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50901U - 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50901U
CN210250901U CN201920643398.9U CN201920643398U CN210250901U CN 210250901 U CN210250901 U CN 210250901U CN 201920643398 U CN201920643398 U CN 201920643398U CN 210250901 U CN210250901 U CN 210250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arranged
flame
rescue
retardant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433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阳阳
李明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433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50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50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509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包括阻燃耐压气囊,阻燃耐压气囊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中部固定设有单向进气阀,进气管的一端与充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管的另一端与液氦瓶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液氦瓶的一侧固定设有控制阀,阻燃耐压气囊的顶端固定设有速度传感器,阻燃耐压气囊内部的底端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阻燃耐压气囊底端内的中部固定设有控制箱。本实用新型采用氦气单位质量较空气低的事实,利用氦气产生的浮力与人重力平衡,加上自动控制系统,使被困人员安全降落获救,将传统的人员遇险后待救的情况变为被困人员主动自救,大大增强了被困人员的求生意识,减少人员伤亡。

Description

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空救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救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2003~2012年,我国年均发生火灾18万起、火灾死亡1698人、受伤1426人,直接财产损失16.26亿元。虽然目前国内高空救援的主要装备有救援机器人、绳索救援技术、电动升降装备、消防云梯及平台、直升机、救生缓降器,或者消防员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救援等等,它们或者举高受限,或者要求施救空间开阔,或者降落速度慢等,或者身陷险境,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而且现在的应急救援强调快速、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的伤亡,救援装备也越来越大型化,不适用于当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时,对受困于高层住宅或高处的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救援设备大型化,不适用于高层住宅或高处的人员,且不能够实现自救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包括阻燃耐压气囊,所述阻燃耐压气囊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中部固定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充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与液氦瓶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所述液氦瓶的一侧固定设有控制阀,所述阻燃耐压气囊的顶端固定设有速度传感器,所述阻燃耐压气囊内部的底端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阻燃耐压气囊底端内的中部固定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蓄电池和PLC控制器,所述阻燃耐压气囊底端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中部固定设有电磁阀,所述控制箱的底端固定设有挂环,所述挂环与吊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吊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吊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通过PLC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电磁阀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带的一侧固定设有救援绳,所述救援绳的一端固定设有自粘接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燃耐压气囊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中部固定设有手动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管的一端固定设有与进气管相互配合的充气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箱的一侧固定设有蓄电池开关,所述蓄电池与蓄电池开关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采用氦气单位质量较空气低的事实,利用氦气产生的浮力与人重力平衡,加上自动控制系统,使被困人员安全降落获救,将传统的人员遇险后待救的情况变为被困人员主动自救,大大增强了被困人员的求生意识,减少了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中:1阻燃耐压气囊;2进气管;3单向进气阀;4充气管;5充气头;6液氦瓶;7控制阀;8速度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10第一排气管;11电磁阀;12第二排气管;13手动阀;14控制箱;15蓄电池;16 PLC控制器;17蓄电池开关;18挂环;19吊绳;20吊带;21救援绳;22自粘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包括阻燃耐压气囊1,阻燃耐压气囊1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气管2,进气管2的中部固定设有单向进气阀3,进气管2的一端与充气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充气管4的另一端与液氦瓶6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液氦瓶6的一侧固定设有控制阀7,阻燃耐压气囊1的顶端固定设有速度传感器8,阻燃耐压气囊1内部的底端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9,阻燃耐压气囊1底端内的中部固定设有控制箱14,控制箱14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蓄电池15和PLC控制器16,阻燃耐压气囊1底端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排气管10,第一排气管10的中部固定设有电磁阀11,控制箱14的底端固定设有挂环18,挂环18与吊绳19的一端固定连接,吊绳1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吊带20。
优选的,速度传感器8和压力传感器9均通过PLC控制器16与蓄电池15电性连接,PLC控制器16与电磁阀11电性连接,自动控制阻燃耐压气囊1的降落。
