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0805U - 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组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组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0805U
CN210200805U CN201921293093.6U CN201921293093U CN210200805U CN 210200805 U CN210200805 U CN 210200805U CN 201921293093 U CN201921293093 U CN 201921293093U CN 210200805 U CN210200805 U CN 210200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disposed
fixing portion
protrusion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30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aoxing Ruan
阮晓行
Changjiang Li
李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930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0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0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0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固定支架,包括支架主体、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周壁及由所述周壁围成的容置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周壁背对所述容置部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朝向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周壁背对所述容置部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朝向第二端设置。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固定支架组及具有该固定支架组的电池。

Description

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组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支架结构领域,特别涉及电芯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组及具有该固定支架组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组装软包锂电池时,电芯通常需要采用电芯支架来安装固定,而电芯支架的固定,则通常采用螺丝锁住定位。不过,采用螺丝锁定的方式,无法实现快速安装电芯支架。另外,在使用过程中,电芯支架还会发生偏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便于安装。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固定支架组及具有该固定支架组的电池。
一种固定支架,包括支架主体、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周壁及由所述周壁围成的容置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周壁背对所述容置部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朝向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周壁背对所述容置部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朝向第二端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孔和第二导向柱。
优选地,所述周壁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背对所述第二边缘,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分隔部,所述分隔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或/和所述二边缘,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所述第一边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所述第二边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二固定部对应所述第一边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固定部对应所述第二边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向柱。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并将容置部分隔成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底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部的相对两侧,卡槽设置于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之间;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中的至少之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导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引导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凸部朝向所述第二凸部的表面;
或者所述第二凸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凸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引导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凸部朝向所述第一凸部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呈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引导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背对第一引导面的表面。
一种固定支架组,所述固定支架组包括复数个堆叠设置的上述所述的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对应设置于相邻固定支架上的第一导向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底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部的相对两侧,卡槽设置于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之间;所述底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一导向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一卡扣设置于所述周壁背对所述容置部的表面,所述第一卡扣对应卡接于相邻固定支架上的第一卡槽。
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壳体及如上述所述的固定支架组,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容置部,所述固定支架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综上所述,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引导面背对所述第一引导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固定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固定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固定支架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散热片的侧面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固定支架的俯视图。
图8为图2所示固定支架的正面示意图。
图9为图4所示固定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正面示意图。
图11为沿图10所示Ⅻ-Ⅻ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图4所示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第二固定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图4所述固定支架的侧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2162333570000031
