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4501U -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4501U
CN210204501U CN201920712384.8U CN201920712384U CN210204501U CN 210204501 U CN210204501 U CN 210204501U CN 201920712384 U CN201920712384 U CN 201920712384U CN 210204501 U CN210204501 U CN 210204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cover
heating pipe
wall
cover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23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feng Liang
梁毅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Xiaolan Haola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Xiaolan Haola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Xiaolan Haola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Xiaolan Haola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23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4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4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45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炉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包括相互间铰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内底部向前抽拉连接有接渣盘,所述下盖内壁前侧还通过螺栓安装有发热管夹,所述下盖前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发热管夹的避让孔,所述发热管夹自带的两个插接孔内还插接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还插接有位于其与发热管夹之间的发热管弹片,借助铰链上铁片和铰链下铁片将上盖和下盖打开,而上盖和下盖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分别用于转动支撑铁线和置物网的通孔,从而在随着上盖和下盖展开后,使得置物网便分离至烧烤网的上部且与其平行位置,将置物网上预先将放置的部分待烘烤食物均匀转移在烧烤网的上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炉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背景技术
烧烤炉是用于进行食物烧烤的常用工具,但是,目前市场上所采用的烧烤炉不能够快速的进行支撑至一定高度进行展开,也不能够在不使用时候收缩至最小体积进行携带,同时现有的烧烤炉缺少置物网,从而不能够在收起时候放置需要使用到的工具以及食物,因而还需改进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烧烤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包括相互间铰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内底部向前抽拉连接有接渣盘,所述下盖内壁前侧还通过螺栓安装有发热管夹,所述下盖前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发热管夹的避让孔,所述发热管夹自带的两个插接孔内还插接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还插接有位于其与发热管夹之间的发热管弹片,所述下盖内壁向内一体成型环设有框架,并利用框架放置有烧烤网,所述下盖左右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支撑铁线,所述上盖左右两侧后还共同转动连接有置物网,所述置物网左右外边前侧上部均设有向下弯曲的下凹部,且所述支撑铁线通过两个下凹部穿插置物网前侧,所述上盖前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木扶手,所述下盖外底部前后两侧成对通过螺栓安装有支脚铁片,且所述下盖外底部分别通过前后两组支撑铁片安装有前脚铁线和后脚铁线。
优选的,所述下盖左右两内壁均设置有扶手固定片,且所述下盖左右外壁均扶手,所述扶手固定片和扶手以及两者之间对应的下盖部位均成对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扶手固定片和扶手以及对应的下盖部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此项设置借助扶手的设置提升了整个烧烤炉的便携式效果。
优选的,所述下盖前侧壁开设有用于抽拉接渣盘的长条状弧形槽,且所接渣盘前侧上部还焊接有长条状的倒V形挡板,所述倒V形挡板后侧与接渣盘底壁前侧合并后用于封堵长条状弧形槽。
此项设置借助接渣盘便于存放烧烤时候从烧烤网上下落的碎渣,同时接渣盘与下盖抽拉连接,从而便于快速抽取接渣盘进行清理;借助倒V形挡板能够阻挡灰渣下落在接渣盘后溅落处下盖。
优选的,所述发热管夹内插接有调温手柄,且所述调温手柄与发热管弹片插接固定,所述调温手柄外端部自带有用于插接外置插板的插头。