优选的,吊带20的一侧固定设有救援绳21,救援绳21的一端固定设有自粘接带22,如果遇到大风天气,被困人员可将救援绳21解开,扔给地面救援人员,请求地面救援人员协助救援,防止可能被强风吹走的不可控情况发生,通过自粘接带22可在不使用时对救援绳21进行收卷,减少占用空间。
优选的,阻燃耐压气囊1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排气管12,第二排气管12的中部固定设有手动阀13,可自动进行放气,防止电控系统失灵带来的不可控状态。
优选的,充气管4的一端固定设有与进气管2相互配合的充气头5,便于液氦瓶6对阻燃耐压气囊1进行充气。
优选的,控制箱14的一侧固定设有蓄电池开关17,蓄电池15与蓄电池开关17电性连接,通过蓄电池开关17可以控制蓄电池15的工作,从而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首先将充气管4展开,使充气管4的充气头5与进气管2的一端相连接,开启单向进气阀3,被困人员穿戴好吊带20,然后把阻燃耐压气囊1放到窗外,打开液氦瓶6的控制阀7,给阻燃耐压气囊1充气,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可根据阻燃耐压气囊1耐压值设定时,型号为PT124G的压力传感器9将信号传递给型号为FP-XC14T的PLC控制器16,然后PLC控制器16传递信号给电磁阀11,使电磁阀11执行放气动作,防止过度充气产生安全隐患,等到阻燃耐压气囊1内氦气产生的浮力使被救人员刚刚升起,这时停止充气,使充气管4的充气头5与进气管2相分离,打开蓄电池开关17,通过蓄电池15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被困人员慢慢移出窗外,这时由于浮力稍大于被困人员体重,所以被困人员处在空中悬停或慢慢上升阶段,设定阻燃耐压气囊1向上升时速度为负值,阻燃耐压气囊1下降时速度为正值,当被困人员处在空中悬停或慢慢上升时,型号为GSG-5的速度传感器8检测到速度为负值或零时,速度传感器8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16,然后PLC控制器16传递信号给电磁阀11,使电磁阀11执行放气动作,当速度传感器8检测到速度为+0.3米/秒时速度设定可调,速度传感器8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16,然后PLC控制器16传递信号给电磁阀11,使电磁阀11关闭,从而将下降速度控制在+1米/秒以内,保证被困人员安全落地;如果遇到大风天气,被困人员可将救援绳21解开,扔给地面救援人员,请求地面救援人员协助救援,防止可能被强风吹走的不可控情况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包括阻燃耐压气囊(1),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燃耐压气囊(1)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气管(2);
所述进气管(2)的中部固定设有单向进气阀(3),所述进气管(2)的一端与充气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4)的另一端与液氦瓶(6)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所述液氦瓶(6)的一侧固定设有控制阀(7);
所述阻燃耐压气囊(1)的顶端固定设有速度传感器(8),所述阻燃耐压气囊(1)内部的底端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阻燃耐压气囊(1)底端内的中部固定设有控制箱(14),所述控制箱(14)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蓄电池(15)和PLC控制器(16),所述阻燃耐压气囊(1)底端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排气管(10),所述第一排气管(10)的中部固定设有电磁阀(11);
所述控制箱(14)的底端固定设有挂环(18),所述挂环(18)与吊绳(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吊绳(1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吊带(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传感器(8)和压力传感器(9)均通过PLC控制器(16)与蓄电池(15)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6)与电磁阀(1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20)的一侧固定设有救援绳(21),所述救援绳(21)的一端固定设有自粘接带(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耐压气囊(1)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排气管(12),所述第二排气管(12)的中部固定设有手动阀(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4)的一端固定设有与进气管(2)相互配合的充气头(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4)的一侧固定设有蓄电池开关(17),所述蓄电池(15)与蓄电池开关(17)电性连接。
CN201920643398.9U 2019-05-04 2019-05-04 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50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3398.9U CN210250901U (zh) 2019-05-04 2019-05-04 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3398.9U CN210250901U (zh) 2019-05-04 2019-05-04 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50901U true CN210250901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23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4339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50901U (zh) 2019-05-04 2019-05-04 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50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4248B (zh) 多功能高楼救生灭火装置
CN210250901U (zh) 一种高空智能救援装置
CN106516126A (zh) 高楼救生跳伞
CN2810658Y (zh) 安全快速逃生袋
CN2513601Y (zh) 高层建筑救生装置
CN206068159U (zh) 一种飞行救援气垫
CN211108014U (zh) 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
CN110302481A (zh) 深井救援器
CN205698932U (zh) 多功能高楼救生灭火装置
CN212395624U (zh) 一种高楼应急自救智能气囊背包系统
CN108682096A (zh) 一种新型野外求救装置
CN103462321B (zh) 自充气缓冲可调向逃生伞
CN211885000U (zh) 一种失重状态下自动感应开伞逃生装置
CN2262434Y (zh) 折叠式火灾救生滑梯
CN103623513A (zh) 一种充气逃生装置
CN106390309A (zh) 高层住宅火灾自救用装置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2716555A (zh) 一种充气式逃生防火安全装置
CN216703206U (zh) 一种风机逃生装置
CN2882681Y (zh) 民用高楼灾难救生器
CN218907573U (zh) 空投救生器
CN210205626U (zh) 一种新型风机专用逃生装置
CN109381809B (zh)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救生装置
CN201253424Y (zh) 高空逃生器
CN201949513U (zh) 预设建筑救生舱
CN214524342U (zh) 一种新型救生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