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4417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4417U
CN210204417U CN201920853387.3U CN201920853387U CN210204417U CN 210204417 U CN210204417 U CN 210204417U CN 201920853387 U CN201920853387 U CN 201920853387U CN 210204417 U CN210204417 U CN 210204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iece
limiting
mounting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33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exun Chen
陈杰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533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4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4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4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涉及家电领域,包括:外壳(11)、设在外壳(11)内的显示板(13)及遮光件(15),显示板(13)具有承载板(131)及设置在承载板(131)上的发光件(132);遮光件(15)至少部分抵设在发光件与显示区的内壁之间;遮光件(15)朝向承载板(131)的一端具有多个安装件(153),承载板(13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31a),多个安装件(153)分别插设在多个安装孔(131a)中。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利于遮光件(155)与承载板(131)的定位可靠性,利于遮光件(155)与设置在承载板(131)上的发光件(132)的定位可靠性,从而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的电气烹饪器具,其具有高频感应线圈盘(即励磁线圈,以下简称线圈盘),使用时,线圈盘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承载在电磁炉上的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
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用户了解电磁炉的工作状态、工作参数等信息,电磁炉通常设置有显示板,显示板与外壳侧壁的显示区对应,以向用户展示温度、时间等参数信息。目前,为了提高显示区的显示效果,可在显示区与发光件之间设置防止串光的遮光件;其中,发光件与遮光件接触的位置为平面与平面的配合,以确保显示效果。
然而,由于相接触的两个平面之间难以实现紧密贴合,导致遮光件与显示板之间的限位效果较差,从而导致显示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能够利于遮光件与承载板的定位可靠性,利于避免遮光件相对于设置在承载板上的发光件发生相对移动,利于遮光件与发光件的定位可靠性,从而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及显示板,所述显示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显示板具有承载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的发光件;烹饪器具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至少有部分抵设在所述发光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所述遮光件设置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可供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遮光件朝向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具有多个安装件,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安装件分别插设在所述多个安装孔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在遮光件朝向显示板承载板的一端设置安装件,将安装件插设在承载板的安装孔中,如此,能够通过安装件与安装孔的配合将遮光件与承载板可靠连接,以利于遮光件与承载板的定位可靠性,利于避免遮光件相对于设置在承载板上的发光件发生相对移动,利于遮光件与发光件的定位可靠性,从而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遮光件为弹性件。
通过将遮光件设置为弹性件,弹性件能够更紧密地与外壳的内壁及发光件接触,利于减少甚至避免发光件的光线的散射,利于确保弹性件防止串光的作用,从而利于提高显示效果。此外,由于弹性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在遮光件或者发光件出现较大的制造误差时,弹性件可通过一定的形变来弥补或适配制造误差,从而利于降低遮光件与发光件的装配难度,且利于确保弹性件能够保持与外壳及发光件紧密接触。
可选地,所述多个安装件中的至少部分为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柱状主体以及弹性限位部;所述柱状主体与所述遮光件连接,所述柱状主体位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弹性限位部与所述柱状主体连接,所述弹性限位部沿所述安装孔径向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以使所述弹性限位部能够抵持在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发光件的一侧。
