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6442U - 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6442U
CN210246442U CN201921305084.4U CN201921305084U CN210246442U CN 210246442 U CN210246442 U CN 210246442U CN 201921305084 U CN201921305084 U CN 201921305084U CN 210246442 U CN210246442 U CN 210246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roup
stator
wiring terminal
doubl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50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irong Zhou
周志荣
Kangsheng Yang
杨康生
Changjiang Lu
卢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outhern Dare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outhern Dare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outhern Dare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outhern Dare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50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6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6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6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包括;一端开口的电机壳体,连接于电机壳体的开口端的端盖,所述电机壳体与端盖形成的腔体内设有定子组件,位于定子组件中部的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绕线架,连接于所述绕线架的定子叠片以及绕设于所述绕线架上的定子线圈,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穿设于端盖及与端盖相对的电机壳体的端壁的转轴,连接于转轴上的转子叠片和磁铁;其中,所述定子组件的一端还设有一汇流盘,所述汇流盘上的各接线端子与定子组件中的定子线圈的抽头分别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双定子电机的汇流盘将现有的双定子电子的双汇流盘精简成一个汇流盘,不仅减小了电机的体积,同时减少了开模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汇流盘的双定子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双定子电机需要两个汇流盘分别从电机定子线圈的前端及后端对并联电机定子进行联接,对空间需求较大,汇流盘与ECU的联接要额外的电源线,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一般需要两个汇流盘分别连接于定子线圈的两端,同时现有的汇流盘的接线端子具有至少四种不同结构,在生产时,需要开四套模具,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电机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机的体积和生产成本的双定子无刷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包括;一端开口的电机壳体,连接于电机壳体的开口端的端盖,所述电机壳体与端盖形成的腔体内设有定子组件,位于定子组件中部的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绕线架,连接于所述绕线架的定子叠片以及绕设于所述绕线架上的定子线圈,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穿设于端盖及与端盖相对的电机壳体的端壁的转轴,连接于转轴上的转子叠片和磁铁;其中,所述定子组件的一端还设有一汇流盘,所述汇流盘上的各接线端子与定子组件中的定子线圈的抽头分别电连接。
其中,所述汇流盘包括:绝缘支架,嵌设于所述绝缘支架上的第一接线端子组,第二接线端子组,第三接线端子组和第四接线端子组;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第二接线端子组,第三接线端子组和第四接线端子组沿着绝缘支架圆形围合,并分别与双定子电机的定子线圈联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子组相邻分布,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子组均包括三个的独立接线端子。
其中,所述第三接线端子组和第四接线端子组相邻分布,第三接线端子组和第四接线端子组均包括:端子本体,由所述端子本体上延伸出的三个接线端子。
其中,所述接线端子的末端均设有钩部。
其中,所述独立接线端子的末端均设有钩部。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电连接于对应定子线圈后连接于第三接线端子组以形成星形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电连接于对应定子线圈后连接于第四接线端子组以形成星形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的独立接线端子电连接于对应的定子线圈后形成三角形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的接线端子电连接于对应定子线圈后形成三角形连接。
其中,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第二接线端子组,第三接线端子组和第四接线端子组适配的定子线圈的极数是双6槽8极线圈并联结构的2^N倍;其中,N=-1、1、2、3......。
