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38599U - 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38599U
CN210238599U CN201921032429.3U CN201921032429U CN210238599U CN 210238599 U CN210238599 U CN 210238599U CN 201921032429 U CN201921032429 U CN 201921032429U CN 210238599 U CN210238599 U CN 210238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
control unit
monitoring system
force platform
rang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24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fan Mo
莫可凡
Guocong Ye
叶国聪
Yuande Bai
白元德
Jiayuan Luo
罗嘉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210324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38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38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38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其包括安装在反力平台本体的次梁底部的监测器,所述监测器包括控制单元、用于监测所述反力平台本体水平倾角的水平倾角传感器和用于监测所述反力平台本体整体下沉的红外线测距模块,所述监测器的一侧安装在次梁底部、另一侧安装所述红外线测距模块,所述监测器设置有报警单元,所述水平倾角传感器和所述红外线测距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监测反力平台本体的水平倾角和整体下沉的效果。

Description

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载试验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楼房建筑前进行打桩后均需要对桩进行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现有的,在建筑打桩后,将主梁、次梁、千斤顶和支墩搭建完毕后再将试件放在次梁上从而就完成了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的搭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静载试验在次梁上会堆积很多试件,且堆积的高度较高,传统的静载试验中并未对反力平台进行水平以及垂直高度的监测,当平台倾斜或者整体下沉是不能及时对其知晓从而会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其具有检测监测反力平台本体的水平倾角和整体下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包括安装在反力平台本体的次梁底部的监测器,所述监测器包括控制单元、用于监测所述反力平台本体水平倾角的水平倾角传感器和用于监测所述反力平台本体整体下沉的红外线测距模块,所述监测器的一侧安装在次梁底部、另一侧安装所述红外线测距模块,所述监测器设置有报警单元,所述水平倾角传感器和所述红外线测距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水平倾角传感器从而达到对反力平台本体的是否发生倾斜进行检测,并且当偏移至危险值时水平倾角传感器会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单元,然后再传到报警单元处进行向施工人员进行提示;设置有红外线测距模块从而检测监测器安装有该红外线测距模块的一侧至地面的距离,并且当有距离变化变化至危险值时红外线测距模块会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然后再传到报警单元处进行向施工人员进行提示,从而降低了由于反力平台发生倾斜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并且能提示是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单元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警示灯与蜂鸣器进行对施工人员进行提醒,不仅能在视觉上进行提醒,而且还能在听觉上进行提醒,保证了提醒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监测器远离所述红外线测距模块的一侧设置有磁吸件,所述磁吸件与所述次梁底部相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磁吸件对监测器进行安装不仅方便,而且能保证监测器与次梁的相互配合紧密性,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监测器内设置有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终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传输单元的目的是为了能通过外在的电子设备进行对控制单元进控制,无需一直有人员在检测器本体旁或建筑工地中进行监督,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单元为联网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联网模块从而达到当施工人员不在试验现场时可将现场监测器的情况发送至施工人员的电子设备上进行远程监控,从而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单元为蓝牙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蓝牙模块从而达到与检测仪器进行连动,能与现场设备进行交换信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单元为USB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USB接口当控制单元出现问题或者需要对控制单元的数据进行更新时通过外接的USB接口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监测器的侧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查人员可通过显示屏观察到监测器内部的监测情况和检测数据,从而方便检查人员清楚地知道反力平台本体现如今的整体状态,方便对当前状态进行评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