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0194U - 一种空调冷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冷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0194U
CN210220194U CN201920935412.2U CN201920935412U CN210220194U CN 210220194 U CN210220194 U CN 210220194U CN 201920935412 U CN201920935412 U CN 201920935412U CN 210220194 U CN210220194 U CN 210220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iquid
condensation
condensing
tran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54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eide Huang
黄美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ohan Binxu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xu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xu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xu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54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0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0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0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装置,其包括冷凝管组件,与冷凝组件连接、且气体能冷却成液体的过渡管,过渡管包括能将介质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的管体,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上述空调冷凝装置内设置有与冷凝管组件连接的过渡管,过渡管能将经过冷凝管组件冷凝后的介质通过进液通道收集,介质进入到过渡管后,液体和残留气体发生分离,液体通过出液通道流出过渡管继续冷凝,残留气体会留在过渡管内冷却成液体后流出过渡管,这样就能保证将流经空调冷凝装置的气体基本转变成液体,大大增强冷凝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冷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冷凝装置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将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气体进行降温冷却,使其变成为液态。
现有技术中,当空调系统应用于如汽车等布局空间有限制的使用场合时,由于冷凝装置中的冷凝管布置较少且长度有限,经过冷凝装置的气体不能完全受冷而转变为液态,较多的残留气体会与液体一起排出,导致从冷凝装置的出液口流出的介质呈气液混合状态,冷凝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将气体基本转变成液体,冷凝效果好的空调冷凝装置。
一种空调冷凝装置,包括由多根冷凝管组合形成的冷凝管组件,能收集所述冷凝管组件中的介质并进行气液分离、且气体能冷却成液体的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包括能实现气液分离的管体,分别与各根所述冷凝管对应连接、容许所述冷凝管组件内的介质进入所述管体的进液通道,和能将所述管体内的液体输出的出液通道。
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呈夹角设置的第二管体。
所述夹角设为160°。
所述第一管体沿所述冷凝管组件内各根所述冷凝管排列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管体沿垂直于所述冷凝管组件形成的平面向下延伸。
所述进液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体上;所述出液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
所述过渡管设置在所述冷凝管组件的一侧。
所述冷凝管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出液通道连接的出液冷凝管。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管组件另一侧、将所述介质传送到所述冷凝管组件中的进气管,插装在所述进气管端部、具有与各根所述冷凝管对应的分流通道的分气管,分别连接所述分流通道和冷凝管的输气管,以及与所述出液冷凝管连接的出液管。
所述出液管外壁安装有探头。
所述冷凝管设为四根;所述分气管的所述分流通道设为四个;所述过渡管的所述进液通道设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冷凝装置,其包括过渡管,过渡管包括能实现气液分离的管体,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上述空调冷凝装置内设置有与冷凝管组件连接的过渡管,过渡管能将经过冷凝管组件冷凝后的介质通过进液通道收集,介质进入到过渡管后,液体和残留气体发生分离,液体通过出液通道流出过渡管继续冷凝,残留气体会留在过渡管内冷却成液体后流出过渡管,这样就能保证将流经空调冷凝装置的气体基本转变成液体,大大增强冷凝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冷凝装置,管体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一管体呈夹角设置的第二管体;第一管体沿冷凝管组件内各根冷凝管排列的方向设置;第二管体沿垂直于冷凝管组件形成的平面向下延伸;上述结构能在空调冷凝装置安装到空调系统中时,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的下方,使得进入过渡管中的液体能沿着介质的流动方向从第二管体的下方经出液通道流出,而残留气体会上升浮在第一管体顶部,待冷却成液体后下落随液体流出过渡管;上述结构能保证进入过渡管的液体与残留气体发生分离,液体能从管体中流出,残留气体留在管体内。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冷凝装置,进液通道连接于第一管体上;出液通道连接于第二管体远离第一管体的一端;进液通道设置在第一管体上是为了防止介质中的气体进入到第二管体,导致气体从过渡管中流出,而出液通道设置在第二管体远离第一管体的一端是为了保证过渡管内的液体能完全流出,也能避免气体流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冷凝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空调冷凝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空调冷凝装置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冷凝管组件;2、过渡管;21、第一管体;22、第二管体;23、进液通道;24、出液通道;3、进气管;4、分气管;5、输气管;6、出液管;7、探头;8、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冷凝装置包括由多根冷凝管组合形成的冷凝管组件1,能收集所述冷凝管组件1中的介质并进行气液分离、且气体能冷却成液体的过渡管2,所述过渡管2包括能实现气液分离的管体,分别与各根所述冷凝管对应连接、容许所述冷凝管组件1内的介质进入所述管体的进液通道23,和能将所述管体内的液体输出的出液通道24。
上述空调冷凝装置内设置与所述冷凝管组件1连接的过渡管2,所述过渡管2能将经过所述冷凝管组件1冷凝后的介质通过进液通道23收集,所述介质进入到所述过渡管2后,液体和未完全液化的残留气体发生分离,液体通过所述出液通道24流出所述过渡管2继续冷凝,残留气体会留在所述过渡管2内冷却成液体后流出所述过渡管2,这样就能保证将流经所述空调冷凝装置的气体基本转变成液体,大大的增强冷凝效果。
因所述气体已经经过所述冷凝管组件1冷凝,绝大多数的气体已经转变成液体,只有小部分的残留气体能进入到所述过渡管2,而这小部分的残留气体也能在所述过渡管2中继续冷却成液体,完成所述气体在所述空调冷凝装置中的基本冷凝液化。
经多根所述冷凝管进入所述过渡管2的介质的温度高于管外环境温度,且所述过渡管2内介质的残留气体温度会高于所述液体温度,所述残留气体能与管外环境进行热交换,且所述液体的温度也较低于所述残留气体的温度,也能对所述残留气体进行降温,从而使得所述残留气体液化。
如图3所示,所述管体包括的第一管体21,与所述第一管体21呈夹角设置的第二管体22;所述第一管体21与所述第二管体22焊接;所述第一管体21沿所述冷凝管组件1内各根所述冷凝管排列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管体22沿垂直于所述冷凝管组件1形成的平面向下延伸。
上述结构能在所述空调冷凝装置安装到空调系统中时,所述第二管体22位于所述第一管体21的下方,使得进入所述过渡管2中的液体能沿着所述介质的流动方向从所述第二管体22的下方经所述出液通道24流出,而残留气体会上升浮在所述第一管体21顶部,待冷却成液体后下落随所述液体流出所述过渡管2;上述结构能保证进入所述过渡管2的液体与残留气体发生分离,所述液体从所述管体中流出,所述残留气体留在所述管体内继续转变成液体。