其中,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第二接线端子组,第三接线端子组和第四接线端子组适配的定子线圈的极数是双6槽8极线圈串联结构的2^N倍;其中,N=-1、1、2、3......。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双定子无刷电机将现有的双定子电子的双汇流盘精简成一个汇流盘,不仅减小了电机的体积,同时减少了开模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定子无刷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定子无刷电机的汇流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定子无刷电机的汇流盘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定子无刷电机的汇流盘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定子无刷电机汇流盘的接线端子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定子无刷电机汇流盘所应用的定子线圈其中一典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包括;一端开口的电机壳体1,也即该电机壳体1为一端带底壁的桶状体,连接于电机壳体1的开口端的端盖2,所述电机壳体1与端盖2形成的腔体内设有定子组件,位于定子组件中部的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绕线架4,连接于所述绕线架4的定子叠片3以及绕设于所述绕线架4上的定子线圈5,该定子线圈5的其中一种绕线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穿设于端盖2及与端盖2相对的电机壳体1的端壁的转轴6,连接于转轴6上的转子叠片7和磁铁8;其中,所述定子组件的一端还设有一汇流盘9,所述汇流盘9上的各接线端子与定子组件中的定子线圈5的抽头分别电连接,并有汇流盘9与外部三相电电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1,其中,转轴6与端盖2,以及端盖相对的电机壳体1的端壁的连接处均设有轴承10。转轴6位于电机壳体1一端的端部还设有一轴头磁铁11,该轴头磁铁11用于与感应芯片共同检测转子组件当前所旋转的位置。
请参阅图2至附图6,所述汇流盘9包括:绝缘支架91,嵌设于所述绝缘支架91上的第一接线端子组92,第二接线端子组93,第三接线端子组94和第四接线端子组95;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92,第二接线端子组93,第三接线端子组94和第四接线端子组95沿着绝缘支架91圆形围合,并分别与双定子电机的定子线圈联接,具体的,第一接线端子组92,第二接线端子组93,第三接线端子组94和第四接线端子组95依次相邻分布于绝缘支架91上,绝缘支架91为圆形框架结构,圆形围合的第一接线端子组92,第二接线端子组93,第三接线端子组94和第四接线端子组95与电机的定子线圈的端部的圆形相适应,从而便于将线圈的抽头焊接于接线端子上。
请再次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92和第二接线端子组93相邻分布,第一接线端子组92和第二接线端子组93均包括三个的独立接线端子。具体的,第一接线端子组92包括独立接线端子921、922、923,第二接线端子组93包括独立接线端子931、932、933,所述独立接线端子921、922、923和独立接线端子931、932、933结构均相同,开模时只需开一套模具即可。
其中,所述第三接线端子组94和第四接线端子组95相邻分布,第三接线端子组94和第四接线端子组95均相同,第三接线端子组94包括端子本体940,由所述端子本体40延伸出的三个接线端子941、942、943,同理,第四接线端子组95包括端子本体950,以及由所述端子本体950延伸而出的接线端子951、952、953。其中,第三接线端子组94和第四接线端子组95结构相同,加工时仅需开一套模具即可。于其他实施例中,二者结构也可以设计成不同。
更具体的,所述接线端子941、942、943、951、952、953的末端均设有钩部9411,便于与线圈抽头焊接。
其中,所述独立接线端子921、922、923、931、932、933的末端均设有钩部9211,便于与定子线圈的抽头焊接。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92电连接于对应定子线圈后连接于94第三接线端子组以形成星形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93电连接于对应定子线圈后连接于第四接线端子组95以形成星形连接。
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92的独立接线端子电连接于对应的定子线圈后形成三角形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93的接线端子电连接于对应定子线圈后形成三角形连接。
传统双定子电机需要两个现有的汇流盘分别连接于电机主体的两端,并与定子线圈对应焊接,而本实施例中的双定子电机则仅需一个如上所述的汇流盘,即可实现定子线圈的联接。现有的双汇流盘不仅增加了电机的长度,而且各接线端子结构不同,至少需要开四套模具,增加了成本。
请再次参阅图6,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92,第二接线端子组93,第三接线端子组94和第四接线端子组95适配的定子线圈的极数是双6槽8极线圈并联结构的2^N倍;其中,N=-1、1、2、3......。
与另一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92,第二接线端子组93,第三接线端子组94和第四接线端子组95适配的定子线圈的极数是双6槽8极线圈串联结构的2^N倍;其中,N=-1、1、2、3......。
以图6所述的定子线圈为例,其与该双定子无刷电机的联接关系如下:星形连接方式:通过931、932、933及951、952、953将线圈A1A1B1B1C1C1联接,即931电连接于线圈A1A1后连接于951,932电连接于线圈B1B1后连接于952,933电连接于线圈C1C1后连接于953;同理,通过921、922、923及941、942、943将A1’A1’B1’B1’C1’C1’联接。
