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2631U - 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2631U
CN210212631U CN201920912068.5U CN201920912068U CN210212631U CN 210212631 U CN210212631 U CN 210212631U CN 201920912068 U CN201920912068 U CN 201920912068U CN 210212631 U CN210212631 U CN 210212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lance car
positioning
assembly
bms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20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ubin Zhen
甄旭彬
Lisuo Li
李利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120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2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2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2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平衡车,所述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包括:下壳体、电池组件、BMS板和密封胶体。所述下壳体具有顶部敞开的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组件设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保持架和设在所述电池保持架上的多个电芯;所述BMS板设在多个所述电芯的上方,所述BMS板与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密封胶体填充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所述密封胶体内部具有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BMS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增强了密封防水的效果,大大降低了电池因遇水短路起火爆炸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电池组件振动时对电芯的伤害,且此种密封方式简化了电池pack的封装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平衡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平衡车的电池pack(即电池封装结构)通常是电池封装完成后再安装在平衡车内。然而,这种安装方式可能出现电池pack密封防水效果不良的问题,产品不良率较高,且电池pack的密封成本也较高,而且,当电池pack遇水时容易出现短路导致起火甚至爆炸等风险。另外,当平衡车在道路上行驶时,路面上的障碍物等会引起电池pack的振动,从而会对电芯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所述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减小了电池pack振动时造成的对电芯的伤害,同时增强了电池pack的密封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下壳体组件的平衡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包括下壳体、电池组件、BMS板和密封胶体。所述下壳体具有顶部敞开的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组件设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保持架和设在所述电池保持架上的多个电芯;所述BMS板设在多个所述电芯的上方,所述BMS板与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密封胶体填充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所述密封胶体内部具有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BMS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通过电池容纳腔内填充密封胶体并使电池组件和BMS板均位于密封胶体内部,增强了电池组件和BMS板的密封防水效果,电池组件和BMS板不易出现因遇水短路导致起火爆炸的风险。而且,当下壳体组件应用于平衡车时,降低了电池组件振动时对电芯的伤害。另外,与传统的电池pack的封装方式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和下壳体进行封装的密封方式更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保持架包括两个子保持架,两个子保持架分别设在多个所述电芯的轴向两端,每个所述子保持架上设有并排布置且分别与多个所述电芯的端部配合的多个配合部,每个所述配合部具有容纳所述电芯的端部的配合孔,相邻两个所述配合部的远离所述电芯中心的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覆盖所述配合部的一段外周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容纳腔内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柱,每个所述保持架的至少两对相邻的两个所述配合部之间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柱配合以限定所述电池组件相对于所述电池容纳腔的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板支撑在所述定位柱的顶面上,所述定位板通过螺钉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MS板上形成有避让所述螺钉的避让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柱包括从上到下沿轴向相连的第一定位段和第二定位段,所述第一定位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定位段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第一定位段的外周面上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定位段穿过所述定位板与螺母配合,所述定位板支撑在所述第二定位段的顶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具有所述定位板的相邻两个所述配合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它相邻两个所述配合部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子保持架的至少一对相邻的两个所述配合部之间设有朝向所述BMS板延伸出的延伸柱,所述延伸柱与所述BMS板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平衡车,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的定位柱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下壳体组件;
1:下壳体;11:电池容纳腔;111:定位柱;
1111:第一定位段;1112:第二定位段;
2:电池组件;21:电芯;22:电池保持架;
221:配合部;2211:配合孔;
222:连接部;223:定位板;224:延伸柱;
3:BMS板;31:避让孔;4:密封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100,包括下壳体1、电池组件2、BMS板3和密封胶体4。