Figure BDA0002162333570000041
Figure BDA0002162333570000051
Figure BDA000216233357000006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100。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电池100包括壳体10、电芯30和固定支架组50。其中,所述电芯30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组50上,所述固定支架组5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包括第二壳体101和第一壳体103。所述第二壳体101包括底壁102和侧壁104。所述侧壁104围设于所述底壁102的周缘,以形成收容空间106。所述收容空间106具有开口108。所述第一壳体103盖设于所述开口108。其中,所述固定支架组50通过所述开口108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06内。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104的内表面上凸设有卡块105,起导向装配所述固定支架组50的作用。同时,所述卡块105还用于卡持所述固定支架组50,起固定作用,以避免所述固定支架组50于所述收容空间106中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30为软包电芯。所述电芯30上设置有正极耳301和负极耳302。所述正极耳301的宽度大于所述负极耳302的宽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30还可以是铝壳电芯或圆柱电芯。
所述固定支架组50包括固定支架60。其中,所述固定支架组50中的固定支架6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多个所述固定支架60堆叠形成所述固定支架组50。
参阅图2和图3,所述固定支架60包括支架主体61、第一端601、与第一端601相对设置的第二端602、第一固定部63和第二固定部65。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支架主体61包括周壁611及由所述周壁611围成的容置部613。所述容置部613用于收容所述电芯30。所述周壁611包括第一边缘612及背对所述第一边缘612的第二边缘614(参图14)。所述第一边缘612和所述第二边缘614分别为所述周壁611两侧的周缘。所述支架主体61的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PC+ABS或者PPO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周壁611为矩形环状结构,包括两相对的顶壁6111和底壁6112及两相对的第一侧壁6113和第二侧壁6114。所述顶壁6111、所述底壁6112、所述第一侧壁6113和所述第二侧壁6114连接,以形成具矩形环状结构的所述周壁61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周壁611还可以是,但限于圆形环状结构、菱形环状结构、三角形环状结构等。
参图2和图3,所述固定支架60还包括散热片62。所述散热片62设置于所述容置部613内,并将所述容置部613分隔成第一收容部6131和第二收容部613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62相对的两表面分别设置有胶片621。如此,所述电芯30可通过所述胶片621分别粘接于所述散热片62的相对两表面,并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部6131和所述第二收容部613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30可通过螺接、卡接等方式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部6131和所述第二收容部613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62为矩形铝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62的形状可依据所述周壁611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是圆形、菱形、三角形等。所述散热片62的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铝合金、铜、石墨片等其他散热材料。
参图3,具体地,所述散热片62的四角开设定位孔622。所述散热片62的周缘开设有过料孔624。如此,将所述散热片62放置于模具内注塑,以形成环接于所述散热片62的所述支架主体61。其中,所述定位孔622用于注塑时定位所述散热片62,所述过料孔624用于注塑时过塑胶料,从而增强所述散热片62和所述支架主体61之间的连接强度。
请一并参阅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62的周缘处凸设有连接部626。所述连接部626呈片状。其中,所述支架主体61完全包覆所述连接部626,以进一步加强所述散热片62和所述支架主体61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阅图4和图7,所述顶壁6111背对所述底壁611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6115。所述第一凹槽6115贯穿所述顶壁611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6115用以防止所述支架主体61缩水。较佳的,所述顶壁6111上设置有八个第一凹槽6115,且呈“一”字型排布。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壁6111上第一凹槽6115的数量及布局可依据顶壁6111的长度和宽度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是三个、四个、五个等。
进一步地,所述顶壁6111包括有镶嵌于顶壁的螺母615。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底壁6112设置有第一缓冲件616,起缓冲作用,以保护电芯30。较佳的,所述第一缓冲件616为泡棉。
参图4和图8,所述固定支架60还包括分隔部。所述分隔部设置于所述顶壁611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部分别设置于所述顶壁6111的第一表面6117和第二表面6118。其中,所述第一表面6117为所述顶壁6111位于所述第一边缘612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6118为所述顶壁6111位于所述第二边缘614的表面。设置于第一表面6117的分隔部为第一分隔部641,设置于第二表面6118的分隔部为第二分隔部643。
参阅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隔部641至第一侧壁6113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分隔部641至第二侧壁6114的距离。所述第二分隔部643至第二侧壁6114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分隔部643至第一侧壁6113的距离。其中,所述正极耳30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分隔部641至第一侧壁6113的距离同时大于所述第一分隔部641至第二侧壁6114的距离,且所述正极耳30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分隔部643至第二侧壁6114的距离同时大于所述第二分隔部643至第一侧壁6113的距离。如此,当将所述电芯30分别设置于第一收容部6131和第二收容部6133中时,正极耳301只能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部641朝向第一侧壁6113的一侧,及所述第二分隔部643朝向第二侧壁6114的一侧,从而起到防止所述电芯30与所述固定支架60装反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6117和所述第二表面6118上分别设置有极性标示6119。所述极性标示6119包括“+”标示和“-”标示。其中,“+”标示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部641朝向第一侧壁6113的一侧或/和所述第二分隔部643朝向第二侧壁6114的一侧。
参阅图4和图9,所述第一固定部63设置于所述周壁611背对所述容置部613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63包括第一引导面631。所述第一引导面631朝向所述第一端601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10,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部63包括底部632、第一凸部634和第二凸部636。所述第一凸部634和所述第二凸部636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部632的相对两侧,以与所述底部632一起形成卡槽63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632设置于所述周壁611背对所述容置部613的表面。所述第一凸部634和所述第二凸部636均与所述顶壁6111大致平行。
所述第一凸部634和所述第二凸部636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导面631。