三角形连接方式:第一接线端子组92的独立接线端子921、922、923电连接于对应的定子线圈后形成三角形连接,具体的,独立接线端子921电连接于线圈C1A1,922电连接于线圈A1B1,923电连接于线圈B1CI;同理,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93的接线端子电连接于对应定子线圈后形成三角形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双定子无刷电机将现有的双定子电子的双汇流盘精简成一个汇流盘,不仅减小了电机的体积,同时减少了开模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的电机壳体,连接于电机壳体的开口端的端盖,所述电机壳体与端盖形成的腔体内设有定子组件,位于定子组件中部的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绕线架,连接于所述绕线架的定子叠片以及绕设于所述绕线架上的定子线圈,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穿设于端盖及与端盖相对的电机壳体的端壁的转轴,连接于转轴上的转子叠片和磁铁;其中,所述定子组件的一端还设有一汇流盘,所述汇流盘上的各接线端子与定子组件中的定子线圈的抽头分别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盘包括:绝缘支架,嵌设于所述绝缘支架上的第一接线端子组,第二接线端子组,第三接线端子组和第四接线端子组;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第二接线端子组,第三接线端子组和第四接线端子组沿着绝缘支架圆形围合,并分别与双定子电机的定子线圈联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子组相邻分布,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子组均包括三个的独立接线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线端子组和第四接线端子组相邻分布,第三接线端子组和第四接线端子组均包括:端子本体,由所述端子本体上延伸出的三个接线端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的末端均设有钩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接线端子的末端均设有钩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电连接于对应定子线圈后连接于第三接线端子组以形成星形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电连接于对应定子线圈后连接于第四接线端子组以形成星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的独立接线端子电连接于对应的定子线圈后形成三角形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的接线端子电连接于对应定子线圈后形成三角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第二接线端子组,第三接线端子组和第四接线端子组适配的定子线圈的极数是双6槽8极线圈并联结构的2^N倍;其中,N=-1、1、2、3......。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第二接线端子组,第三接线端子组和第四接线端子组适配的定子线圈的极数是双6槽8极线圈串联结构的2^N倍;其中,N=-1、1、2、3......。
CN201921305084.4U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Active CN210246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5084.4U CN210246442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5084.4U CN210246442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6442U true CN210246442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63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5084.4U Active CN210246442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64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7162A (zh) * 2019-08-08 2019-11-05 深圳南方德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7162A (zh) * 2019-08-08 2019-11-05 深圳南方德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8025Y (zh) 磁性线圈模组及设有该模组的电连接器
CN203883563U (zh) 拼装式电机定子单元
CN201674297U (zh) 一种微型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接线结构
CN101989772A (zh) 旋转电机
CN203933265U (zh) 连接电机定子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及电机
CN210246442U (zh) 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CN101931274A (zh) 模块化式电机定子结构及其应用
CN205123457U (zh) 一种三相绕组无刷电机引出线的连接结构
CN207947666U (zh) 定子组件及混合式步进电机
CN210075040U (zh) 一种双定子电机的汇流盘及其双定子电机
CN201623594U (zh) 一种电机定子以及包括这种电机定子的电机
CN212462298U (zh) 旋转轴加热装置
CN217282421U (zh) 紧凑型无刷电机
CN104300705A (zh) 电机定子
CN211183590U (zh) 一种集中式绕组电机端部接线盘
CN213959918U (zh) 一种直流力矩电机换向片及装配工装
CN110350743A (zh) 一种双定子电机的汇流盘及其双定子电机
CN214314989U (zh) 一种双定子电机汇流盘
CN210246412U (zh) 一种爪极电机的定子
CN213521612U (zh) 一种双转子电机
CN110417162A (zh) 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CN217036881U (zh) 一种内绕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
CN202334054U (zh) 用于高比功率电机的成型半元件式绕组结构
CN201781337U (zh) 一种模块化式电机定子结构
CN204131248U (zh) 电机定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