具体而言,下壳体1具有顶部敞开的电池容纳腔11。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顶部敞开的电池容纳腔11形成在平衡车下壳体1内,电池容纳腔11内部空间用来容纳电池组件2。可选地,参照图1,平衡车下壳体1的底壁上可以连接有依次首尾连接的四个围板,四个围板与平衡车下壳体1的底壁之间共同限定出顶部敞开的电池容纳腔11,其中,四个围板围成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当然,电池容纳腔11还可以由平衡车下壳体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向下凹入形成。可以理解的是,电池容纳腔11的具体成型方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布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电池组件2设在电池容纳腔11内,电池组件2包括电池保持架22和设在电池保持架上的多个电芯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池保持架22的作用是固定多个电芯21,使多个电芯21通过电池保持架22构成一个整体,以便于电池组件2的取放。
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即能够将电池或电池组的各种功能及管理集成于一体,确保电池或电池组安全、可靠地以最佳状态输出动力的系统)板3设在多个所述电芯的上方,所述BMS板和电芯21电连接。例如,BMS板3和电芯21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由此,BMS板3可以支撑在电池组件2上,对电池组件2进行保护,从而防止电芯21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
密封胶体4填充在电池容纳腔11内,而且密封胶体4内部具有上述的电池组件2和BMS板3。例如,在制作下壳体组件100时,可以先将电池组件2和BMS板3均放置到电池容纳腔11内,然后向电池容纳腔11内注入液态的密封胶,并使密封胶可以基本完全包裹住电池组件2和BMS板3,使电池组件2和BMS板3不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接着,所填充的密封胶晾干后形成密封胶体4,此时电池组件2和BMS板3均被密封在密封胶体4内部,密封胶体4可以充满整个电池容纳腔11。由此,实现了电池组件2、BMS板3和下壳体1的合二为一,即成为一个整体,简化了电池组件2和BMS板3的封装方式,减少了材料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能够降低电池组件2和BMS板3的密封成本,增强了密封防水效果,降低了产品不良率,从而可以降低电池组件2和BMS板3因遇水短路导致起火甚至爆炸的风险。另外,当下壳体组件100应用于平衡车时,可以减少电池组件2震动时对电芯21的伤害,提高电池组件2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通过电池容纳腔11内填充密封胶体4并使电池组件2和BMS板3均位于密封胶体4内部,增强了电池组件2和BMS板3的密封防水效果,电池组件2和BMS板3不易出现因遇水短路导致起火爆炸的风险。而且,当下壳体组件100应用于平衡车时,降低了电池组件2振动时对电芯21的伤害。另外,与传统的电池pack的封装方式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件2和下壳体1进行封装的密封方式更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池保持架22包括两个子保持架,两个子保持架分别设在多个电芯21的轴向两端,每个子保持架上设有并排布置且分别与多个电芯21的端部配合的多个配合部221,每个配合部221具有容纳电芯21的端部的配合孔2211,相邻两个配合部221的远离所述电芯21中心的一侧设有连接部222,连接部222覆盖所述配合部221的一段外周缘。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电池保持架22包括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子保持架,两个子保持架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两个子保持架可以彼此相对布置,多个电芯21并排排成一排且位于两个子保持架之间,相应地,每个子保持架上设有并排布置的多个配合部221,多个配合部221与多个电芯21一一对应配合,此时每个配合部221可以具有容纳电芯21端部的配合孔2211,配合孔2211的形状与电芯21的形状相适配,图1中示出的配合孔2211的形状为圆形,且配合孔2211为贯通配合部221两端的通孔,每个电芯21的端部伸入对应的配合孔2211中,与该配合部221相配合,连接部222设在子保持架上且位于相邻两个配合部221的远离电芯21中心的一侧,连接部222在垂直于配合孔221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投影覆盖相邻两个配合部221的一段圆弧,例如,参照图1并结合图2,相邻的圆形的两个配合孔2211均被连接部222覆盖了一段劣弧。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连接部222,每个子保持架的相邻两个配合部221之间可以通过连接部222牢靠连接,从而提高了整个子保持架的结构强度。而且,当电芯21安装在配合孔2211内时,连接部222可以起到一定的止挡作用,防止电芯21从配合孔2211内脱出。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2,电池容纳腔11内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柱111,每个子保持架的至少两对相邻的两个配合部221之间连接有定位板223,定位板223与定位柱111配合以限定所述电池组件2相对于电池容纳腔11的运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配合部221可以看作是一对,“每个子保持架的至少两对相邻的两个配合部221之间连接有定位板223”可以理解为每个子保持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板223,每个定位板223位于相邻的两个配合部221之间。例如,参照图1和图2,电池容纳腔11内可以设有两排共六个定位柱111,每个定位柱111可以从电池容纳腔11的底壁向上竖直延伸,两排定位柱111分别位于电池容纳腔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每排包括三个定位柱111,两排定位柱111分别与两个子保持架对应,每排中的三个定位柱111沿子保持架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具体地,两个定位柱111分别位于子保持架的两端,另一个定位柱111位于子保持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定位板223连接在每个子保持架的至少两对相邻的两个配合部221之间。由此,每个子保持架上至少有两个定位板223,通过定位板223与电池容纳腔11内的定位柱111相配合,可以很好地将电池组件2定位在电池容纳腔11内,使得在向电池容纳腔11内充注密封胶的过程中不易出现电池组件2移动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图1和图2中显示了六个定位柱111和六个定位板223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其它数量的定位柱111和定位板223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板223可以支撑在定位柱111的顶面上,定位板223通过螺钉与对应的定位柱111螺纹连接。例如,具体而言,定位板223上可以形成有通孔,定位柱111可以为顶部敞开的中空结构,此时定位柱111上形成有与定位板223上的通孔相对应的孔(如螺纹孔)。装配时,可以先将定位板223支撑在对应的定位柱111的顶面上,然后使螺钉自上向下穿过定位板223上的通孔并与定位柱111上的孔螺纹连接,从而将电池组件2更加牢靠地固定在电池容纳腔11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或者可选地,如图3所示,定位柱111还可以包括从上到下沿轴向相连的第一定位段1111和第二定位段1112,第一定位段111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定位段1112的横截面积,且第一定位段1111的外周面上具有外螺纹(图未示出),第一定位段1111穿过定位板223与螺母配合,定位板223支撑在第二定位段1112的顶面上。由此,同样可以很好地将电池组件2定位在电池容纳腔11内,操作同样非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BMS板3上形成有避让螺钉的避让孔31。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避让孔31可以分别位于BMS板3的四个角以及两个长边的中央。由此,电池组件2在通过螺钉或螺母定位在电池容纳腔11内的同时,位于BMS板3上方的部件(例如平衡车的上壳体等)也可以经由上述的螺钉或螺母与下壳体1实现固定,此时由于BMS板3上设有避让孔31,从而螺钉或螺母可以避让开BMS板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并结合图2,具有定位板223的相邻两个配合部221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它相邻两个配合部221之间的距离。