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6630U - 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46630U CN210246630U CN201921031525.6U CN201921031525U CN210246630U CN 210246630 U CN210246630 U CN 210246630U CN 201921031525 U CN201921031525 U CN 201921031525U CN 210246630 U CN210246630 U CN 2102466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generation
- heat
- pipe
- thermoelectric
- heat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78 Seebeck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ybrid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涉及余热利用领域。该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包括发电箱,所述发电箱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热媒管,所述热媒管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一聚热管,所述第一聚热管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二聚热管。该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通过往热媒进口内部通入余热热量媒介,通过冷媒管与第一片温差发电片的冷却端紧贴,可对温差发电片的冷却端进行散热,此时,温差发电片的吸热端和冷却端形成的温度差将造成温差发电片内部晶体管中电子流动,形成电流输出,输出后的电流可供其它需电设备进行使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提升了余热的利用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温差发电指的是利用塞贝克效应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温差发电通常使用晶体管元件,通过将P型和N型结合的半导体元件组成的器件的一侧维持在低温,另一侧维持在高温,这样器件高温侧就会向低温侧传导热能并产生热流。即热能从高温侧流入器件内,通过器件将热能从低温侧排出时,流入器件的一部分热能不放热,并在器件内变成电能,输出直流电压和电流,通过连接多个这样的器件便可获得较大的电压。
然而,目前在工厂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基本被直接释放到空气中,一方面,这种直接排热的方式未对热量进行利用,造成了热量的利用率下降,另一方面还增加了工厂的能量损耗,因此,若能提供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将极大地节省能量的消耗,同时提升能量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加工过程产生的余热未被合理利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包括发电箱,所述发电箱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热媒管,所述热媒管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一聚热管,所述第一聚热管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二聚热管,所述热媒管的表面紧贴有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一端设置有吸热端,所述吸热端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一电极接头,所述第一电极接头的表面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端,所述冷却端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二电极接头,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的表面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温差发电片的表面紧贴有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一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二散热管,所述温差发电片的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发电箱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导线。
优选的,所述温差发电片的数量为三块,且每块温差发电片的表面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极接头和一个第二电极接头。
优选的,所述热媒管的一端设置有热媒进口,所述第一聚热管的一端设置有热媒出口。
优选的,所述冷媒管的一端设置有冷媒进口,所述第二散热管的一端设置有冷媒出口。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位于温差发电片侧面的中间位置,且隔热层的上下两侧温差较大。
优选的,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连接有蓄电池,且所述连接导线的数量为两根。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具备有益效果如下:
1.该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通过往热媒进口内部通入余热热量媒介,此时,通过热媒进口,余热将通过热媒管传送到第一聚热管以及第二聚热管,通过热媒管与第一片温差发电片的吸热端相紧贴时,热媒管可将热量传递给吸热端,同理通过往冷媒进口中添加冷却物质后,通过冷媒管与第一片温差发电片的冷却端紧贴,可对温差发电片的冷却端进行散热,此时,温差发电片的吸热端和冷却端形成的温度差将造成温差发电片内部晶体管中电子流动,热端冷端产生电位差,形成电流输出,输出后的电流可供其它需电设备进行使用,如蓄电池等,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提升了余热的利用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2.该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通过设置三块温差发电片,通过使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可分别对温差发电片的两个电机接头进行连接,从而方便了电流的输出,三块温差发电片为串联形式,可通过连接导线输出温差发电片组合后产生的最终电流,本装置结构小巧、灵活,操作便捷,使用后可节省大量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电箱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电部件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电部件背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电部件背面视图。
图中:1热媒管、2第一聚热管、201热媒出口、3第二聚热管、4温差发电片、5冷却端、6吸热端、7第一电极接头、8第二电极接头、9第一导线、 10第二导线、101热媒进口、11冷媒管、111冷媒进口、12第一散热管、13 第二散热管、131冷媒出口、14隔热层、15发电箱、16连接导线、17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包括发电箱15,发电箱1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热媒管1,热媒管1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一聚热管2,第一聚热管2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二聚热管3,热媒管1的表面紧贴有温差发电片4,温差发电片4的一端设置有吸热端6,吸热端6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一电极接头7,第一电极接头7的表面连接有第一导线9,温差发电片4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端5,冷却端5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二电极接头8,第二电极接头8的表面连接有第二导线10,温差发电片4的表面紧贴有冷媒管11,冷媒管11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一散热管 12,第一散热管12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二散热管13,温差发电片4的表面设置有隔热层14,发电箱15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导线16。
