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5928U - 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5928U
CN210195928U CN201920739969.9U CN201920739969U CN210195928U CN 210195928 U CN210195928 U CN 210195928U CN 201920739969 U CN201920739969 U CN 201920739969U CN 210195928 U CN210195928 U CN 210195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photovoltaic cell
power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cel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399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 Chu
储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5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5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其涉及光伏和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包括:光伏电池板;用于对所述光伏电池板进行支撑的支架,所述光伏电池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锐角,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架的底部之间具有间距;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板下方的风力驱动单元,所述风力驱动单元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底边延伸方向相同;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的受风件;与所述转轴相传动连接的发电机。本申请能够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进行耦合,同时,降低土地使用量,提高风力驱动单元的发电效果。

Description

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光和风能是自然界两大免费的清洁能源。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的互补性很强,但在实际操作上有很多因素要考虑,例如光伏发电越来越普遍,但是光伏发电占用越来越多的土地,特别是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土地供应比较紧张。如何有效的利用土地,增加单位面积的发电量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问题。
另外,光伏发电只能是在有阳光照射时,对于天气不好或夜间就无法进行发电,而风力发电恰好是在这时可以有更多的发电机会,特别是在西北部的沙漠地区的夜间,风力资源较为丰富,在没有太阳光的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发电,这样就可以形成风能和光能的互补,同时,增加单位地面积上的发电量,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在东南部,特别是在水面,也是同样的原理,东南部的土地非常紧张,同时,大量存在着湖泊等水面,而水面上的风力往往大于陆地。所有的光伏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发电站和风力发电站都可以共用一套逆变系统和输电系统,也就是说,这样可以进一步的降低发电成本,这也减少了投资成本。因此,风光互补的太阳能发电是一种较佳的选择。然而,传统方法之一是在光伏发电站上装风机,风机的阴影会影响光伏发电站,而消除这类影响就必须使得两者保持很大距离,这无疑又增加了占地面积和投资;另外一种方法是在风机叶片上固定太阳能电池板,这种方式下太阳能电池板会因叶片的转动而受时间和风向的双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其能够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进行耦合,同时,降低土地使用量,提高风力驱动单元的发电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所述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包括:光伏电池板;用于对所述光伏电池板进行支撑的支架,所述光伏电池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锐角,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架的底部之间具有间距;
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板下方的风力驱动单元,所述风力驱动单元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底边延伸方向相同;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的受风件;
与所述转轴相传动连接的发电机。
优选地,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为多个,多个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排列;所述风力驱动单元为多个,多个所述风力驱动单元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排列,相邻所述风力驱动单元的转轴相连接,整个一排所述风力驱动单元共用一个所述发电机。
优选地,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为多个,多个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沿垂直于所述转轴轴线的方向前后进行排列,多排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公用一个风力驱动单元,以及公用一个所述发电机。
优选地,所述风力驱动单元为多个,多个所述风力驱动单元沿垂直于所述转轴轴线的方向排列,所述的受风件为平直叶片或为绕轴螺旋叶片。
优选地,所述风力驱动单元为一个,其对应多个光伏发电单元,所述风力驱动单元位于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朝向方向下的最靠边的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处。
优选地,所述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在前后排列的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的两侧,优选的为透明材料,使得经过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不被遮挡,汇聚后的风无法从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两侧泄露。