通过设置限位件,且在限位件中柱状主体以及弹性限位部,如此,在将遮光件与显示板装配时,弹性限位部可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以穿过显示板的安装孔,且弹性限位部在穿过安装孔之后回复原状并抵持在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发光件的一侧,以利于避免限位件从安装孔中脱离,利于提高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连接可靠性及定位可靠性,利于避免发光件的发光区偏离遮光件的透光区,从而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弹性限位部的至少部分呈锥形,从远离柱状主体的一端至另一端,所述弹性限位部呈锥形的部分的直径逐渐增大。
通过将弹性限位部的至少部分设置为锥形,例如可将弹性限位部背离柱状主体的部分设置为锥形,且从远离柱状主体的一端至另一端,弹性限位部呈锥形的部分的直径逐渐增大,在将遮光件与显示板装配时,利于弹性限位部远离柱状主体的一端顺利地进入显示板的安装孔,也即,弹性限位部呈锥形的部分对所述限位件向所述安装孔内装配起到引导作用,从而利于提高遮光件的安装效率。
可选地,所述多个安装件中的一部分呈柱状的且与所述安装孔配合的定位件;所述多个安装件中的另一部分为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柱状主体位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限位件的弹性限位部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抵持在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发光件的一侧。
通过将部分安装件设置为限位件,将部分安装件设置为定位件,一方面,限位件通过其弹性限位部能够避免限位件从安装孔中脱离,利于提高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连接可靠性及定位可靠性;另一方面,柱状的定位件能够相对顺利地穿设在显示板的安装孔中,以利于遮光件与显示板的预定位,利于提高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多个,所述限位件包括多个;沿所述遮光件的周向,多个所述定位件与多个所述限位件相间设置。
通过将限位件与定位件相间设置,一方面,限位件通过其弹性限位部能够避免限位件从安装孔中脱离,利于提高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连接可靠性及定位可靠性;另一方面,柱状的定位件能够相对顺利地穿设在显示板的安装孔中,以利于遮光件与显示板的预定位,利于提高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所述定位件及限位件分别位于遮光件的各顶点处;所述限位件包括多个,与其中一定位件相邻的顶点处均设置有所述限位件。
通过将其中两个限位件设置在遮光件的对角线上,以进一步利于提高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连接可靠性及定位可靠性;通过在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限位件之间设置定位件,以利于遮光件与显示板的预定位,利于提高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所述遮光件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遮光件设置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端或第二端。
通过在遮光件上设置防呆结构,以利于根据防呆结构快速且准确地区分遮光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利于降低将遮光件装错的概率,从而利于提高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所述防呆结构包括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分布在所述第一端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凸台分别搭设在两个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凸台分布在所述第二端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凸台相背离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凸台相背离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
如此,能够通过两个第一凸台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第二凸台之间的距离快速且准确地区分遮光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利于降低将遮光件装错的概率,从而利于提高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装配效率;并且,通过将两第一凸台搭设在安装板上,还利于遮光件与外壳的定位可靠性,利于确保遮光件的透光区能够与外壳的显示区对准,从而利于提高显示区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部分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部分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台上。
如此,使得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与安装件共同承担显示板施加给安装件的作用力,从而利于提高安装件的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背离所述承载板的表面与所述承载板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所述遮光件离所述承载板的表面与所述承载板之间的距离。
如此,既利于提高安装件的强度,又利于减少遮光件的用料,利于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外壳具有显示区及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为与所述发光件相对的区域,且所述显示区采用减薄透光或二次注塑形成。