本实施方案中:还包括通过往热媒进口101内部通入余热热量媒介,此时,通过热媒进口101,余热将通过热媒管1传送到第一聚热管2以及第二聚热管3,通过热媒管1与第一片温差发电片4的吸热端6相紧贴时,热媒管1 可将热量传递给吸热端6,同理通过往冷媒进口111中添加冷却物质后,通过冷媒管11与第一片温差发电片4的冷却端5紧贴,可对温差发电片4的冷却端5进行散热,此时,温差发电片4的吸热端6和冷却端5形成的温度差将造成温差发电片4内部晶体管中电子流动,热端冷端产生电位差,形成电流输出,输出后的电流可供其它需电设备进行使用,如蓄电池17等,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提升了余热的利用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三块温差发电片4,通过使用第一导线9和第二导线10可分别对温差发电片4的两个电极接头进行连接,从而方便了电流的输出,三块温差发电片4为串联形式,可通过连接导线16输出温差发电片4 组合后产生的串联电流,本装置结构小巧、灵活,操作便捷,使用后可节省大量能源。
具体地:温差发电片4的数量为三块,且每块温差发电片4的表面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极接头7和一个第二电极接头8;因此,通过第一电极接头7和第二电极接头8可将温差发电片4的正负两极通过第一导线9和第二导线10进行连接,从而可与其它温差发电片4形成串联。
具体地:热媒管1的一端设置有热媒进口101,第一聚热管2的一端设置有热媒出口201;因此,通过热媒进口101可将余热通入至热媒管1中,从而方便对余热进行利用,通过设置热媒出口201,可将利用后的余热气体输送到本装置外部。
具体地:冷媒管11的一端设置有冷媒进口111,第二散热管13的一端设置有冷媒出口131;因此,通过设置冷媒进口111可将冷却媒介通入至冷媒管 11中,从而通过对温差发电片4的表面进行散热,有利于在温差发电片4表面形成温差。
具体地:隔热层14位于温差发电片4侧面的中间位置,且隔热层14的上下两侧温差较大;因此,通过隔热层14的隔热作用,有利于快速在温差发电片4的表面形成较大温差,从而提升发电速率。
具体地:连接导线16的一端连接有蓄电池17,且连接导线16的数量为两根;因此,通过连接导线16连接蓄电池17,可利用温差发电片4产生的电量对蓄电池17进行供电。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余热通过热媒进口101通入至热媒管1中,此时,热量通过紧贴温差发电片4的吸热端6将热量传递给温差发电片4,温差发电片4的冷却端5通过冷媒管11将温差发电片4的热量散出,温差发电片4的吸热端6和冷却端5的温度差,可造成温差发电片4内部晶体管中电子流动,热端冷端产生电位差,形成电流输出,多组温差发电片4的组合,形成一定电压一定功率的发电模块,从而可将电能输送至需电设备中进行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包括发电箱(15),所述发电箱(1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热媒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媒管(1)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一聚热管(2),所述第一聚热管(2)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二聚热管(3),所述热媒管(1)的表面紧贴有温差发电片(4),所述温差发电片(4)的一端设置有吸热端(6),所述吸热端(6)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一电极接头(7),所述第一电极接头(7)的表面连接有第一导线(9),所述温差发电片(4)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端(5),所述冷却端(5)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二电极接头(8),所述第二电极接头(8)的表面连接有第二导线(10),所述温差发电片(4)的表面紧贴有冷媒管(11),所述冷媒管(11)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一散热管(12),所述第一散热管(12)的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二散热管(13),所述温差发电片(4)的表面设置有隔热层(14),所述发电箱(15)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导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片(4)的数量为三块,且每块温差发电片(4)的表面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极接头(7)和一个第二电极接头(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媒管(1)的一端设置有热媒进口(101),所述第一聚热管(2)的一端设置有热媒出口(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11)的一端设置有冷媒进口(111),所述第二散热管(13)的一端设置有冷媒出口(1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4)位于温差发电片(4)侧面的中间位置,且隔热层(14)的上下两侧温差较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线(16)的一端连接有蓄电池(17),且所述连接导线(16)的数量为两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31525.6U CN210246630U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31525.6U CN210246630U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46630U true CN210246630U (zh) | 2020-04-03 |
Family
ID=6998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3152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46630U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46630U (zh) |
-
2019
- 2019-07-04 CN CN201921031525.6U patent/CN2102466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02211U (zh) | 一种新型节能陈列柜 | |
CN101562415B (zh) | 发电装置 | |
CN210111882U (zh) | 一种基于家电废热利用的温差发电器 | |
CN210246630U (zh) | 一种利用余热发电模块的发电装置 | |
CN206060590U (zh) |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散热回收发电系统 | |
CN210246633U (zh) | 一种温差发电装置 | |
CN110459782B (zh) | 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燃料电池汽车 | |
CN210272553U (zh) | 一种中冷模块、燃料电池中冷系统 | |
CN104993789A (zh) | 一种基于热电制冷效应的光伏热水装置 | |
CN111174603B (zh) | 一种节能型空冷器冷却系统 | |
CN205070847U (zh) | 一种利用锅炉冷渣水热量的温差发电装置和供电系统 | |
CN201414096Y (zh) | 发电装置 | |
CN210092227U (zh) | 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燃料电池汽车 | |
CN202325777U (zh) | 能发电的发动机排气管 | |
CN101951196A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热电一体化装置 | |
CN110416573B (zh) | 一种中冷模块、燃料电池中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1572517A (zh) | 发电装置 | |
CN221263651U (zh) | 烟气余热物联设备供电系统 | |
CN217712734U (zh) | 一种发动机废气余热高效收集利用装置 | |
CN203434177U (zh) |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燃料化学能的新型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 | |
CN211908686U (zh) | 一种利用烟囱余热的热伏发电系统 | |
KR101512840B1 (ko) | 다기능 고효율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 |
CN218241961U (zh) | 一种蓄电池热能回收装置 | |
CN101840946B (zh) | 一种太阳能发电集热装置的二次发电换热装置 | |
CN116566027A (zh) | 一种基于新能源纯电矿卡散热系统的温差发电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