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5964U - 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和配电柜 - Google Patents

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和配电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5964U
CN210245964U CN201921695060.4U CN201921695060U CN210245964U CN 210245964 U CN210245964 U CN 210245964U CN 201921695060 U CN201921695060 U CN 201921695060U CN 210245964 U CN210245964 U CN 210245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istribution
power
distribution cabinet
display device
commercia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50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ing Li
李兵
Xiaohe Liu
刘晓河
Xinrong Liao
廖欣荣
Xi Shang
商玺
Dong Yuan
袁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esai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esai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esai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esai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950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5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5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5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12Energy storage unit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PS] systems or standby or emergency generators, e.g. in the last power distribution sta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8UPS systems or standby or emergency generato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和配电柜。其中,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包括:主用市电,备用市电,以及分别与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连接的切换装置,其中,切换装置用于切换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配电柜,与切换装置相连,配电柜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其中,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主用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配电系统只能显示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导致无法直观获知用户对每相电能的使用情况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和配电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配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和配电柜。
背景技术
传统的配电系统如图1所示,配电柜接入市电,给用户A、用户B和用户C供电。第一检测装置,例如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设置在市电的输出回路上,用于检测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并通过配电柜中的第一显示装置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了解市电是否正常供配给各个用户。然而,上述方案只能显示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无法直观获知用户对每相电能的使用情况。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配电系统只能显示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导致无法直观获知用户对每相电能的使用情况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和配电柜,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配电系统只能显示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导致无法直观获知用户对每相电能的使用情况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包括:主用市电,备用市电,以及分别与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连接的切换装置,其中,切换装置用于切换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配电柜,与切换装置相连,配电柜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其中,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主用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
可选地,第一显示装置有两个,配电系统还包括:两个第一检测装置,分别连接在主用市电和切换装置之间、备用市电和切换装置之间,其中,两个第一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对应传输给两个第一显示装置。
可选地,配电系统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连接在切换装置和配电柜之间,其中,第二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传输给第二显示装置。
可选地,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与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通信。
可选地,配电系统还包括:不间断电源,连接在切换装置和配电柜之间,用于为配电柜提供备用电能;储能装置,与不间断电源相连。
可选地,配电柜还包括:通信装置,与用户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发送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至用户终端。
可选地,通信装置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网络与用户终端通信连接。
可选地,配电柜还包括:透明窗,设置在配电柜的柜门上,柜门在关闭状态下使透明窗的位置覆盖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
可选地,配电柜还包括:防水挡板,设置在配电柜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配电柜,应用于上述任意一种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包括:主用市电,备用市电,以及分别与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连接的切换装置,其中,切换装置用于切换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配电柜,与切换装置相连,配电柜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其中,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主用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通过在配电柜中设置第二显示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配电系统只能显示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导致无法直观获知用户对每相电能的使用情况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直观显示每相的用电信息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配电系统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结构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市电;2-第一检测装置;3-配电柜;4-第一显示装置;5-第二检测装置;6-主用市电;7-备用市电;8-切换装置;9-第二显示装置;10-区域1;11-区域2;13-不间断电源;14-储能装置;15-通信装置;16-用户A;17-用户B;18-用户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的实施例,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
主用市电6,备用市电7,以及分别与主用市电6和备用市电7连接的切换装置8,其中,切换装置8用于切换主用市电6和备用市电7。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切换装置可以基于场效应管搭建,也可以基于继电器搭建,在此不做限制。