参阅图9、图10和图1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凸部636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凸部634的长度。所述第一引导面631设置于所述第二凸部636朝向所述第一凸部634的表面。具体地,所述第二凸部636包括第一表面6361和背对所述第一表面6361的第二表面6363。所述第一表面6361朝向所述第一凸部634。所述第一表面6361包括第一平面6362和所述第一引导面631。所述第一平面6362较所述第一引导面631靠近所述底部632。所述第一引导面631由所述第一平面6362远离所述底部632的一侧延伸,并朝背对所述底部632的方向。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部63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部636。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面631可设置于所述第一凸部634朝向所述第二凸部636的表面。
参图9,所述底部632朝向所述第一凸部634的表面还开设有第二凹槽633。所述第二凹槽633用以防止所述第一固定部63缩水。
参图9、图11和图12,进一步地,所述底部632上还开设有盲孔635,用以防止所述第一固定部63缩水。较佳的,所述盲孔635呈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盲孔635可呈圆形、三角形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63还包括第一导向孔637和第一导向柱639。所述第一导向孔637设置于所述底部632对应第一边缘612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柱639设置于所述底部632对应所述第二边缘614的一侧。如此,所述第一导向柱639对应设置于相邻固定支架60上的第一导向孔637内,以起导向、组装各个固定支架60的作用。其中,所述盲孔63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孔637的两侧,及所述第一导向柱639的两侧。
参图4、图12和图13,所述第二固定部65设置于所述周壁611背对所述容置部613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6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65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65包括第二引导面651。所述第二引导面651朝向所述第二端602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引导面651背对所述第一引导面631。如此,当所述固定支架组50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06内时,所述卡块105对应抵持所述第一固定部6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65,并通过所述第一引导面631和所述第二引导面651导向装配所述固定支架组50。同时,所述卡块105还用于卡持所述固定支架60,起固定作用,以避免所述固定支架60于所述收容空间106中上下晃动。
请一并参阅图4、图12和图13,所述第二固定部65背对所述第一固定部63的表面为第二引导面65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部65呈板状,包括第三表面652和背对所述第三表面652的第四表面654。所述第三表面652朝向所述第一引导面631方向。所述第四表面654包括第二平面6541和所述第二引导面651。所述第二平面6541较所述第一引导面631靠近所述周壁611。所述第二引导面651由所述第二平面6541远离所述周壁611的一侧延伸,并朝所述周壁611的方向弯曲而形成。
所述第二固定部65上设置有第三凹槽65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部65上开设有五个第三凹槽653。其中,所述第三凹槽653设置于所述第四表面654。其中,所述第三凹槽653的数量可以依据第二固定部65的长度和宽度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65还包括第二导向孔655和第二导向柱657。所述第二导向孔655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65对应所述第一边缘612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柱657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65对应所述第二边缘614的一侧。如此,所述第二导向柱657对应设置于相邻固定支架60上的第二导向孔655内,以起导向、组装各个固定支架60的作用。
参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架60包括两个第一固定部63和两个第二固定部65。两个第一固定部6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6113和所述第二侧壁6114。两个第二固定部65分别设置于第一侧壁6113和所述第二侧壁6114,且所述第二固定部65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63的下方。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6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65的数量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调整。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参图15,所述固定支架60包括两个第一固定部63和一个第二固定部65。其中,所述第一侧壁6113上仅设置一个第一固定部63。所述第二侧壁6114上设置一个第一固定部63和一个第二固定部65,且所述第二固定部65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63的下方。或者所述第二侧壁6114上仅设置一个第一固定部63。所述第一侧壁6113上设置一个第一固定部63和一个第二固定部65,且所述第二固定部65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63的下方。
实施例2
参图16,所述固定支架60包括一个第一固定部63和一个第二固定部65。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6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65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6113或所述第二侧壁6114。
实施例3
参图17,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63和第二固定部6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6113和所述第二侧壁6114。
参阅图4,所述固定支架60还包括第一卡槽66和第一卡扣67。所述第一卡槽66和所述第一卡扣67设置于所述周壁611背对所述容置部的表面。如此,所述第一卡扣67对应卡接于相邻固定支架60上的第一卡槽66,以将各个固定支架60组装形成所述固定支架组5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6113和所述第二侧壁6114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卡槽66和两个第一卡扣6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槽66和所述第一卡扣67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是一个、三个、四个等。
请一并参阅图7,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扣67包括第一卡扣本体671和勾部673。所述第一卡扣本体671的一端连接所述周壁611。所述勾部673连接所述第一卡扣本体671远离周壁611的一端,且伸出所述支架主体61。所述勾部673对应设置于相邻固定支架60上的第一卡槽66内。
参图4图8,所述固定支架60包括第二卡扣68。所述第二卡扣68设置于所述周壁611背对所述容置部613的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扣68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6113和所述第二侧壁6114。其中一第二卡扣6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壁6113,并与所述第一侧壁6113形成夹角A。另一第二卡扣6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壁6114,并与所述第二侧壁6114形成夹角B。
参图1和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架组50还包括固定件70。所述固定件70围设于所述固定支架组50,并分别卡入所述夹角A和所述夹角B,以固定所述固定支架组50。较佳的,所述固定件70为钢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组50还包括两相对的端板80。其中,固定支架组50设置于两所述端板80之间,以进一步加固所述固定支架组50。
参图2,所述固定支架组50包括第二缓冲件90。所述第二缓冲件90设置于相邻两固定支架60之间,第二缓冲件90为电芯30提供缓冲和膨胀空间。
