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8536U - 儿童俯卧位体位垫 - Google Patents

儿童俯卧位体位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8536U
CN210228536U CN201920185605.0U CN201920185605U CN210228536U CN 210228536 U CN210228536 U CN 210228536U CN 201920185605 U CN201920185605 U CN 201920185605U CN 210228536 U CN210228536 U CN 210228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chest
abdomen
replacement
prone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56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ingting Xu
徐婷婷
Weiying Zhang
张伟英
Runyu Zhou
周如女
Qunfeng Lu
陆群峰
Ziyi Cai
蔡子奕
Conghui Fu
付聪慧
Minjie Ju
居敏洁
Ji Liu
刘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LDREN'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LDREN'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1856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8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8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8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俯卧位体位垫,所述体位垫包括腹部垫、胸部垫、两个手部定位垫以及两个连接带;每个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一个手部定位垫另外一端连接腹部垫;所述胸部垫连接两个连接带,设置在胸部垫和手部定位垫之间;每个所述手部定位垫呈矩形板状结构,每个所述手部定位垫的表面形成两端开放的长条状凹槽;每个所述手部定位垫内部设置一个孔,孔迹贯穿整个手部定位垫且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板状结构长边所在两侧面上,所述孔位于凹槽的下方。本装置能够对ICU病房中ARDS俯卧位通气的患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辅助支撑装置,同时对于儿童的手部能够有效的定位,避免了非计划性拔管。

Description

儿童俯卧位体位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俯卧位体位垫。
背景技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较常见的内科急危重症,常见的原因有严重感染、严重创伤、休克、手术、误吸等,以严重的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主要的治疗目标包括治疗原发病、纠正危及生命的低氧血症、肺保护等。目前机械通气成为治疗ARDS的主要手段之一,采用保护性的肺通气策略,包括小潮气量、限制性的平台压、适宜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等。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以改善患者氧合状态的一种治疗性体位的护理措施。近年来,俯卧位作为治疗的一种有效体位,得到国内外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的广泛关注。最近有专家提出,ARDS患者的氧合作用在俯卧位状态下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俯卧位通气后的患者可以使背部肺组织复张,从而减轻低氧血症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特殊的通气方式可以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
但是,ARDS俯卧位通气病人的护理较仰卧位困难,病人常出现人工气道及各种引流管的非计划性拔出、压疮、体位变动性低血压、鼻饲液反流性误吸,角膜损伤等并发症。目前,临床护理人员针对ARDS俯卧位通气病人的护理多基于病人需求为主的经验式护理。而儿童相较于成人俯卧位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其中压疮是儿童俯卧位通气中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儿童压疮多发生在上半身,年龄偏小的患儿尤其是婴儿多见于枕部,年龄较大的患儿多见于骶尾部。俯卧位时,患者易发生压疮的部位与仰卧位时有所不同,面部、胸部、男性生殖器及骨隆突处成为护理工作的关注重点。而目前的体位垫无法预防俯卧位通气所产生的压疮,因此设计专门针对儿童俯卧位通气的体位垫能够使护理人员更好地护理这类病人,减少并发症,提高俯卧位通气的预期值。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俯卧位体位垫,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ICU病房患儿俯卧位通气护理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俯卧位体位垫,所述体位垫包括腹部垫、胸部垫、两个手部定位垫以及两个连接带;
每个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一个手部定位垫另外一端连接腹部垫;
所述胸部垫连接两个连接带,设置在胸部垫和手部定位垫之间;
每个所述手部定位垫呈矩形板状结构,每个所述手部定位垫的表面形成两端开放的长条状凹槽;每个所述手部定位垫内部设置一个孔,孔迹贯穿整个手部定位垫且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板状结构长边所在两侧面上,所述孔位于凹槽的下方;
每个所述连接带上都设置两个调节扣,分别为用于调节胸部垫和手部定位垫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扣和用于调节胸部垫和腹部垫之间距离的第二调节扣;所述腹部垫的最高点高于胸部垫的最高点。
