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0353U - 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0353U
CN210220353U CN201920668642.7U CN201920668642U CN210220353U CN 210220353 U CN210220353 U CN 210220353U CN 201920668642 U CN201920668642 U CN 201920668642U CN 210220353 U CN210220353 U CN 210220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supply
storage space
communicated
re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86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aobing Zhu
朱小兵
Bin Fei
费斌
Xueli Cheng
程学丽
Chunyang Li
李春阳
Lisheng Ji
姬立胜
Zhanpeng Cui
崔展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686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0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0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0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第一储物间室,被分隔出至少两个储物空间;冷却室;风路系统,风路系统具有至少两个送风口、至少两个第一回风口和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每个送风口连通冷却室和一个储物空间,每个第一回风口连通一个储物空间和冷却室;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控制来自冷却室的气流向至少两个送风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进而控制气流中的全部或部分流向相应储物空间;和档位生成装置,配置成生成至少两个档位指令组位指令组包括多个档位指令,对应控制一个储物空间;每个档位指令包括使相应储物空间处于一个目标温度的控制信息,以使冷藏冷冻装置根据每个档位指令控制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进而控制相应储物空间内的温度。

Description

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现有冰箱冷藏间室,为统一控温,每一层都是统一的温度为0-5℃设定,而所有的食物的最佳存放温度都不一样。如果用户设定温度为0℃低档位时,冷藏整个间室的温度都是0℃左右。存放最佳温度大于5℃的食物存放在此温度下,就会大大的缩短食物的保鲜周期,加速食物变质腐败。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冷藏冷冻装置,可实现冰箱冷藏间室独立分区、每一层分区都可实现温度2、5、10(低、中、高)等一档或多档温度独立调节,以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来调节冰箱每一层的温度,通过温度和湿度的均衡控制,来达到对不同食物的最佳的存储环境区域,引导用户正确放置食物最佳储存空间。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第一储物间室,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搁物架,以使所述第一储物间室被所述搁物架分隔出至少两个储物空间;
冷却室,配置成容纳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蒸发器;
风路系统,所述风路系统具有至少两个送风口和至少两个第一回风口,每个所述送风口连通所述冷却室和一个所述储物空间,每个所述第一回风口连通一个所述储物空间和所述冷却室;
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风路系统内,且所述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具有进风口、排成一排的至少两个出风口和风门装置;每个所述出风口经由一个或多个所述送风口连通一个所述储物空间;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冷却室;所述风门装置配置成控制来自所述进风口的气流向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进而控制所述气流中的全部或部分流向相应所述储物空间;和
档位生成装置,配置成生成至少两个档位指令组;每个所述档位指令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档位指令,且每个所述档位指令组对应控制一个所述储物空间;每个所述档位指令包括使相应所述储物空间处于一个目标温度处或一个目标温度范围内的控制信息,以使所述冷藏冷冻装置根据每个所述档位指令控制所述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进而控制相应所述储物空间内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档位生成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显示控板,设置于每个所述储物空间的内侧壁上,每个所述显示控板配置成接收信号并生成一个所述档位指令组的所述档位指令;且每个所述显示控板还配置成显示建议相应所述储物空间内储藏物品的种类;或,
所述档位生成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调节按钮,与每个所述调节按钮的每个所述档位指令相对应设置的指示图标;每个所述指示图标至少包括建议相应所述储物空间内储藏物品的种类的信息。
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储物空间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风路系统包括:
送风总成,设置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后部,其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送风口;所述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送风总成的下部,所述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的上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和
回风总成,设置于所述送风总成的横向一侧,其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回风口。
可选地,所述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还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上侧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所述基体的下侧设置所述进风口;且所述风门装置包括:
多个挡板,每个所述挡板可转动地安装于一个所述出风口处,以转动到不同的转动位置处来调整相应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多个传动组件,每个所述传动组件具有转动件和第一传动机构;每个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配置成将相应所述转动件的旋转运动传递至一个所述挡板,以使该挡板静止或转动;和