此项设置借助调温手柄的设置便于调节发热管的温度,而调温手柄和发热管的具体型号需要依据该设置的具体规格进行计算,相应的计算方式属于该领域的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同时调温手柄和发热管的控制方式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优选的,所述上盖后端底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铰链上铁片,所述下盖后端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铰链下铁片,两个所述铰链上铁片分别和对应的铰链下铁片通过销轴与螺母的配合后进行铰接。
此项设置借助铰链上铁片和铰链下铁片的配合便于将上盖和下盖进行交接。
优选的,所述上盖内壁向外凸出设置,所述上盖和下盖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分别用于转动支撑铁线和置物网的通孔,所述支撑铁线整体为倒U状设置,且其两端部向外弯曲延伸与对应的通孔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盖和下盖前端为扣接固定。
此项设置中的扣接方式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技术,在此不继续深入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借助铰链上铁片和铰链下铁片将上盖和下盖打开,而上盖和下盖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分别用于转动支撑铁线和置物网的通孔,从而在随着上盖和下盖展开后,使得置物网便分离至烧烤网的上部且与其平行位置,将置物网上预先将放置的部分待烘烤食物均匀转移在烧烤网的上部,同时将工具留在置物网上继续放置,借助调温手柄自带的电源插头将发热管通电发热,并利用调温手柄进行档位调控,从而便于控制烧烤食物的进程,整个烧烤采用电力进行,从而烟尘相对于炭烧大量减少,再从上盖和下盖外部观察,借助两组支撑铁片和与其铰接的前脚铁线和后脚铁线能够将整个烧烤炉需要时候立起,在不需要时候收合,同时配合扶手和电木扶手能够大大增加整个烧烤炉的使用便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1、下盖;101、长条状弧形槽;2、上盖;3、接渣盘;301、倒V形挡板;4、烧烤网;5、置物网;6、铰链上铁片;7、铰链下铁片;8、支脚铁片;9、电木扶手;10、发热管;11、发热管弹片;12、发热管夹;13、扶手固定片;14、扶手;15、支撑铁线;16、前脚铁线;17、后脚铁线;18、调温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5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包括相互间铰接的上盖2和下盖1,所述下盖1内底部向前抽拉连接有接渣盘3,所述下盖1内壁前侧还通过螺栓安装有发热管夹12,所述下盖1前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发热管夹12的避让孔,所述发热管夹12自带的两个插接孔内还插接有发热管10,所述发热管10还插接有位于其与发热管夹12之间的发热管弹片11,所述下盖1内壁向内一体成型环设有框架,并利用框架放置有烧烤网4,所述下盖1左右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支撑铁线15,所述上盖2左右两侧后还共同转动连接有置物网5,所述置物网5左右外边前侧上部均设有向下弯曲的下凹部,且所述支撑铁线15通过两个下凹部穿插置物网5前侧,所述上盖2前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木扶手9,所述下盖1外底部前后两侧成对通过螺栓安装有支脚铁片8,且所述下盖1外底部分别通过前后两组支脚铁片8安装有前脚铁线16和后脚铁线17。所述下盖1左右两内壁均设置有扶手固定片13,且所述下盖1左右外壁均扶手14,所述扶手固定片13和扶手14以及两者之间对应的下盖1部位均成对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扶手固定片13和扶手14以及对应的下盖1部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下盖1前侧壁开设有用于抽拉接渣盘3的长条状弧形槽101,且所接渣盘3前侧上部还焊接有长条状的倒V形挡板301,所述倒V形挡板301后侧与接渣盘3底壁前侧合并后用于封堵长条状弧形槽101。所述发热管夹12内插接有调温手柄18,且所述调温手柄18与发热管弹片11插接固定,所述调温手柄18外端部自带有用于插接外置插板的插头。所述上盖2后端底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铰链上铁片6,所述下盖1后端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铰链下铁片7,两个所述铰链上铁片6分别和对应的铰链下铁片7通过销轴与螺母的配合后进行铰接。所述上盖2内壁向外凸出设置,所述上盖2和下盖1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分别用于转动支撑铁线15和置物网5的通孔,所述支撑铁线15整体为倒U状设置,且其两端部向外弯曲延伸与对应的通孔转动连接。所述上盖2和下盖1前端为扣接固定。
为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借助铰链上铁片6和铰链下铁片7将上盖2和下盖1打开,而上盖2和下盖1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分别用于转动支撑铁线15和置物网5的通孔,从而在随着上盖2和下盖1展开后,使得置物网5便分离至烧烤网4的上部且与其平行位置,将置物网5上预先将放置的部分待烘烤食物均匀转移在烧烤网4的上部,同时将工具留在置物网5上继续放置,借助调温手柄18自带的电源插头将发热管10通电发热,并利用调温手柄18进行档位调控,从而便于控制烧烤食物的进程,整个烧烤采用电力进行,从而烟尘相对于炭烧大量减少,再从上盖2和下盖1外部观察,借助两组支脚铁片8和与其铰接的前脚铁线16和后脚铁线17能够将整个烧烤炉需要时候立起,在不需要时候收合,同时配合扶手14和电木扶手9能够大大增加整个烧烤炉的使用便携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包括相互间铰接的上盖(2)和下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