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3520U -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3520U
CN210193520U CN201921112416.7U CN201921112416U CN210193520U CN 210193520 U CN210193520 U CN 210193520U CN 201921112416 U CN201921112416 U CN 201921112416U CN 210193520 U CN210193520 U CN 210193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island
hovering
chinampa
filter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124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n Shao
邵燕
Youqiang Cui
崔酉强
Wen Cui
崔文
Wenchao Yang
杨文超
Shanting Feng
封珊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oke Gar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oke Gar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oke Gar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oke Gard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124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3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3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3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包括:生态浮岛、生态悬停岛及生物滤床及生物滤床,所述生态浮岛设置在生态悬停岛正上方的侧面,所述生物滤床设置在生态悬停岛正下方的水底里,所述生态浮岛通过第一连接物与生态悬停岛固定连接,所述生态悬停岛通过第二连接物与生物滤床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悬岛上种植沉水植物,能够较容易的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沉水植物的存活率,通过设置生物滤床,生物滤床既能够净化水质,又能够限定生态浮岛和生态悬停岛的活动范围,并且易于回收,所有结构均为无动力结构,没有供电需求,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生态修复系统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大量污染物质未经过处理流入江河、湖泊,造成大量的水资源受到污染,长此以往,水体接受的污染物超出其自净能力,污染物氧化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最终水体处于厌氧状态。污染物厌氧分解导致水体黑臭现象,严重破坏居民的居住环境,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运用生态技术修复水体的方法日渐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工程实践表明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现在多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为机械装置净化装置,需要电力驱动净化,导致该类生态修复系统只能在岸边进行净化,在中央净化需要耗费大量的材料,非常不经济;并在目前的生态浮岛多数是自漂浮状态,由于风力或者水流的作用会导致所有的浮岛集中在一个小范围的区域,不利于对水体进行全面的净化;对于一些污染过于严重导致水的透光性较差,种植在河床上的沉水植物由于在水底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导致无法存活,难以达到水体净化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无动力,浮岛与悬岛共存且均匀分布的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包括:生态浮岛、生态悬停岛及生物滤床,所述生态浮岛设置在生态悬停岛正上方的侧面,所述生物滤床设置在生态悬停岛正下方的水底里,所述生态浮岛通过第一连接物与生态悬停岛固定连接,所述生态悬停岛通过第二连接物与生物滤床固定连接,通过生态浮岛的浮力使得生态悬停岛能够悬停在水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物的长度能够控制生态悬停岛距水面的高度,从而保证生态悬停岛上的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且生物滤床放置在水底,通过第二连接物将生物滤床和生态悬停岛固定在一起,由于生物滤床的存在,水流或者风力无法将生物滤床移动,限定了生态浮岛和生态悬停岛的活动范围,所述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本体、填充物和浮岛植物,所述生态悬停岛包括悬停岛本体、凹凸石棒和沉水植物,所述生物滤床为放置在网袋中的鹅卵石,所述鹅卵石表面附着有一层生物挂膜层,附着在生物挂膜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质。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物和所述第二连接物上均固定植有人工水草,人工水草表面积较大,也是微生物理想的载体,能够提升去除有机物和氮元素的效率。
具体的,第一连接物为绳、柱、杆、管、丝、线中的一种。
具体的,第二连接物为绳、丝、线中的一种,第二连接物不是粗硬物质能够使得生态浮岛和生态悬停岛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活动。
具体的,所述生态浮岛周围均布有水车,所述水车数量至少四个,通过在生态浮岛周围布置有水车,能够实现简易的曝气功能,通过设置至少四个水车,当生态浮岛不管如何转动时,至少有一个水车在转动。
具体的,所述浮岛本体上种植有所述浮岛植物,所述填充物设置在浮岛本体底部。