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源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配置成将所述驱动源输出的一个运动传递至多个所述转动件,以使每个所述转动件静止或转动。
可选地,每个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凸轮滑槽;
每个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连接于相应所述挡板;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具有插入相应所述凸轮滑槽的插入部,以在相应所述转动件转动时静止或沿相应所述转动件的径向方向移动;且所述传动装置还具有与相应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牙,以在沿相应所述转动件的径向方向移动时带动相应所述挡板转动;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每个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齿牙;
所述第二齿轮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驱动源,且与一个所述转动件上的所述第二齿牙啮合,而且一个所述转动件上的第二齿牙与另一所述转动件上的第二齿牙啮合。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搁物架还将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分隔出抽屉空间;所述抽屉空间设置于三个所述储物空间的下侧;所述风路系统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回风总成上的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连通所述抽屉空间和所述冷却室。
可选地,所述储物空间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回风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沿竖向方向依次设置;
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两侧的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
与最上侧的所述储物空间连通的所述送风口为第一送风口,且为四个,分别设置于该所述储物空间的上部两侧和中部两侧;
与中间的所述储物空间连通的所述送风口为第二送风口,且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该所述储物空间的上部两侧;
与最下侧的所述储物空间连通的所述送风口为第三送风口,且为一个,设置于该所述储物空间的上部一侧;
所述送风总成内设置有:
第一送风风道,下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上部连通一个所述第二送风口;
第二送风风道,所述第二送风风道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风道的一侧,下端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上端连通四个所述第一送风口;
第三送风风道,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风道的另一侧,下端连通所述第三出风口,上端连通所述第三送风口;和
跨越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送风风道的上端,且所述跨越风道跨过所述第二送风风道,且连通另一所述第二送风口。
可选地,最上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与其下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的面积比为2至3;
最下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与其上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的面积比为1/2至7/10;
最下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与所述第二回风口之间的面积比为1/10至1/5。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门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配置成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储物间室;
至少一个瓶座,设置于第一门体的后侧,且每个所述瓶座的下部处于一个所述搁物架的前侧,且在所述第一门体关闭时,每个所述瓶座与所述搁物架接触。
可选地,所述回风总成内设置回风风道,每个所述第一回风口均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每个所述搁物架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间室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所述送风总成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以分别检测每个所述储物空间内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因为具有风路系统、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和档位生成装置,可实现冰箱冷藏间室独立分区、每一层分区都可实现温度2℃、5℃、10℃(低、中、高)等一档或多档温度独立调节,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来调节冰箱每一层的温度,通过温度和湿度的均衡控制,来达到对不同食物的最佳的存储环境区域,引导用户正确放置食物最佳储存空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独创的微风道技术能够实现冷藏间室每一层的独立控温,快速制冷,减小每一层的温度波动、保鲜节能,且还能够实现每一层的温度3档等独立可调节、使食物保存在最佳的温度区间,大大提高了食物的保鲜周期、用户使用更方便,同时更节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图3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的局部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图5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内部结构图;
图6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中的送风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图6所示送风总成的另一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中的回风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和图10分别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中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中挡板所处位置的示意性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至图8,图中箭头可表示气流流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20,箱体20内限定有储物间室,冷藏冷冻装置还具有用于开闭储物间室的门体。
