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8144U - 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8144U
CN210198144U CN201920142072.8U CN201920142072U CN210198144U CN 210198144 U CN210198144 U CN 210198144U CN 201920142072 U CN201920142072 U CN 201920142072U CN 210198144 U CN210198144 U CN 210198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medium flow
pipe
heat exchanger
by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20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ongqin Zhang
张红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Red High-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Red High-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Red High-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Red High-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20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8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8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81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热交换器制造成本较高、热交换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汇流管连接2根以上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的介质流管和外傍管相套装,外傍管两端设置堵流板,侧壁相对设置有进出口与汇流管连接,在介质流管和外傍管之间设置导流螺旋板,使外傍管内形成螺旋通道,介质流管内外各自一种介质流动进行热交换。它主要是用于温度不同的两种物质进行热交换。

Description

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热交换器都是通过在箱体内螺旋布置的热交换管进行热交互,通常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会增加热交换管的长度,从而使热交换器的体积增大,重量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耗材少、重量轻,热交换面积大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1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外傍管13套装在介质流管11上,介质流管11和外傍管13之间设置有导流螺旋板12,形成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和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两端有介质流管入口14和介质流管出口15,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两端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4根汇流管2分别对应连接介质流管入口14、介质流管出口15、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
所述汇流管2一端封闭一端连接联接头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它由2组以上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通过U形弯头4依次串联而成,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包括1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外傍管13套装在介质流管11上,介质流管11和外傍管13之间设置有导流螺旋板12,形成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和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两端有介质流管入口14和介质流管出口15,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两端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4根汇流管2分别对应连接介质流管入口14、介质流管出口15、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
所述汇流管2一端封闭一端连接联接头3或U形弯头4。
所述导流螺旋板12套装并焊接在介质流管11外壁上。
外傍管13两端设置有堵流板18,两端相对侧壁上设置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
所述外傍管13外壁上包覆有保温层。
所述导流螺旋板12外径与外傍管13内径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介质流管与外傍管之间设置导流螺旋板,增加了过滤原液在热交换器中的行程和热交换面积,同等热交换效率下,热交换器的体积、重量和耗材明显减小,同等的制冷源功率下,其效率比原有的蒸发器提高了3-5倍,有效的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主视图。
图7是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
图10是外傍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0的主视图。
图13是介质流管和导流螺旋板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侧视图。
图15是图13的主视图。
图中:1-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1-介质流管,12-导流螺旋板,13-外傍管,14-介质流管入口,15-介质流管出口, 16-外傍管入口,17-外傍管出口,18-堵流板,2-汇流管,3-联接头,4-U形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包括2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介质流管11外壁上设置有导流螺旋板12,外傍管13套装在导流螺旋板12外,外傍管13两端设置有堵流板18,两端相对侧壁上设置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介质流管11穿过堵流板18,两端为介质流管入口14和介质流管出口15,4根汇流管2分别对应连接介质流管入口14、介质流管出口15、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
参阅图1至图3,图7至图15,2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介质流管入口14全部连接在介质流管入口汇流管上,介质流管出口15全部连接在介质流管出口汇流管上,外傍管入口16全部连接在外傍管入口汇流管上,外傍管出口17全部连接在外傍管出口汇流管上,汇流管一端封闭一端设置有联接头与其他设备连接。过滤原液从连接头引入外傍管入口汇流管内,从外傍管流向外傍管出口汇流管;同时,冷介质从连接头引入介质流管入口汇流管内,从介质流管流向介质流管出口汇流管,导流螺旋板12的设置,使过滤原液在外傍管内螺旋前进,增加了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通过汇流管的设置,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内可以同时进行热交换。
实施例2,参阅图4至图15,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器的工作效率,继续增加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由2组以上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通过U形弯头4依次串联而成,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包括1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介质流管11外壁上设置有导流螺旋板12,外傍管13套装在导流螺旋板12外,外傍管13两端设置有堵流板18,两端相对侧壁上设置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介质流管11穿过堵流板18,两端为介质流管入口14和介质流管出口15,4根汇流管2分别对应连接介质流管入口14、介质流管出口15、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
2组以上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通过U形弯头4依次串联,即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的介质流管出口汇流管与相邻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的介质流管入口汇流管通过U形弯头连接起来,同时,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的外傍管出口汇流管与相邻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的外傍管入口汇流管通过U形弯头连接起来,首末两端的汇流管设置有联接头与其他设备连接。
实施例3,所述导流螺旋板12套装并焊接在介质流管11外壁上。参阅图1至图15,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4,所述外傍管13外壁上包覆有保温层。参阅图1至图15,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它包括1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外傍管(13)套装在介质流管(11)上,介质流管(11)和外傍管(13)之间设置有导流螺旋板(12),形成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和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两端有介质流管入口(14)和介质流管出口(15),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两端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4根汇流管(2)分别对应连接介质流管入口(14)、介质流管出口(15)、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汇流管(2)一端封闭一端连接联接头(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导流螺旋板(12)套装并焊接在介质流管(11)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外傍管(13)两端设置有堵流板(18),两端相对侧壁上设置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傍管(13)外壁上包覆有保温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导流螺旋板(12)外径与外傍管(13)内径大小相同。
7.一种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它由2组以上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通过U形弯头(4)依次串联而成,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单元总成包括1根以上平行设置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和4根汇流管(2),所述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1)包括介质流管(11)、导流螺旋板(12)和外傍管(13),所述外傍管(13)套装在介质流管(11)上,介质流管(11)和外傍管(13)之间设置有导流螺旋板(12),形成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和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介质流管(11)的管内通道两端有介质流管入口(14)和介质流管出口(15),介质流管(11)外的螺旋通道两端有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4根汇流管(2)分别对应连接介质流管入口(14)、介质流管出口(15)、外傍管入口(16)和外傍管出口(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汇流管(2)一端封闭一端连接联接头(3)或U形弯头(4)。
CN201920142072.8U 2019-01-28 2019-01-28 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98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2072.8U CN210198144U (zh) 2019-01-28 2019-01-28 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2072.8U CN210198144U (zh) 2019-01-28 2019-01-28 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8144U true CN210198144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9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207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98144U (zh) 2019-01-28 2019-01-28 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8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6467B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201032427Y (zh) 缠绕式螺纹管壳换热器
CN102788523A (zh) 一种多支冷水管多通道吸热敞口式连通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203671912U (zh) 一种用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水箱
CN107255422A (zh) 壳程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
CN202747865U (zh) 饮水机用高效热交换器
CN210198144U (zh) 傍管式螺旋热交换器
CN209745048U (zh) 一种高效管壳式换热器
CN201434621Y (zh) 传热管外流体多股螺旋流壳管式换热器
CN203550682U (zh) 一种多介质管壳式换热器
CN206974236U (zh) 壳程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
CN210070704U (zh) 傍管式螺旋热交换管
CN201397065Y (zh) 管式换热器
CN210004818U (zh) 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
CN201876162U (zh) 同轴螺旋套管换热器
CN210035876U (zh) 一种新型余热导热油锅炉
CN202432894U (zh) 高效波面板式省煤器
CN208349894U (zh) 新型多管同轴换热装置
CN205482479U (zh) 一种套管式换热器
CN211782892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5138277U (zh) 高效波节换热管换热器
CN203731928U (zh) 集水盒式热交换器
CN201637303U (zh) 高效热交换器
CN202024626U (zh) 一种翅片式的液体换热器
CN112781405B (zh) 一种多通道式高效紧凑型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