监测器设置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面板从而可以对控制单元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例如当对反力平台本体进行调整为最佳状态后将控制面板的数据进行复位的复位按钮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有水平倾角传感器从而达到对反力平台本体的是否发生倾斜进行检测,并且当偏移至危险值时水平倾角传感器会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单元,然后再传到报警单元处进行向施工人员进行提示;通过设置有红外线测距模块从而检测监测器安装有该红外线测距模块的一侧至地面的距离,并且当有距离变化变化至危险值时红外线测距模块会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然后再传到报警单元处进行向施工人员进行提示,从而降低了由于反力平台发生倾斜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并且能提示是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2.通过磁吸件对监测器进行安装不仅方便,而且能保证监测器与次梁的相互配合紧密性,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
3.通过设置有联网模块从而达到当施工人员不在试验现场时可将现场监测器的情况发送至施工人员的电子设备上进行远程监控,从而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4.通过设置有蓝牙模块从而达到与检测仪器进行连动,能与现场设备进行交换信息;
5.控制单元将水平倾角传感器和红外线测距模块的信息传送至显示屏,从而使检查人员可通过显示屏观察到监测器内部的监测情况和检测数据,从而方便检查人员清楚地知道反力平台本体现如今的整体状态,方便对当前状态进行评估;
6.当对反力平台本体进行调整后且确定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可通过复位单元将水平倾角传感器或红外线测距模块进行复位,认定为当前状态为最佳状态;
7.通过设置有USB接口当控制单元出现问题或者需要对控制单元的数据进行更新时通过外接的USB接口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监测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监测器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中,1、反力平台本体;11、支墩;12、主梁;13、次梁;14、千斤顶;15、承压板;16、试件;17、承接块;2、监测器;21、壳体;211、磁吸件;22、水平倾角传感器;23、红外线测距模块;24、控制单元;25、警示灯;26、蜂鸣器;27、显示屏;28、控制面板;101、报警单元;102、终端;103、传输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包括反力平台本体1和监测器2,反力平台本体1包括一对支墩11、一根主梁12、若干根次梁13、一个千斤顶14、一块承压板15和若干块试件16,承压板15放置在试桩位置处,一对支墩11相对设置在承压板15的两侧,承压板15位于两个支墩11之间的中心处,次梁13的相对两端分别放置在支墩11的同一侧,若干根次梁13相互平行且间隔放置在支墩11,千斤顶14放置在承压板15,两个支墩11之间设置有两块承接块17,两块承接块17相对设置,主梁12的相对两端放置在承接块17,主梁12的一侧与千斤顶14的活塞抵接、另一侧与所有次梁13均抵接,主梁12与次梁13相互垂直,试件16均匀放置在次梁13远离支墩11的一侧;所有次梁13与主梁12均为方形且为钢材料。
如图1和图2所示,监测器2包括壳体21、水平倾角传感器22、红外线测距模块23、控制单元24和传输单元103,壳体21安装在次梁13远离试件16的一侧且安装在靠近主梁12的位置;水平倾角传感器22、控制单元24和传输单元103均安装在壳体21内,水平倾角传感器22的精度达到0.01°,壳体21的一侧安装红外线测距模块23、另一侧设置有磁吸件211吸附在次梁13,磁吸件211为磁铁;壳体21设置红外线测距模块23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警示灯25与两个蜂鸣器26,其中一个警示灯25和一个蜂鸣器26显示水平倾角传感器22的状态、另一个警示灯25和另一个蜂鸣器26显示红外线测距模块23的状态;壳体21的侧面设置有显示屏27和控制面板28,显示屏27和控制面板28设置在壳体21的同一侧面。
如图2和图3所示,水平倾角传感器22和红外线测距模块23均与控制单元24连接,从而使水平倾角传感器22、红外线测距模块23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24;显示水平倾角传感器22的状态的警示灯25和蜂鸣器26与控制单元24连接,显示红外线测距模块23的状态的警示灯25和蜂鸣器26与控制单元24连接;传输单元103与控制单元24连接,传输单元103与终端102之间的信号相互传输;显示屏27与控制单元24连接,控制面板28与控制单元24进行连接。
如图3所示,控制面板28可以为复位按钮;传输单元103可以为联网模块,也可以为蓝牙模块,也可以是USB接口,也可以为联网模块、蓝牙模块和USB接口其中的两个以上;终端102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承压板15放置在试桩上,然后将千斤顶14安装在承压板15上,然后使两个支墩11相对放置在承压板15的相对两侧且使承压板15位于两个支墩11之间的中心位置,接着放置两承接块17后将主梁12放置在两承接块17上使千斤顶14抵接在主梁12,接着将次梁13依次放置在支墩11上且使主梁12远离千斤顶14的一端与所有次梁13均抵接,然后将试件16均匀放置在次梁13上则构成了反力平台本体1,最后通过设置在壳体21的磁铁将监测器2安装在靠近主梁12的次梁13上,当反力平台本体1上的试件16发生倾斜且达到危险值时,控制单元24会将信号传输至与水平倾角传感器22对应的警示灯25会亮和蜂鸣器26会响,从而达到对反力平台本体1的水平进行监测;而设置在壳体21远离磁吸件211一侧的红外线测距模块23检测壳体21至地面之间的距离,当反力平台本体1发生整体下沉并到达危险值时,控制单元24会将信号传输至与红外线测距模块23对应的警示灯25会亮和蜂鸣器26会响,从而达到对反力平台本体1的垂直高度进行监测;当检查人员不在现场时可通过壳体21内的传输单元103将控制单元24收集的信息进行远程推送至检查人员的电子设备上进行了解监测器2的具体情况;每时每刻控制单元24都会将水平倾角传感器22和红外线测距模块23的信息传送至显示屏27上进行显示;当对反力平台本体1进行调整至最佳状态上则按连接在水平倾角传感器22或红外线测距模块23处的控制面板28进行对水平倾角传感器22或红外线测距模块23进行复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包括安装在反力平台本体(1)的次梁(13)底部的监测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2