其中,储物间室可以包括第一储物间室、第二储物间室和第三储物间室等。第一储物间室可为冷藏间室,第二储物间室可为冷冻间室,第三储物间室可为变温间室。相应地,门体可包括第一门体30、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以分别打开或关闭第一储物间室、第二储物间室和第三储物间室。进一步地,冷冻间室内的温度范围一般处于-22℃至-14℃。变温间室可随意调到-18℃至8℃。
制冷系统配置成向储物间室提供冷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冷系统可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27等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蒸发器27配置成直接或间接地向储物间室内提供冷量。由于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系统本身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习知的,在此不做赘述。且箱体20内可设置有冷却室,具体可设置于第三储物间室的后侧。冷却室内用于容纳蒸发器27。冷却室和蒸发器27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当蒸发器27可为一个时,为所有的储物间室提供冷量;当蒸发器27为多个时,每个蒸发器27可为一个储物间室提供冷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储物间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搁物架40,以使第一储物间室被搁物架40分隔出至少两个储物空间21。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风路系统和档位生成装置50。风路系统具有至少两个送风口、至少两个第一回风口81和通断控制装置,每个送风口连通冷却室和一个储物空间21,每个第一回风口81连通一个储物空间21和冷却室;通断控制装置配置成控制来自冷却室的气流向至少两个送风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进而控制气流中的全部或部分流向相应储物空间21。具体地,通断控制装置可使来自冷却室的气流只向一个储物空间21流动,也可使气流同时向两个或者多个储物空间21流动,即用于调节各个储物空间21的送风。
档位生成装置50配置成生成至少两个档位指令组;每个档位指令组包括多个档位指令,且每个档位指令组对应控制一个储物空间21;每个档位指令包括使相应储物空间21处于一个目标温度处或一个目标温度范围内的控制信息,以使冷藏冷冻装置根据每个档位指令控制通断控制装置,进而控制相应储物空间21内的温度。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档位生成装置50包括至少两个显示控板,设置于每个储物空间21的内侧壁上,每个显示控板配置成接收信号并生成一个档位指令组的档位指令;且每个显示控板还配置成显示建议相应储物空间21内储藏物品的种类。每个显示控板可临近相应的储物空间21设置。进一步地,每个显示控板可采用滑动、点击等方式进行信息输入。在本实用新型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档位生成装置50可为冷藏冷冻装置的总触摸显示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档位生成装置50包括至少两个调节按钮,以及与每个调节按钮的每个档位指令相对应设置的指示图标。每个指示图标至少包括建议相应储物空间内储藏物品的种类的信息。每个调节按钮可为旋钮等机械按键结构。指示图标可为设置于调节按钮附近的设置于冰箱箱体内侧的图标,可采用刻画、丝印、镂空结构等方式进行设置。例如指示图标可为建议相应储物空间内储藏物品的种类的代表物品的符号。进一步地,每个指示图标至少包括相应储物空间内的目标温度或目标温度范围。档位生成装置50还可包括至少两个指示灯。每个调节按钮的每个档位指令与一个指示灯相关联,以在调节按钮指示到相应档位指令时,相应的指示灯打开,进而使相应的指示图标高亮显示,即点亮,以便于用户观察。可替代地,指示图标也可采用显示屏进行显示,可达到机械按键与显示屏显示进行相结合。进一步地,指示图标也可直接为文字,即显示屏可显示与相应档位指令相关联的所有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因为具有风路系统和档位生成装置50,可实现冰箱冷藏间室独立分区、每一层分区都可实现温度2℃、5℃、10℃(低、中、高)等多档温度独立调节,以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来调节冰箱每一层的温度,通过温度和湿度的均衡控制,来达到对不同食物的最佳的存储环境区域,引导用户正确放置食物最佳储存空间。在本申请之前,冰箱每一层温度相同,而不同的食物最佳的存储温度和湿度是不同的,导致用户不敢把一些存储温度低温即食、热带瓜果、放入到冷藏冰箱。温度太低不能立即食用,用户只能放在外面;而热带瓜果需要存放在8-10℃的区间里面保存时间才最佳,也不敢放入冰箱。放入冰箱的食物也不是最佳的温度区间,食物衰败快,浪费严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由调节冰箱冷藏各层的温度,使食物保存在最佳的存储空间,引导用户正确放置食物最佳储存空间。每个储物空间21都有自己独立的出风和独立的回风,每个储物空间21都能实现温度的多档变化,自由切换。进一步地,每个档位指令组的档位指令的数量比较多时,如储物空间内的目标温度每变化一摄氏度,就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档位。这也可称为无级档位调节。例如,0℃至10℃的之间可具有11个档位,这样可使得每个储物空间21为0℃至10℃之间任意调节温度。当然,0℃至10℃的之间也可仅仅设置三个档位0℃冰温区,4℃黄金区,10℃热带水果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通断控制装置优选为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60,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60具有进风口、排成一排的至少两个出风口和风门装置;每个出风口经由一个或多个送风口连通一个储物空间21;进风口连通冷却室。风门装置配置成控制来自进风口的气流向至少两个出风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进而控制气流中的全部或部分流向相应储物空间21。也就是说,每个出风口连通一个储物空间21,当该出风口被关闭时,相应储物空间21就被停止供应冷气;当该出风口被打开后,可向相应储物空间21提供冷气。进一步地,当储物空间21和出风口均为三个时,如图9和图10所示,可实现7、8种送风模式,如全开、全关、一个出风口开(3种)和其中两个出风口开(3种)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至少两个储物空间21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风路系统包括送风总成70和回风总成80。送风总成70设置第一储物间室的后部,其上具有至少两个送风口;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60设置于送风总成70内,优选地,设置于送风总成70的下部。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60的上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口。回风总成80设置于送风总成70的横向一侧,其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回风口8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60还包括基体,基体的上侧至少两个出风口,基体的下侧设置进风口。风门装置包括多个挡板61、多个传动组件和驱动装置。每个挡板61可转动地安装于一个出风口处,以转动到不同的转动位置处来调整相应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每个传动组件具有转动件和第一传动机构;每个第一传动机构配置成将相应转动件的旋转运动传递至一个挡板61,以使该挡板61静止或转动。多个转动件可排成一排,且旋转轴线垂直于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60的进出风方向。驱动装置具有驱动源和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配置成将驱动源输出的一个运动传递至多个转动件,以使每个转动件静止或转动。