1)内底部向前抽拉连接有接渣盘(3),所述下盖(1)内壁前侧还通过螺栓安装有发热管夹(12),所述下盖(1)前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发热管夹(12)的避让孔,所述发热管夹(12)自带的两个插接孔内还插接有发热管(10),所述发热管(10)还插接有位于其与发热管夹(12)之间的发热管弹片(11),所述下盖(1)内壁向内一体成型环设有框架,并利用框架放置有烧烤网(4),所述下盖(1)左右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支撑铁线(15),所述上盖(2)左右两侧后还共同转动连接有置物网(5),所述置物网(5)左右外边前侧上部均设有向下弯曲的下凹部,且所述支撑铁线(15)通过两个下凹部穿插置物网(5)前侧,所述上盖(2)前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木扶手(9),所述下盖(1)外底部前后两侧成对通过螺栓安装有支脚铁片(8),且所述下盖(1)外底部分别通过前后两组支脚铁片(8)安装有前脚铁线(16)和后脚铁线(1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1)左右两内壁均设置有扶手固定片(13),且所述下盖(1)左右外壁均扶手(14),所述扶手固定片(13)和扶手(14)以及两者之间对应的下盖(1)部位均成对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扶手固定片(13)和扶手(14)以及对应的下盖(1)部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1)前侧壁开设有用于抽拉接渣盘(3)的长条状弧形槽(101),且所接渣盘(3)前侧上部还焊接有长条状的倒V形挡板(301),所述倒V形挡板(301)后侧与接渣盘(3)底壁前侧合并后用于封堵长条状弧形槽(10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夹(12)内插接有调温手柄(18),且所述调温手柄(18)与发热管弹片(11)插接固定,所述调温手柄(18)外端部自带有用于插接外置插板的插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后端底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铰链上铁片(6),所述下盖(1)后端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铰链下铁片(7),两个所述铰链上铁片(6)分别和对应的铰链下铁片(7)通过销轴与螺母的配合后进行铰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内壁向外凸出设置,所述上盖(2)和下盖(1)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分别用于转动支撑铁线(15)和置物网(5)的通孔,所述支撑铁线(15)整体为倒U状设置,且其两端部向外弯曲延伸与对应的通孔转动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和下盖(1)前端为扣接固定。
CN201920712384.8U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Active CN210204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2384.8U CN210204501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2384.8U CN210204501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4501U true CN210204501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26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2384.8U Active CN210204501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45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05637U (zh) 自动翻转可卸签烧烤炉
CN210204501U (zh)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CN110292317B (zh) 一种旋转式便携烧烤架
CN205031087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烧烤炉
CN204394289U (zh) 一种无油烟多用途自动净化烧烤机
CN207928223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烧烤架
GB2387769A (en) Barbecue carrier with a pair of gridiron panels
CN211558622U (zh) 一种白鹅后期加工烘烤装置
CN108577576A (zh) 一种燃炭式烧烤用具
CN110141132B (zh) 一种折叠式无烟烧烤架
CN105996795A (zh) 电加热烤串机
CN201595118U (zh) 一种电热烧烤炉
CN208625448U (zh) 一种烧烤装置
CN109528021B (zh) 一种自动烧烤炒菜机
CN209610882U (zh) 安全、易操作、节能的烤饼炉
CN217937975U (zh) 一种便携式拼装户外烧烤炉
CN220369884U (zh) 一种便捷烧烤架
KR101719614B1 (ko) 구이용 장치
CN214284562U (zh) 一种室内用烧烤架
CN209360449U (zh) 一种烤炉机架结构
CN220089257U (zh) 一种拼接式烧烤炉
CN212698576U (zh) 一种可拆卸式烧烤架
CN203828753U (zh) 电烤炉结构
CN211380932U (zh) 一种多功能无烟型电烤盘
CN211093515U (zh) 一种烧烤土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