例如,参照图2,相邻两个配合部221之间的定位板223与电池容纳腔11内的定位柱111配合,定位板223上需设有定位孔使螺钉或第一定位段1111能够从其穿过,由此,连接有定位板223的相邻两个配合部221之间需留出足够的距离,以使定位板223能够和定位柱111配合,而未连接有定位板223的相邻两个配合部221之间可以无需留出与定位柱111配合的距离,由此,在保证将电池组件2固定在电池容纳腔11内的同时,减小了电池组件2的占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每个子保持架的至少一对相邻的两个配合部221之间设有朝向BMS板3延伸出的延伸柱224。例如,BMS板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四个通孔,相应地,每个子保持架上设有四个延伸柱224。装配时,螺钉可以自上向下穿过BMS板3后与对应的延伸柱224螺纹连接。由此,可以实现BMS板3与电池组件2的固定,且同时多个电芯21可以牢靠地保持在两个子保持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平衡车,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通过采用上述的下壳体组件100,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100实现了平衡车下壳体1和电池组件2合二为一,当平衡车在道路上遇到障碍物而引起平衡车的车体的振动时,车内的电池组件2振动极小,不会造成对电芯21的伤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具有顶部敞开的电池容纳腔;
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设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保持架和设在所述电池保持架上的多个电芯;
BMS板,所述BMS板设在多个所述电芯的上方,所述BMS板与所述电芯电连接;
密封胶体,所述密封胶体填充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所述密封胶体内部具有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BMS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持架包括两个子保持架,两个子保持架分别设在多个所述电芯的轴向两端,每个所述子保持架上设有并排布置且分别与多个所述电芯的端部配合的多个配合部,每个所述配合部具有容纳所述电芯的端部的配合孔,相邻两个所述配合部的远离所述电芯中心的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覆盖所述配合部的一段外周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腔内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柱,
每个所述子保持架的至少两对相邻的两个所述配合部之间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柱配合以限定所述电池组件相对于所述电池容纳腔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支撑在所述定位柱的顶面上,所述定位板通过螺钉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BMS板上形成有避让所述螺钉的避让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包括从上到下沿轴向相连的第一定位段和第二定位段,所述第一定位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定位段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第一定位段的外周面上具有外螺纹;
所述第一定位段穿过所述定位板与螺母配合,所述定位板支撑在所述第二定位段的顶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定位板的相邻两个所述配合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它相邻两个所述配合部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保持架的至少一对相邻的两个所述配合部之间设有朝向所述BMS板延伸出的延伸柱,所述延伸柱与所述BMS板螺纹连接。
9.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
CN201920912068.5U 2019-06-17 2019-06-17 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平衡车 Active CN210212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2068.5U CN210212631U (zh) 2019-06-17 2019-06-17 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2068.5U CN210212631U (zh) 2019-06-17 2019-06-17 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2631U true CN210212631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2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2068.5U Active CN210212631U (zh) 2019-06-17 2019-06-17 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2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58837B1 (ko) 조립 구조가 향상된 배터리 팩
KR102134737B1 (ko) 축전 장치
JP4196521B2 (ja) 電気自動車用バッテリ構造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127603B1 (ko) 버스 바 홀더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KR101156350B1 (ko) 배터리 팩 조립체, 배터리 팩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2816633B1 (en)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KR20190064887A (ko) 방열 플레이트를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US20210143516A1 (en) Lead-acid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JP6604636B2 (ja) 熱可塑性樹脂による固定構造を含む電池パッ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US2020028719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member housing case and battery module
KR102490605B1 (ko) 고전압 배터리 서브모듈
KR102249896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및 이차 전지 팩
TW201707254A (zh) 蓄電裝置
CN104183815A (zh) 二次电池
JP2013229180A (ja) バッテリ装置
KR102073194B1 (ko) 배터리팩
US20220247046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N209249577U (zh) 一种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US20140093763A1 (en) Electric storage apparatus
EP3761388B1 (en) Battery pack
JP2017130289A (ja) 蓄電装置
CN210212631U (zh) 用于平衡车的下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平衡车
CN114284615A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和电池包
US11239526B2 (en)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KR20200080069A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