通过采用减薄透光或二次注塑形成工艺形成显示区,利于提高显示区的透光率,从而利于提高显示区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遮光件与外壳的显示区内壁中的一个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遮光件与显示区内壁中的另一个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限位凹槽中。
通过设置相配合的限位凸起及限位凹槽,利于遮光件与外壳之间的定位可靠性,利于确保遮光件的透光区能够与外壳的显示区对准,从而利于提高显示区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外壳设置有两个安装板,所述遮光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两个安装板之间;所述两个安装板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遮光件抵接。
通过设置于遮光件相抵的限位筋,利于减少遮光件与安装板的接触面积,利于减少遮光件与安装板之间的摩擦,从而利于将遮光件向两个安装板之间装配,也即利于遮光件与外壳的装配,并且,通过将限位筋与遮光件相抵,还利于对遮光件的定位可靠性,利于确保遮光件的透光区能够与外壳的显示区对准,从而利于提高显示区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遮光件具有相对的第一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外壳的显示区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面与发光件接触;所述显示区的内壁至少有部分为异形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异形面接触的部分,与所述异形面相适配。
通过将第一接触面设置为与显示区内壁相匹配的异形面,以利于遮光件与显示区的各处紧密接触,从而进一步利于减少甚至避免发光件的光线从发光件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处散射,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异形面包括曲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异形面接触的部分,为与所述异形面相适配的曲面。
通过将显示区设为曲面,也即将外壳的至少部分设置为曲面,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丰富性及流畅性;通过将遮光件的第一接触面设置在于显示区相适配的曲面,利于遮光件与显示区的各处紧密接触,从而进一步利于减少甚至避免发光件的光线的散射,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发光件具有发光面,所述发光面为平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发光面相适配。
通过将发光件的发光面设置为平面,使得具有发光件的显示板能够适用于更多种型号的烹饪器具,利于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通过将第二接触面设置为与发光面相适配的平面,利于遮光件与发光件的紧密接触,从而进一步利于减少甚至避免发光件的光线的散射,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发光件为具有平面状发光面的数码管。
通过采用数码管作为发光件,既具有较丰富的显示内容,且成本低廉,利于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以利于提高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显示区的显示效果,且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4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装配示意图二;
图5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装配示意图三;
图6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与显示板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7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与显示板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8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炉;
11-外壳;111-外壳底壁;112-外壳侧壁;113-显示区;114-安装板;114a-第一卡槽;115-限位筋;116-限位凸起;
13-显示板;131-承载板;131a-安装孔;131b-第二卡槽;132-发光件;
15-遮光件;15a-收容空间;15b-透光孔;151-抵接壁;151a-第一接触面;152-遮光件侧壁;153-安装件;1531-定位件;1532-限位件;1532a-柱状主体;1532b-弹性限位部;154-第一凸台;155-第二凸台;156-限位凹槽。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内”、“外”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可以为如下至少一种: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用于对食物进行加热等处理的器具。下面不妨以电磁炉为例对本实施例的结构及实现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装配示意图一;图4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装配示意图二;图5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与显示板的装配示意图三;图6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与显示板的爆炸示意图一;图7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遮光件与显示板的爆炸示意图二;图8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电磁炉1包括面板及外壳11,外壳11具有开口,面板盖设在外壳11的开口处。
