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7101U - 一种日照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日照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7101U
CN210247101U CN201920764365.XU CN201920764365U CN210247101U CN 210247101 U CN210247101 U CN 210247101U CN 201920764365 U CN201920764365 U CN 201920764365U CN 210247101 U CN210247101 U CN 210247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light source
brightness
output interface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43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aosheng Feng
冯道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uig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uig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uig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uig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43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7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7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7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日照模拟装置,日照模拟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的驱动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光源的色温小于所述第二光源的色温;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日升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的亮度由第一亮度升高至第二亮度;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的亮度由第三亮度升高至第四亮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后。可高效精确的对日升过程进行模拟,且更为精确的模拟出自然日升过程中视觉及光照的变化,进而为无法享受阳光照射的环境提供类似日升的环境,降低在无法享受阳光照射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的人员的精神压力和疾病发生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日照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日照模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日照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阳光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相比于能接收到阳光的办公室而言,不能接收到阳光的办公室内的工作人员容易沮丧、患病。感受不到阳光的工作者精神压力也会增大。
然而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办公室都能接收到阳光,现有技术并不能为接收不到阳光的办公室内的工作人员设置一个模拟日照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日照模拟装置,以实现对日升日落的模拟,进而为无法享受阳光照射的环境提供类似日升日落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日照模拟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的驱动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光源的色温小于所述第二光源的色温;
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日升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的亮度由第一亮度升高至第二亮度;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的亮度由第三亮度升高至第四亮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后。
可选的,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末尾,控制所述第一光源保持所述第二亮度,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末尾,控制所述第二光源保持所述第四亮度;并根据日落时间,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的亮度由第二亮度逐渐降低,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的亮度由第四亮度逐渐降低。
可选的,
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第二输出接口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的发光亮度,
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的发光亮度。
可选的,还包括无线模块;
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输出端的输出电压;所述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及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二电阻、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反相器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通过所述第一反相器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的,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包括第五电阻、第二晶体管、第六电阻、第二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七电阻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反相器、第三反向器和第八电阻;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通过所述第三反相器以及所述第二反相器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反向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反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灯串,所述第一灯串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色温范围为2500K-3500K;
所述第二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灯串,所述第二灯串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色温范围为8000K-12000K。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驱动控制单元组成的日照模拟装置,高效精确的对日升过程进行模拟,且更为精确的模拟出自然日升过程中视觉及光照的变化,进而为无法享受阳光照射的环境提供类似日升的环境,降低在无法享受阳光照射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的人员的精神压力和疾病发生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日照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日照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日照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光源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光源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日照模拟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日照模拟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
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日照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日照模拟装置包括第一光源101、第二光源102以及与第一光源101和第二光源102电连接的驱动控制单元103,第一光源101的色温小于第二光源102的色温;
驱动控制单元103被配置为根据日升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段,控制第一光源101的亮度由第一亮度升高至第二亮度;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控制第二光源102的亮度由第三亮度升高至第四亮度;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段在第一预设时间断之后。
具体的,第一光源101及第二光源102均可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阵列结构,驱动控制单元103控制第一光源101及第二光源102的发光状态,日升时间可根据用户的选择自由设置,同时还可根据当地经纬度信息自动计算当天日升的时间;日升时间设定完毕,到达设定的日升时间时,在第一预设时间段,驱动控制单元103控制低色温的光源,也即第一光源101的发光亮度由第一亮度升高至第二亮度;第一光源101的亮度到达第二亮度后一直保持,同时驱动控制单元103控制第二光源102的亮度在第二时间段内由第三亮度升高至第四亮度,到达第四亮度之后保持,从而完成模拟太阳升起的效果;第一光源101的色温低于第二光源102的色温,可更精确的模拟日升过程中的视觉及光照的变化。