两端开放的长条状凹槽是指凹槽整体呈长条形,贯穿矩形板状的两端,因此形成两端未封闭的凹槽。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带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腹部垫;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带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胸部垫;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都是按扣或者魔术贴,所述按扣或者魔术贴的一部分设置在胸部垫或者腹部垫的底面使得胸部垫和腹部垫位于两个连接带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胸部垫和腹部垫都是半圆柱体。所述半圆柱体是指从圆柱体的弦沿着中心轴切下形成的几何体。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底面呈内凹的半圆柱面。半圆柱面是指半圆柱体的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体位垫还包括胸部替换垫和腹部替换垫,所述胸部替换垫包括胸部替换垫下部以及与胸部垫结构一致的胸部替换垫上部,所述胸部替换垫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使得胸部替换垫整体形成20~30度坡面;
所述腹部替换垫包括胸部替换垫下部以及与腹部垫结构一致的腹部替换垫上部,所述腹部替换垫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使得胸部替换垫整体形成20~30度坡面。
进一步地,所述手部定位垫、胸部垫以及腹部垫包括外套和内芯,内芯采用采用布料或者海绵制成。所述外套采用布料或者PU皮制成,所述内芯设置在外套中。
进一步地,两个手部定位垫的形状完全一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儿童俯卧位体位垫,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能够对ICU病房中ARDS俯卧位通气的患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辅助装置,同时对于儿童的手部能够有效的定位,避免了非计划性拔管。在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一套侧卧位的胸部替换垫和腹部替换垫,用于支撑患儿的侧卧位。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显示为胸部垫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腹部垫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手部定位垫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腹部替换垫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手部定位垫
101 第一调节扣
102 第二调节扣
104 凹槽
103 孔
2 连接带
3 胸部垫
4 腹部垫
5 腹部替换垫
501 腹部替换垫上部
502 腹部替换垫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俯卧位体位垫,所述体位垫包括腹部垫4、胸部垫3、两个手部定位垫1以及两个连接带2,每个所述连接带2的一端连接一个手部定位垫1另外一端连接腹部垫4;所述胸部垫4连接两个连接带2,设置在胸部垫3和手部定位垫1之间。两个手部定位垫的形状完全一致。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带2对称的设置在胸部垫和腹部垫下方。采用本装置可以将患儿俯卧在体位垫上,抬高了患儿胸部及髂部,以使病人腹部悬空,这样既有利于腹部活动,保证最佳通气效果,同时可降低腹腔压力,减少误吸的发生。
每个所述手部定位垫1呈矩形板状结构,每个所述手部定位垫1的表面形成两端开放的长条状凹槽104;所述凹槽的两端位于手部定位垫的短边上,每个所述手部定位垫1内部设置一个孔103,孔迹贯穿整个手部定位垫且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板状结构长边所在两侧面上,所述孔103位于凹槽104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04的底面呈内凹的圆柱面。使用时,可以利用一个棉线或者其他布袋穿过孔,将儿童的手固定在凹槽104内,同时还可以利用棉线将手部垫固定在病状的床栏,也固定了手部定位垫。手部定位避免患儿因意识不清而导致导管的非计划性拔管。
每个所述连接带上都设置两个调节扣,分别为用于调节胸部垫和手部定位垫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扣101和用于调节胸部垫和腹部垫之间距离的第二调节扣10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扣101和第二调节扣102都可以采用猪鼻扣。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接带在胸部垫3和手部定位垫1之间以及胸部垫3和腹部垫4之间都是断开的,通过日字扣(双肩书包上的常用调节扣)连接并调节长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带2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腹部垫;两个所述连接2带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胸部垫;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都是按扣,或者魔术贴,所述按扣或者魔术贴的一部分设置在胸部垫或者腹部垫的底面使得胸部垫和腹部垫位于两个连接带之上,方便拆卸,使用无碍。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胸部垫3和腹部垫4都是半圆柱体。使用时将弧面朝上,因此使用时可以牢固的放置在床上,不会移位,同时弧面设计符合人体结构,舒适感较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手部定位垫1宽度10~18cm,长度30~40cm;厚度5~8cm,凹槽的最大深度可以是4~5cm,宽度为8~16cm。所述胸部垫3的长度为30~40cm,宽度为10~14cm,最大高度为6~10cm。所述腹部垫4的长度为40~50cm,宽度为13~18cm,最大高度为8~12cm。所述腹部垫4的最高点高于胸部垫3的最高点,更加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体位垫还包括胸部替换垫和腹部替换垫5,所述胸部替换垫包括胸部替换垫下部以及与胸部垫结构一致的胸部替换垫上部,所述胸部替换垫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较小的锐角,即与水平面夹角呈20~30度;所述胸部替换垫下部能够将胸部替换垫上部支撑起呈20~30度,两者一体成型。
所述腹部替换垫包括腹部替换垫下部502以及与腹部垫结构一致的腹部替换垫上部501,所述腹部替换垫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较小的锐角,即与水平面夹角A呈20~30度,所述腹部替换垫下部能够将腹部替换垫上部支撑起呈20~30度,两者一体成型。
胸部替换垫和腹部替换垫的底面设置与连接带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匹配的部件,使得其可以很方便的替换。两种替换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病人翻身护理时使用。使用时只需将原来的胸部垫和腹部垫拆下,然后将胸部替换垫和腹部替换垫安装上即可。患儿躺在具有一定角度的胸部替换垫和腹部替换垫使得身体处于倾斜状态,方便护理,尤其是久卧的病人需要被翻身,避免压疮的形成,同时由于倾斜的角度不大,也不会使得患儿从垫子上滑落或者产生不适感。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手部定位垫、胸部垫以及腹部垫包括外套和内芯,内芯采用采用布料或者海绵制成。所述外套采用布料或者PU皮制成,所述内芯设置在外套中。