优选地,所述发电机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能够进行发电且所述发电机在电驱动下能够进行转动;所述光伏电池板具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能与发电机相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发电机调整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姿态,以对太阳进行跟踪和翻转除去表面浮尘和避免自然灾害。
优选地,所述风力驱动单元还包括聚风件,所述聚风件上具有沿其中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导风部,所述导风部为多个,所述导风部绕所述中轴呈圆周分布;所述转轴外套设直径渐缩的聚风管,所述受风件呈螺旋状;所述聚风件的中轴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聚风管直径较大的一端相对以使风能进入所述聚风管对受风件进行冲击。
优选地,所述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还包括: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分别与所述发电机、所述光伏电池板相电性连接;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分别与所述发电机、所述光伏电池板相电性连接,当用电低峰时,将所述发电机、所述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电能输入至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存储。
优选地采用永磁同步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在白天有太阳时,利用光伏电池发电单元中的光伏电池板进行发电;同时,光伏电池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锐角,其对朝向方向背面吹来的风具有汇聚作用,使得白天和夜晚所有时候风的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汇聚后的风在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架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中通过,如此冲击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板下方的风力驱动单元的受风件,驱动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优化利用了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下方的空间,降低了土地使用量,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而且使得风力驱动单元能在汇聚后的风下进行发电,有效减小了因风力强度不足而无法驱动发电机发电的概率,提高风力驱动单元的发电效果。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力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透明挡风板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1、光伏电池板;12、支架;2、风力驱动单元;21、转轴;22、受风件;23、聚风件;231、导风部;232、中轴;24、聚风管;3、发电机;4、逆变器;5、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能够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进行耦合,同时,降低土地使用量,提高风力驱动单元的发电效果,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包括:光伏电池板11;用于对光伏电池板11进行支撑的支架12,光伏电池板1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锐角,光伏电池板11的下端与支架12的底部之间具有间距;设置在光伏电池板11下方的风力驱动单元2,风力驱动单元2包括:转轴21,转轴21的轴线与光伏电池板11的底边延伸方向相同;连接在转轴21上的受风件22;与转轴21相传动连接的发电机3。
本申请中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在白天有太阳时,利用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中的光伏电池板11进行发电;同时,光伏电池板1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锐角,其对朝向方向背面吹来的风具有汇聚作用,使得白天和夜晚所有时候风的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汇聚后的风在光伏电池板11的下端与支架12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中通过,如此冲击设置在光伏电池板11下方的风力驱动单元2的受风件22,驱动转轴2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3进行发电。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优化利用了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下方的空间,降低了土地使用量,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而且使得风力驱动单元2能在汇聚后的风下进行发电,有效减小了因风力强度不足而无法驱动发电机3发电的概率,提高风力驱动单元2的发电效果。
如图1所示,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可以包括:光伏电池板11;用于对光伏电池板11进行支撑的支架12。一般而言,光伏电池板1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锐角。通常,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都是由成百上千的光伏电池板11排列成的光伏电池板11阵列。光伏电池板11以一定间距,一定的高度,以相同的角度整齐排列。一般对于北半球,取决于光伏电站所在地的纬度,光伏电池板11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可以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80度,优选的可以为大于等于20度且小于等于70度,更优选的可以为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50度,如此以使得收光面积更大,时间更长,发电更多。
