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0470U - 电力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力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0470U
CN210200470U CN201921001356.1U CN201921001356U CN210200470U CN 210200470 U CN210200470 U CN 210200470U CN 201921001356 U CN201921001356 U CN 201921001356U CN 210200470 U CN210200470 U CN 210200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ransformer main
main part
water tank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13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Qian Wan
万谦
Linxiao Zhao
赵林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Huayu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Huayu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Huayu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Huayu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13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0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0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0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former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为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所述变压器主体的侧表面焊接有侧板,所述变压器主体下端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所述侧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集水管和连管,所述侧板的内部安装有连管,且所述连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连接;通过安装在变压器主体下表面的水箱和水泵,同时连管镶嵌在侧板的内部,使得水箱、水泵、第一集水管、连管、第二集水管和散热管依次循环贯通,便于水箱内部的液体在连管和散热管的内部流动,增加了变压器主体各个部位温度的均匀程度,避免变压器主体在工作时某一部位温度过高造成的损坏,提高了变压器主体散热的表面积。

Description

电力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力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电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电力变压器是电力输配电、电力用户配电的必要设备,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实现电能传递的,现有的电力变压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热量传递缓慢,容易造成变压器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温度过高造成的提前老化,降低了变压器使用的寿命,同时变压器安装方式繁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力变压器,具有热量分布均匀,使得变压器散热效率高,同时变压器安装便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所述变压器主体的侧表面焊接有侧板,所述变压器主体下端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所述侧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集水管和连管,所述侧板的内部安装有连管,且所述连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连接,所述变压器主体下端的内部镶嵌有散热管,所述水箱、水泵、第一集水管、连管、第二集水管和散热管依次贯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变压器主体的下表面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安装有卡板,所述变压器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卡板上端的表面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滑槽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为板状结构,所述卡板为L性板状结构,且所述卡板的表面开设有挡槽,所述挡板的下端安装在挡槽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和滑块为楔形结构,且所述滑槽的内径比滑块的外径大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均为环形管状结构,所述散热管呈S型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为板状结构,且所述侧板等间距分布在变压器主体的四个侧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管为U形结构,所述连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贯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装在变压器主体下表面的水箱和水泵,同时连管镶嵌在侧板的内部,使得水箱、水泵、第一集水管、连管、第二集水管和散热管依次循环贯通,便于水箱内部的液体在连管和散热管的内部流动,增加了变压器主体各个部位温度的均匀程度,避免变压器主体在工作时某一部位温度过高造成的损坏,提高了变压器主体散热的表面积,增加了变压器主体使用的稳定性,同时S型分布的散热管,增加了散热管与变压器主体接触的表面积,提高变压器主体热量流动的效率。
2、变压器主体通过下端安装的挡板和卡板与外部的支撑杆进行固定,便于变压器主体的安装,同时卡板通过滑槽和滑块与变压器主体连接,同时滑块安装在滑槽的内部,提高了挡板和卡板连接的便捷性,便于挡板的下端安装在挡槽的内部,同时挡板和卡板连接后通过螺栓固定,增加了挡板和卡板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压器主体;2、侧板;3、水箱;4、水泵;5、第一集水管;6、第二集水管;7、连管;8、散热管;9、挡板;10、卡板;11、滑槽;12、滑块;13、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1,变压器主体1的侧表面焊接有侧板2,变压器主体1下端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水箱3,水箱3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4,侧板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集水管5和连管7,侧板2的内部安装有连管7,且连管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水管5和第二集水管6连接,变压器主体1下端的内部镶嵌有散热管8,水箱3、水泵4、第一集水管5、连管7、第二集水管6和散热管8依次贯穿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安装在变压器主体1下表面的水箱3和水泵4,同时连管7镶嵌在侧板2的内部,使得水箱3、水泵4、第一集水管5、连管7、第二集水管6和散热管8依次循环贯通,便于水箱3内部的液体在连管7和散热管8的内部流动,增加了变压器主体1各个部位温度的均匀程度,避免变压器主体1在工作时某一部位温度过高造成的损坏,提高了变压器主体1散热的表面积,增加了变压器主体1使用的稳定性。