以P沟道场效应管为例,备用市电的输出端接P沟道场效应管,P沟道场效应管的受控端受控于主用市电。如果主用市电有电,P沟道场效应管处于关闭状态;一旦主用市电断电,P沟道场效应管接通,备用市电开始供电。
通常情况下,用户所需电力由市电供给。考虑到市电限电拉闸或其它原因中断供电时,一些重要的用电单位,例如移动、联通、电信、医院、市电供应紧张的工矿企业、机场和电视台等,需要随时保持备用状态,能对非恒定负载提供连续的电力供应,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特意设置了两组市电,一组主用市电和一组备用市电。如果主用市电故障,可以通过切换装置将主用市电切换到备用市电。
配电柜3,与切换装置8相连,配电柜3包括第一显示装置4和第二显示装置9,其中,第一显示装置4用于显示主用市电6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第二显示装置9用于显示配电柜3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一显示装置可以为传统的电压电流表;上述第二显示装置可以为三相电能表,该三相电能表可以检测所接回路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并自动计算出用电度数;上述电能信息可以包括电压、电流、用电度数、功率等。
上述方案中,第一显示装置可以显示主用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方便工作人员了解主用市电是否正常配电,第二显示装置可以显示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方便工作人员直观获取用户对每相电能的使用情况。
仍以图1为例,10表示的区域1和11表示的区域2都有用户A 16、用户B 17、用户C18,其中,用户A为联通,用户B为移动,用户C为电信,用户A使用配电柜3输出的A相电,用户B使用配电柜3输出的B相电,用户C使用配电柜3输出的C相电。由于联通、移动、电信均为重要的用电单位,所以该实施例的配电系统中除了有主用市电6外,还设置了备用市电7。如果主用市电6突发断电事故,备用市电7及时实现电能供给。配电柜3中设置了第一显示装置4和第二显示装置9,不仅可以了解主用市电6是否正常配电,还可以直观获取用户A、用户B、用户C分别对A相电能、B相电能、C相电能的使用情况。
上述实施例中,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包括:主用市电,备用市电,以及分别与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连接的切换装置,其中,切换装置用于切换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配电柜,与切换装置相连,配电柜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其中,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主用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通过在配电柜中设置第二显示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配电系统只能显示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导致无法直观获知用户对每相电能的使用情况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直观显示每相的用电信息的目的。
可选地,第一显示装置4有两个,配电系统还包括:两个第一检测装置2,分别连接在主用市电6和切换装置8之间、备用市电7和切换装置8之间,其中,两个第一检测装置2将检测到的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对应传输给两个第一显示装置4。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一检测装置可以为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上述第一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
另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一检测装置可以为电能表的检测部分,上述第一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能表的显示部分,上述第一检测装置和上述第一显示装置组成了电能表。
图3示出了另一种可选的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第一检测装置2设置在主用市电6和切换装置8之间,用于检测主用市电6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并将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传输给第一显示装置4进行显示。另一个第一检测装置2设置在备用市电7和切换装置8之间,用于检测备用市电7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并将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传输给另一个第一显示装置4进行显示。
可选地,配电系统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5,连接在切换装置8和配电柜3之间,其中,第二检测装置5将检测到的配电柜3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传输给第二显示装置9。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二检测装置可以为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上述第二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
另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第二检测装置可以为三相电能表的检测部分,上述第二显示装置可以为三相电能表的显示部分,上述第二检测装置和上述第二显示装置组成了三相电能表,该三相电能表可以通过每相的电压和电流确定出每相的用电度数。
如图3所示,第二检测装置5设置在配电柜3和切换装置8之间,用于检测配电柜3输出的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并将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传输给第二显示装置9进行显示。同时,第二显示装置9通过每相的电压和电流确定出每相的用电度数,与相应的电压和电流一并进行显示。
可选地,第一检测装置2和第二检测装置5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与第一显示装置4和第二显示装置9通信。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无线方式可以为ZigBee通信、WiFi通信、射频传输等;上述有线方式可以为RS485总线、RS232等串行总线传输方式。
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出电压和电流后,内置的ZigBee采集器通过串行总线将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传输给对应的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
可选地,配电系统还包括:不间断电源13,连接在切换装置8和配电柜3之间,用于为配电柜3提供备用电能;储能装置15,与不间断电源13相连。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储能装置可以为铅酸免维护蓄电池。
考虑到用户对电能的需求十分重要,在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均故障的情况下,或者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的切换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设置了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PS)来为用户供电。
具体地,当主用市电或备用市电正常输入时,UPS相当于一个交流稳压器,同时它还向储能装置充电;当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均故障时,或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的切换过程中,UPS立即将储能装置中的直流电能,通过内置的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输入配电柜,以维持用户的持续用电。
可选地,配电柜3还包括:通信装置15,与用户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发送配电柜3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至用户终端。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模块;上述用户终端可以为远程监控站的电脑,工作人员的手机等。
可选地,通信装置15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网络与用户终端通信连接。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有线方式可以为RS485总线、RS232总线等;上述无线网络可以为GPRS网络,射频网络等。
可选地,配电柜还包括:透明窗,设置在配电柜3的柜门上,柜门在关闭状态下使透明窗的位置覆盖第一显示装置4和第二显示装置9。
一种可选方案中,上述透明窗可以采用抗震玻璃制成。
由于透明窗的位置在柜门关闭的状态下覆盖了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工作人员可以不打开配电柜的柜门,即可查看用户对每相电的使用情况。
容易注意到,采用抗震玻璃制成的透明窗,尤其适用于要求持续稳定输入电能的一级用电单位。
可选地,配电柜3还包括:防水挡板,设置在配电柜3的顶部。