不妨以外壳11设置有开口的一端为上端,也即以电磁炉1中面板所在的一端为上端(如图1中的箭头S所指的方向)。如此,则可以上下方向为竖直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的则为水平方向。
外壳11可具有位于水平方向的外壳底壁111以及位于竖直方向的外壳侧壁112;外壳侧壁112连接在外壳底壁111的边缘,且外壳侧壁112背离外壳底壁111的一端围成开口。外壳底壁111与外壳侧壁112共同围合成安装空间,线圈盘、控制器、散热风扇、显示板13等部件可设置在安装空间中。
其中,为了提高电磁炉1外观的丰富性,外壳侧壁112(外侧面及内侧面)的至少部分可为异形面;其中,异形面是指非平面;异形面可以为曲面,曲面包括弧形面;异形面还可以为具有多个相连且呈锐角夹角的平面。
示例性地,外壳侧壁112从上至下局屋内异形面,如此,外壳侧壁112的上端可围成圆形的开口,圆形的开口处盖设有圆形的面板,圆形的面板的大小可与电磁炉的加热面积相适配,此时,显示区、操作区等可设置设置在外壳外壳侧壁112上,以利于电磁炉1结构的紧凑性,减少电磁炉1在水平方向的占用空间。
面板盖设在外壳11的开口处,以使得面板与外壳11共同围合成较密闭的安装空间,以利于安装空间中各电子件的性能可靠性,利于电磁炉1的工作可靠性。此外,面板还用于承载待加热的锅具。面板可以由陶瓷、玻璃等材料制成,以使得面板既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所述外壳侧壁112具有显示区113及非显示区,显示区113为与发光件132相对的区域,除显示区113之外的部分则为非显示区。其中,显示区113可采用减薄透光或二次注塑形成。其中,减薄透光是指显示区113的壁厚小于非显示区的壁厚,利于发光件132的光线透过,利于用户在显示区113清楚地观察到发光件132的显示内容。在采用二次注塑成型形成显示区113时,可才有透光材料制成显示区113,利于发光件132的光线透过,利于用户在显示区113清楚地观察到发光件132的显示内容。
外壳内的显示板13具有承载板131及发光件132,发光件132安装在承载板131上,承载板131可与外壳11连接,从而将显示板13安装在外壳11内。发光件132可以包括数码管、贴片灯等能够发光的部件;发光件132可以呈柱状,如四棱柱状;发光件132可通过焊接、卡接、螺接等常见的连接方式固定在承载板131上。发光件132可直接与电磁炉1的控制器电连接;或者,发光件132可通过承载板131与电磁炉1的控制器电连接,此时,承载板131可以为印制电路板。当然,显示板13的结构及实现方式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如图2至图7所示,电磁炉1还包括:遮光件15,遮光件15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发光件132与显示区113之间,遮光件15设置有透光区,透光区可供发光件132发出的光线通过,且遮光件15朝向所述承载板131的一端具有多个安装件153,承载板13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31a,多个安装件153分别插设在多个安装孔131a中。
在一些示例中,遮光件15包括:抵接壁151以及遮光件侧壁152;抵接壁151抵设在发光件132与显示区113的内壁之间,抵接壁151的边缘设置有遮光件侧壁152,且遮光件侧壁152沿远离显示区113的方向延伸设置,以使遮光件侧壁152与抵接壁151共同围成用于收容发光件132的收容空间15a,也即遮光件侧壁152与抵接壁151共同包覆发光件132。当然,在其它示例中,遮光件15也为抵设在发光件132与显示区113的内壁之间的板体。
透光区设置在抵接壁151上。透光区可包括与发光件132发光区相对的透光孔15b,如图3及图5所示,以使得发光区发出的光线可从透光孔15b通过,且利于提高发光件132发出的光线的透过率,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相应地,遮光件15的抵接壁151上除透光区(也即透光孔15b)之外的部分形成非透光区15c,如图3所示;非透光区15c由非透光材料制成,非透光材料可以是黑色塑料、涂膜塑料等。当然,非透光材料的种类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此外,遮光件15的侧壁152也可由非透光材料制成并形成非透光区15c。
非透光区15c用于阻止发光件132相应发光区的光线通过,以免该发光区的光线散射至其它发光区等,从而能够有效防止串光现象,利于提高显示板显示的准确性。
其中,发光件132可包括:数码管,以利于降低成本;数码管可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多个的发光二极管按照预设的规则排列,例如可由7个发光二极管排列呈“8”字形,以显示特定的内容;其中,每一发光二极管可形成一个发光区。遮光件15上的透光孔15b可与发光区一一对应设置。
本示例中,发光件132发出的光线的部分直接通过遮光件15的透光孔15b射出,发光件132发出的光线的部分可射到透光孔15b的孔壁上,如此,该部分光线可在透光孔15b的孔壁处发生反射,然后再从遮光件15的透光孔15b射出,如此,发光件132发出的光线能够更多地从透光孔15b射出,也即利于降低光的散射,从而利于提高外壳11显示区113的显示亮度,提高显示效果。
此外,由于发光件132可具有多个发光区,各发光区按照预设的规律排列设置,以能够向用户展示特定的内容。相应地,遮光件15的透光区可设置有多个透光孔15b,以使得发光区能够与透光孔15b一一对应设置;如此,本实施例的遮光件15还利于避免其中一发光区的光线散射至其它发光区。
可选地,遮光件侧壁152可延伸至与显示板13的承载板131连接,以使得遮光件15能够包覆发光件132更多的部分,从而利于减少发光件132的光线照射外外壳11的非显示区113;此外,还利于遮光件15与发光件132之间的定位可靠性。
