硫脱硝装置 | |
CN100488602C (zh) | 持液槽侧置式烟气脱硫装置 | |
CN201208544Y (zh) | 双塔结构的脱硫吸收塔 | |
CN210251866U (zh) |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装置 | |
CN210674791U (zh) | 一种湿法脱硫脱硝吸收装置 | |
CN113289485A (zh) | 一种合成氨原料气湿法脱硫系统 | |
CN211384488U (zh) | 一种脱硫高效氧化装置 | |
JP2009006245A (ja) | 気液接触装置 | |
CN108744941A (zh) | 一种高位布置的喷淋塔脱硫系统及方法 | |
CN207722608U (zh) | 一种带有文丘里管的烟气污染物脱除装置 | |
CN202715350U (zh) | 一种带有多效紊动系统的湿法脱硫吸收塔 | |
CN102773004B (zh) | 一种促进湿法烟气脱硫浆液氧化的两级曝气空气供给装置 | |
CN215506306U (zh) | 一种烟气处理装置 | |
CN112691458B (zh) |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用喷淋系统 | |
CN213357047U (zh) | 一种工业废水调和装置 | |
CN210186710U (zh) | 一种电动车用粉尘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0303132U (zh) | 一种洗涤塔 | |
CN210251867U (zh) | 一种高效烟气脱硫脱硝净化装置 | |
CN204601967U (zh) |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 |
CN210874789U (zh) | 一种废气脱硫脱硝装置 | |
CN107261809B (zh) | 脱硫塔 | |
CN213314259U (zh) | 一种发电厂锅炉烟气催化脱硝设备 | |
CN212262927U (zh) | 一种烟气与臭氧的混合装置 | |
CN218047289U (zh) | 一种氧化塔的逆流式氧化剂充分接触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