如图1所示,光伏电池板11的下端与支架12的底部之间具有间距。风力驱动单元2设置在光伏电池板11下方,大致位于光伏电池板11的下端与支架12的底部之间。风力驱动单元2可以包括:转轴21,转轴21的轴线与光伏电池板11的底边延伸方向相同;连接在转轴21上的受风件22。当受风件22在足够强度的风的冲击下能够带动转轴21转动。由于发电机3与转轴21相传动连接,因此转轴21能够带动发电机3转动以进行发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为多个,多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沿垂直于转轴21轴线的方向前后进行排列,多排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公用一个风力驱动单元2。例如,在北半球,特别是在中国西北,内蒙等地,一年四季都刮西北风。这样对于上述排列的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而言,风就会被最后一块光伏电池板11阻挡,只能从光伏电池板11与地面之间的空隙中通过,进入到前一排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而同时最后一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与倒数第二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之间掠过的风又被强迫从倒数第二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的光伏电池板11与地面之间的空隙通过,另外最后一块光伏电池板11所收集的风也从倒数第二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与地面之间向前通往倒数第三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与倒数第二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之间的空间。如此类推,那么到最前的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时,地面与光伏电池板11之间的风力就非常巨大。
因此,在一种可行的方式中,风力驱动单元2可以为多个,多个风力驱动单元2沿垂直于转轴21轴线的方向排列。风力驱动单元2中的受风件可以为平直叶片或为绕轴螺旋叶片。当风每经过一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与地面之间时,均能够驱动该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与地面之间的风力驱动单元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相应的发电机3进行发电。
在另一种可行的方式中,风力驱动单元2也可以就采用一个,其对应多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该风力驱动单元2位于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朝向方向下的最靠边的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处,即最前的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的下方,如此,可以节约风力驱动单元2和发电机3的使用量,降低成本,直接利用风力强度最大的区域。而位于后方的多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均只起到对风进行不断汇聚,以提高风强度的作用,风力发电对最低风速和风的强度等具有要求,一般情况下的风能无法利用或效率过低,在该实施方式中风能被多次汇聚,安放一个风力驱动单元2之后就可以达到高效的风力发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可以为多个,多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沿转轴21的轴线方向排列;风力驱动单元2为多个,多个风力驱动单元2沿转轴21的轴线方向排列,相邻风力驱动单元2的转轴21相连接,整个一排风力驱动单元2共用一个发电机3。该方式不但有效的减少了发电机3的使用量,而且单个风力驱动单元2产生的扭矩较小,可能无法驱动发电机3进行转动,上述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风力驱动单元2产生的扭矩,降低在弱风下因扭矩不足而无法驱动发电机3转动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电机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能够进行发电且所述发电机在电驱动下能够进行转动。利用发电机在电驱动下能够进行转动的特性,所述光伏电池板可以具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能与发电机相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发电机调整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姿态,进而对太阳进行跟踪。当需要发电机调整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姿态时,将发电机与转动轴切换至相传动状态,从而通过发电机使得光伏电池板11能够进行转动,以对太阳进行跟踪,同时也可以调节姿态收风,对风有更好的汇聚作用;另外通过翻转光伏电池板11以减少或吹扫光伏电池板11表面覆盖的砂尘。通过上述方式可以解决光伏电池板11的表面清洗问题,节约大量的清洗维护成本,对于在冰雪,冰雹天气下还可让光伏电池板11与地面垂直或翻转以减少损失。
具体而言,在一种实施例,光伏电池板11与支架12可以通过铰链形式或轴承等连接,从而使得光伏电池板11与地面之间的角度能够改变。例如在北半球,白天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中的光伏电池板11面向南方以最大限度接受太阳能,夜间光伏电池板11则固定不动,以收集来自西北的风能。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可以与风力传感器、天气预报等网络链接以自动调节方位。沿转轴21的轴线方向排列的多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中的光伏电池板11可以连接在一起,进而产生联动,如此可以通过对一个光伏电池板11进行转动控制从而控制一排上所有光伏电池板11的转动。与此同时,通过发电机调整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姿态还可以在翻转光伏电池板的过程中除去光伏电池板表面浮尘和避免自然灾害。
发电机3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承担着机械能到电能转化的过程,它直接影响着转换过程的性能、效率和供电质量。因此,选用可靠性高、效率高、控制及供电性能良好的发电机3系统,是风力发电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的发电机3一般有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3、直流发电机3、电磁式交流发电机3、爪极式发电机3、磁阻式发电机3和感应子式发电机3等。
随着永磁材料的技术发展,永磁材料磁性能的大大提高,在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中可以主要使用永磁同步发电机,例如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体积较小、而且价格便宜。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结构与一般同步电机相同,转子采用永磁结构,由于没有励磁绕组,不消耗励磁功率,因而有较高的发电效率,省去了换向装置和电刷,可靠性高,定子铁耗和机械损耗相对较小,使用寿命长。另外,起动阻力矩是用于微型、小型风电装置的低速永磁发电机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的起动性能和低速运行性能。为了降低切向式永磁发电机的起动阻力矩,必须选择合适的齿数、极数配合,采用每极分数槽设计,分数槽的分母值越大,气隙磁导随转子位置越趋均匀,起动阻力矩也就越小。采用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优先采用直驱式结构,为了调节其输出功率,可以额外添加输出控制电路,即通过输出控制电路来实现调节输出功率。