可选地,抵接壁151具有与显示区113内壁接触的第一接触面151a(也即抵接壁151远离发光件132的表面),第一接触面151a的形状与显示区113内壁相适配,以利于遮光件15与显示区113内壁紧密贴合,从而利于避免发光件132发出的光线进入遮光件15与显示区113内壁之间的间隙,利于减少发光件132在显示区113形成的光晕及光线的散射,进而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抵接壁151还具有与发光件132的发光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与发光件132的发光面相适配。例如,发光件132的发光面为平面,则第二接触面为平面。如此,利于遮光件15与发光件132的发光面紧密贴合,从而利于避免发光件132发出的光线进入遮光件15与发光件132的发光面之间的间隙,利于减少光线的散射,进而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发光件132为具有平面状发光面的数码管。通过采用数码管作为发光件132,既具有较丰富的显示内容,且成本低廉,利于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示例中,抵接壁151由弹性材料如橡胶制成,抵接壁15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发光件132与显示区113内壁在相应位置处的间距。如此,抵接壁151位于发光件132与显示区113内壁之间时,可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以使得抵接壁151能够与发光件132、显示区113内壁紧密贴合,以利于填充发光件132发光面与显示区113内壁之间的间隙。此外,抵接壁151与发光件132、显示区113内壁之间还具有相对较大的摩擦力,以利于遮光件15与发光件132、显示区113之间的定位可靠性。
遮光件15朝向承载板131的一端具有有多个安装件153,承载板13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31a,多个安装件153分别插设在多个安装孔131a中,以免遮光件15与发光件132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利于遮光件15与发光件132之间的定位可靠性,利于保证遮光件15上透光孔15b与发光件132的发光区保持对准,进而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安装件153可设置在遮光件侧壁152背离抵接壁151的一端,且沿远离抵接壁151的方向延伸设置。多个安装件153沿遮光件15遮光件侧壁152间隔分布,以利于遮光件15通过多个定位点与承载板131定位,也即,利于遮光件15通过多个定位件与发光件132定位,从而利于遮光件15与发光件132之间的定位可靠性。
示例性地,遮光件15的抵接壁151可呈矩形,相应地,矩形的抵接壁151的四个边缘均连接有遮光件侧壁152,且相邻的两个遮光件侧壁152相连;多个安装件153可分别分布在四个遮光件侧壁152。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图4、图6及图7所示,安装件153包括定位件1531。多个安装件153可以均为定位件1531。定位件1531可以为圆柱体或者棱柱体。承载板131上设置有与定位件1531配合的安装孔131a;安装孔131a的数量及形状与定位置相适配。可选地,定位件1531可与遮光件15一体设置。
在另一些示例中,安装件153包括限位件1532。多个安装件153可以均为限位件1532。限位件1532包括柱状主体1532a以及弹性限位部1532b,柱状主体1532a与遮光件15的遮光件侧壁152连接,柱状主体1532a位于安装孔131a中,弹性限位部1532b与柱状主体1532a连接,弹性限位部1532b抵设在承载板131背离发光件132的一侧。可选地,限位件1532可与抵接壁151、遮光件侧壁152一体设置,且均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此时,遮光件15可为弹性体。
本示例中,在将遮光件15与承载板131装配时,限位件1532的弹性限位部1532b先进入承载板131的安装孔131a,且弹性限位部1532b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以能够进入安装孔131a,弹性限位部1532b穿过安装孔131a之后将回复原状并抵持在在承载板131背离发光件132的一侧,此时,柱状主体1532a位于安装孔131a中;如此,能够利于避免限位件1532从安装孔131a中滑脱,从而利于遮光件15与承载板131的定位可靠性,利于遮光件15与发光件132的定位可靠性,以利于避免遮光件15抵接壁151遮挡发光件132的发光区,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从透光孔15b处通过。
在一些示例中,弹性限位部1532b与柱状主体1532a连接的部分呈柱状,且弹性限位部1532b与柱状主体1532a连接的部分的直径大于柱状主体1532a,以使得弹性限位部1532b穿过安装孔131a之后能够与承载板131上围成安装孔131a的部分相抵持,以利于避免限位件1532从安装孔131a中滑脱。
弹性限位部1532b背离柱状主体1532a连接的部分呈锥形;从朝向遮光件15的一端至另一端,弹性限位部1532b呈锥形的部分的直径逐渐减小,以利于弹性限位部1532b顺利地进入安装孔131a,利于提高遮光件15与承载板131装配的便利性。其中,弹性限位部1532b朝向遮光件15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
在其它示例中,弹性限位部1532b呈锥形,弹性限位部1532b的最大直径大于柱状主体1532a的直径,且弹性限位部1532b的最大直径大于连接孔的直径,以使得弹性限位部1532b穿过安装孔131a之后能够与承载板131上围成安装孔131a的部分相抵持,以利于避免限位件1532从安装孔131a中滑脱。
另外,从朝向柱状主体1532a15的一端至另一端,弹性限位部1532b的直径逐渐减小,以利于弹性连接部顺利地进入安装孔131a,利于提高遮光件15与承载板131装配的便利性。
当然,弹性限位部1532b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例如,弹性限位部1532b还可为连接在柱状主体1532a侧部的多个凸块,多个凸块沿柱状主体1532a的周向间隔分布。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1,通过在遮光件15朝向承载板131的一端设置安装件153,且在承载板131设置安装孔131a,如此,能够通过安装件153与安装孔131a的配合将遮光件与承载板可靠连接,以利于避免遮光件15与承载板131的定位可靠性,利于避免遮光件15相对于设置在承载板131上的发光件132发生相对移动,利于提高遮光件15与发光件132的定位可靠性,利于避免发光件132的发光区偏离遮光件15的透光区,从而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安装件153中的一部分为定位件1531,多个安装件153中的另一部分为限位件1532,以利于提高遮光件15与承载板131装配的便利性,且利于遮光件15与承载板131的定位可靠性。
示例性地,安装件153可以为4个,4个安装件153可以分别位于矩形的四个顶点处;其中1个安装件153可以为定位件1531,另外3个安装件153可以为限位件1532;或者,其中2个安装件153可以为定位件1531,另外2个安装件153可以为限位件1532;或者,其中3个安装件153可以为定位件1531,另外1个安装件153可以为限位件1532。当然,安装件153的数量,定位件1531以及限位件1532的数量均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定位件1531包括多个,限位件1532包括多个;沿遮光件15的周向,多个定位件1531与多个限位件1532间隔设置。