例如,每个转动件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凸轮滑槽;每个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连接于相应挡板61;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具有插入相应凸轮滑槽的插入部,以在相应转动件转动时静止或沿相应转动件的径向方向移动;且传动装置还具有与相应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牙,以在沿相应转动件的径向方向移动时带动相应挡板61转动。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每个转动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齿牙;第二齿轮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驱动源,且与一个转动件上的第二齿牙啮合,而且一个转动件上的第二齿牙与另一转动件上的第二齿牙啮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60可为CN108266950A中的分路送风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搁物架40还将第一储物间室分隔出抽屉空间22;抽屉空间22设置于三个储物空间21的下侧;风路系统还具有设置于回风总成80上的第二回风口82,第二回风口82连通抽屉空间22和冷却室。
每个搁物架40优选为搁物板、分隔板等,且与第一储物间室的间室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第一门体30的后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瓶座31,且每个瓶座31的下部处于一个搁物架40的前侧,且在第一门体30关闭时,每个瓶座31与搁物架40接触。优选地,最下侧的储物空间21和其前侧的瓶座31之间可允许气流向下流动到抽屉空间22。抽屉空间22也可进一步被分隔板分隔成多个子抽屉空间22,以防止多个抽屉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储物空间21的数量为三个,第一回风口8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回风口81和第二回风口82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每个第一回风口81设置于相应储物空间21的下部一侧;第二回风口82设置于抽屉空间22的下部一侧。至少两个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以及设置于第一出风口两侧的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
与最上侧的储物空间21连通的送风口为第一送风口,且为四个,分别设置于该储物空间21的上部两侧和中部两侧。与中间的储物空间21连通的送风口为第二送风口,且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该储物空间21的上部两侧。与最下侧的储物空间21连通的送风口为第三送风口,且为一个,设置于该储物空间21的上部一侧。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送风总成70内设置有第一送风风道71、第二送风风道72、跨越风道73和第三送风风道74。第一送风风道71下端连通第一出风口,上部连通一个第二送风口。第二送风风道72设置于第一送风风道71的一侧,下端连通第二出风口,上端连通四个第一送风口。第三送风风道74设置于第一送风风道71的另一侧,下端连通第三出风口,上端连通第三送风口。优选地,第三送风风道74和第三送风口均处于第一送风风道71的远离回风总成80的一侧。跨越风道73连通第一送风风道的上端,且跨越风道73跨过第二送风风道72,且连通另一第二送风口。如图8所示,回风总成80内设置回风风道,每个第一回风口81均与回风风道连通。回风风道具有总回风口83,连通冷却室。送风总成70上还具有进风口,进风口可经由进风管路与冷却室连通,且冷却室的出口处可设置有用于促使气流流动的风机28。
最上方的第一回风口81与其下方的第一回风口81之间的面积比为2至3;最下方的第一回风口81与其上方的第一回风口81之间的面积比为1/2至7/10;最下方的第一回风口81与第二回风口82之间的面积比为1/10至1/5。为了便于控制,送风总成70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51,以分别检测每个储物空间21内的温度,可使冷藏冷冻装置根据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的温度进行控制。每个温度传感器51都能够感测到相应储物空间21的温度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从冷却室出来的冷气传递到达送风总成70里面,送风总成70内装有风量分配器,即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60,分配器实现对每一层风路的独立送风或者组合任意送风,到达每一层,经过每一层的独立回风口回风,然后汇流到回风风道总成里面一起返回冷却室。搁物架40和箱体20的内胆之间形成密封,防止冷气下沉影响下一层的温度波动及控制。显示控板上设置有2℃、5℃、10℃选择按钮(或者低、中、高)档位选择,同时会有储藏种类的信息显示提醒用户什么物品放置在什么区域。当第一层储物空间21(最上侧的储物空间21)需要送风时,风通过第一送风口出来,经过搁物架40到达瓶座31和第一门体30,由于第一回风口81的设置,风会被返回来通过第一层回风口回风,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当每一层储物空间21相对应的温度传感器51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60上相应的出风口关闭停止送风。搁物架40和瓶座31之间温度相同。第二层储物空间21(中间的储物空间21)与第一层储物空间21的风路循环相同。第三层储物空间21(最下侧的储物空间21)的风一部分经过搁物架40到达瓶座31和第一门体30,另一部分会往下走向抽屉区输送冷量,通过回风口的大小不同来控制每一层的冷量配比,达到设定温度的平衡。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那个储物空间21的温度高了需要送风,分配器就往哪一层送风。每一个储物空间21和抽屉空间22内设置一个独立的回风口,每一个回风口的大小经过了严格的计算和仿真分析,考虑热传导和制冷能力等因素,从上到下三个第一回风口81以及与第二回风口82四个回风口的面积比优选为6:2.5:1.5: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可实现冷藏间室多层分区控温;每一层可实现三档变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自由选择温度区间;回风口的大小比列经过严格的计算来达到温度的平衡。回风口的设置结构方式;回风口、搁物架40、瓶座31通过相互配合来实现冷藏冷冻装置的温度变温可调节、湿度调节的风路循环方式。每个显示控板可设置于各个储物空间21的侧壁上且临近第一门体30的位置,便于操作。用户根据自己的习惯来任意调节,方便用户使用。且能够引导用户正确放置食物储存,减少浪费。以前不敢放入冰箱的食物也可以放入冰箱来延长保存期了。能够使食物储存在最佳的温度、湿度环境,大大提高保鲜。各层区域需要送风时才送风,防止食物过冷,节能。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储物间室,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搁物架,以使所述第一储物间室被所述搁物架分隔出至少两个储物空间;