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儿童俯卧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俯卧位体位垫至少包括:
腹部垫(4)、胸部垫(3)、两个手部定位垫(1)以及两个连接带(2);
每个所述连接带(2)的一端连接一个手部定位垫(1)另外一端连接腹部垫(4);
所述胸部垫(3)连接两个连接带(2),设置在胸部垫(3)和手部定位垫(1)之间;
每个所述手部定位垫(1)呈矩形板状结构,每个所述手部定位垫(1)的表面形成两端开放的长条状凹槽(104);每个所述手部定位垫内部设置一个孔(103),孔迹贯穿整个手部定位垫且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板状结构长边所在两侧面上,所述孔(103)位于凹槽(104)的下方;
每个所述连接带(2)上都设置两个调节扣,分别为用于调节胸部垫(3)和手部定位垫(1)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扣(101)和用于调节胸部垫(3)和腹部垫(4)之间距离的第二调节扣(102);所述腹部垫(4)的最高点高于胸部垫(3)的最高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俯卧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带(2)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腹部垫(4);两个所述连接带(2)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胸部垫(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俯卧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都是按扣或者魔术贴,所述按扣或者魔术贴的一部分设置在胸部垫(3)或者腹部垫(4)的底面使得使用时胸部垫和腹部垫位于两个连接带(2)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俯卧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垫(3)和腹部垫(4)都是半圆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俯卧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4)的底面呈半圆柱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俯卧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俯卧位体位垫还包括胸部替换垫和腹部替换垫(5),所述胸部替换垫包括胸部替换垫下部以及与胸部垫结构一致的胸部替换垫上部,所述胸部替换垫下部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使得胸部替换垫整体形成20~30度坡;
所述腹部替换垫(5)包括腹部替换垫下部(502)以及与腹部垫结构一直的腹部替换垫上部(501),所述腹部替换垫下部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使得腹部替换垫整体形成20~30度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俯卧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定位垫、胸部垫以及腹部垫都包括外套和内芯;所述外套采用布料或者PU皮制成,所述内芯采用海绵或者布料制成,所述内芯设置在外套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俯卧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手部定位垫(1)的形状一致。
CN201920185605.0U 2019-02-02 2019-02-02 儿童俯卧位体位垫 Active CN210228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5605.0U CN210228536U (zh) 2019-02-02 2019-02-02 儿童俯卧位体位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5605.0U CN210228536U (zh) 2019-02-02 2019-02-02 儿童俯卧位体位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8536U true CN210228536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62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5605.0U Active CN210228536U (zh) 2019-02-02 2019-02-02 儿童俯卧位体位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8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96166U (zh) 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枕
CN210228536U (zh) 儿童俯卧位体位垫
CN215231171U (zh) 早产儿雾化器固定帽
CN211750313U (zh) 一种产妇用护理垫
CN213130216U (zh) 一种可调颈部托架
CN209790245U (zh) 早产儿三阶梯俯卧位支撑垫
CN208388902U (zh) 一种新型骶尾部防压疮垫
CN209916476U (zh) 一种监测呼吸高危患儿的俯卧装置
CN209332557U (zh) 一种高侧卧位患者支撑器
CN213374611U (zh) 一种隧道式婴幼儿氧气鼻导管固定装置
CN213285181U (zh) 隧道式婴幼儿氧气鼻导管固定套装
CN109394452A (zh) 一种高侧卧位患者支撑器
CN219614261U (zh) 一种侧卧抱枕
CN213941818U (zh) 一种可以任意调节长度的导尿管固定弹性绑带
CN205964355U (zh) 一种婴儿体位固定床垫
CN110051484A (zh) 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
CN218607157U (zh) 一种新生儿侧卧位哺乳辅助垫
CN210750071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手术床垫
CN220676287U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多功能防压橡胶垫枕组合
CN219579290U (zh) 一种危重患者俯卧位翻身减压垫
CN212439170U (zh) 一种用于临床辅助的头部支托气枕
CN201987798U (zh) 婴幼儿俯卧位护理枕头
CN220000911U (zh) 一种便于骨科手术的护理裤
CN215229573U (zh) 一种危重症患者专用枕
CN215229016U (zh) 一种小儿洗胃固定床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