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有如下优点:1、由于传动系统部件的减少,省去了沉重的齿轮箱,零部件的数量得到大量简化。2、永磁发电技术的采用,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和效率。3、机械传动机构的减少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噪音,减少了机械损耗,提高了传动效率。4、可靠性的提高,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成本。根据上文所介绍的优点,本申请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可以采用的是小型风力发电机,优选采用水平轴、直接驱动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发电机,在本申请中并不做任何限制。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力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风力驱动单元2还可以包括聚风件23,优选地,聚风件23的中轴232的直径可以由其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聚风件23上具有沿中轴232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导风部231,导风部231为多个,导风部231绕中轴232呈圆周分布;转轴21外套设直径渐缩的聚风管24,受风件22呈螺旋状;聚风件23的中轴232直径较小的一端与聚风管24直径较大的一端相对以使风能进入聚风管24对受风件22进行冲击。当风吹到聚风件23上时,在导风部231和中轴232形状的影响下使得风转向进入至聚风管24直径较大的一端,风在聚风管24中进一步得到汇聚加强,在汇聚加强的同时对转轴21上呈螺旋状的受风件22进行冲击,从而驱动转轴21转动,此时聚风管24是固定不动的,最终转轴21带动发电机3转动发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挡风板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为多个,多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沿垂直于转轴21的轴线方向前后排列时,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可以包括:挡风板5,挡风板5设置在前后排列的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的两侧,挡风板5的下端可以与地面相抵,使得经过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汇聚后的风无法从光伏电池板11的两侧泄露,从而达到加强聚风的作用。为了不遮挡光伏发电单元,挡风板优选的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可以包括:逆变器4,逆变器4分别与发电机3、光伏电池板11相电性连接。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和风力驱动单元2可以共用一套逆变系统和输电系统,从而实现电能的汇流与并网。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可以包括: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分别与发电机3、光伏电池板11相电性连接,当用电低峰时,将发电机3、光伏电池板11产生的电能输入至储能系统进行存储。当用电高峰时,将发电机3、光伏电池板11产生的电能输入至逆变器4、输电系统,进而实现电能的汇流与并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可以对现有的光伏发电站直接改进以得到本申请中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因此现有的光伏发电站不用进行搬迁或拆除,整个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几乎不需要另外占用土地、没有环境污染、没有地质灾害、不改变生态环境,风力驱动单元2与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同时安装或在现有光伏电站补装风力驱动单元2可减少整体费用,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力设备和系统可以减少大量的投资。第二,所以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上发电量得到增加且投资成本的降低。第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系统容量通常为千瓦级以上,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的固定式方阵为获得较大的发电量,方阵支架12与地面均有一定角度,光伏电池板11的背面正好可以具有一个天然的、面向北方的聚风效应,因此,整个光伏方阵面积上所有掠过的风都可以集中到最前端的光伏电池板11下,最终形成持续、强劲的风源,从而达到高效风力发电的目的。
本申请充分利用风能之间光能的互补性,集光伏电池发电单元1、风力驱动单元2于一个集成整体,特别是可将多排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所覆盖的面积上的所有受风聚集到一起驱动一个风力发电机,从而降低系统投资成本,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发电量。本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的运营成本低,推广性更强,应用面广,容易普及,还能减少污染排放、缓解环境压力。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光伏电池发电单元,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包括:光伏电池板;用于对所述光伏电池板进行支撑的支架,所述光伏电池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锐角,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架的底部之间具有间距;
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板下方的风力驱动单元,所述风力驱动单元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底边延伸方向相同;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的受风件;