所述夹角设为160°;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是发明人根据试验和实际应用得出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其他角度的夹角,如150°。
所述进液通道23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体21上;所述出液通道24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22远离所述第一管体21的一端;所述进液通道23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21上是为了防止所述介质中的气体进入到所述第二管体22,导致气体从所述过渡管2中流出,而所述出液通道24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2远离所述第一管体21的一端是为了保证所述过渡管2内的液体能完全流出,也能避免气体流出。
所述过渡管2设置在所述冷凝管组件1的一侧。
所述冷凝管组件1还包括与所述出液通道24连接的出液冷凝管;这种结构是为进一步冷却从所述过渡管2中流出的液体,增强冷凝效果。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管组件1另一侧、将所述介质传送到所述冷凝管组件1中的进气管3,插装在所述进气管3端部、具有与各根所述冷凝管对应的分流通道的分气管4,分别连接所述分流通道和冷凝管的输气管5,以及与所述出液冷凝管连接的出液管6;所述介质从所述进气管3进入,经过所述分气管4使得介质分别进入各根所述冷凝管,经过所述冷凝管的冷凝液化后,集中到所述过渡管2中,介质中的残留气体在所述过渡管2中继续冷却液化,液体从所述过渡管2输出,进入出液冷凝管继续冷凝后从所述出液管6流出。
所述出液管6外壁安装有探头7;所述探头7能够监测流出所述空调冷凝装置的液体的温度是否达到所需的温度要求。
所述冷凝管设为四根;与所述冷凝管配合的所述进液通道23设为四个;所述分气管4的所述分流通道设为四个;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冷凝管设为四根是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其他数量的所述冷凝管,所述进液通道23和分流通道的数量与所述冷凝管的数量对应。
所述冷凝管组件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空调冷凝装置的固定架8,这种结构是为了方便安装固定所述空调冷凝装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根冷凝管组合形成的冷凝管组件(1),能收集所述冷凝管组件(1)中的介质并进行气液分离、且气体能冷却成液体的过渡管(2),所述过渡管(2)包括能实现气液分离的管体,分别与各根所述冷凝管对应连接、容许所述冷凝管组件(1)内的介质进入所述管体的进液通道(23),和能将所述管体内的液体输出的出液通道(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体(21),与所述第一管体(21)呈夹角设置的第二管体(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设为1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1)沿所述冷凝管组件(1)内各根所述冷凝管排列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管体(22)沿垂直于所述冷凝管组件(1)形成的平面向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23)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体(21)上;所述出液通道(24)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22)远离所述第一管体(21)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2)设置在所述冷凝管组件(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组件(1)还包括与所述出液通道(24)连接的出液冷凝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管组件(1)另一侧、将所述介质传送到所述冷凝管组件(1)中的进气管(3),插装在所述进气管(3)端部、具有与各根所述冷凝管对应的分流通道的分气管(4),分别连接所述分流通道和冷凝管的输气管(5),以及与所述出液冷凝管连接的出液管(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6)外壁安装有探头(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设为四根;所述分气管(4)的所述分流通道设为四个;所述过渡管(2)的所述进液通道(23)为设四个。
CN201920935412.2U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空调冷凝装置 Active CN210220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5412.2U CN210220194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空调冷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5412.2U CN210220194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空调冷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0194U true CN210220194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3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5412.2U Active CN210220194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空调冷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0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311721A1 (en)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CN101403553A (zh) 蒸发器单元
US10302364B2 (en) Integrated separator-distributor for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CN112833589B (zh) 冷凝器以及包括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JP2006266570A (ja) 車両用冷却装置
CN210220194U (zh) 一种空调冷凝装置
CN107171038A (zh) 一种冷媒蒸发冷却电池装置
CN110249183B (zh) 具有蒸发式冷凝器的低充注量一体式氨制冷系统
CN208382637U (zh) 一种微管冷凝器
AU2017444848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10240826B2 (en) Heat exchanger
CN207922641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CN112594975B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108562072A (zh) 一种微管冷凝器
CN112334728B (zh) 用于制冷系统的紧凑热交换器组件
CN217783721U (zh) 一种带水路分流阀的空压机
CN220809061U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间接可逆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09323487A (zh) 一种耐高压气体冷却器
JP2012037099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5042696B (zh) 空调
CN214620193U (zh) 一种汽液分离的高效节能型空调冷凝器
US20130248151A1 (en) Apparatus for cooling a heat source of a motor vehicle
CN207487159U (zh) 一种室外压缩冷凝机组
CN220689434U (zh) 一种立式双向储液器
CN219868602U (zh) 一种紧凑型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4

Address after: 410000 Room 202, Building B4, Dream Factory Industrial Supporting Park, No.1 Lantian North Road, Xingsha Industrial Base, Changsha Area, China (Hunan) Free Trade Pilo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Bohan Binxu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33 Peiku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axue Air Condition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