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3462U - 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3462U
CN210243462U CN201920719729.2U CN201920719729U CN210243462U CN 210243462 U CN210243462 U CN 210243462U CN 201920719729 U CN201920719729 U CN 201920719729U CN 210243462 U CN210243462 U CN 210243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s
lug
slide bar
optical head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97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ilong Xie
谢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uangh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uangh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uangh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uangh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97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3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3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3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支架;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电机;光头,所述光头具有左侧连接部和右侧连接部;所述左侧连接部包括第一耳和第二耳,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的螺纹孔均穿过所述丝杆;所述右侧连接部包括具有通孔的第三耳和第四耳,所述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具有通孔的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第一滑杆穿过所述第三耳和第四耳的通孔,且穿过该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的通孔;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丝杆平行,所述丝杆与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的螺纹孔的轴线垂直。

Description

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荧光分析法是指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处于激发态,激发态分子经历一个碰撞及发射的去激发过程所发生的能反映出该物质特性的荧光,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由于有些物质本身不发射荧光(或荧光很弱),这就需要把不发射荧光的物质转化成能发射荧光的物质。例如用某些试剂(如荧光染料),使其与不发射荧光的物质生成络合物,各种络合物能发射荧光,再进行测定。因此荧光试剂的使用,对一些原来不发荧光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进行荧光分析打开了大门,扩展了分析的范围。荧光检测的光头当不能准确对阵试纸卡时,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通过该结构,一是整个光头驱动结构可以在X方向的电机的作用下沿X方向运动,二是光头可以在Y方向的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沿Y方向运动,使得光头可以到达试剂卡的任何被检测区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荧光检测光驱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支架6;
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1,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1具有X方向的螺纹孔,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可在所述连接部1的作用下沿X方向运动;
电机9,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支架的另一侧,电机输出轴连接丝杆10;
光头8,所述光头8具有左侧连接部和右侧连接部;所述左侧连接部包括第一耳11和第二耳12,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的螺纹孔均穿过所述丝杆10;当所述丝杆随着电极输出轴转动时,所述丝杆驱动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同步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光头运动;
所述右侧连接部包括具有通孔的第三耳15和第四耳16,所述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具有通孔的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17,第一滑杆14穿过所述第三耳和第四耳的通孔,且穿过该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17的通孔;
所述第一滑杆14与所述丝杆10平行,所述丝杆10与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1的螺纹孔的轴线(即X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2、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3和第三X方向滑杆连接部4,所述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2、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3和第三X方向滑杆连接部4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和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上的通孔的轴线重合,且与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1的螺纹孔的轴线平行(即X方向);所述第三X方向滑杆连接部的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的通孔的轴线不重合,且与所述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的通孔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6上设置有连接板7。用于增强整个驱动结构的刚性,且可以用于延伸光头的输出线。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上设置有条码扫描单元。用于扫描试剂卡的条码。
进一步地,在所述光头8和所述丝杆10之间的第一耳11和第二耳12上,均还设置有区别于所述丝杆穿过的螺纹孔的通孔,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的通孔轴线重合,且与所述丝杆的轴线平行,第二滑杆14穿过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的通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架6上还设置有支撑穿过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的通孔的第二滑杆14的两端的至少两个第二滑杆架。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上供所述第一滑杆穿过的通孔为开口通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该通孔开口部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滑杆架上供所述第二滑杆穿过的通孔为开口通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滑杆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该通孔开口部的螺纹孔。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一是使得整个驱动结构可以在X方向驱动轴的作用下整体沿X方向移动,同时,在自身的电机的驱动下,光头可以沿Y方向(与X方向垂直),使得光头可以达到试剂卡检测区域的任意位置,二是光头两侧均设置有大于一个的穿过丝杆、第一滑杆和/或第二滑杆的孔,使得光头在Y方向的移动较为精确,不会犹豫连接松动导致光头在被驱动的过程中偏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方向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方向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但这些……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实施例一
如附图1和2所示,荧光检测光驱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支架6;支架6用于支撑整个驱动结构。
在支架6的一侧设置有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1,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1具有X方向的螺纹孔,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可在所述连接部1的作用下沿X方向运动。
为了使得整个驱动结构较为精确地在X方向上移动,在驱动结构上还设置有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2、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3和第三X方向滑杆连接部4,所述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2、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3和第三X方向滑杆连接部4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和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上的通孔的轴线重合,且与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1的螺纹孔的轴线平行(即X方向);所述第三X方向滑杆连接部的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的通孔的轴线不重合,且与所述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的通孔的轴线平行。
这样,当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1由于其螺纹孔被驱动而移动时,由于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2、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3和第三X方向滑杆连接部4上通孔中的滑杆的作用,使得整个驱动结构的移动为X方向而不会产生偏移。
在所述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上设置有条码扫描单元。用于扫描试剂卡的条码。
在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9、光头8。
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丝杆10。
光头8不与支架6直接连接,主要通过第二滑杆14、丝杆10悬置连接,在丝杆10的驱动下,可以沿Y方向运动。
所述光头8具有左侧连接部和右侧连接部;所述左侧连接部包括第一耳11和第二耳12,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的螺纹孔均穿过所述丝杆10;当所述丝杆随着电极输出轴转动时,所述丝杆驱动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同步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光头运动。