由于配电柜的顶部设置了防水挡板,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系统,即使应用在户外,也不用考虑雨水对系统带来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包括:主用市电,备用市电,以及分别与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连接的切换装置,其中,切换装置用于切换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配电柜,与切换装置相连,配电柜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其中,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主用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通过在配电柜中设置第二显示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配电系统只能显示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导致无法直观获知用户对每相电能的使用情况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直观显示每相的用电信息的目的。容易注意到,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ZigBee采集器为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不间断电源确保了重点用户持续稳定的用电;通过通信装置方便远程监控中心或工作人员不用去现场即可了解用户的用电情况;通过透明窗和防水挡板的设计拓宽了配电系统的使用场景。
实施例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配电柜,配电柜应用于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其中,配电系统包括:主用市电,备用市电,以及分别与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连接的切换装置,其中,切换装置用于切换主用市电和备用市电;配电柜,与切换装置相连,配电柜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其中,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主用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
可选地,第一显示装置有两个,配电系统还包括:两个第一检测装置,分别连接在主用市电和切换装置之间、备用市电和切换装置之间,其中,两个第一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对应传输给两个第一显示装置。
可选地,配电系统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连接在切换装置和配电柜之间,其中,第二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传输给第二显示装置。
可选地,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与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通信。
可选地,配电系统还包括:不间断电源,连接在切换装置和配电柜之间,用于为配电柜提供备用电能;储能装置,与不间断电源相连。
可选地,配电柜还包括:通信装置,与用户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发送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至用户终端。
可选地,通信装置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网络与用户终端通信连接。
可选地,配电柜还包括:透明窗,设置在配电柜的柜门上,柜门在关闭状态下使透明窗的位置覆盖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
可选地,配电柜还包括:防水挡板,设置在配电柜的顶部。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用市电,备用市电,以及分别与所述主用市电和所述备用市电连接的切换装置,其中,所述切换装置用于切换所述主用市电和所述备用市电;
配电柜,与所述切换装置相连,所述配电柜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主用市电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有两个,所述配电系统还包括:
两个第一检测装置,分别连接在所述主用市电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所述备用市电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对应传输给两个所述第一显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系统还包括:
第二检测装置,连接在所述切换装置和所述配电柜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所述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传输给所述第二显示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系统还包括:
不间断电源,连接在所述切换装置和所述配电柜之间,用于为所述配电柜提供备用电能;
储能装置,与所述不间断电源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还包括:
通信装置,与用户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发送所述配电柜输出的每相电能信息至所述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网络与所述用户终端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还包括:
透明窗,设置在所述配电柜的柜门上,所述柜门在关闭状态下使所述透明窗的位置覆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还包括:
防水挡板,设置在所述配电柜的顶部。
10.一种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
CN201921695060.4U 2019-10-09 2019-10-09 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和配电柜 Active CN210245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5060.4U CN210245964U (zh) 2019-10-09 2019-10-09 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和配电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5060.4U CN210245964U (zh) 2019-10-09 2019-10-09 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和配电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5964U true CN210245964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66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5060.4U Active CN210245964U (zh) 2019-10-09 2019-10-09 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和配电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5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724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static transfer switch with smart home power management
JP6013076B2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装置、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ネルギー管理方法
JP6569791B2 (ja) 蓄電池搭載機器の保守運用システム
CN110672962A (zh) 一种用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CN107426815B (zh) 一种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仪器监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787152A (zh) 监控配电电源系统及供电系统
CN203135590U (zh) 智能电网综合数据采集系统
JP3394958B1 (ja) ホームオート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09309933A (zh) 一种手机信号户外微型基站监控系统
JP6782330B2 (ja) マルチチャンネル電力統合管理システム
CN207301710U (zh) 一种设备状态远程监控系统
CN205609000U (zh) 不间断电源系统
CN210245964U (zh) 显示用电信息的配电系统和配电柜
KR102529846B1 (ko) 배전선로 정전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375617A (zh) 风光互补及夜间充电的不间断电源及其操作方法
CN201682328U (zh) 一种漏电保护器远程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终端
CN211321024U (zh) 一种嵌入式配变监测计量装置及配电房终端
CN208955747U (zh) 智能配变终端监测系统
CN203616818U (zh) 一种负荷管理预付费控制终端
CN111600364A (zh) 便携储能设备及系统
CN206208972U (zh) 一种电压检测告警设备
CN204462825U (zh) 一种能耗监控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家用电器能耗监控系统
CN217010384U (zh) 一种充换电装置及充换电系统
CN109494583A (zh) 交流负荷转移配电箱
CN215071610U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故障自动隔离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