冷却室,配置成容纳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蒸发器;
风路系统,所述风路系统具有至少两个送风口和至少两个第一回风口,每个所述送风口连通所述冷却室和一个所述储物空间,每个所述第一回风口连通一个所述储物空间和所述冷却室;
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风路系统内,且所述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具有进风口、排成一排的至少两个出风口和风门装置;每个所述出风口经由一个或多个所述送风口连通一个所述储物空间;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冷却室;所述风门装置配置成控制来自所述进风口的气流向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进而控制所述气流中的全部或部分流向相应所述储物空间;和
档位生成装置,配置成生成至少两个档位指令组;每个所述档位指令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档位指令,且每个所述档位指令组对应控制一个所述储物空间;每个所述档位指令包括使相应所述储物空间处于一个目标温度处或一个目标温度范围内的控制信息,以使所述冷藏冷冻装置根据每个所述档位指令控制所述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进而控制相应所述储物空间内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档位生成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显示控板,设置于每个所述储物空间的内侧壁上,每个所述显示控板配置成接收信号并生成一个所述档位指令组的所述档位指令;且每个所述显示控板还配置成显示建议相应所述储物空间内储藏物品的种类;或,
所述档位生成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调节按钮,以及与每个所述调节按钮的每个所述档位指令相对应设置的指示图标;每个所述指示图标至少包括建议相应所述储物空间内储藏物品的种类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所述储物空间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风路系统包括:
送风总成,设置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后部,其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送风口;所述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送风总成的下部,所述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的上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和
回风总成,设置于所述送风总成的横向一侧,其上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回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还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上侧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所述基体的下侧设置所述进风口;且所述风门装置包括:
多个挡板,每个所述挡板可转动地安装于一个所述出风口处,以转动到不同的转动位置处来调整相应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多个传动组件,每个所述传动组件具有转动件和第一传动机构;每个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配置成将相应所述转动件的旋转运动传递至一个所述挡板,以使该挡板静止或转动;和
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源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配置成将所述驱动源输出的一个运动传递至多个所述转动件,以使每个所述转动件静止或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凸轮滑槽;
每个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连接于相应所述挡板;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具有插入相应所述凸轮滑槽的插入部,以在相应所述转动件转动时静止或沿相应所述转动件的径向方向移动;且所述传动装置还具有与相应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牙,以在沿相应所述转动件的径向方向移动时带动相应所述挡板转动;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每个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齿牙;
所述第二齿轮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驱动源,且与一个所述转动件上的所述第二齿牙啮合,而且一个所述转动件上的第二齿牙与另一所述转动件上的第二齿牙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搁物架还将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分隔出抽屉空间;所述抽屉空间设置于三个所述储物空间的下侧;所述风路系统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回风总成上的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连通所述抽屉空间和所述冷却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物空间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回风口的数量为三个;
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两侧的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
与最上侧的所述储物空间连通的所述送风口为第一送风口,且为四个,分别设置于该所述储物空间的上部两侧和中部两侧;
与中间的所述储物空间连通的所述送风口为第二送风口,且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该所述储物空间的上部两侧;
与最下侧的所述储物空间连通的所述送风口为第三送风口,且为一个,设置于该所述储物空间的上部一侧;