例如,安装件153位4个,其中2个为定位件1531,另外2个为限位件1532;沿遮光件15的周向,2个定位件1531与2个限位件1532交错设置,且相邻的限位件1532与定位件1531间隔设置。
又例如,安装件153位6个,其中3个为定位件1531,另外3个为限位件1532;沿遮光件15的周向,3个定位件1531与3个限位件1532交错设置,且相邻的限位件1532与定位件1531间隔设置。
再例如,安装件153位5个,其中3个为定位件1531,另外2个为限位件1532;沿遮光件15的周向,2个限位件1532之间设置有1个定位件1531;其中2个定位件1531可相邻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定位件1531及限位件1532分别位于多边形的各顶点处;限位件1532包括多个,与其中一定位件1531相邻的顶点处均设置有限位件1532,以使得限位件1532能够位于多边形的对角线上,从而利于遮光件15与承载板131的连接可靠性,利于遮光件15与发光件132的定位可靠性。
例如,定位件1531及限位件1532分别位于四边形的各顶点处,其中两个定位件1531位于四边形的一对角线上,两个限位件1532位于四边形的另一对角线上。
当然,定位件1531及限位件1532的分布情况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遮光件15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遮光件15设置有防呆结构,防呆结构用于标识遮光件15的第一端及第二端。
例如,防呆机构可以包括定位件151及限位件152;其中,第一端可设置有多个限位件152,第二端设置有一个限位件152及一个定位件151;如此,在装配遮光件15时,可根据定位件151所在位置快速且准确地确定出遮光件的第二端。
示例性地,如图5、图6及图7所示,防呆结构包括第一凸台154及第二凸台155,第一凸台154位于第一端的两侧,第二凸台155位于第二端的两侧。两个第一凸台154相背离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b1大于两个第二凸台155相背离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b2。如此,在装配遮光件15时,凸台之间的距离快速地区分遮光件15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从而利于提高遮光件15的安装效率。
其中,第一凸台154可设置在第一端相对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凸台154沿相背离的方向延伸;第二凸台155可设置在第二端同侧相对的边缘,且向下延伸。
可选地,多个安装件153可分别设置在第一凸台154及第二凸台155上,使得安装件153、第一凸台154、第二凸台155 5及遮光件侧壁15共同承担承载板131施加的作用力,也即利于提高安装件153处的结构强度,利于减小甚至避免安装件153处产生裂纹、断裂等问题,从而利于提高安装件153与承载板131上安装孔131a的连接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凸台154及第二凸台155背离承载板131的表面与承载板131之间的距离,均小于遮光件15离承载板131的表面与承载板131之间的距离,以利于提高安装件153与承载板131上安装孔131a的连接可靠性,且利于降低安装装置的重量,利于降低成本。
外壳11内设置有两个安装板114,承载板131安装在安装板114上,两个第一凸台154分别搭设在两个安装板114上。两个安装板114沿上下方向延伸,两个安装板114围成的空间用于收容部分遮光件15及显示板13,以利于对遮光件15及显示板13的定位。
示例性地,第一凸台154用于搭设在安装板114上,以利于避免遮光件15及显示板13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利于遮光件15、显示板13与外壳11的定位可靠性。
可选地,两个安装板114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筋115,限位筋115与遮光件15的侧边152抵接。如此设置,以利于减小安装板114与遮光件15侧边152的接触面积,从而利于遮光件15及显示板13进入两个安装板114围成的空间中,也即利于遮光件15及显示板13与外壳11的装配。其中,限位筋115可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或者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
此外,在遮光件15及发光件132进入两个安装板114之间时,在限位筋115的作用下,遮光件15的侧边152与限位筋115连接处可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从而遮光件15的侧边152能够与限位筋115紧密相抵,如此,能够利于外壳11与遮光件15的定位可靠性,利于显示板13与外壳11的定位可靠性,利于发光件132与显示区113保持相对,进而利于保证显示效果。
可选地,如图4及图8所示,遮光件15与显示区113内壁中的一个设置有限位凹槽156,遮光件15与显示区113内壁中的另一个设置有限位凸起116,限位凸起116位于限位凹槽156中。
示例性地,遮光件15设置有限位凹槽156,且限位凹槽156设置在遮光件15相对靠下的位置,例如:设置在遮光件15抵接壁151的下部,或者,设置在抵接壁151的上部。则显示区113内壁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凸起116,通过限位凸起116与限位凹槽156的配合,以免遮光件15及显示板13相对于外壳11发生沿上下方向的滑动,从而利于遮光件15、显示板13与外壳11的定位可靠性,使得显示板13上发光件132展示的内容能够完全且清楚地在外壳11的显示区113展示。其中,由于非显示区的壁厚大于显示区113,非显示区与显示区113的连接处形成可形成限位凸起116。
当然,遮光件15也可设置有限位凸起116,显示区113内壁则可设置有限位凹槽156,如此设置的功能及实现过程与前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遮光件15朝向发光件132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限位筋,限位筋与显示板13抵接。如此,遮光件15可通过多个限位筋与发光件132接触,从而遮光件15与发光件132之间可具有相对较小的接触面151a积,以利于将发光件132插入遮光件15中。示例性地,多个限位筋可沿遮光件15的内周间隔分布。