)包括控制单元(24)、用于监测所述反力平台本体(1)水平倾角的水平倾角传感器(22)和用于监测所述反力平台本体(1)整体下沉的红外线测距模块(23),所述监测器(2)的一侧安装在次梁(13)底部、另一侧安装所述红外线测距模块(23),所述监测器(2)设置有报警单元(101),所述水平倾角传感器(22)和所述红外线测距模块(23)均与所述控制单元(24)连接,所述报警单元(101)与所述控制单元(2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单元(101)包括警示灯(25)和蜂鸣器(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2)远离所述红外线测距模块(23)的一侧设置有磁吸件(211),所述磁吸件(211)与所述次梁(13)底部相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2)内设置有传输单元(103),所述传输单元(103)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24)连接、另一端与终端(10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103)为联网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103)为蓝牙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103)为USB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2)设置有显示屏(27),所述显示屏(27)与所述控制单元(2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2)设置所述显示屏(27)的一侧还设置有控制面板(28),所述控制面板(28)与所述控制单元(24)连接。
CN201921032429.3U 2019-07-03 2019-07-03 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 Active CN210238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2429.3U CN210238599U (zh) 2019-07-03 2019-07-03 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2429.3U CN210238599U (zh) 2019-07-03 2019-07-03 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38599U true CN210238599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89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2429.3U Active CN210238599U (zh) 2019-07-03 2019-07-03 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385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7372A (zh) * 2020-07-07 2020-10-27 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总站有限公司 一种静载试验远程检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7372A (zh) * 2020-07-07 2020-10-27 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总站有限公司 一种静载试验远程检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76100B1 (ko) 구조물의 원격 감시시스템
KR101767343B1 (ko) 지진 예경보 및 대피 방송 시스템
CN101903804B (zh) 用于建筑的地震感测报警系统
KR101742783B1 (ko) 시설물 안전용 진동/기울기/지진 감지 장치
US20040135698A1 (en)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arthquake generated P-waves and generating a responsive control signal
US8959784B2 (en) Remote leveling and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1025295B1 (ko) 위치 확인이 가능한 공공장소 배치용 자동심실제세동기 보관함
KR101028363B1 (ko) 스트레인을 이용한 구조물의 붕괴 징후 감지 시스템
US20140291064A1 (en) Earthquake monitoring sensor and earthquake monitor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210238599U (zh) 静载试验反力平台监控系统
CN105486243A (zh) 基于可见光成像技术的桥梁挠度监测系统
KR101536304B1 (ko) 축압식 소화기의 상시 압력 감지장치
CN109854229A (zh) 一种钻杆垂直度检测装置与方法
KR102103509B1 (ko) 면진형 전력변환장치의 지진 대응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653107B (zh) 基于5g+信息化基坑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0144898A (zh)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实时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13802565A (zh) 一种炼钢车间内基坑与构筑物一体化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14173423U (zh) 一种隧道安全在线监测系统
JP2001216593A (ja) 転石落石地滑り警報装置
CN209159973U (zh) 一种便携式声电磁集成探测装置
US3806907A (en) Perimeter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with common mode rejection
KR102123816B1 (ko) 지진 및 위험지역 구조물을 위한 스마트 재난방지 시스템
CN107101610A (zh) 可用于建筑结构形变监测的位移监测系统
KR101224077B1 (ko) 지피에스를 이용한 기준점의 지반상태확인시스템
CN110672424A (zh) 一种大吨位静载试验台的可视化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