所述送风总成内设置有:
第一送风风道,下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上部连通一个所述第二送风口;
第二送风风道,所述第二送风风道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风道的一侧,下端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上端连通四个所述第一送风口;
第三送风风道,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风道的另一侧,下端连通所述第三出风口,上端连通所述第三送风口;和
跨越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送风风道的上端,且所述跨越风道跨过所述第二送风风道,且连通另一所述第二送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最上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与其下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的面积比为2至3;
最下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与其上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的面积比为1/2至7/10;
最下方的所述第一回风口与所述第二回风口之间的面积比为1/10至1/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门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配置成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储物间室;
至少一个瓶座,设置于第一门体的后侧,且每个所述瓶座的下部处于一个所述搁物架的前侧,且在所述第一门体关闭时,每个所述瓶座与所述搁物架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总成内设置回风风道,每个所述第一回风口均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每个所述搁物架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间室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所述送风总成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以分别检测每个所述储物空间内的温度。
CN201920668642.7U 2019-05-10 2019-05-10 冷藏冷冻装置 Active CN210220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8642.7U CN210220353U (zh) 2019-05-10 2019-05-10 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8642.7U CN210220353U (zh) 2019-05-10 2019-05-10 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0353U true CN210220353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25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8642.7U Active CN210220353U (zh) 2019-05-10 2019-05-10 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03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28414A1 (zh) * 2019-05-10 2020-11-19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
CN114061252A (zh) * 2020-07-31 2022-02-1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的控制方法与风冷冰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28414A1 (zh) * 2019-05-10 2020-11-19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
CN114061252A (zh) * 2020-07-31 2022-02-1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的控制方法与风冷冰箱
CN114061252B (zh) * 2020-07-31 2024-01-09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的控制方法与风冷冰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3256B2 (en) Refrigerator with tandem evaporators
CN112013601B (zh) 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10625073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0186243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0220353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0220354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0374251U (zh) 冷藏冷冻装置
EP1076213B1 (en) Automatic vend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cooling system
CN210625075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0625072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0186242A (zh) 冷藏冷冻装置的风路分配器及冷藏冷冻装置
EP3951291B1 (en) Refrigerating and freezing device
WO2015109981A1 (zh) 用于冰箱制冷间室的隔板,制冷间室及冰箱
CN210625071U (zh) 冷藏冷冻装置的风路分配器及冷藏冷冻装置
JP7333863B2 (ja) 冷蔵冷凍装置
US11815303B2 (en) Multi-select single refrigerating appliance drawer
CN112013602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0374248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037424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9101640U (zh) 冰箱
CN209101655U (zh) 冰箱
CN209101656U (zh) 冰箱
KR20190086263A (ko) 식품 저장고
US11402145B1 (en) Split air flow system
KR20040056072A (ko) 김치저장고의 냉각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