另外,安装板114设置有第一卡槽114a;显示板13具有承载板131,发光件132设置在承载板131上,承载板131设置有第二卡槽131b,第二卡槽131b与第一卡槽114a配合,以使得承载板131搭设在安装板114上。
示例性地,安装板11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槽114a,承载板13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卡槽131b;如此,在装配时,可将承载板131的下端插设在第一卡槽114a中,且第二卡槽131b与第一卡槽114a相对也即相连通,直至第二卡槽131b的上槽壁搭设在第一卡槽114a的下槽壁上,也即承载板131搭设在安装板114上,承载板131安装到位。
如此,通过第一卡槽114a与第二卡槽131b的配合,限制了承载板131相对于安装板114发生沿垂直于壳体轴向的运动,也即限制了遮光件15及发光件132相对于显示区113发生沿垂直于壳体轴向的运动,从而利于外壳11与遮光件15、发光件132的定位可靠性,利于发光件132与显示区113保持相对,进而利于保证显示效果。
此外,通过将第一凸台154搭设在安装板114上,通过将承载板131搭设在安装板114上,还利于避免遮光件15及显示板1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从而利于外壳11与遮光件15、发光件132的定位可靠性,利于发光件132与显示区113保持相对,进而利于保证显示效果。
采用本实施例的电磁炉1,在装配时,可先将遮光件15上的安装件153与承载板131上的安装孔131a配合,再将承载板131的第二卡槽131b与安装板114的第一卡槽114a对准,向下按承载板131及遮光件15,直至遮光件15上端的第一凸台154搭设在安装板114上且承载板131第二卡槽131b的槽壁搭设在第一卡槽114a的槽壁上。
当然,外壳11、遮光件15与显示板13的装配过程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11)及显示板(13),所述显示板(13)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所述显示板(13)具有承载板(131)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板(131)上的发光件(1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遮光件(15),所述遮光件(15)罩设在所述发光件(132)上,且所述遮光件(15)至少有部分抵设在所述发光件与所述外壳(11)的内壁之间;
所述遮光件(15)设置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可供所述发光件(132)发出的光线通过;
所述遮光件(15)朝向所述承载板(131)的一端具有多个安装件(153),所述承载板(13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31a),所述多个安装件(153)分别插设在所述多个安装孔(131a)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15)为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安装件(153)中的至少部分为限位件(1532);所述限位件(1532)包括柱状主体(1532a)以及弹性限位部(1532b);
所述柱状主体(1532a)与所述遮光件(15)连接,所述柱状主体(1532a)位于所述安装孔(131a)中;
所述弹性限位部(1532b)与所述柱状主体(1532a)连接,所述弹性限位部(1532b)沿所述安装孔(131a)径向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孔(131a)的内径,以使所述弹性限位部(1532b)能够抵持在所述承载板(131)背离所述发光件(13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部(1532b)的至少部分呈锥形;从远离柱状主体(1532a)的一端至另一端,所述弹性限位部(1532b)呈锥形的部分的直径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安装件(153)中的一部分为与所述安装孔(131a)配合的定位件(1531),定位件(1531)呈柱状;
所述多个安装件(153)中的另一部分为限位件(1532),所述限位件(1532)的柱状主体(1532a)位于所述安装孔(131a)中,所述限位件(1532)的弹性限位部(1532b)穿过所述安装孔(131a)且抵持在所述承载板(131)背离所述发光件(13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531)包括多个,所述限位件(1532)包括多个;沿所述遮光件(15)的周向,多个所述定位件(1531)与多个所述限位件(1532)相间设置;
或者,所述定位件(1531)及限位件(1532)分别位于遮光件的各顶点处;所述限位件(1532)包括多个,与其中一定位件(1531)相邻的顶点处均设置有所述限位件(153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15)沿所述外壳(11)的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遮光件(15)设置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端或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结构包括第一凸台(154)以及第二凸台(155);
所述第一凸台(154)分布在所述第一端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凸台(154)分别搭设在两个安装板(114)上;所述第二凸台(155)分布在所述第二端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凸台(154)相背离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b1)大于两个第二凸台(155)相背离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b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安装件(153)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154),部分所述安装件(153)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台(155)上;