具体的,所述沉水植物种植在悬停岛本体上,所述凹凸石棒设置在悬停岛本体底部,所述凹凸石棒上附着有微生物菌种。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悬岛上种植沉水植物,能够较容易的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沉水植物的存活率,通过设置生物滤床,生物滤床既能够净化水质,又能够限定生态浮岛和生态悬停岛的活动范围,并且易于回收,所有结构均为无动力结构,没有供电需求,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生态修复系统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包括:生态浮岛1、生态悬停岛2及生物滤床3,所述生态浮岛1中部有透孔,所述生态悬停岛2设置在透孔的正下方,光线能够从透孔照射到生态悬停岛2上,所述生物滤床3设置在生态悬停岛2正下方的水底里,所述生态浮岛1通过第一连接物4与生态悬停岛2固定连接,所述生态悬停岛2通过第二连接物5与生物滤床3固定连接,所述生态浮岛1包括浮岛本体11、填充物12和浮岛植物13,所述生态悬停岛2包括悬停岛本体21、凹凸石棒22和沉水植物23,所述生物滤床3为放置在网袋31中的鹅卵石32,所述鹅卵石32表面附着有一层生物挂膜层,本实施例中生态浮岛1面积要大于生态悬停岛2,适合放置在水流速度较小的地方。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包括:生态浮岛1、生态悬停岛2及生物滤床3,所述生态悬停岛2中部有透孔,所述生态浮岛1设置在透孔的正上方,其余结构、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的生态浮岛1不会影响生态悬停岛2的光合作用,生态浮岛1面积要小于生态悬停岛2,适合放置在水流速度相对较大的地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浮岛、生态悬停岛及生物滤床及生物滤床,所述生态浮岛设置在生态悬停岛正上方的侧面,所述生物滤床设置在生态悬停岛正下方的水底里,所述生态浮岛通过第一连接物与生态悬停岛固定连接,所述生态悬停岛通过第二连接物与生物滤床固定连接,所述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本体、填充物和浮岛植物,所述生态悬停岛包括悬停岛本体、凹凸石棒和沉水植物,所述生物滤床为放置在网袋中的鹅卵石,所述鹅卵石表面附着有一层生物挂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物和所述第二连接物上均固定植有人工水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物为绳、柱、杆、管、丝、线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物为绳、丝、线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周围均布有水车,所述水车数量至少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本体上种植有所述浮岛植物,所述填充物设置在浮岛本体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种植在悬停岛本体上,所述凹凸石棒设置在悬停岛本体底部,所述凹凸石棒上附着有微生物菌种。
CN201921112416.7U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 Active CN210193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2416.7U CN210193520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2416.7U CN210193520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3520U true CN210193520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7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12416.7U Active CN210193520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3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26968U (zh) 太阳能曝气生物竹炭生态浮床水处理装置
CN107188318B (zh) 一种黑臭河道污水治理方法
CN104030449B (zh) 一种封闭半封闭型景观水体治理方法
CN206843189U (zh) 污染河流原位强化脱氮生物浮床净化装置
CN102874934A (zh) 受污染水体直接原位治理净化与生态修复的技术
CN103739079A (zh) 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持的方法
CN103723820A (zh) 太阳能曝气增氧-植物床载带生物膜装置
CN203668098U (zh) 一种太阳能曝气增氧-植物床载带生物膜装置
CN202988845U (zh) 一种采用复合生物基质载体的河流净化新型生态浮床
CN208500666U (zh) 一种带光催化网的生态浮床净水装置
CN102249400B (zh) 一种自然水体原位生态修复装置
CN104496038A (zh) 组合式多功能人工水草
CN20462542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4058075U (zh) 一种生物填料修复湖泊水体的装置
CN202164173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led光源的水环境生态修复净化装置
CN103896458B (zh) 一种适用于静水湖泊的雨淋式高效生态浮床
CN208561850U (zh) 一种微动力循环复氧式人工浮岛
CN203582577U (zh) 一种水面漂浮式陶粒填料生物反应器
CN108191044A (zh) 一种免固定太阳能微循环生态系统
CN205088015U (zh) 一种针对黑臭河道水质净化的仿生水草
CN103408199B (zh) 一种景观水综合治理系统及方法
CN106745768B (zh) 生态位优化配置型太阳能动力生态浮岛及配置系统
CN210193520U (zh)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
CN105645590A (zh)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水循环净化生物生态岛
CN200940105Y (zh) 纤维束水体原位处理漂浮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