所述右侧连接部包括具有通孔的第三耳15和第四耳16,所述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具有通孔的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17,第一滑杆14穿过所述第三耳和第四耳的通孔,且穿过该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17的通孔。
所述第一滑杆14与所述丝杆10平行,所述丝杆10与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1的螺纹孔的轴线(即X方向)垂直。
在所述光头8和所述丝杆10之间的第一耳11和第二耳12上,均还设置有区别于所述丝杆穿过的螺纹孔的通孔,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的通孔轴线重合,且与所述丝杆的轴线平行,第二滑杆14穿过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的通孔。通过这两个通孔的设置,使得整个光头基本处于过约束的状态,光头的运动只能是沿着丝杆的轴线的方向,而不会产生偏移。
在所述支架6上还设置有支撑穿过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的通孔的第二滑杆14的两端的至少两个第二滑杆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上供所述第一滑杆穿过的通孔为开口通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该通孔开口部的螺纹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滑杆架上供所述第二滑杆穿过的通孔为开口通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滑杆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该通孔开口部的螺纹孔。
另外,为了增强整个驱动结构的刚性,且可以用于延伸光头的输出线,在所述支架6上设置有连接板7。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一是使得整个驱动结构可以在X方向驱动轴的作用下整体沿X方向移动,同时,在自身的电机的驱动下,光头可以沿Y方向(与X方向垂直),使得光头可以达到试剂卡检测区域的任意位置,二是光头两侧均设置有大于一个的穿过丝杆、第一滑杆和/或第二滑杆的孔,使得光头在Y方向的移动较为精确,不会犹豫连接松动导致光头在被驱动的过程中偏移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支架;
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具有X方向的螺纹孔,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可在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的作用下沿X方向运动;
电机,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支架的另一侧,电机输出轴连接丝杆;
光头,所述光头具有左侧连接部和右侧连接部;所述左侧连接部包括第一耳和第二耳,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的螺纹孔均穿过所述丝杆;当所述丝杆随着电极输出轴转动时,所述丝杆驱动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同步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光头运动;
所述右侧连接部包括具有通孔的第三耳和第四耳,所述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具有通孔的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第一滑杆穿过所述第三耳和第四耳的通孔,且穿过该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的通孔;
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丝杆平行,所述丝杆与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的螺纹孔的轴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和第三X方向滑杆连接部,所述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和第三X方向滑杆连接部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和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上的通孔的轴线重合,且与所述X方向驱动轴连接部的螺纹孔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三X方向滑杆连接部的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的通孔的轴线不重合,且与所述第一X方向滑杆连接部的通孔的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连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X方向滑杆连接部上设置有条码扫描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头和所述丝杆之间的第一耳和第二耳上,均还设置有区别于所述丝杆穿过的螺纹孔的通孔,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的通孔轴线重合,且与所述丝杆的轴线平行,第二滑杆14穿过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支撑穿过所述第一耳和第二耳上的通孔的第二滑杆的两端的至少两个第二滑杆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上供所述第一滑杆穿过的通孔为开口通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滑杆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该通孔开口部的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滑杆架上供所述第二滑杆穿过的通孔为开口通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滑杆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该通孔开口部的螺纹孔。
CN201920719729.2U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 Active CN210243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9729.2U CN210243462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9729.2U CN210243462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3462U true CN210243462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70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9729.2U Active CN210243462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34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5028A (zh) * 2020-04-14 2020-07-31 东莞市创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屏检测方法
CN111649776A (zh) * 2020-04-14 2020-09-11 东莞市创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屏检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5028A (zh) * 2020-04-14 2020-07-31 东莞市创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屏检测方法
CN111649776A (zh) * 2020-04-14 2020-09-11 东莞市创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屏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43462U (zh) 一种荧光检测光头驱动结构
Wang et al. The promoter-search mechanism of Escherichia coli RNA polymerase is dominated by three-dimensional diffusion
US6399952B1 (en) Multiplexed fluorescent detection in microfluidic devices
US9395357B2 (en) Method of detecting sparse particles in a solution using a light-emitting probe
Munce et al. Microfabricated system for parallel single-cell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EP2543990B1 (en) Optical analysis device, opt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optical analysis
US6608671B2 (en) Detector and screening device for ion channels
US9285321B2 (en) Fluorescence detection device
US20220236219A1 (en) Glycan profiling utilizing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O2002044703A9 (en) High throughput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
JP2013536439A (ja) 使い捨て生体分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生体分析を、同カートリッジを用いて行なう装置
CN102292643A (zh) 一种控制光学测试装置测试头的机构和方法
CN113692536A (zh) 样本分析系统
JP6796561B2 (ja) 生体試料分析装置、及び方法
EP0569215A2 (en) Clinical chemistry analyser
CN109564232A (zh) 实验室样品分配系统和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US20180056300A1 (en) Housing for laboratory instrument, laboratory instrument &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laboratory instrument
US7280213B2 (en) Light detection device
CN210071853U (zh) 一种多通道荧光检测结构
CN209784377U (zh) 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的检测机构
CN112694972A (zh) 一种反应模块及相应的多重多路实时荧光核酸检测仪
Chu et al. Multiplexed 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s enabled by multi-parameter spectroscopic detection of nanostructured FRET labels
JP3708926B2 (ja) コード読み取りシステム
CN214097506U (zh) 用于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运送平台
CN211554013U (zh) 样本分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1, 7th Floor, No. 12 Nanyun 1st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Chuangh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610, building 2, No. 15, West Industrial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Chuangh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