和/或,所述第一凸台(154)及第二凸台(155)背离所述承载板(131)的表面与所述承载板(131)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所述遮光件(15)离所述承载板(131)的表面与所述承载板(131)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具有显示区(113)及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113)为与所述发光件(132)相对的区域,且所述显示区(113)采用减薄透光或二次注塑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15)与外壳(11)的显示区(113)内壁中的一个设置有限位凹槽(156),所述遮光件(15)与显示区(113)内壁中的另一个设置有限位凸起(116),所述限位凸起(116)位于所述限位凹槽(156)中;
和/或,所述外壳(11)设置有两个安装板(114),所述遮光件(15)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两个安装板(114)之间;所述两个安装板(114)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筋(115),所述限位筋(115)与所述遮光件(15)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15)具有相对的第一接触面(151a)以及第二接触面(151b),所述第一接触面(151a)与所述外壳(11)的显示区(113)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面(151b)与发光件(132)接触;所述显示区(113)的内壁至少有部分为异形面,所述第一接触面(151a)与所述异形面接触的部分,与所述异形面相适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面包括曲面;所述第一接触面(151a)与所述异形面接触的部分,为与所述异形面相适配的曲面;
和/或,所述发光件(132)具有发光面,所述发光面为平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发光面相适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为具有平面状发光面的数码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
CN201920853387.3U 2019-06-06 2019-06-06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0204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3387.3U CN210204417U (zh) 2019-06-06 2019-06-06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3387.3U CN210204417U (zh) 2019-06-06 2019-06-06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4417U true CN210204417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0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3387.3U Active CN210204417U (zh) 2019-06-06 2019-06-06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4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05762A1 (en) Edge-lit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4177113U (zh) 用于冰箱的照明组件及具有它的冰箱
EP3376116B1 (en) Cooking appliance with a lighting device
EP1965406B1 (en) Compact reflector fluorescent lamp with good heat dispersion
JP2012146440A (ja) 照明器具
CN210204417U (zh) 烹饪器具
CN210267367U (zh) 烹饪器具
US20100193496A1 (en) Cooking device and interface unit for the cooking device
CN210204474U (zh) 烹饪器具
KR101588270B1 (ko) 엘이디 조명기구
EP2947960B1 (en) Induction cooking device
JP2008057830A (ja) 加熱調理器
JP527953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101971765B1 (ko) 광원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조리기기
JP4251174B2 (ja) 加熱調理器
KR101847336B1 (ko) 무드조명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가전기기
KR20160026172A (ko) 작동확인을 위한 시인성이 향상된 인덕션 레인지
CN221197479U (zh) 烹饪器具
KR100794824B1 (ko) 오븐용 컨트롤 유닛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오븐
CN210624615U (zh) 加热电器
CN210568618U (zh) 一种带显示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10073182U (zh) 显示组件和家用电器
CN219222185U (zh) 无边框照明组件
CN218899156U (zh) 烹饪器具
CN220397394U (zh) 一种灯光支架结构及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