具体的,变压器主体1的下表面焊接有挡板9,挡板9的一侧安装有卡板10,变压器主体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1,卡板10上端的表面焊接有滑块12,滑块12安装在滑槽11的内部,挡板9为板状结构,卡板10为L性板状结构,且卡板10的表面开设有挡槽13,挡板9的下端安装在挡槽13的内部,滑槽11和滑块12为楔形结构,且滑槽11的内径比滑块12的外径大2mm。
本实施例中,变压器主体1通过下端安装的挡板9和卡板10与外部的支撑杆进行固定,便于变压器主体1的安装,同时卡板10通过滑槽11和滑块12与变压器主体1连接,同时滑块12安装在滑槽11的内部,提高了挡板9和卡板10连接的便捷性,便于挡板9的下端安装在挡槽13的内部,同时挡板9和卡板10连接后通过螺栓固定,增加了挡板9和卡板10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的,第一集水管5和第二集水管6均为环形管状结构,散热管8呈S型分布。
本实施例中,通过均为环形管状结构的第一集水管5和第二集水管6,便于第一集水管5和第二集水管6与侧板2内部的连管7连接。
具体的,侧板2为板状结构,且侧板2等间距分布在变压器主体1的四个侧表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为板状结构的侧板2,同时侧板2等间距分布在变压器主体1的四个侧表面,增加了变压器主体1的表面积,提高了变压器主体1散热的效率。
具体的,连管7为U形结构,连管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水管5和第二集水管6贯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为U形结构的连管7,便于连管7内部液体的热量与侧板2转换。
本实施例中的水泵4选用石家庄市普兰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PLD-1201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变压器主体1在安装时,把变压器主体1放置在外部支撑杆的上方,把卡板10上端的滑块12安装在滑槽11的内部,并使卡板10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挡板9进行固定,同时挡板9安装在挡槽13的内部,使用时,水泵4使得水箱3内部的液体进入到第一集水管5的内部,同时第一集水管5通过连管7进入到第二集水管6的内部,并使得液体继续流入到散热管8的内部,使得变压器主体1内部的热量转移到液体的内部,散热管8内部的液体流入到水箱3的内部进行循环,使得变压器主体1和侧板2表面的热量进行转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主体(1)的侧表面焊接有侧板(2),所述变压器主体(1)下端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4),所述侧板(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集水管(5)和连管(7),所述侧板(2)的内部安装有连管(7),且所述连管(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水管(5)和第二集水管(6)连接,所述变压器主体(1)下端的内部镶嵌有散热管(8),所述水箱(3)、水泵(4)、第一集水管(5)、连管(7)、第二集水管(6)和散热管(8)依次贯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主体(1)的下表面焊接有挡板(9),所述挡板(9)的一侧安装有卡板(10),所述变压器主体(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1),所述卡板(10)上端的表面焊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安装在滑槽(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9)为板状结构,所述卡板(10)为L形板状结构,且所述卡板(10)的表面开设有挡槽(13),所述挡板(9)的下端安装在挡槽(1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和滑块(12)为楔形结构,且所述滑槽(11)的内径比滑块(12)的外径大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管(5)和第二集水管(6)均为环形管状结构,所述散热管(8)呈S型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为板状结构,且所述侧板(2)等间距分布在变压器主体(1)的四个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管(7)为U形结构,所述连管(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水管(5)和第二集水管(6)贯通。
CN201921001356.1U 2019-07-01 2019-07-01 电力变压器 Active CN210200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1356.1U CN210200470U (zh) 2019-07-01 2019-07-01 电力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1356.1U CN210200470U (zh) 2019-07-01 2019-07-01 电力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0470U true CN210200470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8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1356.1U Active CN210200470U (zh) 2019-07-01 2019-07-01 电力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04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6296A (zh) * 2020-07-06 2020-10-16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6296A (zh) * 2020-07-06 2020-10-16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
CN111786296B (zh) * 2020-07-06 2021-02-12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00470U (zh) 电力变压器
CN104332673B (zh) 电池水冷散热器
CN102739087A (zh) 无共模干扰同步续流逆变器拓扑
CN201466976U (zh) 一体化高频整流装置
CN102739064B (zh) 一种软开关全波整流推挽正激变换器
CN210325444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冷却装置
CN208874532U (zh) 一种光伏微电网用智能汇流箱的高效散热结构
CN208820712U (zh) 一种光伏电站夏季电量提升系统
CN210743792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型高频谐振电容
CN212085769U (zh) 一种便于安装使用的母线槽
CN215571321U (zh) 平板型集热器格栅结构、平板型集热器及太阳能热水器
CN209860807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站用防尘变压器整流器
CN218565793U (zh) 一种平板型集热器栅格结构及热水器
CN216565072U (zh) 一种高倍聚光发电系统的高效热管散热器
CN211929513U (zh) 一种新型异形汇流条
CN110139413A (zh) 内热式电磁换能器
CN213125510U (zh) 一种高效散热母线槽
CN109037571A (zh) 一种通过压合进行过电流的电池模组
CN214172975U (zh) 一种矿热炉用安全节能短网
CN214070187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电加热管
CN203251218U (zh) 水冷系统
CN213880315U (zh) 一种新式铜瓦水路
CN210802123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翅片换热器
CN219674490U (zh) 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
CN211480590U (zh) 一种组合式低压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