与所述转轴相传动连接的发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为多个,多个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排列;所述风力驱动单元为多个,多个所述风力驱动单元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排列,相邻所述风力驱动单元的转轴相连接,整个一排所述风力驱动单元共用一个所述发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为多个,多个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沿垂直于所述转轴轴线的方向前后进行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驱动单元为多个,多个所述风力驱动单元沿垂直于所述转轴轴线的方向排列;所述的受风件为平直叶片或为绕轴螺旋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驱动单元为一个,其对应多个光伏发电单元,所述风力驱动单元位于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朝向方向下的最靠边的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在前后排列的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的两侧,使得经过所述光伏电池发电单元汇聚后的风无法从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两侧泄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能够进行发电且所述发电机在电驱动下能够进行转动;所述光伏电池板具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能与发电机相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发电机调整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姿态,以对太阳进行跟踪和翻转除去表面浮尘、避免自然灾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驱动单元还包括聚风件,所述聚风件上具有沿其中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导风部,所述导风部为多个,所述导风部绕所述中轴呈圆周分布;所述转轴外套设直径渐缩的聚风管,所述受风件呈螺旋状;所述聚风件的中轴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聚风管直径较大的一端相对以使风能进入所述聚风管对受风件进行冲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还包括: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分别与所述发电机、所述光伏电池板相电性连接;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分别与所述发电机、所述光伏电池板相电性连接,当用电低峰时,将所述发电机、所述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电能输入至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采用永磁同步发电机。
CN201920739969.9U 2018-05-22 2019-05-22 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 Active CN21019592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65245 2018-05-22
CN201810566524 2018-05-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5928U true CN210195928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480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39969.9U Active CN210195928U (zh) 2018-05-22 2019-05-22 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
CN201920739485.4U Active CN210195927U (zh) 2018-05-22 2019-05-22 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39485.4U Active CN210195927U (zh) 2018-05-22 2019-05-22 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01959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5783A (zh) * 2021-08-06 2021-11-09 西藏农牧学院 一种光伏设备的光伏面板姿态调整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12649A1 (de) 2021-05-17 2022-11-17 Marián Šúchal Hybridkraftanlag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5783A (zh) * 2021-08-06 2021-11-09 西藏农牧学院 一种光伏设备的光伏面板姿态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3625783B (zh) * 2021-08-06 2023-10-20 西藏农牧学院 一种光伏设备的光伏面板姿态调整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5927U (zh) 202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51893A (ko) 복합형 발전장치
CN102094761A (zh) 风叶带太阳能电池的垂直风力发电机
CN109209758B (zh) 风光一体化发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094762A (zh) 风能与太阳能集成一体的垂直风力发电机
CN210195928U (zh) 光伏与风力耦合发电装置
CN107905952A (zh) 一种风、光和水混合式风力机
CN103352802A (zh) 垂直轴风力与太阳能热气流互补发电装置
CN202148987U (zh) 太阳能、风能发电机
CN202417835U (zh) 集成太阳能发电构件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01918921U (zh) 盘式向日发电装置
CN202176461U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CN201827023U (zh) 百叶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101725477A (zh) 一种双层风轮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及其加快风轮转速的方法
CN102062053A (zh) 风能、太阳能一体发电机
KR101192070B1 (ko) 하이브리드형 발전장치
CN101601343A (zh) 柴油发电与光伏发电互补应用在抛秧机上的混合动力装置
CN101826818A (zh) 一种户用高倍聚光光热互补装置
JP2014105701A (ja) 風力発電機能付太陽光発電装置
CN108105040B (zh) 一种方便安装且具有防护装置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08159486U (zh) 一种绿色风能农业大棚
CN102269127B (zh) 双面多轴式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
CN201705557U (zh) 垂直同轴组合式风力发电机
CN217812607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发电棚
CN109611276A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发电风车
JPH10311271A (ja) 垂直軸風車による太陽電池のクリーニングと風力発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