示例性的,到达日升时间后,驱动控制单元103先控制第一光源101的亮度在15分钟内由0亮度升高到100%亮度,随后驱动控制单元103控制第二光源102的亮度在15分钟内由0亮度升高到100%亮度;其中,第一光源101及第二光源102的亮度到达100%后均保持该亮度;驱动控制单元103可根据第一光源101及第二光源102的发光特性,将发光的亮度等级分为M级,例如将M设为1000,将第一光源101及第二光源102的光特性制作成表格,控制发光过程中可根据读表的方式控制第一光源101及第二光源102的亮度,使其无闪烁感,且流畅感较高。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驱动控制单元组成的日照模拟装置,高效精确的对日升过程进行模拟,且更为精确的模拟出自然日升过程中视觉及光照的变化,进而为无法享受阳光照射的环境提供类似日升的体验,降低在无法享受阳光照射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的人员的精神压力和疾病发生风险。
可选的,驱动控制单元101还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末尾,控制第一光源101保持第二亮度,在第二预设时间的末尾,控制第二光源102保持第四亮度;并根据日落时间,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控制第一光源101的亮度由第二亮度逐渐降低,控制第二光源102的亮度由第四亮度逐渐降低。
具体的,日落时间可由用户设置或者根据当地经纬度信息自动计算当天日落时间进行设置,当到达设定的日落时间后,驱动控制单元103控制第一光源101的亮度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由第二亮度逐渐降低,同时控制第二光源102的亮度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由第四亮度逐渐降低,从而完成对日落过程的模拟。
示例性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为15分钟,到达设定的日落时间后,在15分钟内,第一光源101及第二光源102的亮度均从100%亮度逐渐降低到0亮度,驱动控制单元103可根据第一光源101及第二光源102的发光特性,将发光的亮度等级分为N级,例如将N设为1000,将第一光源101及第二光源102的光特性制作成表格,控制发光过程中可根据读表的方式控制第一光源101及第二光源102的亮度,使其无闪烁感,且流畅感较高。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配置日照模拟装置模拟日落的过程,使日照模拟装置的运行更接近太阳升起和落下的过程,进一步降低了在无法享受阳光照射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的人员的精神压力和疾病发生风险。
可选的,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日照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驱动控制模块103包括控制模块1031、第一输出接口模块1032、第二输出接口模块1033和电源模块1034;
第一输出接口模块1032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1034电连接,第一输出接口模块1032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031电连接,第一输出接口模块1032的输出端与第一光源101电连接;
第二输出接口模块1033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1034电连接,第二输出接口模块1033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031电连接,第二输出接口模块1033的输出端与第二光源102电连接;
控制模块1031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输出接口模块1032控制第一光源101的发光亮度,
以及通过第二输出接口模块1033控制第二光源102的发光亮度。
具体的,电源模块1034为控制模块1031、第一输出接口模块1032及第二输出接口模块1033提供电源,第一输出接口模块1031根据控制模块1031的控制,将电源模块1034的电信号转化为与第一光源101工作状态相匹配的电信号;第二输出接口模块1033根据控制模块1031的控制,将电源模块1034的电信号转化为与第二光源102工作状态相匹配的电信号;通过控制模块1031的控制,使第一光源101及第二光源102按设定的方式发光,以达到模拟日升日落的效果。
可选的,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日照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还包括无线模块201,无线模块201与控制模块1031电连接;
电源模块1034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电源模块1034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大于第二输出端的输出电压;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输出接口模块1032及第二输出接口模块1033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电源模块1034的第二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031的电源端电连接。
具体的,控制模块1031的电源端输入的电压可小于第一输出接口模块1032及第二输出接口模块1033的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压,电源模块1034通过第一输出端分别向第一输出接口模块1032的电源输入端及第二输出接口模块1033的电源输入端输入电压,并通过第二输出接口向控制模块1031的电源端输入电压,以匹配不同模块的所需的电压值;用户可通过无线模块201对控制模块1031进行配置,如设定日升日落的时间等信息,以及开启或关闭日照模拟装置等,提高日照模拟装置操作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包括无线模块的日照模拟装置,用户可利用无线模块对日照模拟装置的参数进行配置,便于操作。
可选的,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第一输出接口模块包括第一电阻301、第一晶体管302、第二电阻303、第一电感304、第一二极管305、第一电容306、第二电容307和第三电阻308;
第一晶体管302的第一极与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VCC电连接,第一晶体管302的控制极与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PWM11电连接;第一电阻301的第一端与第一晶体管302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电阻301的第二端与第一晶体管302的控制极电连接,第一晶体管302的第二极通过第二电阻分别与第一电感304的第一端及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第一电感304的第二端与第一输出接口电路的输出端DA1电连接,第一二极管305的阳极接地,第一电容306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感304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电容306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307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感304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电容307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阻308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感304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308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的,第一晶体管302的控制极与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PWM11电连接,接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第一晶体管302、第一电感304、第一二极管305、第一电容306及第三电阻308组成基本的隔离变压电路,其具体工作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第一电阻301为第一晶体管302的控制极提供初始电位,以保证第一晶体管302的正常工作,第二电阻303可为0欧姆电阻,以兼容电路的布局设计,第二电容307可作为滤波电容使用,增强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抗干扰能力。
可选的,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第一输出接口模块还包括第一反相器309和第四电阻310;
第一晶体管302的控制极通过第一反相器309与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PWM11电连接,第一反相器309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PWM11电连接,第一反相器309的输出端与第一晶体管302的控制极电连接;第四电阻310的第一端与第一反相器309的输入端电连接,第四电阻310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的,控制模块分别向第一输出接口模块和第二输出接口模块输出PWM信号的端口可能具有相反的相位,通过设置第一反相器309,可使第一输出接口模块与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PWM输入信号相位相同,易于控制,同时第四电阻310作为下拉电阻,可保护第一反相器309不被损坏。
可选的,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第二输出接口模块包括第五电阻401、第二晶体管402、第六电阻403、第二电感404、第二二极管405、第三电容406、第四电容407和第七电阻408;