综上所述,所述支架主体6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63和第二固定部65。所述第一固定部6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65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引导面651背对所述第一引导面631。如此,当所述固定支架组50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06内时,所述卡块105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一固定部6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65,并通过所述第一引导面631和所述第二引导面651导向装配所述固定支架组50。同时,所述卡块105还用于卡持所述固定支架60,起固定作用,以避免所述固定支架60于所述收容空间106中晃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实质。

Claims (11)

1.一种固定支架,包括:
支架主体,包括周壁及由所述周壁围成的容置部;
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
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周壁背对所述容置部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朝向第一端设置;及
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周壁背对所述容置部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朝向第二端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孔和第二导向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背对所述第二边缘,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分隔部,所述分隔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或/和所述二边缘,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所述第一边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所述第二边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二固定部对应所述第一边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固定部对应所述第二边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向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并将容置部分隔成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底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部的相对两侧,卡槽设置于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之间;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中的至少之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导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引导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凸部朝向所述第二凸部的表面;
或者所述第二凸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凸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引导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凸部朝向所述第一凸部的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呈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引导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背对第一引导面的表面。
8.一种固定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组包括复数个堆叠设置的如权利要求1、4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对应设置于相邻固定支架上的第一导向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底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部的相对两侧,卡槽设置于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之间;所述底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一导向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一卡扣设置于所述周壁背对所述容置部的表面,所述第一卡扣对应卡接于相邻固定支架上的第一卡槽。
1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壳体及如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支架组,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容置部,所述固定支架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CN201921293093.6U 2019-08-09 2019-08-09 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组及电池 Active CN210200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3093.6U CN210200805U (zh) 2019-08-09 2019-08-09 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组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3093.6U CN210200805U (zh) 2019-08-09 2019-08-09 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组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0805U true CN210200805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4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3093.6U Active CN210200805U (zh) 2019-08-09 2019-08-09 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组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0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5848B2 (en)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US9559344B2 (en) Lithium battery
US9935298B2 (en) Battery cell case having front case plate seated into rear case plate
CN113632301B (zh) 电池箱体、电池组及电池箱
EP3454409B1 (en) Air-cooled battery pack having improved assembly structure
CN210092187U (zh) 电池组
CN210200805U (zh) 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组及电池
US201201341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lip card installation assembly
US20080206634A1 (en) Storage device for battery modules
CN216596958U (zh) 一种具有高效立体散热系统的移动固态硬盘
CN210110886U (zh) 电池组
CN210627089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内置硬盘支架及机箱
CN211352282U (zh) 侧面抗扭限位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50093622A1 (en) Battery case
CN219892242U (zh) 电池包及储能设备
CN216720044U (zh) 电池分容托盘
CN216100093U (zh) 嵌件和注塑模具
CN216903096U (zh) 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
CN210110918U (zh) 防短路装置以及装配夹具
CN219296011U (zh) 光伏组件包装结构
CN219725963U (zh) 软包电芯冶具
CN212463289U (zh) 一种磁吸防摔手机壳
CN220711420U (zh) 角码、边框组件以及光伏组件
CN210921176U (zh) 一种隧道灯
CN213184513U (zh) 一种连接电池用保护板连接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