第二晶体管402的第一极与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VCC2电连接,其中,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VCC2与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VCC1可输入具有相同电压值的信号,第二晶体管402的控制极与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PWM2电连接,第五电阻401的第一端与第二晶体管402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五电阻401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402的控制极电连接,第二晶体管402的第二极通过第六电阻403分别与第二电感404的第一端及第二二极管405的阴极电连接,第二电感404的第二端与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端DA2电连接,第二二极管405的阳极接地;第三电容406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感404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三电容404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容407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感404的第二端电连接,第四电容407的第二端接地;第七电阻408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感404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七电阻408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的,第二晶体管402的控制极与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PWM2电连接,接收PWM信号,第二晶体管402、第二电感404、第二二极管405、第三电容406及第七电阻408组成基本的隔离变压电路,其具体工作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第五电阻401为第二晶体管402的控制极提供初始电位,以保证第二晶体管402的正常工作,第六电阻403可为0欧姆电阻,以兼容电路的布局设计,第四电容407可作为滤波电容使用,增强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抗干扰能力。
可选的,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还包括第二反相器409、第三反向器410和第八电阻411;
第二晶体管402的控制极通过第三反相器410以及第二反相器409与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PWM2电连接,第二反相器409的输入端与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PWM2电连接,第二反相器409的输出端与第三反向器410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三反向器410的输出端与第二晶体管402的控制极电连接;第八电阻411的第一端与第二反相器409的输入端电连接,第八电阻411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402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反相器409和第三反向器410组成的串联支路具有隔离的作用,同时第八电阻411作为上拉电阻,可避免第二反相器损坏。
可选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光源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光源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和图9,第一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灯串501,第一灯串501至少包括两个第一发光二极管5011和第三晶体管5012,同时还可包括第一限流电阻5013,第三晶体管5012与第一发光二极管5011串联,第一限流电阻5013与第一发光二极管5011串联,第一发光二极管5011的色温范围为2500K-3500K;
第二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灯串601,第二灯串601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发光二极管6011和第四晶体管6012,第四晶体管6012与第二发光二极管6011串联,还可包括第二限流电阻6013,第二限流电阻6013与第二发光二极管6011串联。
具体的,第一发光二极管5011的阳极接入电源信号VCC1,第三晶体管5012的基极与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输出端DA1电连接,通过改变第一输出接口模块输出端DA1输出的电平值,即可改变第一灯串501中的电流值,也即改变第一发光二极管5011的发光亮度。第一限流电阻5013可用于避免第一灯串501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第二发光二极管6011的阳极接入电源信号VCC1,第四晶体管6012的基极与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输出端DA2电连接,通过改变第二输出接口模块输出端DA2输出的电平值,即可改变第二灯串601中的电流值,也即改变第二发光二极管6011的发光亮度。第二限流电阻6013可用于避免第一灯串501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第一光源的色温可设置为3000K,第二光源的色温可设置为9000K,以更精确的模拟日升日落过程中的光照情况。
可选的,参考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日照模拟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日照模拟装置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以及与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电连接的驱动控制单元,第一光源的色温小于第二光源的色温;
日照模拟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701,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日升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段,控制第一光源的亮度由第一亮度升高到第二亮度;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控制第二光源的亮度由第三亮度升高到第四亮度;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段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后。
具体的,驱动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发光状态,日升时间可根据用户的选择自由设置,同时还可根据当地经纬度信息自动计算当天日升的时间;日升时间设定完毕,到达设定的日升时间时,在第一预设时间段,驱动控制单元控制低色温的光源,也即第一光源的发光亮度由第一亮度升高至第二亮度;第一光源的亮度到达第二亮度后一直保持,同时驱动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光源的亮度在第二时间段内由第三亮度升高至第四亮度,到达第四亮度之后保持,从而完成模拟太阳升起的效果;第一光源的色温低于第二光源的色温,可更精确的模拟日升过程中的视觉及光照的变化。
可选的,参考图1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日照模拟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日照模拟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801,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日升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段,控制第一光源的亮度由第一亮度升高到第二亮度;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控制第二光源的亮度由第三亮度升高到第四亮度;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段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后。
步骤802,驱动控制单元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末尾,控制第一光源保持第二亮度,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末尾,控制第二光源保持第四亮度;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日落时间,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控制第一光源的亮度由第二亮度逐渐降低,并控制第二光源的亮度由第四亮度逐渐降低。
具体的,日落时间可由用户设置或者根据当地经纬度信息自动计算当天日落时间进行设置,当到达设定的日落时间后,驱动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光源101的亮度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由第二亮度逐渐降低,同时控制第二光源的亮度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由第四亮度逐渐降低,从而完成对日落过程的模拟。
可选的,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亮度升高过程的亮度变化等级为M级,M为大于等于100的整数;
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日升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段,控制第一光源的亮度由第一亮度升高到第二亮度,并控制第二光源的亮度由第三亮度升高到第四亮度,包括:
驱动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的亮度按照M级的变化等级由0亮度的逐级升高到100%亮度;
驱动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的亮度按照M级的变化等级由0亮度的逐级升高到100%亮度;
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亮度降低过程的亮度变化等级为N,N为大于等于100的整数;
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日落时间,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控制第一光源的亮度由第二亮度逐渐降低,并控制第二光源的亮度由第四亮度逐渐降低,包括:
驱动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亮度按照N级的变化等级由100%亮度的逐级降低。
示例性的,到达日升时间后,驱动控制单元先控制第一光源的亮度在15分钟内由0亮度升高到100%亮度,随后驱动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光源的亮度在15分钟内由0亮度升高到100%亮度;其中,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亮度到达100%后均保持该亮度;驱动控制单元可根据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发光特性,将发光的亮度等级分为M级,例如将M设为1000,将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光特性制作成表格,控制发光过程中可根据读表的方式控制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102的亮度;到达设定的日落时间后,在15分钟内,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亮度均从100%亮度逐渐降低到0亮度,驱动控制单元可根据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发光特性,将发光的亮度等级分为N级,例如将N设为1000,将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光特性制作成表格,控制发光过程中可根据读表的方式控制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亮度,使其无闪烁感,且流畅感较高。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日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的驱动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光源的色温小于所述第二光源的色温;
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日升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的亮度由第一亮度升高至第二亮度;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的亮度由第三亮度升高至第四亮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日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末尾,控制所述第一光源保持所述第二亮度,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末尾,控制所述第二光源保持所述第四亮度;并根据日落时间,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的亮度由第二亮度逐渐降低,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的亮度由第四亮度逐渐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日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第二输出接口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的发光亮度,
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的发光亮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日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模块;
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二输出端的输出电压;所述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及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日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二电阻、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日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反相器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通过所述第一反相器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日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包括第五电阻、第二晶体管、第六电阻、第二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七电阻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电路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日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和第八电阻;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通过所述第三反相器以及所述第二反相器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照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灯串,所述第一灯串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色温范围为2500K-3500K;
所述第二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灯串,所述第二灯串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联,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色温范围为8000K-12000K。
CN201920764365.XU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日照模拟装置 Active CN210247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4365.XU CN210247101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日照模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4365.XU CN210247101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日照模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7101U true CN210247101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71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4365.XU Active CN210247101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日照模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71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2506A (zh) * 2019-05-24 2019-07-26 苏州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日照模拟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2506A (zh) * 2019-05-24 2019-07-26 苏州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日照模拟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062506B (zh) * 2019-05-24 2024-04-09 苏州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日照模拟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6418B (zh) Pwm调光电路
CN106101591B (zh) 液晶电视及其背光驱动电压的调整方法、装置
CN103379687A (zh) 半导体电路以及半导体装置
CN204707310U (zh) 多路调光装置及应用其的照明装置
CN205987484U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驱动电路、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811525A (zh) 一种led灯具及其控制电路
CN104066237A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06376143B (zh) 一种单路恒流驱动控制多个led像素点的电路
KR19990062405A (ko) 발광 다이오드의 구동회로 및 구동방법
CN210247101U (zh) 一种日照模拟装置
CN110062506B (zh) 一种日照模拟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2917518A (zh) 实现led灯条电流倍增的方法及其对应的驱动电路
CN101527988A (zh) 光源驱动模块及电路
CN104936361B (zh) 一种全数字化led照明光源驱动控制系统及技术方案
CN201508468U (zh) 由光线自动控制的时钟亮度控制电路
CN106982489A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及其信号调整模块
CN207491270U (zh) Led灯控制电路及led灯
CN102958240A (zh) 光源装置及其调光控制电路
CN105392247A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102316632A (zh) 多重调光输入电路
CN202634813U (zh) 可调色温的led灯具电路
CN203415209U (zh) 显示设备
CN207802450U (zh) 可调光的光源驱动电路以及光源模块
CN205830105U (zh) 一种智能led驱动芯片
CN105898916B (zh) 一种发光装置及其调节植物生长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